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5年前轟動中國的催淚片,在押少年犯真實出演,華語影史僅此一部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銀幕上, 武打片、偵破片、喜劇片是三大主流。

從1980年到1985年, 常年佔據國產片票房榜冠軍的幾乎都是商業娛樂片。

1980年的票房冠軍是《405謀殺案》, 1981年是《喜盈門》, 1982年是合拍片《少林寺》, 1983年是《武當》, 1984年是《咱們的牛百歲》, 1985年是合拍片《木棉袈裟》。

以上電影雖然沒有確切的票房數位統計, 但根據《中國電影年鑒》的記載, 這些影片的觀影人次均高達數億人次(其中《少林寺》約5.7億人次, 《武當》約5億人次, 最驚人的《喜盈門》高達8億人次)。

由以上資料可以看出, 當時內地電影市場的火熱, 民眾們的觀影熱情空前得高。

然而在1986年, 當年的票房冠軍卻出人意料的是一部普法教育片《少年犯》。

根據記載, 影片上映以後, 全國觀影人次達到了5.2億人次, 發行拷貝達到了301個, 發行分賬收入達到了2100萬元, 要知道影片的投資僅60萬元。

影片上映後, 最終力壓北影廠投資高達數百萬的立體武俠片《俠女十三妹》奪得了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 更被全國的中小學組織學生觀影, 所有學校、管教所紛紛組織觀看此片, 可說轟動一時。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 就來回顧一下這部經典老電影——

《少年犯》

Juvenile Delinquents

上世紀80年代的內地觀眾, 大概都忘不了這部史上最成功的「寓教于哭」電影。

它是內地影史上第一部普法教育片, 創作者大膽將視角對準了未成年犯罪的話題。

影片的創作背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根據當年的報導, 八十年代初, 社會上的青少年犯罪率高達6成。 正是基于這種社會問題, 《少年犯》這部電影的劇本被創作出來。

《少年犯》的編劇和導演是內地影壇著名的夫妻檔, 張良與王靜珠。

丈夫張良是著名的演員兼導演, 他在1955年主演的電影《董存瑞》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銀幕上那個有著深深酒窩的「董存瑞」更是深入人心, 之後又憑藉電影《哥倆好》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七十年代, 張良轉型成為導演, 1984年拍攝的電影《雅馬哈魚檔》大受市場歡迎。

張良的妻子王靜珠是著名編劇,八十年代初,夫妻倆完成了電影《梅花巾》後,當時編劇王靜珠在搜集劇本素材時,意外接觸到了少管所裡的少年犯,對她觸動很大,于是她決心以此為題材創作一部故事片,走訪收集了很多素材與案例,期間更與少管所的少年犯們同吃同住。

然而劇本創作完成後,卻因題材原因,王靜珠前後改了8稿劇本,卻始終沒有得到準許開拍,劇本因此被雪藏兩年。直到1985年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深圳電影廠的支持,張良和妻子王靜珠才有機會籌拍這部電影,王靜珠還因此成為了國內第一位女製片人。

為了拍攝此片,導演張良和編劇王靜珠堅持,用真實的少管所來作為拍攝地,而更為大膽的是,影片啟用了一批真實的少年犯來主演電影。《少年犯》裡面的主演來自上海管教所,導演張良與妻子親自體驗少年犯的生活過程,與他們促膝長談,分析他們的犯罪心理。

即使放現在來看,如此選角也是非常大膽冒險的舉動。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首感動無數觀眾的插曲《心聲》,本來邀請了電影廠的專業作曲家來寫,但導演張良始終覺得差點真情實感,後來冒險用了兩位犯罪少年編曲創作的歌曲《心聲》,沒想到非常貼合影片傳遞的情感,成為影片中的神來之筆。

除了片中的非專業少年演員們,片中還彙集了多位實力派老戲骨,如飾演趙所長的趙汝平、扮演劉隊長的胡大剛,飾演方剛父母的洪融和奇夢石等等。

影片中的女主角記者謝潔心是演員朱曼芳,她是上影廠的老演員,演過《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半生緣》、八十年代熱播的電視劇《好爸爸,壞爸爸》中也有她的身影。

順帶一提的是,朱曼芳的女兒值得一提,是著名女演員鄔君梅。

再說故事。

影片的情節其實很簡單,雜誌社女記者謝潔心(朱曼芳 飾),為了撰寫一篇有關青少年犯罪的報導文章,來到當地少管所做走訪調查,在少管所內,他與少年犯們同吃同住,通過接觸逐漸瞭解到這些陷入歧途的少年們背後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就是謝潔心坐在警車上,和幾名少年犯一起去到少管所。

其中就包括故事的三位主要人物,方剛(陸斌 飾)、蕭佛(蔣健 飾)、沈金明(王劼飾)。

初入少管所,謝潔心眼中的學員們,都是一些年輕的孩子。

在這裡,他們每天要接受一系列的勞動改造,

早起疊被子,操練正步,集體洗漱、吃飯,類似于軍營生活,紀律嚴明。

但同時,他們也要上課學習知識,此外還要接受技能培訓,以便出去後有一技之長。

少管所內的氣氛是壓抑的,謝潔心試著與他們同吃同住,並逐漸獲得了他們的信任。

透過謝潔心的調查,其中三名少年的犯罪經歷,讓她深受觸動。

方剛,16歲,因持刀傷人被判5年。

他是少管所內的「刺兒頭」,性格暴躁易怒,而且桀驁不馴,見誰都不服氣。

剛進少管所,方剛就惹出不少麻煩,上課時故意搗亂,還經常頂撞管教馮隊長;

面對管教尚且如此,更何況同在少管所的其他少年,方剛更是不放在眼裡。

少管所內也有潛規則,打飯時老學員可以得到一碗肉,而新來的方剛只能得到一碗湯。

可方剛最受不得別人欺負自己,當場將肉湯倒回鍋裡,逼著對方給自己重新打飯。

好勇鬥狠的方剛內心偶爾也會流露一絲正義感,有時也會幫人打抱不平。

看到自己的朋友被欺負,他會替對方出頭,不計後果的出手相向。

方剛總認為自己可以用拳頭和暴力解決一切問題,也正是因為才淪為少年犯。

之後,方剛協助另一名學員暴連星(胡曉寶 飾)想要逃獄,並對管教謊稱自己吞下了一把折疊剪刀。

在送往醫院搶救的過程中,方剛被馮隊長的所作所為感動,內心終于不再抵觸少管所。

然而方剛雖然積極配合改造,可他卻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少管所固定開放的見面日當天,滿心期待的方剛沒有等來自己的父母。

痛苦又絕望的方剛,這次居然真的吞下剪刀,企圖自盡。

被搶救回來後,少管所的馮隊長與謝潔心走訪了方剛的家庭,決定去找方剛的父母談談。

原來,方剛的父親其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誰也沒想到,斯文儒雅的方老師卻有一位性格暴躁易怒的兒子。

方父對這個兒子恨鐵不成鋼,可他教書育人一輩子,卻不懂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是動輒打罵,教育方式極其簡單粗暴。

如此一來就導致成年的方剛越發叛逆,當兒子走上犯罪之路後,方父從此羞于提起這個兒子,面對謝潔心上門家訪,方父直接甩出一句:

我沒有這個兒子!我們已經斷絕父子關係了!

蕭佛,15歲,因盜竊罪已經多次被送進少管所。

蕭佛從來沒有體驗過家庭的溫暖,3歲時因父母離婚而被親生父母拋棄,從此只能跟隨奶奶相依為命。

然而在蕭佛5歲時,唯一照顧他的奶奶也去世了,親生父母又各自重組家庭,沒人願意管蕭佛,就將他送給了一對夫妻倆。

結果,這對養父母后來生了自己的孩子,還生了倆,從此對蕭佛這個養子各種嫌棄和虐待。

不願意跟著養父母的蕭佛後來流落街頭,就靠著在飯店裡撿一些殘羹剩飯過活。也就在這時,蕭佛遇到了一夥犯罪分子,他們將蕭佛帶回巢穴,培訓他偷盜技能。

在缺乏家庭溫暖和親情的情況下,蕭佛淪落成犯罪組織的棋子,成了一名盜竊慣犯。

聽完蕭佛辛酸而悲慘的成長經歷,使採訪者謝潔心對這些少年犯們產生了同情。她找來了蕭佛的父親,希望他們父子能夠破鏡重圓,然而蕭佛的親生父親卻依舊不肯對兒子負起責任。

片中的第三位少年犯,名叫沈金明。

他出身在普通家庭,原本一直很有上進心,後來進入少管所後也一直在自學英語。

然而因為受到當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影響,接觸了一些低俗刊物,從此沉迷不能自拔。最終在無知懵懂的情況下,成了老師和家長眼中的流氓。

但在少管所的教育和幫助下,沈金明積極配合改造,不僅學會了英語,還在開放日的晚會上演唱了一首《心聲》,感動了在場所有家長。

最終沈金明因為表現優異,得到了提前出獄的機會,順利考上大學。

女記者謝潔心將自己在少管所內的見聞和對三名少年犯的採訪,寫進了自己的新聞稿中,希望能夠向社會發出提醒,呼籲並喚起社會對少年犯罪的關注,尤其家庭和父母要對青少年重視和關心。

然而電影最發人深省的地方在于,在謝潔心走訪少管所做採訪的同時,編劇還在故事中安排了一條劇情副線:謝潔心的兒子陳林的墮落史。

謝潔心與丈夫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只是夫妻倆工作很忙,丈夫還經常出差在國外,因此對兒子疏于照顧和管教。夫妻倆不在家的時候,兒子陳林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

謝潔心內心出于對兒子的虧欠,所以對孩子百依百順,即使兒子每次問她要錢,也從不過問。而陳林的奶奶也對孫子很溺愛,導致長大的陳林也沒人管。

父母都不在家的陳林,便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他們泡在舞廳,一起在家看錄影帶,還亂搞男女關係,最終讓陳林走上了不歸路。

影片的結尾非常諷刺,當謝潔心完成工作回到家,卻看到自己的兒子被警方逮捕的一幕,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淪為少年犯。

這部《少年犯》是一部典型的社會問題片,影片的創作者將視角對準了那些被社會邊緣化的誤入歧途的少年罪犯們,故事充滿人文關懷和現實關照。

影片的核心主題是要喚起觀眾的反思。對于少年犯這樣的特殊群體,編劇和導演給予了很高的同情和理解,試圖去挖掘這些青少年們走上犯罪之路的誘因,似乎都與家庭和教育離不開關係。

方剛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過于簡單粗暴,肖佛因為家庭的缺失導致成為流浪兒,沈金明在青春期時面對生理問題的困惑缺乏積極的引導,謝潔心的兒子陳林在一次次地墮落中,暴露出的是謝潔心作為母親的不稱職。

當然,如果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影片的拍攝手法略顯陳舊,整體情節架構比較簡單,對犯罪等內容僅僅是隔靴搔癢,只是把思想教育作為了影片重點,普法宣傳的立意大于故事本身,因此電影顯得有些流于雞湯和說教。

不過,在當年而言,敢于拍攝此類題材就已經很難得了。

1986年,《少年犯》在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以得票率最高的成績榮獲第九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的榮譽。張良導演在獲獎時曾經說過:拍這部電影,不是想要獲獎,而是想讓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問題少年,不應該忘記他們,更不應該歧視他們。

現實中,出演電影的幾名少年犯,都因為參與拍電影而獲得立功減刑的機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飾演沈金明的王劼出獄後成了歌手,後來還專門去中戲進修過導演。前兩年,曾傳聞《少年犯》被翻拍成網劇《少年犯·青春防火牆》,邀請「真香」教主王境澤主演。當時王劼還出席了發佈會,表示將做製片人參與網劇創作,可惜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最後的題外話,《少年犯》上映10年後,導演張良和編劇王靜珠又推出了一部反映青少年問題的電影《白粉妹》,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角色,也就是社會新聞記者謝潔心。

故事結構也大同小異,通過女記者的採訪逐漸揭開了一位花季少女,因為沉迷白粉,逐漸淪落為歌廳女郎,最後走向毀滅的故事。

《白粉妹》後來被當做普法教育片而走進全國各地的校園,被各大中小學組織學生觀看。然而看完後,不少小夥伴的幼小心靈都被此片的尺度給給深深震撼。

張良的妻子王靜珠是著名編劇,八十年代初,夫妻倆完成了電影《梅花巾》後,當時編劇王靜珠在搜集劇本素材時,意外接觸到了少管所裡的少年犯,對她觸動很大,于是她決心以此為題材創作一部故事片,走訪收集了很多素材與案例,期間更與少管所的少年犯們同吃同住。

然而劇本創作完成後,卻因題材原因,王靜珠前後改了8稿劇本,卻始終沒有得到準許開拍,劇本因此被雪藏兩年。直到1985年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深圳電影廠的支持,張良和妻子王靜珠才有機會籌拍這部電影,王靜珠還因此成為了國內第一位女製片人。

為了拍攝此片,導演張良和編劇王靜珠堅持,用真實的少管所來作為拍攝地,而更為大膽的是,影片啟用了一批真實的少年犯來主演電影。《少年犯》裡面的主演來自上海管教所,導演張良與妻子親自體驗少年犯的生活過程,與他們促膝長談,分析他們的犯罪心理。

即使放現在來看,如此選角也是非常大膽冒險的舉動。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首感動無數觀眾的插曲《心聲》,本來邀請了電影廠的專業作曲家來寫,但導演張良始終覺得差點真情實感,後來冒險用了兩位犯罪少年編曲創作的歌曲《心聲》,沒想到非常貼合影片傳遞的情感,成為影片中的神來之筆。

除了片中的非專業少年演員們,片中還彙集了多位實力派老戲骨,如飾演趙所長的趙汝平、扮演劉隊長的胡大剛,飾演方剛父母的洪融和奇夢石等等。

影片中的女主角記者謝潔心是演員朱曼芳,她是上影廠的老演員,演過《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半生緣》、八十年代熱播的電視劇《好爸爸,壞爸爸》中也有她的身影。

順帶一提的是,朱曼芳的女兒值得一提,是著名女演員鄔君梅。

再說故事。

影片的情節其實很簡單,雜誌社女記者謝潔心(朱曼芳 飾),為了撰寫一篇有關青少年犯罪的報導文章,來到當地少管所做走訪調查,在少管所內,他與少年犯們同吃同住,通過接觸逐漸瞭解到這些陷入歧途的少年們背後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就是謝潔心坐在警車上,和幾名少年犯一起去到少管所。

其中就包括故事的三位主要人物,方剛(陸斌 飾)、蕭佛(蔣健 飾)、沈金明(王劼飾)。

初入少管所,謝潔心眼中的學員們,都是一些年輕的孩子。

在這裡,他們每天要接受一系列的勞動改造,

早起疊被子,操練正步,集體洗漱、吃飯,類似于軍營生活,紀律嚴明。

但同時,他們也要上課學習知識,此外還要接受技能培訓,以便出去後有一技之長。

少管所內的氣氛是壓抑的,謝潔心試著與他們同吃同住,並逐漸獲得了他們的信任。

透過謝潔心的調查,其中三名少年的犯罪經歷,讓她深受觸動。

方剛,16歲,因持刀傷人被判5年。

他是少管所內的「刺兒頭」,性格暴躁易怒,而且桀驁不馴,見誰都不服氣。

剛進少管所,方剛就惹出不少麻煩,上課時故意搗亂,還經常頂撞管教馮隊長;

面對管教尚且如此,更何況同在少管所的其他少年,方剛更是不放在眼裡。

少管所內也有潛規則,打飯時老學員可以得到一碗肉,而新來的方剛只能得到一碗湯。

可方剛最受不得別人欺負自己,當場將肉湯倒回鍋裡,逼著對方給自己重新打飯。

好勇鬥狠的方剛內心偶爾也會流露一絲正義感,有時也會幫人打抱不平。

看到自己的朋友被欺負,他會替對方出頭,不計後果的出手相向。

方剛總認為自己可以用拳頭和暴力解決一切問題,也正是因為才淪為少年犯。

之後,方剛協助另一名學員暴連星(胡曉寶 飾)想要逃獄,並對管教謊稱自己吞下了一把折疊剪刀。

在送往醫院搶救的過程中,方剛被馮隊長的所作所為感動,內心終于不再抵觸少管所。

然而方剛雖然積極配合改造,可他卻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少管所固定開放的見面日當天,滿心期待的方剛沒有等來自己的父母。

痛苦又絕望的方剛,這次居然真的吞下剪刀,企圖自盡。

被搶救回來後,少管所的馮隊長與謝潔心走訪了方剛的家庭,決定去找方剛的父母談談。

原來,方剛的父親其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誰也沒想到,斯文儒雅的方老師卻有一位性格暴躁易怒的兒子。

方父對這個兒子恨鐵不成鋼,可他教書育人一輩子,卻不懂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是動輒打罵,教育方式極其簡單粗暴。

如此一來就導致成年的方剛越發叛逆,當兒子走上犯罪之路後,方父從此羞于提起這個兒子,面對謝潔心上門家訪,方父直接甩出一句:

我沒有這個兒子!我們已經斷絕父子關係了!

蕭佛,15歲,因盜竊罪已經多次被送進少管所。

蕭佛從來沒有體驗過家庭的溫暖,3歲時因父母離婚而被親生父母拋棄,從此只能跟隨奶奶相依為命。

然而在蕭佛5歲時,唯一照顧他的奶奶也去世了,親生父母又各自重組家庭,沒人願意管蕭佛,就將他送給了一對夫妻倆。

結果,這對養父母后來生了自己的孩子,還生了倆,從此對蕭佛這個養子各種嫌棄和虐待。

不願意跟著養父母的蕭佛後來流落街頭,就靠著在飯店裡撿一些殘羹剩飯過活。也就在這時,蕭佛遇到了一夥犯罪分子,他們將蕭佛帶回巢穴,培訓他偷盜技能。

在缺乏家庭溫暖和親情的情況下,蕭佛淪落成犯罪組織的棋子,成了一名盜竊慣犯。

聽完蕭佛辛酸而悲慘的成長經歷,使採訪者謝潔心對這些少年犯們產生了同情。她找來了蕭佛的父親,希望他們父子能夠破鏡重圓,然而蕭佛的親生父親卻依舊不肯對兒子負起責任。

片中的第三位少年犯,名叫沈金明。

他出身在普通家庭,原本一直很有上進心,後來進入少管所後也一直在自學英語。

然而因為受到當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影響,接觸了一些低俗刊物,從此沉迷不能自拔。最終在無知懵懂的情況下,成了老師和家長眼中的流氓。

但在少管所的教育和幫助下,沈金明積極配合改造,不僅學會了英語,還在開放日的晚會上演唱了一首《心聲》,感動了在場所有家長。

最終沈金明因為表現優異,得到了提前出獄的機會,順利考上大學。

女記者謝潔心將自己在少管所內的見聞和對三名少年犯的採訪,寫進了自己的新聞稿中,希望能夠向社會發出提醒,呼籲並喚起社會對少年犯罪的關注,尤其家庭和父母要對青少年重視和關心。

然而電影最發人深省的地方在于,在謝潔心走訪少管所做採訪的同時,編劇還在故事中安排了一條劇情副線:謝潔心的兒子陳林的墮落史。

謝潔心與丈夫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只是夫妻倆工作很忙,丈夫還經常出差在國外,因此對兒子疏于照顧和管教。夫妻倆不在家的時候,兒子陳林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

謝潔心內心出于對兒子的虧欠,所以對孩子百依百順,即使兒子每次問她要錢,也從不過問。而陳林的奶奶也對孫子很溺愛,導致長大的陳林也沒人管。

父母都不在家的陳林,便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他們泡在舞廳,一起在家看錄影帶,還亂搞男女關係,最終讓陳林走上了不歸路。

影片的結尾非常諷刺,當謝潔心完成工作回到家,卻看到自己的兒子被警方逮捕的一幕,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淪為少年犯。

這部《少年犯》是一部典型的社會問題片,影片的創作者將視角對準了那些被社會邊緣化的誤入歧途的少年罪犯們,故事充滿人文關懷和現實關照。

影片的核心主題是要喚起觀眾的反思。對于少年犯這樣的特殊群體,編劇和導演給予了很高的同情和理解,試圖去挖掘這些青少年們走上犯罪之路的誘因,似乎都與家庭和教育離不開關係。

方剛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過于簡單粗暴,肖佛因為家庭的缺失導致成為流浪兒,沈金明在青春期時面對生理問題的困惑缺乏積極的引導,謝潔心的兒子陳林在一次次地墮落中,暴露出的是謝潔心作為母親的不稱職。

當然,如果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影片的拍攝手法略顯陳舊,整體情節架構比較簡單,對犯罪等內容僅僅是隔靴搔癢,只是把思想教育作為了影片重點,普法宣傳的立意大于故事本身,因此電影顯得有些流于雞湯和說教。

不過,在當年而言,敢于拍攝此類題材就已經很難得了。

1986年,《少年犯》在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以得票率最高的成績榮獲第九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的榮譽。張良導演在獲獎時曾經說過:拍這部電影,不是想要獲獎,而是想讓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問題少年,不應該忘記他們,更不應該歧視他們。

現實中,出演電影的幾名少年犯,都因為參與拍電影而獲得立功減刑的機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飾演沈金明的王劼出獄後成了歌手,後來還專門去中戲進修過導演。前兩年,曾傳聞《少年犯》被翻拍成網劇《少年犯·青春防火牆》,邀請「真香」教主王境澤主演。當時王劼還出席了發佈會,表示將做製片人參與網劇創作,可惜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最後的題外話,《少年犯》上映10年後,導演張良和編劇王靜珠又推出了一部反映青少年問題的電影《白粉妹》,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角色,也就是社會新聞記者謝潔心。

故事結構也大同小異,通過女記者的採訪逐漸揭開了一位花季少女,因為沉迷白粉,逐漸淪落為歌廳女郎,最後走向毀滅的故事。

《白粉妹》後來被當做普法教育片而走進全國各地的校園,被各大中小學組織學生觀看。然而看完後,不少小夥伴的幼小心靈都被此片的尺度給給深深震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