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避免內卷?做自己就好

1

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生鮮超市, 選品還不錯。 昨晚遛圈時去轉了轉, 看到新進了一種番茄, 貼著「免催熟生食番茄」的標籤。

這種番茄個頭不大, 也就拳頭大小, 一盒5個, 要17元。

它旁邊也有成堆的番茄, 就是打藥催熟的那種, 標價三四元一斤。

儘管價格貴了好幾倍, 看上去其貌不揚, 我還是選擇了免催熟的那種。

今天早飯時, 切了半個做三明治, 剩下半個順手就生吃了。

這一口下去, 我就回到了小時候。

汁水飽滿, 酸甜適口, 有著番茄那種特有的濃郁清香——這就是被記憶美化過的小時候的番茄的味道啊。

太好吃了。

我忍不住又吃了一個。

一邊吃,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我們形容一種食物味道好, 會說它好吃, 那麼, 什麼叫「好吃」呢?

我想了想,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說番茄吧, 說番茄好吃, 就是它特別有番茄味兒, 顏色、口感、味道都足足的, 就是番茄該有的樣子。

也就是說,

當這顆番茄充分地成為番茄, 就好吃了。

想到這裡, 我心中一動:人, 不也一樣嗎?

當一個人充分地活出自己, 這樣的人, 就會很有「味道」——有趣味, 很綻放, 很真實, 活得像個「人」。

2

有一句話曾經很流行: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曾經很喜歡這句話, 時常拿來自勉——要不斷努力啊, 要更上一層樓啊, 才能變得更好、更優秀。

後來, 我慢慢察覺出這句話的不對勁。

我們不斷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一層隱含的意思——我們對當前的自己不是很滿意, 所以才想要變得更好。

當我們總是處在不接納自己的狀態, 內心就會有很多的自責——你不夠好, 你不夠好。

隨之而來的, 是內心永不停歇的催促聲——快, 快, 快!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就像穿上那雙有魔法的紅舞鞋,

一直跳一直跳, 哪怕很累很累, 也無法停下來。

因為, 停下來的自己, 就會「墮落」, 就會「不夠好」。

3

還有一點不對勁。

這個「好」的定義是什麼呢?

什麼才是「好」呢?

在這個問題上, 好像大家早已達成了某種默契, 這個「好」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績、好學校、好工作、很多錢、大房子……

好像世俗規劃出了一條跑道, 這條跑道指向「更好」, 卻永無盡頭。

我們爭先恐後地在這條跑道上飛奔, 你追我趕, 奔向那個唯一的、遙不可及的目標。

內卷由此形成。

為什麼會內卷?

就是因為我們認定, 人生只有這一條跑道, 所有的人都要在這條跑道上競賽。

目標只有一個——更快, 更好。

所以,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 要上各種補習班開小灶, 以期超過更多人。

就像那些成堆的番茄, 為了更快地成熟、更亮麗的外表、更受顧客歡迎, 從小就開始打各種催熟劑、膨大劑。

結果呢, 看上去個頭挺大, 顏色亮麗, 內瓤卻沒完全發育好, 不飽滿, 吃起來沒滋沒味的。

再然後, 就是放在超市里成堆賣, 賣不上好價錢——工業時代的標準化產物,

就是這樣。

內卷讓番茄變得空洞, 也讓人變得空心。

在你追我趕的奔跑中, 很多人把自己的心跑丟了。

跑成了一個空心人。

很多年輕人, 從小到大, 一路學學學, 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卻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是誰, 找不到生活的樂趣, 覺得活著沒意思。

因為, 他們的生活中, 缺少了「意義」二字。

意義, 和外在的目標無關, 它和自我直接相關。

它會讓你內心充實。

它會告訴你, 你是誰。

每個人認為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

同一件事, 有人樂在其中, 有人枯燥難耐——這個不同, 就體現了每個人的獨特之處, 也閃爍著他特有的生命質感。

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找不到做事的意義, 缺少使命感, 就容易昏昏度日, 隨波逐流, 面目乏味。

就像那些催熟的番茄, 外表光鮮,內在空洞,口感單調,失去了靈魂的香味。

如何避免內卷?

首先,要更新你的認知地圖。

要看到,人生不只一條賽道,而是有著高山大川、草原密林,有著無窮多的路徑。生活是一場探索之旅。

其次,你要多嘗試、多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走上你自己的英雄之旅。

最終,成為你自己。

4

這兩天在看歐文亞隆的回憶錄《成為我自己》。

我太喜歡這個書名了。

這是對歐文亞隆一生的寫照。

亞隆的父母是猶太移民,不會英文,靠開雜貨店艱苦謀生。

亞隆從小生活在治安很差的街區,渴望有好的老師賞識他、引導他,是他經常做的白日夢之一。

歐文亞隆和母親的關係很糟糕,在他上大學之前,有三年時間,他們幾乎不說話。

亞隆性格內向,從小到大總是避免與人發生衝突,聚會超過6個人,他就會感到不自在。

……

糟糕的成長環境,磕磕絆絆的原生家庭,內向的性格,卻形成了他獨有的成長路徑,讓他成為當代心理治療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這是屬于亞隆的英雄之旅。

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想過這個問題:人來這世上一趟,是為的什麼呢?

亞隆的回答很簡潔:成為我自己。

我深以為然。

人的一生,就是探索自我、成為自己的一生。

這個自己,有獨特的天賦和熱愛,我們要做的,是發掘自己的天賦,像打磨鑽石一樣,讓它熠熠發光,讓它惠及更多人。

這個自己,也許不夠完美,但正是這些不完美,讓我們更加堅韌,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形成生命中的獨特之美。

接納自己的不夠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這是成為自己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人的英雄之旅。

這樣的一生,到老的時候,才不會後悔吧?

最後,分享我喜歡的一句話,它印在《成為我自己》的封面上——

你也許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可以更好地成為自己。

在內卷的時代,與你共勉。

外表光鮮,內在空洞,口感單調,失去了靈魂的香味。

如何避免內卷?

首先,要更新你的認知地圖。

要看到,人生不只一條賽道,而是有著高山大川、草原密林,有著無窮多的路徑。生活是一場探索之旅。

其次,你要多嘗試、多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走上你自己的英雄之旅。

最終,成為你自己。

4

這兩天在看歐文亞隆的回憶錄《成為我自己》。

我太喜歡這個書名了。

這是對歐文亞隆一生的寫照。

亞隆的父母是猶太移民,不會英文,靠開雜貨店艱苦謀生。

亞隆從小生活在治安很差的街區,渴望有好的老師賞識他、引導他,是他經常做的白日夢之一。

歐文亞隆和母親的關係很糟糕,在他上大學之前,有三年時間,他們幾乎不說話。

亞隆性格內向,從小到大總是避免與人發生衝突,聚會超過6個人,他就會感到不自在。

……

糟糕的成長環境,磕磕絆絆的原生家庭,內向的性格,卻形成了他獨有的成長路徑,讓他成為當代心理治療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這是屬于亞隆的英雄之旅。

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想過這個問題:人來這世上一趟,是為的什麼呢?

亞隆的回答很簡潔:成為我自己。

我深以為然。

人的一生,就是探索自我、成為自己的一生。

這個自己,有獨特的天賦和熱愛,我們要做的,是發掘自己的天賦,像打磨鑽石一樣,讓它熠熠發光,讓它惠及更多人。

這個自己,也許不夠完美,但正是這些不完美,讓我們更加堅韌,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形成生命中的獨特之美。

接納自己的不夠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這是成為自己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人的英雄之旅。

這樣的一生,到老的時候,才不會後悔吧?

最後,分享我喜歡的一句話,它印在《成為我自己》的封面上——

你也許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可以更好地成為自己。

在內卷的時代,與你共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