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樓夢》嘆呆香菱之殤:別高估人性,別不識人心

可以率真可愛, 但別混沌不明。

對于女子, 賈寶玉曾有過這樣的評價:

「女孩兒未出嫁, 是顆無價的寶珠;出了嫁, 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 雖是顆珠子, 卻沒有光彩寶色, 是顆死珠了。 」

但《紅樓夢》中有一個人雖然已經嫁為人婦, 卻完全是個小丫頭的樣子, 一派天真。

可如此率性純真的人, 卻成了結局最慘的那一個。

她就是香菱。

香菱的天真讓她可愛親切, 也讓她墜入萬丈深淵。

可以天真快樂, 不可不居安思危。

香菱或許是大觀園裡笑得最多的女子。

黛玉常哭, 熙鳳常怒, 唯有香菱終日笑嘻嘻的。

她笑嘻嘻地看人種花, 笑嘻嘻地和人鬥草, 笑嘻嘻地看魚遊池沼。

香菱總是一副天真快樂的樣子, 好像生活中從來沒有需要她擔憂的事情。

然而, 誰都知道她的夫家家道中落, 薛寶釵和薛姨媽都已降低了消費水準。

但香菱卻似乎全然不知。

新上身的裙子髒了一點點,

襲人要給她洗一洗, 她卻說我有新的, 不要它了。

她是薛蟠的妾, 地位低微。

一旦薛蟠娶妻, 她就可能被正妻嫉妒和排擠。

為此, 賈寶玉專門提醒了她。

結果她不僅沒有感謝人家, 反而以為賈寶玉唐突她。

從此以後, 她再也不見賈寶玉了, 連大觀園也不來了。

可最終她被薛蟠正妻夏金桂狠狠折磨, 被薛蟠無情暴打, 再也笑不起來了。

這樣的香菱, 讓人又同情, 又生氣。

不是說不可以天真快樂地享受生活, 但也要看到晴陽不遠處的狂風暴雪。

誰不想歲月靜好, 可是若無了立足之地, 何談詩情畫意?

唐朝的郭子儀富可敵國,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家裡到底有多少財產。

他位高權重, 官職達到了非皇族人員可達到的最高等級。

然而郭子儀如此富貴, 卻對王府實行開放式管理。

王府每天門戶大開, 人來人往。

兒子們都有意見, 郭子儀卻說:大開府門能讓皇上看到我沒有絲毫二心;若是緊閉府門, 恐怕就有流言蜚語。

果然, 宦官們幾次詆毀郭子儀, 皇上都不以為然。

若不是郭子儀居安思危,

早早作下消弭流言于無形的打算, 恐怕難免鳥盡弓藏的悲劇。

常將有日思無日, 莫待無時思有時。

人生在世, 總得為後來規劃一二。

《隋書·音樂志》說:「居高念下, 處安思危。 」

唯有在晴天裡找到傘, 才能在暴雨中安心看那「白雨跳珠亂入船」。

唯有掃淨了一地雞毛, 才能在風起時凝神看那「春城無處不飛花」。

可以真誠待人, 不可不識人心。

如果用一種動物比喻香菱, 那麼她定是一隻幼鹿。

長長的睫毛, 大大的眼睛, 只一眼就讓人「我見猶憐」。

最主要的是那天真純潔的神情, 讓人沉醉。

然而香菱卻沒有小鹿的那份警醒與機靈。

她和小丫頭們鬥草, 豆官說:「我有姊妹花。 」

香菱回說:「我有夫妻蕙。 」

豆官便笑話她:「你漢子去了大半年, 你想他了,

便拉扯著蕙上也有夫妻了, 好不害羞!」

不僅如此, 豆官還把香菱壓在地上, 喊著其他丫鬟一起來撕香菱的嘴。

當眾丫鬟們發現香菱被推倒在泥水裡時, 沒有一個幫忙把香菱扶起來的, 反都笑著一哄而散。

這雖然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事, 但總歸說明人家對她是不太尊重、不太友善的。

可過後香菱和她們玩笑依舊。

太過真誠的人, 對人一片赤誠, 別人卻未必領情。

別人對他們不善, 他們卻很難察覺。

夏金桂給香菱改名字的時候, 「將脖項一扭, 嘴唇一撇, 鼻孔裡哧了兩聲, 拍著掌冷笑」。

這麼明顯的不懷好意, 香菱竟然看不出來, 還極其真誠地向人家表白:「我一身一體俱是奶奶的。 」

每次夏金桂折磨她,她都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惡意,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好。

正因為如此,香菱才一次次被夏金桂利用和陷害,被薛蟠暴打。

香菱的過分真誠,沒有為她換來別人的真心相待,反而把她推入深淵。

太過真誠的人,對那些不懷好意的人越是真誠,越是授人以柄。

北宋的蘇軾就是一個實誠人,對誰都掏心掏肺、毫無防備。

真誠待人的他,在王安石變法時期,把自己的詩文放心地交給了「好友」沈括。

沈括卻把這些詩文偷偷帶到了監察部門禦史臺,並指出了詩文中對變法不滿的地方。

幸虧王安石對沈括所說並不在意,蘇軾才倖免于難。

但這卻給那些早就看不慣蘇軾的小人,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那些人從蘇軾的詩文中,刻意挑出對皇帝不滿之處,炮製了一出專門針對他的文字獄。

蘇軾身陷囹圄,幾乎喪命。

出獄之後,他的好友文同痛心疾首地勸他:「北客若來休問事。」

意思是,讓他不要和京城來的人輕易交心。

真誠待人固然很好,但要有防人之心,不要把一片真心錯付了人。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菜根譚》上說:「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交心與否,要看對方為人如何。

可以真誠待人,但不可以毫無防人之心。

可以率真可愛,不可混沌不明。

當然,香菱也曾有過光芒四射、靈氣逼人的時候。

這就是她學詩的那段美好時光。

她手不釋卷,廢寢忘食,把一首首詩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懵懂呆板的思想終于有了璀璨的光芒。

她和黛玉討論王維的詩,說道:

「白」、「青」、「餘」和「上」這些字,看似淺顯直白,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

這番話率真樸素,卻意境深邃。

香菱寫了三首詩,最初是簡單描摹月色,最後昇華為以月寄託情理和哲思。

這樣的香菱,就像黛玉所說,是「極聰敏伶俐的」。

其實,這才是天真該有的樣子。

言語行為率性可愛,內心卻機敏睿智。

可惜,香菱這樣的狀態太短暫了。

大多數時間,香菱都顯得懵懂無知。

大觀園人情複雜,對于香菱來說,恰是個好好歷練的地方。

但香菱對此絲毫不感興趣,她進大觀園只是因為羨慕園中人的自由自在。

倒是薛寶釵提醒她:進了園子,要先去拜訪眾人。

面對大觀園發生的很多事,香菱也很懵懂。

因繡春囊之事王熙鳳抄檢眾人的住處,薛寶釵立即主動搬出大觀園。

王夫人清洗怡紅院,攆出晴雯,敲打眾人。

迎春出嫁,眾人哀傷卻不敢干涉。

香菱對這一切都看不明白,反倒問賈寶玉晴雯到底得了什麼病,二姑娘怎麼搬得這樣快。

弄得賈寶玉很無奈,不知該如何給一個如此糊塗無知的人,解釋這其中的情理世故。

天真的人固然不會狡猾世故,但也不會像香菱這樣混沌不明。

明朝的唐伯虎,少年時成名,青年時親人紛紛離世,曾經高中解元,卻又被罷免。

他這一生,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他外表憨頑率性,心中卻通透機敏。

明朝藩王甯王曾經因為他名氣大,招聘他為幕僚。

但表面風流率真的唐伯虎,卻對甯王的所作所為洞若觀火。

發現甯王的兇狠狡詐、濫殺無辜後,為了離開甯王,唐伯虎裝瘋賣傻,終于被甯王送走。

六年後,狂妄的甯王自取滅亡,唐伯虎因此倖免于難。

可見,天真不是糊塗。

外表率真卻內心糊塗的人,要麼嘩眾取寵,要麼害人害已。

可以率真可愛,但別混沌不明。

終其一生,香菱不知何為真正的天真。

她學詩時那既率真又機敏的樣子,如暗夜流星,轉瞬即逝。

她這一生,基本上是混沌的一生,而不是天真的一生。

因為,天真不是混沌。

可以天真快樂地尋找詩情畫意,但不可對風險麻痹大意。

可以真誠善良地對待每一個人,但不要隨便交付真心。

可以言語可愛天真,但不可內心無知混沌。

真正的天真,是知悉人生險惡之後,仍對生活有著天真熱烈的嚮往;

是洞察人性黑暗之後,依然存有一份善良真誠;

是通曉情理世故之後,仍舊能夠天真率性。

這樣的人生,才能既走得輕快,又走得遼遠。

既如秋葉之靜美,又似夏花之絢爛。

每次夏金桂折磨她,她都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惡意,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好。

正因為如此,香菱才一次次被夏金桂利用和陷害,被薛蟠暴打。

香菱的過分真誠,沒有為她換來別人的真心相待,反而把她推入深淵。

太過真誠的人,對那些不懷好意的人越是真誠,越是授人以柄。

北宋的蘇軾就是一個實誠人,對誰都掏心掏肺、毫無防備。

真誠待人的他,在王安石變法時期,把自己的詩文放心地交給了「好友」沈括。

沈括卻把這些詩文偷偷帶到了監察部門禦史臺,並指出了詩文中對變法不滿的地方。

幸虧王安石對沈括所說並不在意,蘇軾才倖免于難。

但這卻給那些早就看不慣蘇軾的小人,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那些人從蘇軾的詩文中,刻意挑出對皇帝不滿之處,炮製了一出專門針對他的文字獄。

蘇軾身陷囹圄,幾乎喪命。

出獄之後,他的好友文同痛心疾首地勸他:「北客若來休問事。」

意思是,讓他不要和京城來的人輕易交心。

真誠待人固然很好,但要有防人之心,不要把一片真心錯付了人。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菜根譚》上說:「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交心與否,要看對方為人如何。

可以真誠待人,但不可以毫無防人之心。

可以率真可愛,不可混沌不明。

當然,香菱也曾有過光芒四射、靈氣逼人的時候。

這就是她學詩的那段美好時光。

她手不釋卷,廢寢忘食,把一首首詩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懵懂呆板的思想終于有了璀璨的光芒。

她和黛玉討論王維的詩,說道:

「白」、「青」、「餘」和「上」這些字,看似淺顯直白,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

這番話率真樸素,卻意境深邃。

香菱寫了三首詩,最初是簡單描摹月色,最後昇華為以月寄託情理和哲思。

這樣的香菱,就像黛玉所說,是「極聰敏伶俐的」。

其實,這才是天真該有的樣子。

言語行為率性可愛,內心卻機敏睿智。

可惜,香菱這樣的狀態太短暫了。

大多數時間,香菱都顯得懵懂無知。

大觀園人情複雜,對于香菱來說,恰是個好好歷練的地方。

但香菱對此絲毫不感興趣,她進大觀園只是因為羨慕園中人的自由自在。

倒是薛寶釵提醒她:進了園子,要先去拜訪眾人。

面對大觀園發生的很多事,香菱也很懵懂。

因繡春囊之事王熙鳳抄檢眾人的住處,薛寶釵立即主動搬出大觀園。

王夫人清洗怡紅院,攆出晴雯,敲打眾人。

迎春出嫁,眾人哀傷卻不敢干涉。

香菱對這一切都看不明白,反倒問賈寶玉晴雯到底得了什麼病,二姑娘怎麼搬得這樣快。

弄得賈寶玉很無奈,不知該如何給一個如此糊塗無知的人,解釋這其中的情理世故。

天真的人固然不會狡猾世故,但也不會像香菱這樣混沌不明。

明朝的唐伯虎,少年時成名,青年時親人紛紛離世,曾經高中解元,卻又被罷免。

他這一生,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他外表憨頑率性,心中卻通透機敏。

明朝藩王甯王曾經因為他名氣大,招聘他為幕僚。

但表面風流率真的唐伯虎,卻對甯王的所作所為洞若觀火。

發現甯王的兇狠狡詐、濫殺無辜後,為了離開甯王,唐伯虎裝瘋賣傻,終于被甯王送走。

六年後,狂妄的甯王自取滅亡,唐伯虎因此倖免于難。

可見,天真不是糊塗。

外表率真卻內心糊塗的人,要麼嘩眾取寵,要麼害人害已。

可以率真可愛,但別混沌不明。

終其一生,香菱不知何為真正的天真。

她學詩時那既率真又機敏的樣子,如暗夜流星,轉瞬即逝。

她這一生,基本上是混沌的一生,而不是天真的一生。

因為,天真不是混沌。

可以天真快樂地尋找詩情畫意,但不可對風險麻痹大意。

可以真誠善良地對待每一個人,但不要隨便交付真心。

可以言語可愛天真,但不可內心無知混沌。

真正的天真,是知悉人生險惡之後,仍對生活有著天真熱烈的嚮往;

是洞察人性黑暗之後,依然存有一份善良真誠;

是通曉情理世故之後,仍舊能夠天真率性。

這樣的人生,才能既走得輕快,又走得遼遠。

既如秋葉之靜美,又似夏花之絢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