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事情是孩子的事情,並不是你的事情

1

不請自來的引導

朋友跟我分享了她和她兒子的一件事兒, 我覺得特別經典。

兒子對媽媽說:將來我要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滑梯。

媽媽立即啟用了她的邏輯思維, 回應道: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想法, 我們首先可以上網搜索目前世界上的大型滑梯, 看看它們是什麼樣的, 瞭解滑梯的物理學原理, 大型滑梯的建造有哪些難點, 如何建造才能保證安全和有趣……

媽媽興奮地說了一大堆, 然後看到面前的兒子變得對大滑梯感到索然無味。

2

邊界不清導致邊界不清

很多父母總想要「引導」孩子, 而那些「引導」往往是父母的共生幻想:父母妄圖操控孩子的情緒認知。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認知越界, 必然教會了孩子邊界不清, 以至于一些孩子幻想自己能用哭鬧操控父母。

父母管住父母自己的嘴, 孩子還有啥問題呢。

讀者向尹建莉老師提問:尹老師, 您好!我兒子今年8歲, 在外面特別懂事。 但是在家裡的脾氣特別大, 愛哭, 只要有不高興的事情就哭, 我該怎麼引導他呢?

尹建莉老師答:就是平時引導太多了, 總是要讓孩子懂事, 不給他任性的機會, 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孩子被控制太多, 壓抑太重, 內在積累的負面情緒太多了。

到外面可以裝一會兒, 但情緒總得有出口, 只好回家出。 好在他還能哭能發脾氣, 否則得壓抑成更重的心理問題。

孩子什麼事都沒有, 家長放棄引導孩子的念頭, 把注意力放到自我學習自我成長上。

3

全能的父親

有位朋友, 是個溫暖有愛的爸爸, 隨時能夠給到孩子關注和回應。 既充分滿足孩子, 又很尊重孩子的自由。

孩子自然整體上發展得很不錯, 只是看起來有點黏人,

隨時拽著爸爸做這做那, 不像一般他這個年齡的孩子, 跟撒歡的野馬一樣, 有明確需求才回來找父母。

還能觀察到孩子一些行為和語言的錯位, 比如, 行為上孩子其實能夠自己動手直接解決問題, 但是語言上卻會猶猶豫豫, 跟爸爸說:這個我不行啊, 不會啊, 爸爸你來看看…

萬事皆出有因, 觀察互動的細節, 就能看到關係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父親很有愛, 希望力所能及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 給孩子快樂童年。 這裡面藏著邊界不清 :父親覺得自己可以努力做些什麼, 讓孩子總是滿足的、快樂的。

比如, 孩子說好無聊啊。 父親立刻提議, 你可以做這個, 或者選擇去找××玩, 甚至教孩子如何去跟小動物互動。

這個爸爸提了各種建議後,

孩子還是無聊, 爸爸也沒辦法了。 孩子開始跺腳, 製造噪音和情緒。 好像通過煩擾父親, 讓父親感受到孩子的痛苦, 父親就可以有神力, 解決孩子的痛苦。

孩子處在「父親有神力, 父親能夠掌控我的感受」的幻想中, 這個幻想正是邊界不清的父親帶給孩子的。

在這個幻想中, 孩子遇到問題, 往往不去直接啟用 觀察 —— 感受 —— 思考 —— 創造 的邏輯能力, 而是進入幻想劇情 —— 我不行的, 父親才是全能神, 父親可以解決一切。

4

孩子的現實

事實上「無聊」是孩子的感覺, 如何度過無聊, 也是孩子的事情。

這位父親卻立刻把孩子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去解決, 妄圖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一個「總是精彩」「不會無聊」的時光。

孩子感到無聊, 可以去探索環境和關係。

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 這也是孩子的課題。

孩子可以請求明確的幫助, 比如, 讓爸爸出錢買個玩具, 這是爸爸可以做的。 但「讓孩子永遠不會無聊」是爸爸逾越現實邊界的自戀幻想。

再舉個例子。

孩子跟父母提議:我想有個自己的小屋, 屬于自己的空間。

父母立刻面露難色:孩子, 家裡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用途, 沒有辦法騰出一個房間給你, 我不是不想滿足你, 我理解你的感受, 但是真的沒有辦法, 也希望你理解下咱們家的現狀…

這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的背後, 是把孩子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是妄圖操控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不要感到失望, 能夠理解現狀, 理解父母的難處…

那現實是什麼呢?

現實是,孩子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可以根據現實條件,自己去思考解決方案。過程中,需要父母協助的時候請求協助,需要與人協商的地方與人協商。

于是這個孩子自己去觀察思考,發現陽臺有塊空間是閒置的,便跟父母協商,能否在這塊空間裡,允許我搭個小屋子,並請求父母協助,給自己買泡沫墊等材料。

這個事情就這麼簡單俐落地解決了。

5

少年不是兒童,兒童不是嬰兒

一些父母抱怨孩子黏人,需求多,缺乏專注力,不願意自己動腦動手解決問題。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創造力十足的智者。因為父母邊界不清,無法區分自己的事情與孩子的事情,關閉了孩子練習 觀察 —— 感受 —— 思考 —— 創造 的心智通道。

感孩子之所感,想孩子之所想,大部分注意力給到孩子 —— 這種高濃度的母嬰共生關係,對于剛出生一兩個月的嬰兒,是美好的。

客體關係心理學稱之為:原始母愛灌注。

注意,即便是原始母愛灌注,也不是進入「我做了××,孩子就會××」的自戀幻想裡。自體自戀地關注嬰兒,會吸食嬰兒能量,讓嬰兒體弱多病。

正常是,父母有自己主體性,有現實邊界,只是暫時放下個體的興趣愛好。比如,生孩子之前,每天連續幾個小時自己打遊戲,但是作為新生兒父母,需要大量時間沉浸在和孩子的關係中。

一些人生了孩子依然沉浸在浪漫少年的角色裡,無法進入父母角色。比如,孩子生下來扔給老人和保姆,小倆口燙頭化妝出去嗨。孩子的人生地基就不扎實。

一些父母能夠進入父母角色,卻一直跟孩子共生,把幼兒甚至少年兒童,當嬰兒一樣養。孩子的發展非常受限。

所以說:成為父母,不是人人應該做的事情,而是心理發育水準到了客體水準,才能在親子關係中活出自己的主體性,給到孩子真實需要的回應。

那現實是什麼呢?

現實是,孩子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可以根據現實條件,自己去思考解決方案。過程中,需要父母協助的時候請求協助,需要與人協商的地方與人協商。

于是這個孩子自己去觀察思考,發現陽臺有塊空間是閒置的,便跟父母協商,能否在這塊空間裡,允許我搭個小屋子,並請求父母協助,給自己買泡沫墊等材料。

這個事情就這麼簡單俐落地解決了。

5

少年不是兒童,兒童不是嬰兒

一些父母抱怨孩子黏人,需求多,缺乏專注力,不願意自己動腦動手解決問題。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創造力十足的智者。因為父母邊界不清,無法區分自己的事情與孩子的事情,關閉了孩子練習 觀察 —— 感受 —— 思考 —— 創造 的心智通道。

感孩子之所感,想孩子之所想,大部分注意力給到孩子 —— 這種高濃度的母嬰共生關係,對于剛出生一兩個月的嬰兒,是美好的。

客體關係心理學稱之為:原始母愛灌注。

注意,即便是原始母愛灌注,也不是進入「我做了××,孩子就會××」的自戀幻想裡。自體自戀地關注嬰兒,會吸食嬰兒能量,讓嬰兒體弱多病。

正常是,父母有自己主體性,有現實邊界,只是暫時放下個體的興趣愛好。比如,生孩子之前,每天連續幾個小時自己打遊戲,但是作為新生兒父母,需要大量時間沉浸在和孩子的關係中。

一些人生了孩子依然沉浸在浪漫少年的角色裡,無法進入父母角色。比如,孩子生下來扔給老人和保姆,小倆口燙頭化妝出去嗨。孩子的人生地基就不扎實。

一些父母能夠進入父母角色,卻一直跟孩子共生,把幼兒甚至少年兒童,當嬰兒一樣養。孩子的發展非常受限。

所以說:成為父母,不是人人應該做的事情,而是心理發育水準到了客體水準,才能在親子關係中活出自己的主體性,給到孩子真實需要的回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