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位男孩的哭訴,揭開千萬家庭的隱痛:每一個跟父母不親的孩子,都絕望過1000次

最近, 一條讓人血壓飆高的視訊刷爆網路。

男孩和父親吵了一架, 父親喝了酒, 拿起他心愛的模型就砸, 男孩心裡難受, 頂撞父親, 誰知父親變本加厲, 把一牆模型全砸了。

更過分的是, 第二天, 父親酒醒, 依然堅持自己沒做錯什麼:「如果以後還敢頂嘴, 就把你所有熱愛的東西都毀掉。 」

滿滿一地模型殘骸觸目驚心, 那可是男孩付出了時間、精力和熱情的東西, 如今卻變成一地碎屑。

男孩發出無力的哭喊:有些東西你看得很重, 但在一些人眼中那就是垃圾。

確實, 在很多人看來, 不就是一堆塑膠玩具嗎?至于嗎?卻不知道在這些「玩具」上, 孩子傾注了多少心血。

這件「小」事引發的軒然大波讓我們看到, 原來,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都曾有過這樣的隱痛:

「小時候愛給洋娃娃做衣服, 我媽連著盒子一起給我扔了……」「小時候家人不喜歡我畫畫, 每次畫了都被撕得稀碎, 後來就再也沒有碰過畫筆。 」「我媽當時踩死了我的倉鼠, 那一刻一直刻在我腦子裡, 現在都討厭她!」

有人說, 家長是怕孩子「玩物喪志」。

可沒有玩物的精神, 又如何得志?唯有熱愛, 可抵萬難, 更能成功。

你毀掉的也許是一個設計師、一個畫家的夢想, 也許是一個孩子親近自然、探索萬物的持久動力。

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閃閃發光, 我們卻以自己的認知為標準無情踐踏。

父母通過毀掉孩子熱愛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權威, 以「管教」為藉口行使自己對孩子的「控制權」, 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家庭暴力。

01父母的「暴力」是對教育缺失的逃避社會學家加藤諦三曾在《長不大的父母》一書中寫道:

「父母操縱孩子, 不是因為他們具有權威, 恰恰相反, 是因為這些父母他們沒有長大, 他們需要孩子來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在孩子那裡, 他們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 尤其是認可和服從。 」

在他看來, 這種相處模式是很多家庭創傷和童年陰影的根源, 可怕的是, 這樣的父母很多, 且並不認為自己有錯。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位暢銷書作家砸壞兒子遊戲機的故事。

這位作家為了懲罰孩子偷玩遊戲, 狠狠砸壞了3臺任天堂switch遊戲機。

他對自己的做法非常得意, 還將「教育心得」分享在網上。

他完全沒意識到, 用暴力得到了孩子的「服從」, 卻從此失去了孩子的心。

遊戲的誘惑難以抵擋, 父母限制孩子玩遊戲理由十分正當, 但不惜「暴力」達到目的, 卻無疑是在親子關係間挖下鴻溝。

父母經常感到困惑, 明明是為孩子好, 孩子們為什麼就不能理解?

因為父母眼中的好並不是真的好。 真的好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 從孩子的真實需求出發。

即便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 父母也不應該上來就發火, 而是需要挖掘更深的原因。

只有用平等的姿態, 去瞭解和傾聽, 孩子才能敞開心扉, 父母的引導才真正使得上力。

粗暴地砸壞「遊戲機」, 將過錯歸咎于「遊戲」, 不過是對教育缺失的一種逃避。

02父母的「暴力」 是偷懶和無能的表現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

捷運裡, 孩子拼命吵鬧, 被打擾和影響的大人紛紛望向孩子父母。

父母頂著壓力告誡孩子,但孩子依然不管不顧。

這時父母不得不高聲呵斥,取代孩子成為車廂的噪音源。

更多乘客被這樣的喧嘩吸引過來,盯著孩子,也盯著父母,一時間父母和孩子都成了焦點。

父母面紅耳赤,情急之下,「啪」一巴掌下去,換來「哇」一聲嚎啕大哭。

孩子嘗到了後果,父母繼續威脅:「哭!再哭還得挨打!」

于是嚎啕轉為抽嗒,抽嗒轉為嗚咽,嗚咽轉為安靜。父母的心也終于平靜,乘客們也收回滿意的目光。

輕軌到站,身旁經過的乘客還忍不住評價一句:「對,孩子就是要這樣管!」「孩子就是要打,不打那不得飛上天!」

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太正常不過了,對待「熊」孩子,就得這樣;

這樣的父母才是有公德、負責任的父母……卻沒有意識到,我們用最「省事」的方式,合力對孩子行使了一場集體「暴力」。

暴力下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孩子童年時期遭受體罰,大腦前額葉中的灰質就會減少。

灰質減少就意味著感覺遲鈍、認知遲緩、記憶發展緩慢,自控力和認知能力降低。而且責罰會讓孩子面對逆境的時候更脆弱,更容易患上抑鬱癥,變得自暴自棄。

小時候經常被體罰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更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使勁兒打,孩子就會使勁兒學。消化不了這份「惡意」,就會變笨、變遲鈍、行為力弱、不善交往、更易抑鬱。

「暴力」讓我們和孩子的世界擁有了表面平靜,卻留給了孩子獨自嘈雜的內心。

只有父母付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孩子的每一步才能踏踏實實,而不是戰戰兢兢。

做平和的家長,才能培養出平和的孩子。

把孩子作為日常負面情緒的宣洩口,不過是父母「偷懶」「無能」的表現。

03有愛的「管教」幫孩子建立起規則感有人可能會說,父母終歸是父母,總得要管孩子,不能任由其發展吧,沒點權威怎麼行呢?

其實有效的「管教」依靠的從來不是權威,而是愛。

需要孩子信服的不是我們,而是規則。

看了另一位媽媽的做法,你就會明白,怎樣才是讓孩子「聽話」聰明方式。

同樣是在輕軌上,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準備去海洋公園玩。

也許是一同出行的興奮,也許是週末撒歡的激動,兩個孩子在座位上上躥下跳,還忍不住在車廂裡來回跑動。

這樣的行為吸引了一車人異樣的目光。

起初,這位媽媽也是不斷地口頭提醒,制止兩個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倆孩子完全不為所動。

只見這位媽媽平靜而嚴肅地起身:你們兩個準備好,我們這一站下車。

兩個孩子立馬安靜下來。

還沒有到他們要去的網站,媽媽為什麼要帶他們下車?不及分辨,輕軌已經到站,這位媽媽真的牽著兩個孩子走了下去。

下車後,媽媽告知了下車的原因,重新鄭重地跟兩個孩子確定了公共交通的乘車規則,並且說:如果覺得可以做到,我們就繼續前進,做不到,那今天的行程就只能取消。

兩個孩子立馬滿口答應。很快,他們就在下輛輕軌到來時,再次上車。

短短幾分鐘,兩個孩子像換了一個人,規規矩矩坐好,再也沒有亂竄。

更棒的是,孩子的情緒也沒受到任何影響,繼續相談甚歡。

這位媽媽是我的朋友,這件事發生時,我就在他們身邊。

當時我驚歎地問到:哇,你是怎麼做到這麼淡定的,而且這麼冷靜、快速就處理好倆孩子這樣鬧騰的行為?我差點以為你下車要發火呢!

她說:跟孩子,不能用蠻力,而是用成年人的邏輯。

這句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隨時隨地平等溝通;也看到了對規則的堅持:約定規則一起遵守。

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不是誰支配誰,誰管教誰,而是真誠和信賴地同行。

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曾寫到: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如果你是父母,請不要擔心孩子會因為寵愛而變壞,平等、寬容地對待他,細心、耐心地理解他,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只有孩子身上積蓄了足夠的能量,他才能擁抱自己,也溫暖別人。

只有孩子不再感覺被 「捆綁」,只有你和孩子的關係健康了,你們之間的感情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變得愈發醇厚。

被打擾和影響的大人紛紛望向孩子父母。

父母頂著壓力告誡孩子,但孩子依然不管不顧。

這時父母不得不高聲呵斥,取代孩子成為車廂的噪音源。

更多乘客被這樣的喧嘩吸引過來,盯著孩子,也盯著父母,一時間父母和孩子都成了焦點。

父母面紅耳赤,情急之下,「啪」一巴掌下去,換來「哇」一聲嚎啕大哭。

孩子嘗到了後果,父母繼續威脅:「哭!再哭還得挨打!」

于是嚎啕轉為抽嗒,抽嗒轉為嗚咽,嗚咽轉為安靜。父母的心也終于平靜,乘客們也收回滿意的目光。

輕軌到站,身旁經過的乘客還忍不住評價一句:「對,孩子就是要這樣管!」「孩子就是要打,不打那不得飛上天!」

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太正常不過了,對待「熊」孩子,就得這樣;

這樣的父母才是有公德、負責任的父母……卻沒有意識到,我們用最「省事」的方式,合力對孩子行使了一場集體「暴力」。

暴力下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孩子童年時期遭受體罰,大腦前額葉中的灰質就會減少。

灰質減少就意味著感覺遲鈍、認知遲緩、記憶發展緩慢,自控力和認知能力降低。而且責罰會讓孩子面對逆境的時候更脆弱,更容易患上抑鬱癥,變得自暴自棄。

小時候經常被體罰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更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使勁兒打,孩子就會使勁兒學。消化不了這份「惡意」,就會變笨、變遲鈍、行為力弱、不善交往、更易抑鬱。

「暴力」讓我們和孩子的世界擁有了表面平靜,卻留給了孩子獨自嘈雜的內心。

只有父母付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孩子的每一步才能踏踏實實,而不是戰戰兢兢。

做平和的家長,才能培養出平和的孩子。

把孩子作為日常負面情緒的宣洩口,不過是父母「偷懶」「無能」的表現。

03有愛的「管教」幫孩子建立起規則感有人可能會說,父母終歸是父母,總得要管孩子,不能任由其發展吧,沒點權威怎麼行呢?

其實有效的「管教」依靠的從來不是權威,而是愛。

需要孩子信服的不是我們,而是規則。

看了另一位媽媽的做法,你就會明白,怎樣才是讓孩子「聽話」聰明方式。

同樣是在輕軌上,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準備去海洋公園玩。

也許是一同出行的興奮,也許是週末撒歡的激動,兩個孩子在座位上上躥下跳,還忍不住在車廂裡來回跑動。

這樣的行為吸引了一車人異樣的目光。

起初,這位媽媽也是不斷地口頭提醒,制止兩個孩子的不當行為,但倆孩子完全不為所動。

只見這位媽媽平靜而嚴肅地起身:你們兩個準備好,我們這一站下車。

兩個孩子立馬安靜下來。

還沒有到他們要去的網站,媽媽為什麼要帶他們下車?不及分辨,輕軌已經到站,這位媽媽真的牽著兩個孩子走了下去。

下車後,媽媽告知了下車的原因,重新鄭重地跟兩個孩子確定了公共交通的乘車規則,並且說:如果覺得可以做到,我們就繼續前進,做不到,那今天的行程就只能取消。

兩個孩子立馬滿口答應。很快,他們就在下輛輕軌到來時,再次上車。

短短幾分鐘,兩個孩子像換了一個人,規規矩矩坐好,再也沒有亂竄。

更棒的是,孩子的情緒也沒受到任何影響,繼續相談甚歡。

這位媽媽是我的朋友,這件事發生時,我就在他們身邊。

當時我驚歎地問到:哇,你是怎麼做到這麼淡定的,而且這麼冷靜、快速就處理好倆孩子這樣鬧騰的行為?我差點以為你下車要發火呢!

她說:跟孩子,不能用蠻力,而是用成年人的邏輯。

這句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隨時隨地平等溝通;也看到了對規則的堅持:約定規則一起遵守。

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不是誰支配誰,誰管教誰,而是真誠和信賴地同行。

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曾寫到: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如果你是父母,請不要擔心孩子會因為寵愛而變壞,平等、寬容地對待他,細心、耐心地理解他,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只有孩子身上積蓄了足夠的能量,他才能擁抱自己,也溫暖別人。

只有孩子不再感覺被 「捆綁」,只有你和孩子的關係健康了,你們之間的感情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變得愈發醇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