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見孩子哭泣,第一感覺不是心疼,而是「煩死了!」,我這是怎麼了

1

最近有一親戚和我拉家常, 說到剛上小學的女兒, 疲憊的臉上有了更深的愁容。

她說:我最近天天九死一生, 天塌下來都不及孩子帶來災難的萬分之一。

「怎麼了?你家露露一向乖巧懂事啊!」

在我記憶裡, 露露真的是一個乖巧的小女孩, 每次見到她, 都很熱情的打招呼。

偶爾和她交談, 會小聲的抱怨, 媽媽嫌她笨、話多。

「在你眼裡, 沒有不懂事的孩子, 」親戚半開玩笑, 半認真的說:「剛開學就有老師反應, 露露上課找同學聊天, 偶爾會課堂上吃零食。 班主任在微信群裡點名提到這事, 覺得超級丟臉。 」

加上寫作業磨蹭, 現在看到女兒, 心裡就莫名的煩躁。 感歎說:真的是越大越不聽話, 怎麼吼她, 她都不聽你的, 有時候真想一把掐死她, 越大越難管。

只要懂一點育兒知識, 都能想到, 控制好自己情緒, 就是對孩子的身心保護。

2

社區有幾個媽媽, 很擅長給孩子做輔食, 選衣服,

更重要的是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 是社區公認的好媽媽。

我有一朋友, 就是這媽媽群體中的典范。 認識她的新手媽媽都把她當育兒達人, 買孩子用品, 給孩子添加輔食, 都會先聽她給的建議。

某一天她告訴我, 她其實不愛孩子。

「不愛孩子」她說得風輕雲淡, 我聽得膽戰心驚。

如果一個對孩子「吃、穿、住、用、行」等方面, 謹慎有加的媽媽不愛孩子, 就等同于沒有幾個媽媽真愛孩子了。

她說:孩子小, 覺得挺可愛, 挺乖巧, 挺有意思的。

現在長大了一點, 小情緒越來越多, 動不動就哭鬧, 和孩子相處, 越來越覺得不耐煩, 時不時對孩子發脾氣, 甚至希望沒有生過孩子。

前幾天, 孩子搭凳子去拿餐桌上的零食, 凳子一翹, 摔了下來, 嘴巴磕在餐椅上,

嘴唇破了好大一口子。

她看著孩子跌倒, 心裡第一念想不是心疼, 而是——叫你不要亂翻, 活該被摔!

3

有很多媽媽說起養育孩子, 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不會走路之前, 基本上可以百般包容。 孩子會走了, 會說話了, 反而越來越不耐煩。

看見孩子跌倒、聽見孩子哭泣, 第一感覺不是心疼, 而是「煩死了!」

粗魯的把孩子提起來, 或者拉到一邊, 極不耐煩, 甚至還會威脅:「你以後再敢這樣, 看我不打你」或是「你以後再敢爬上爬下, 摔死你我都不管。 」

看見孩子哭泣, 應該是心疼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耐煩」呢?

孩子摔跤想發脾氣, 孩子不聽勸就想發脾氣, 聽到別人說孩子的缺點也想發脾氣, 敢情真是孩子越大, 越難管?

4

媽媽們為什麼會有這樣感覺呢?我總結出三點原因。

1、理不順自己的情緒

不管是教孩子寫作業, 還是孩子磕傷、哭鬧, 一旦媽媽自己帶了情緒, 孩子也就本能的帶著情緒反抗。

一個進攻, 一個抵觸, 發脾氣也就在所難免。

俗話說:兩個人溝通, 70%是情緒, 30%是內容。 如果溝通的情緒不對, 內容也會給扭曲了。

所以和孩子溝通之前, 一定要弄清自己的情緒狀態, 不然誤會只會越來越深, 說得再多, 也是畫蛇添足。

怎樣才能弄清自己的情緒, 恢復內心的平靜?

第一:覺察。 有關孩子的事情, 觸及到自己的內心, 留一點空間和時間給自己, 想想自己內心處于的狀態。

情緒的背後, 往往藏有一個失控的猛獸, 一旦失控, 猛獸的傷害勢不可擋, 誘發憤怒、委屈, 進而驅使身體做出某一種暴力性動作, 或者破壞!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你沒有覺察到的事, 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第二:接納。 在情緒來臨之前, 有了覺察, 然後接納自己的當前狀態, 就等于扼殺了情緒失控。

這個時候, 告訴孩子你心情處于什麼狀態, 是失落, 還是困惑, 還是心急, 還是疲憊,還是心慌——

只有全身心接納自己,才能逐漸抵達真我,也才會抵達宇宙的核心——愛。

要知道,孩子問題會帶來情緒,但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第三:轉化。接納消極情緒,不是把情緒往更深處壓,而是要把它轉成另外的一種形式,釋放出來。

比如喝一杯牛奶,唱一段小曲,大吼幾句,又或是告訴孩子,你需要獨處一段時間!

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掌控的媽媽,即使給你全世界最棒的孩子,也早晚會毀掉。

2、看不見孩子感受

遇到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孩子還沒有做出回應,當媽的開始自己著急了。

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不問孩子原因,內心卻在盤算「怎麼說服他去做作業?」「有什麼辦法可以逼他做作業?」

于是就有了:孩子不做作業,就不能吃自己最愛吃的,做自己最愛做的。

不管孩子的抵觸,和失落,只顧不停地注入自己的觀念、想法,最後可能魔鬼附身,脾氣一股腦兒往外竄。

如果媽媽可以看見孩子的不樂意,理解他,幫助他經歷這個情緒,消除內心的不情願,困擾就會降低很多。

3、較真

為孩子情緒上一句傷人的話,而耿耿于懷他的孝心;

為孩子花出的每一分錢,而思忖值不值;

在這不停的計較得失中,忘記養兒育女的初衷——健康快樂!

豐子愷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心若計較,處處怨言;心若放寬,時時春天。人生是如此,育兒也是如此!

智慧的媽媽,不計較孩子說了什麼傷人的話,而是引導孩子怎麼說話。

大人一旦和孩子較真,孩子童言無忌的嘴裡,指不定說出更惡意的話來,刺激著媽媽被不理智的情緒控制,往死胡同裡面鑽。

媽媽較真,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短處,進而責備孩子的不是。

心理學家漢斯·塞利說過:我們對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對責備就有多恐懼。

媽媽對孩子發脾氣,帶來的不是孩子的改變,而是排斥和怨恨!

還是疲憊,還是心慌——

只有全身心接納自己,才能逐漸抵達真我,也才會抵達宇宙的核心——愛。

要知道,孩子問題會帶來情緒,但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第三:轉化。接納消極情緒,不是把情緒往更深處壓,而是要把它轉成另外的一種形式,釋放出來。

比如喝一杯牛奶,唱一段小曲,大吼幾句,又或是告訴孩子,你需要獨處一段時間!

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掌控的媽媽,即使給你全世界最棒的孩子,也早晚會毀掉。

2、看不見孩子感受

遇到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孩子還沒有做出回應,當媽的開始自己著急了。

比如:孩子不願寫作業,不問孩子原因,內心卻在盤算「怎麼說服他去做作業?」「有什麼辦法可以逼他做作業?」

于是就有了:孩子不做作業,就不能吃自己最愛吃的,做自己最愛做的。

不管孩子的抵觸,和失落,只顧不停地注入自己的觀念、想法,最後可能魔鬼附身,脾氣一股腦兒往外竄。

如果媽媽可以看見孩子的不樂意,理解他,幫助他經歷這個情緒,消除內心的不情願,困擾就會降低很多。

3、較真

為孩子情緒上一句傷人的話,而耿耿于懷他的孝心;

為孩子花出的每一分錢,而思忖值不值;

在這不停的計較得失中,忘記養兒育女的初衷——健康快樂!

豐子愷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心若計較,處處怨言;心若放寬,時時春天。人生是如此,育兒也是如此!

智慧的媽媽,不計較孩子說了什麼傷人的話,而是引導孩子怎麼說話。

大人一旦和孩子較真,孩子童言無忌的嘴裡,指不定說出更惡意的話來,刺激著媽媽被不理智的情緒控制,往死胡同裡面鑽。

媽媽較真,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短處,進而責備孩子的不是。

心理學家漢斯·塞利說過:我們對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對責備就有多恐懼。

媽媽對孩子發脾氣,帶來的不是孩子的改變,而是排斥和怨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