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做名利做公益,臺灣65歲老闆行善不停,扛病床15年扶助弱勢「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而非收穫」

家庭的貧瘠讓他從小立志做老闆、改善生活, 可實現「獨善其身」目標的他卻最終選擇拋棄名利, 做志工幫助弱勢, 為基層貧苦人打拼, 更從中領悟到生命真諦, 他就是臺灣65歲的老闆志工謝國榮。

為生活奮力打拼, 創業擁抱成功人生

出生與貧困家庭的謝國榮, 因為兄弟姐妹眾多, 兒時經常吃不飽, 穿不暖, 清苦的生活讓很小就養成獨立的個性, 並立下志向「長大一定要闖出一番事業, 改善家裏環境。 」

退伍後他沒有選擇繼續升學, 開始努力打工賺錢, 看到做業務薪水高, 他毅然投入, 最開始銷售貴重的事務機器, 學會銷售技巧後又轉道做建設。

因為掌握了與人交往的技巧, 工作又踏實認真, 很快他便升上主管。 雖然手中握有權力, 但他卻並不像其他管理者, 只會指揮下級做事, 反而事必躬親, 每天工地、客戶兩頭跑。

雖然每天都非常勞累, 但終究學到了不少知識,

水電、木工、油漆的技術每樣都略懂「這為我後面創業打下基礎。 」

積累到充足經驗, 謝國榮走上獨立創業道路, 靠著前面學習的技術培養起整個建設班底, 逐漸實現了由基層業務向老闆的蛻變, 家裏的經濟狀況也一天天的好起來。

一場災難改變看法,

做志工協助弱勢

「沒有別的想法, 那時候的我只想獨善其身, 家裏的生活能過好, 就是最大的願望。 」

但921大地震卻改變了他, 看著災難過後的滿目瘡痍和受災民眾絕望的眼神, 他的內心被深深觸動, 仿佛看到兒時清貧、無助的自己。

思索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他看到了參與救災、建設的志工, 想到自己有建築背景, 便向隊長提出自己想要加入的想法。 由此也便開始了自己的志工生涯。

他主動聯繫到慈濟臺北分會, 幫助受災居民蓋組合屋, 後面又來到醫院做起醫院志工「每梯次平均3到4天, 一年最多參加27梯次。 」

那時很多醫院已經實施「線上掛號」, 但很多長輩不太會操作, 只好每天清晨4、5點就在醫院外等候現場掛號,

謝國榮要做的就是在協助他們。

2006年的一天, 他看見一位志工用一部舊貨車, 載著老媽媽, 送輔具給需要的個案, 深受觸動的謝國榮便加入到運送二手輔具的行列, 幫有需要的弱勢家庭抬病床。

去年開始又投入到多元就業方案中, 他擔任木工班師傅, 到花蓮加灣部落, 輔導部落青年學習木工, 希望他們可以有一技之長, 獲得穩定工作。

抬病床15年不停息, 拋下名利回歸本真

雖然中年才開始做志工, 但謝國榮的幹勁卻完全不輸年輕人, 單抬病床這項工作, 他已連續做了15年, 如今65歲依舊沒有停止。

談起做志工後自己的變化, 他說「以前經營事業時很顧及面子, 會用進口車、名表來掩飾自己, 來彰顯自己的成功……」

志工工作讓他見識了太多人生中的悲歡離合, 心態也慢慢平靜下來, 也慢慢領悟了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而非收穫。

如今的他已經將自己的進口車換成小貨車, 每天不是去回收輔具, 就是載滿消毒、維修過的輔具, 長年奔波各地, 最遠從臺北送到屏東。

卸下商場的爾虞我詐, 謝國榮運用過去業務的技能和善良的心全力幫助貧困家庭,讓那些在社會邊緣遊離、掙紮的人重新看見生活的希望。

一場災難讓他完成了由獨善其身向兼濟天下的轉變,拋下商場的名利,恢復本真。

希望謝國榮的故事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大家共同獻力,將臺灣建設的更加美好。

原創內容,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將追究所有權

謝國榮運用過去業務的技能和善良的心全力幫助貧困家庭,讓那些在社會邊緣遊離、掙紮的人重新看見生活的希望。

一場災難讓他完成了由獨善其身向兼濟天下的轉變,拋下商場的名利,恢復本真。

希望謝國榮的故事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大家共同獻力,將臺灣建設的更加美好。

原創內容,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將追究所有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