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人死後會去哪兒?」這是我聽過,最暖的回答!

知乎裡, 有網友提問:「你知道什麼很甜的故事?」

網友李飛鏢講述的經歷跟外公的去世有關, 卻暖哭了很多人!

我7歲那年, 外公去世, 93歲, 無疾而終, 也算是喜喪。

那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

我並沒有多悲傷, 我只是開始想, 死到底是什麼?

于是那天晚上我問媽媽, 人為什麼要死呢?人死了以後去哪兒?

我媽看我笑了下, 問我, 你是不是愛玩滑滑梯呀?我點點頭。

那玩滑梯的時候, 你跟其他小朋友是不是要排隊?我點點頭。

媽媽告訴他:

「人啊, 就像坐滑梯一樣, 會慢慢下降, 慢慢變老, 等到落地, 就要起身走開, 不然會擋住後面的小朋友。 」

「那外公去哪兒了呢?」

「外公變成小朋友重新排隊去了呀!」

雖然, 這個故事有一個悲傷的開頭, 但媽媽暖心的解釋卻給了它最溫暖的結尾。

網友李飛鏢說:「我想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 回答我的孩子關于生命的第一個問題。 」

關于死亡, 也許我們還聽過這樣一個溫暖的解釋:

「逝去的親人啊, 其實只是變成了天上的星星, 以另一種方式保護著我們。 」

地上愛我們的人少了一個, 天上的星星就多了一顆。

這是我們關于死亡最溫暖的認知, 也是最溫柔的詮釋。

如果死亡無法避免, 請用回憶溫柔以待。

1

面對死亡,

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生死輪回, 無法逆轉。 面對生死, 我們可以有100種解釋。 卻因為忌諱, 我們常常選擇最蹩腳的那種。

比如, 面對親人離世, 很多大人會這樣說:

「小孩子, 別啥都問, 不吉利!」

「爺爺去很遠的親戚家串門, 不回來了……」

「死就是被燒成灰, 撒到大海了!」

在我們的觀念中, 死亡絕對是種忌諱。

這種忌諱, 魯迅的描寫最為生動:

有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 滿月的時候, 抱出來給客人看。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 」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 」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地痛打。

所以你看, 雖然這是事實, 也是真話, 但幾乎沒有人這樣坦蕩、直率地談。

好像, 我們談起死亡, 死亡就會不期而遇;我們避而不談, 它就不會找上門來。

潛意識裡, 我們將「喜喪」視為一種圓滿。

希望死亡可以按照年齡、健康狀況甚至品行修為, 有順序、有規律地來臨。

可事實上, 死亡從不按常理出牌。

所以我們常常手足無措、無法面對。

就如《西藏生死書》上所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

因為匱乏, 所以恐懼;因為恐懼, 所以焦慮。

有心理學期刊做過抽樣調查, 將面對死亡, 人們焦慮、擔心的事物進行了排列,

其中位列前三的是:

我的死會造成親友的悲痛、我所有的計畫和構想都結束了、垂死的過程可能很痛苦。

這個調查結果, 讓我想到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 韋一航曾問過媽媽:

「如果有一天, 我真的不在了, 你和我爸想過會怎麼過嗎?」

這個問題, 媽媽無法回答。 她借著擦眼鏡下意識地背過了身, 就如同自己無法直面兒子的離開一樣。

父親也曾在一次情緒失控後, 說過:「自從你得病之後, 我就聽不得‘死’字。 」

但隨著時間推移, 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面對。 並以一種並不沉重的方式, 回答了這個沉重的問題。

視訊裡, 父母二人去參加講座、跳廣場舞, 媽媽嫌棄爸爸腳臭, 爸爸嫌棄媽媽廣場舞跳得不好……媽媽吃醋地對著螢幕數落爸爸。

為了讓兒子放心, 他們那麼努力地學著樂觀接受、積極面對。

是因為愛, 才去面對;也因為愛, 學會理解。

而只有理解了死亡, 才會更加珍惜當下。

2

死亡並不可怕,

遺忘才是最終的告別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中, 有這樣一段情節:

當從叔叔那裡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 男孩只是愣了一會, 然後平靜地同教練請假。

回到家後, 他沒有急著辦理父親喪事, 而是把女友叫到家裡約會。

對他來講, 仿佛父親的離世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後來, 一天夜裡, 他起床開冰箱找食物。 當看到裡面的凍肉, 聯想到父親還躺在冷庫裡。

那一瞬間, 他突然意識到父親已經死去了。

那種痛苦、絕望、不甘、失落感一下子襲來, 瞬間擊垮了他, 他蜷縮在地板上抽泣, 脆弱又無助。

在遭遇親人突然離世的巨大悲傷面前,我們往往如此:

不悲傷、不哭泣不是不愛,而是有些眼淚早已流進血脈。

而思念一個人到極致,是什麼感覺?

如果思念有味道,肯定超越五味雜陳;如果思念有聲音,恐怕早已震耳欲聾。

「媽,我奶挺好啊?你讓她接電話。」

每次與家人通話,我都特別喜歡等著奶奶來接電話的感覺。

她走得慢,拿起電話也慢,然後慢悠悠地說:「大孫女,你挺好啊!」

前幾天,我往家裡打電話,下意識地讓我媽把電話給她老人家。

卻不想她已經「走」了……

我34那年,她84歲;我40歲這年,她還是84!

一晃她都走了這麼久了!

她走後的很長時間裡,我過得特別「擰巴」:

不再和姑姑們有任何聯繫,一拿起電話就會想起奶奶,我怕打擾親人,誰都需要繼續生活。

走在街上,看到和她一樣白髮蒼蒼的老人,就會莫名流淚。

夢裡遇見她說:「大孫女啊,奶奶走了,再也保護不了你了……」

我去看《尋夢環遊記》,哭得泣不成聲。這部影片也讓我明白:

原來離開和死亡不可怕,被所愛的人遺忘才可怕。

愚人節時,看到了音樂人趙英俊的生前視訊。面對死亡,他說自己只害怕了一天。

視訊裡,沒有悲傷、崩潰,他笑著說:「魯夫說過,真正的死亡不是死去,而是被人遺忘,所以不要把我忘了……」

這樣的話,《海賊王》中的魯夫說過,《尋夢環遊記》裡歌聲中唱過,大衛·伊格曼教授《生命的清單》著作裡寫過。

死亡不可怕,遺忘才可怕。

親人去世,那種傷痛,不是隨著年紀的增大就能痊癒的。

我們要試著接納這種不治癒,想起來會難過,才能證明他們還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正如張愛玲所說:「祖先們躺在我的血管裡,借我的眼睛來看世界,借我的腳步行走,借我的頭腦思考,借我的生命再活一次。」

而我們理解了死亡,也就找到了好好活著的意義。

等忙完這一生,我們終將團聚。

3

只要有愛,

生死不足以把我們分開

這幾天,成都49中高二男生自盡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緣于學業、戀愛等原因,青少年自盡的新聞屢見不鮮。

除了責任、教育、挫折的問題,我想說說事情本身:如何敬畏生命。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孩子,當你跳樓的那一瞬間,不知是否回憶起生命的美好:

出生時,渾身皺皺的。媽媽把你抱在懷裡,看你吮吸著乳汁,香甜地睡了,一呼一吸間,都是生命的力量;

3歲的那個午後,你在畫一隻小兔子,媽媽絮絮叨叨地告訴你,眼睛要圓的,耳朵要長長的。你說,媽媽,這是我的畫,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5歲時的初夏,你小心翼翼地把「睡」了的小龜放在小盒子裡,爸爸幫忙埋在了小樹下。你說,小龜只是睡了,每次我路過,都會想起它;

8歲那年的秋天,你跑遍公園裡,執拗地想找到相同的兩片楓葉,媽媽說,這世上沒有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

是啊,寶貝,你就是你,如此的特別、獨一無二。是父母的珍寶,為何草草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生命如此珍貴,因為它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用來敬畏、疼惜的;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不懂死亡。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活著。

1915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國著名哲學家阿爾伯特·史懷哲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將倫理學的范圍由人擴展到所有生命。

他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同樣承受痛苦、畏懼死亡和渴求幸福。

我的一位小學同學,10歲時,因為燒傷被毀容,面部的猙獰讓陌生人無法正視。

但他從不放棄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成績一次比一次好,還被分到重點班。

他自信、從容,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半點自卑。

他曾說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天從他這裡拿走的,一定會以另一種形式補償給他的。

他有一雙可愛的眼睛,那裡流露出對生活的嚮往與憧憬。後來,他當了班幹部,也成了我們的榜樣。

從死亡中走出來的他,儘管不再擁有陽光的外表,可陽光、強大的內心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所以說,敬畏生命不僅意味著靈魂的昇華,更是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他人的心靈。

只要有愛,我們就會珍視生命。

4

寫在最後

繪本《好好哭吧》中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天從不下雨,誰還會享受陽光?

如果沒有黑夜,誰還會在乎白天?

如果沒有死,生還有什麼意思?

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終究不過一場輪回。

只有理解了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當下;只有懂得死的意義,才明白生的可貴。

別忘記趙英俊說的另一句話:「別悲傷太久,這個世界是值得你為之奮鬥的。」

脆弱又無助。

在遭遇親人突然離世的巨大悲傷面前,我們往往如此:

不悲傷、不哭泣不是不愛,而是有些眼淚早已流進血脈。

而思念一個人到極致,是什麼感覺?

如果思念有味道,肯定超越五味雜陳;如果思念有聲音,恐怕早已震耳欲聾。

「媽,我奶挺好啊?你讓她接電話。」

每次與家人通話,我都特別喜歡等著奶奶來接電話的感覺。

她走得慢,拿起電話也慢,然後慢悠悠地說:「大孫女,你挺好啊!」

前幾天,我往家裡打電話,下意識地讓我媽把電話給她老人家。

卻不想她已經「走」了……

我34那年,她84歲;我40歲這年,她還是84!

一晃她都走了這麼久了!

她走後的很長時間裡,我過得特別「擰巴」:

不再和姑姑們有任何聯繫,一拿起電話就會想起奶奶,我怕打擾親人,誰都需要繼續生活。

走在街上,看到和她一樣白髮蒼蒼的老人,就會莫名流淚。

夢裡遇見她說:「大孫女啊,奶奶走了,再也保護不了你了……」

我去看《尋夢環遊記》,哭得泣不成聲。這部影片也讓我明白:

原來離開和死亡不可怕,被所愛的人遺忘才可怕。

愚人節時,看到了音樂人趙英俊的生前視訊。面對死亡,他說自己只害怕了一天。

視訊裡,沒有悲傷、崩潰,他笑著說:「魯夫說過,真正的死亡不是死去,而是被人遺忘,所以不要把我忘了……」

這樣的話,《海賊王》中的魯夫說過,《尋夢環遊記》裡歌聲中唱過,大衛·伊格曼教授《生命的清單》著作裡寫過。

死亡不可怕,遺忘才可怕。

親人去世,那種傷痛,不是隨著年紀的增大就能痊癒的。

我們要試著接納這種不治癒,想起來會難過,才能證明他們還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正如張愛玲所說:「祖先們躺在我的血管裡,借我的眼睛來看世界,借我的腳步行走,借我的頭腦思考,借我的生命再活一次。」

而我們理解了死亡,也就找到了好好活著的意義。

等忙完這一生,我們終將團聚。

3

只要有愛,

生死不足以把我們分開

這幾天,成都49中高二男生自盡事件引發網友熱議。

緣于學業、戀愛等原因,青少年自盡的新聞屢見不鮮。

除了責任、教育、挫折的問題,我想說說事情本身:如何敬畏生命。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孩子,當你跳樓的那一瞬間,不知是否回憶起生命的美好:

出生時,渾身皺皺的。媽媽把你抱在懷裡,看你吮吸著乳汁,香甜地睡了,一呼一吸間,都是生命的力量;

3歲的那個午後,你在畫一隻小兔子,媽媽絮絮叨叨地告訴你,眼睛要圓的,耳朵要長長的。你說,媽媽,這是我的畫,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5歲時的初夏,你小心翼翼地把「睡」了的小龜放在小盒子裡,爸爸幫忙埋在了小樹下。你說,小龜只是睡了,每次我路過,都會想起它;

8歲那年的秋天,你跑遍公園裡,執拗地想找到相同的兩片楓葉,媽媽說,這世上沒有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

是啊,寶貝,你就是你,如此的特別、獨一無二。是父母的珍寶,為何草草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生命如此珍貴,因為它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用來敬畏、疼惜的;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不懂死亡。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活著。

1915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國著名哲學家阿爾伯特·史懷哲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將倫理學的范圍由人擴展到所有生命。

他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同樣承受痛苦、畏懼死亡和渴求幸福。

我的一位小學同學,10歲時,因為燒傷被毀容,面部的猙獰讓陌生人無法正視。

但他從不放棄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成績一次比一次好,還被分到重點班。

他自信、從容,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半點自卑。

他曾說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天從他這裡拿走的,一定會以另一種形式補償給他的。

他有一雙可愛的眼睛,那裡流露出對生活的嚮往與憧憬。後來,他當了班幹部,也成了我們的榜樣。

從死亡中走出來的他,儘管不再擁有陽光的外表,可陽光、強大的內心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所以說,敬畏生命不僅意味著靈魂的昇華,更是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他人的心靈。

只要有愛,我們就會珍視生命。

4

寫在最後

繪本《好好哭吧》中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天從不下雨,誰還會享受陽光?

如果沒有黑夜,誰還會在乎白天?

如果沒有死,生還有什麼意思?

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終究不過一場輪回。

只有理解了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當下;只有懂得死的意義,才明白生的可貴。

別忘記趙英俊說的另一句話:「別悲傷太久,這個世界是值得你為之奮鬥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