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願自己被欺負,也不告訴家長的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

一年級的小呂(化名)被同學小林(化名)霸淩, 身上被鉛筆尖紮傷20多處, 後背、肩膀、眼角、胳膊都有傷口。

孩子眼睛的傷, 差一點就刺到眼球。

小呂的校服上還有滲出少量血跡和被刺穿的破洞。

處理傷口時, 孩子疼得放聲大哭。

醫生表示, 有一部分鉛筆屑太深, 取不出來, 全部爛碎在肉裡, 要割開肉才能清理。

隔著螢幕都感覺到疼。

小呂的媽媽說, 孩子身上除了被鉛筆戳傷, 還有多處有淤青, 不知道孩子都經歷了些什麼。 這要是小林手裡拿的是刀的話, 那真的是不堪設想。

事情爆發後, 家長群裡炸開了鍋, 小林霸淩同學不止一次, 往同學書包裡面灌水, 打同學臉......

令人心痛的是, 這期間本有很多避免悲劇發生的機會, 但悲劇沒有被有效避免。

孩子被欺負不知道反抗, 父母也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被欺負, 被欺負了多少次。

1

孩子的「兩副面孔」

寧願自己被欺負, 也不告訴家長的孩子, 心裡是怎麼想的?

網上有句話說:「比校園欺淩更可怕的是, 被欺淩者覺得求助無益,

只能忍受。 」

覺得求助無益的孩子, 陳泗翰算一個。

4月8日, 22歲男孩陳泗翰正式刑滿釋放。

7年前, 他因刺死一位霸淩他的同學而入獄, 從15歲到22歲, 刑期2495天。

時間回到2014年, 性格安靜的初三學生陳泗翰, 成了同學李小東的欺負對象。 被五六個人, 甚至是七八個人圍在一起毆打是陳泗翰的常態。

有一次, 李小東提出要跟陳泗翰單挑, 反抗中, 陳泗翰背部被刺傷了, 住進了醫院裡, 一度瀕臨危險, 而李小東不幸去世。

因為故意傷害罪, 陳泗翰面臨著8年的刑期。

陳泗翰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為了能夠讓他獲得更好的教育, 初一時, 父母就送他去了50多公里外的縣城讀書, 讓他寄宿在親戚家。 陳泗翰成績優良, 常考進班級前十, 父母對他寄予厚望。

事發當天陳泗瀚被群毆兩次後仍舊面臨威脅, 他並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我不敢給他們講, 怕我伯伯說我在學校打架。 」

考慮到馬上就要中考了, 陳泗瀚也不想把事情鬧大, 對他來說, 順利考完試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被同學毆打的皮肉之苦, 孩子更害怕被家人訓斥;與保護自己相比, 更擔心能否順利考試。

如果在孩子心裡進行排序,生命安全甚至不如考試成績重要?!家人訓斥甚至比外人欺辱更可怕?!

是經歷了怎樣的信任缺失,孩子才會認為求助無益?!

尹建莉老師曾說:「孩子寧願承受痛苦,也不告訴家長,這其實就是個信號,說明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出現了問題。」

而霸淩者李小東又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李小東家人對他的印象是:從小很乖,幹活勤快,成績也不錯。鎮上沒有中學,國中去了縣城讀書。因為離家遠,父母在縣裡為他租了個房子,有空會去看他。

李小東去縣城上學後經歷了什麼,父母並沒有太多瞭解。其父親表示,從前他都是嚴加管教,有一次打兒子把棍子都打斷了。「我也不知道他那天為什麼欺負別人,出了家門我就管不著了,一定是學校沒有教育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有明顯暴力傾向的兒童大多曾經有遭受暴力的經歷。這在李小東身上得到的印證。

成為小霸王的李小東,內心情感長期被父母忽視,又在棍棒下長大;在與同伴相處中,壓制、暴力是他尋求安全的勝利法則。

兩敗俱傷的惡性事件讓我們反思,為何在大人眼裡乖巧懂事孩子,卻在這場霸淩中,一個成了受氣包,一個成了小霸王?

尹建莉老師說:「世上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霸淩的哪個角色,每個孩子都是一張乾淨的白紙,一張紙最終進了垃圾筐還是被裱到了鏡框裡,不是紙自己決定的,是畫它的人決定的。」

當孩子在與父母的相處中,無法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被尊重的、被看見的,就會用無所適從、小心翼翼來掩蓋自己真實的一面。

2

渴望被看見

4月9日晚,員警發現3個孩子在路邊閒逛。

上前詢問才知道,他們都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因上課貪玩,害怕回家後被罵,一致決定組團離家出走。

瞭解情況後,員警將他們帶回了派出所。

已經一天沒吃飯的孩子們,把民警值班的半箱速食麵和兩袋火腿腸全部吃光......

孩子們的離家出走,儘管虛驚一場,仍讓人心疼。

他們之所以離家出走,無疑是覺得父母訓斥的模樣比在外挨餓受凍還要可怕。

無論是校園欺淩,還是離家出走,孩子的舉動都是聲嘶力竭地求救。

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說,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作為成年人,我們渴望被伴侶、被上司、被朋友看見;同樣,年幼的孩子也渴望被家長看見。

3

先有親子關係,才會有教育

即使沒有校園霸淩,沒有離家出走,我們面臨的種種日常教育難題,多半也卡在了親子關係的質量,卡在我們是否充分看見了孩子。

朋友小易就和我訴苦:

「平常教育孩子,感覺輕了不是,重了也不是。說重了,生怕孩子鬧個離家出走,有個萬一。放任不管吧,又擔心孩子會走上歪路。」

這不,週末到小易家做客,就目睹了她和兒子的爭吵過程。

媽媽一臉嚴肅地質問兒子:「給你規定好了今天要寫的作業量,你是不是該做了?」

兒子一副傲嬌的模樣:「我今天不想做,所以沒做,怎麼了?」

媽媽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你沒做你還有理了?今天晚上必須寫,寫不完,不要睡覺!」

兒子直接撂下狠話:「你再逼我,我就不上學了!正好不用寫作業。」

一句話,把媽媽堵得啞口無言,敗下陣來。

媽媽覺得自己一心為了孩子,孩子這樣頂嘴,當然生氣傷心。

可孩子頂嘴背後,其實反映的是他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想要得到父母對其獨立性、自主性的尊重。

常常一件小事就能起爭執,往往是孩子在探究愛的深度和厚度。當外界的聲音突然闖入了自己的主觀世界時,內心自然是想捍衛自己的領域,進而為了要證明自己的判斷而做出一系列防禦性的行為。

親子關係先于教育。對孩子而言,當他感受到父母對TA真誠的關愛和尊重時,才不需要用叛逆的行為來「爭取獨立」。

教育中的尊重考驗的其實不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後的心理基礎:你是否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否相信孩子內部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

4

給親子帳戶儲值

作家馮塵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其實親子關係如同一個情感帳戶,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的悉心照顧,就開始往帳戶裡存儲愛(錢),當餘額充足時,孩子自然會信任父母。

如果要求孩子違背他自己的意願去聽從父母,就是從親子帳戶裡取錢。每讓孩子妥協一次,就取出一點。

一次次的對抗,只會把帳戶清空,讓曾經最親密的關係漸漸產生裂痕。

在養育過程出現各類問題,我們都可以首先回到親子關係的維度去思考,給親子帳戶儲值,把表達愛的方式進一步優化。

最後,用一位博主分享的8歲小男孩的詩歌作為本文結尾:

《我的媽媽》

她今年8歲了

我之所以說她8歲了是因為

生下我之後,她才是我的媽媽

我今年8歲了

所以,我的媽媽也8歲了

我8歲的媽媽,有時也不夠好

做事有點追求完美,偶爾還愛發脾氣,難過時會哭鼻子

生姐姐和我的氣時,竟然懲罰自己不吃飯,一直拖地做衛生

但是,我很愛她

因為,8歲的媽媽和8歲的我一樣都不夠好

但都很努力

更擔心能否順利考試。

如果在孩子心裡進行排序,生命安全甚至不如考試成績重要?!家人訓斥甚至比外人欺辱更可怕?!

是經歷了怎樣的信任缺失,孩子才會認為求助無益?!

尹建莉老師曾說:「孩子寧願承受痛苦,也不告訴家長,這其實就是個信號,說明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出現了問題。」

而霸淩者李小東又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李小東家人對他的印象是:從小很乖,幹活勤快,成績也不錯。鎮上沒有中學,國中去了縣城讀書。因為離家遠,父母在縣裡為他租了個房子,有空會去看他。

李小東去縣城上學後經歷了什麼,父母並沒有太多瞭解。其父親表示,從前他都是嚴加管教,有一次打兒子把棍子都打斷了。「我也不知道他那天為什麼欺負別人,出了家門我就管不著了,一定是學校沒有教育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有明顯暴力傾向的兒童大多曾經有遭受暴力的經歷。這在李小東身上得到的印證。

成為小霸王的李小東,內心情感長期被父母忽視,又在棍棒下長大;在與同伴相處中,壓制、暴力是他尋求安全的勝利法則。

兩敗俱傷的惡性事件讓我們反思,為何在大人眼裡乖巧懂事孩子,卻在這場霸淩中,一個成了受氣包,一個成了小霸王?

尹建莉老師說:「世上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霸淩的哪個角色,每個孩子都是一張乾淨的白紙,一張紙最終進了垃圾筐還是被裱到了鏡框裡,不是紙自己決定的,是畫它的人決定的。」

當孩子在與父母的相處中,無法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被尊重的、被看見的,就會用無所適從、小心翼翼來掩蓋自己真實的一面。

2

渴望被看見

4月9日晚,員警發現3個孩子在路邊閒逛。

上前詢問才知道,他們都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因上課貪玩,害怕回家後被罵,一致決定組團離家出走。

瞭解情況後,員警將他們帶回了派出所。

已經一天沒吃飯的孩子們,把民警值班的半箱速食麵和兩袋火腿腸全部吃光......

孩子們的離家出走,儘管虛驚一場,仍讓人心疼。

他們之所以離家出走,無疑是覺得父母訓斥的模樣比在外挨餓受凍還要可怕。

無論是校園欺淩,還是離家出走,孩子的舉動都是聲嘶力竭地求救。

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說,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作為成年人,我們渴望被伴侶、被上司、被朋友看見;同樣,年幼的孩子也渴望被家長看見。

3

先有親子關係,才會有教育

即使沒有校園霸淩,沒有離家出走,我們面臨的種種日常教育難題,多半也卡在了親子關係的質量,卡在我們是否充分看見了孩子。

朋友小易就和我訴苦:

「平常教育孩子,感覺輕了不是,重了也不是。說重了,生怕孩子鬧個離家出走,有個萬一。放任不管吧,又擔心孩子會走上歪路。」

這不,週末到小易家做客,就目睹了她和兒子的爭吵過程。

媽媽一臉嚴肅地質問兒子:「給你規定好了今天要寫的作業量,你是不是該做了?」

兒子一副傲嬌的模樣:「我今天不想做,所以沒做,怎麼了?」

媽媽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你沒做你還有理了?今天晚上必須寫,寫不完,不要睡覺!」

兒子直接撂下狠話:「你再逼我,我就不上學了!正好不用寫作業。」

一句話,把媽媽堵得啞口無言,敗下陣來。

媽媽覺得自己一心為了孩子,孩子這樣頂嘴,當然生氣傷心。

可孩子頂嘴背後,其實反映的是他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想要得到父母對其獨立性、自主性的尊重。

常常一件小事就能起爭執,往往是孩子在探究愛的深度和厚度。當外界的聲音突然闖入了自己的主觀世界時,內心自然是想捍衛自己的領域,進而為了要證明自己的判斷而做出一系列防禦性的行為。

親子關係先于教育。對孩子而言,當他感受到父母對TA真誠的關愛和尊重時,才不需要用叛逆的行為來「爭取獨立」。

教育中的尊重考驗的其實不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後的心理基礎:你是否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否相信孩子內部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

4

給親子帳戶儲值

作家馮塵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其實親子關係如同一個情感帳戶,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的悉心照顧,就開始往帳戶裡存儲愛(錢),當餘額充足時,孩子自然會信任父母。

如果要求孩子違背他自己的意願去聽從父母,就是從親子帳戶裡取錢。每讓孩子妥協一次,就取出一點。

一次次的對抗,只會把帳戶清空,讓曾經最親密的關係漸漸產生裂痕。

在養育過程出現各類問題,我們都可以首先回到親子關係的維度去思考,給親子帳戶儲值,把表達愛的方式進一步優化。

最後,用一位博主分享的8歲小男孩的詩歌作為本文結尾:

《我的媽媽》

她今年8歲了

我之所以說她8歲了是因為

生下我之後,她才是我的媽媽

我今年8歲了

所以,我的媽媽也8歲了

我8歲的媽媽,有時也不夠好

做事有點追求完美,偶爾還愛發脾氣,難過時會哭鼻子

生姐姐和我的氣時,竟然懲罰自己不吃飯,一直拖地做衛生

但是,我很愛她

因為,8歲的媽媽和8歲的我一樣都不夠好

但都很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