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紅樓夢》秦可卿:越取悅別人,越委屈自己

文 | 遠山近水 · 十點簽約作者

「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 花簇簇官來官去, 停靈七七四十九日……」

《紅樓夢》裡這一幕, 是一場轟轟烈烈、盛況空前的隆重葬禮, 昭然若揭著賈府的奢華鼎盛, 又欲蓋彌彰著其中的醜惡不堪。

似乎, 也是對生命匆匆離去的嗚咽和不甘, 對那抹青春芳魂的濃濃紀念。

秦可卿, 一個賈母眼裡「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 一個溫柔嫵媚、嫋嫋婷婷的姑娘, 卻成為紅樓大戲中匆匆上場又悄悄謝幕的那一個。

有人說, 她是《紅樓夢》中最神秘、最有懸念的一個人。 有人說, 她是紅樓第一[淫.亂]之人。

這是怎樣的紅顏薄命?一場葬禮, 掩埋不了眾人的記憶。

一種稱謂, 定義不了一個鮮活的人生。 秦可卿的生命雖然短暫, 卻也熾烈。 雖有蒙塵, 但又珍貴。

取悅越多的別人, 委屈更多的自己

都說,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可是, 就有一些人, 出生到這個世界上, 無根無依,

不見父母, 不知來路。

她們孤零零地落入塵世, 嗷嗷啼哭時, 四處不見人。

秦可卿就是這樣一個棄嬰, 來到世上, 就註定了一生的孤獨。 然而, 天可憐見, 棄嬰終被一個好心人抱走。 他就是秦可卿的養父, 一個小官吏秦業。

秦業不能生育, 面對老天「賜予」的秦可卿, 非常疼惜, 從小教她讀書認字, 教她學問禮儀。 後來, 又得了個弟弟秦鐘。

秦可卿有了父親, 有了弟弟, 有了家庭。

幸運如她, 感受到人間良溫。 不幸如她, 那根深蒂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 一直籠罩在她的內心, 如影隨形。

也許是命運的額外補償, 秦可卿做夢也不會想到, 有朝一日, 身世卑微的她, 能一腳踏入人間最繁華、最鼎盛的豪門——賈府。 就像一個天上, 一個地下。

這樣倏然的變化, 兩種極端的境遇, 讓秦可卿始料不及, 內心驚如小鹿。

此時的她, 和剛進賈府的黛玉一樣, 生怕多說一句話, 走錯一步路, 讓人笑話。 若說有些微不同, 那就是, 她比黛玉更加惶恐、更加恐懼。

有這樣一句話:「婚姻的殘酷真相是, 要不娘家有錢, 要不自己有錢。

因為自己貧寒的家境和孤苦的身世, 秦可卿缺乏足夠的底氣與硬氣。

她感覺自己孤孤單單一個弱女子, 被猛然推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豪華聖殿。

作為甯國府的長房媳婦, 她的位置決定了要和府中上下人等接觸, 要打理一應大小事務。 初入這座聖殿的她, 能圓融周全、遊刃有餘地做到嗎?

憑著一股兒時煉就的倔強, 她做到了。 她獲得了賈母, 公公婆婆以及下人們的一致認可, 獲得甯榮兩府合族的同聲讚美。

婆婆尤氏說她:「這麼一個媳婦, 這麼個模樣兒, 這麼個性情的人兒, 打著燈籠也沒地方找去。 」

又說:「她這為人行事, 哪個親戚、哪個一家的長輩不喜歡她?」

可是, 俗話說:「人前顯貴, 人後受罪。 」看起來的毫不費力, 背後卻是拼盡全力。

表面上, 秦可卿的為人處世、理家掌事獲得了全場滿分, 可誰又知道她背後的千萬付出。 這其中, 需要多少次的委曲求全, 多少回的殫精竭慮?

她敏感, 她不容許自己出差錯, 讓人笑話了去;她自尊, 她要協調好每一層關係, 不讓人輕看了去;她好強, 她要處理好瑣碎的每一件家事,不招一句抱怨和詆毀。

她處處在意別人,唯獨忽略了自己。書中描述她:「平日見了人有說有笑、會行事,可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

因為太力求完美,因為太怕失去,她年紀輕輕,卻日夜思慮、心力憔悴。她不知道,取悅越多的人,委屈更多的是自己。

浮沉人世, 友情是一場安慰

這時候,她遇到了一生最好的知己鳳姐。為什麼是鳳姐?

她倆都處在掌家理事的風口浪尖,都是家族媳婦的重要角色,擁有同樣的使命,同樣爭勝好強的心性,都需要八面玲瓏、如魚得水般的能力手段。

不同的是,鳳姐家世顯赫,擁有滿滿的底氣和硬氣;鳳姐性格火辣,更有雷厲風行的魄力和手腕。

而溫柔可親的秦可卿,只有通過發自內心的付出和隱忍,期望得到合族上下的有力支撐。因為自身的無力,所以渴望得到所有人的助力。

因為卑微,所以一個人都不願得罪。

有人說,真正的友情,是一種勢均力敵,是一種旗鼓相當,更是一種惺惺相惜。

那一回,鳳姐應尤氏的邀請來寧府,第一次看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鐘。

為了有所表示,平兒替鳳姐安排好一匹尺頭和兩個「狀元及第」的金錁子,作為表禮,鳳姐還說太簡薄了。

要知道,鳳姐向來是在錢財上最精于算計的人,這是《紅樓夢》中唯一一次,鳳姐個人最大方地破費打賞了。

要不是內心在乎這段親密的友情,哪有這樣「愛屋及烏」的顧念?要不是人海茫茫、得遇知音的可貴,又怎會慷慨地付出,還嫌付出不夠多、不夠好?

有道是:「患難見真情」。一份誠摯的友誼,不在于意氣風發時的交往,更在于對方經歷坎坷、不順時的不離不棄。

當秦可卿病倒在床時,鳳姐一有時間就過來探視。那一次,賈敬的壽宴,當時甯國府邀請了,包括王熙鳳在內的重要人物前來赴宴。

當宴席結束時,大家都去聽戲,只有王熙鳳沒有去。她稟明瞭王夫人,抽出空檔就去見秦可卿。

兩個大家族中難得的知己,面對一邊無盡的喧囂,一邊愁苦的病體,互相拉著手,低低地訴說著多少衷腸話。

這當中,有多少心痛、惋惜,有多少期待、感念。

直到尤氏打發人來請了幾遍,鳳姐才戀戀不捨地離開。秦可卿也撐起病體,向著鳳姐的背影,連喊了數聲。

向來神采飛揚、頤指氣使的鳳姐,則眼圈通紅,悠悠地說:「好生養著罷,我再來看你!」

直到最後,秦可卿香消玉殞,也特意托夢給鳳姐。不僅警醒鳳姐「月滿則虧,盛筵必散」的道理,更以解困方法悉以告誡、指點迷津。

有種說法是,托夢之人,都是關係親密之人。

大概秦可卿死前最牽掛的也是鳳姐了,她想點醒夢中人,拯救對方,乃至整個賈府的命運。

秦可卿和鳳姐,一對難得傾心的知己。浮浮沉沉的人世間,友情又何嘗不是一場安慰?這種安慰,是總有人懂你、惜你。

哪怕,就只有這一個。足矣。

飛蛾撲火的愛欲

蔡康永有句話這樣說:「我們終其一生,不是渴望有人懂你,而是有人寵你!」

外人眼中,秦可卿尊貴典雅,人前人後,處處誇讚。可她的內心,一刻也沒有真正輕鬆、安定下來。

她嫁入賈府,擁有了一個外表看上去,也是翩翩公子的丈夫賈蓉。

可是,一向在溫柔鄉打轉,視感情為遊戲的他,新婚燕爾的親熱勁過後,就對身邊這個明豔照人的美妻視若無睹,慢慢地竟變得淡漠無比。

一朝進入賈府,嫁為人婦,她以為終于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可是,現實讓她更覺大家族人事的複雜,婚姻的冷清。

就在這時,賈珍對她額外地予以關注和照顧。

她原本以為,公公是像婆婆尤氏一樣,把自己看成兒女一般,對她噓寒問暖、照應周全。她哪裡知道,賈珍卻是最善于在女人身上下功夫的風月老手。

賈珍作為公公的權威,她不敢違抗。賈珍是家族的族長,對她的庇護,讓她獲得了久難抓取的安全感。他對她無盡的憐惜愛寵,讓她獲得價值感。

心底無根無依的不安,以及身居高處的陣陣寒意,讓她太渴望一份有力而親密的支撐。

就像兒時,養父那雙有力的雙手,總在她無助時穩穩地扶持。

深陷迷情的她,哪裡知道,這都是鏡花水月的錯覺,是一場意亂情迷的夢幻。

她意識不到,這世上任何人都無法給予全部依賴。男人教會你風月情愁,只有自己給得了天長地久。

她知道,這把欲求之火,總會熄滅。她知道,自己正如飛蛾撲火。可是,她無法抗拒,無力擺脫。

伴隨著心底無數次糾結、悔恨,她的愧疚感像惡魔般纏繞著身心。

終有那一天,外人不絕的流言蜚語,老僕的昭然詬罵,耗盡了她最後一絲支撐。這個世界,她已經無路可退,無顏面對。

寂寥的深夜,她拿起白綾,讓自己年輕的生命,蕩悠悠地走向離恨天。

她罪孽深重,身心俱悴。只有結束生命,才能獲得自身的救贖和解脫,才能保全家族名聲和臉面。

秦可卿的短短一生,從落入人間的寂寞卑微,到繁華深處的決絕離世,留給後人很多不解和猜疑。

為什麼同樣的過錯,身為女人,卻要獨自赴死?她飛蛾撲火式的悲哀,是那個年代,權力不對等下,弱者的無奈,是男權社會中必然的犧牲。

然而,她個人身上極強的不安全感和對寵愛的渴望,早就奠定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孤獨不代表就只能依賴,無力不代表就一定迷失。

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說:「在這一生中,你得成為自己的英雄。得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去贏,無論對你來說有多困難。」

現實社會中的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人生困境。很多人,一生走不脫原生家庭的陰影,一生走不出癡迷情感的深淵。

可是,要知道,這是你獨有的人生。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只有自己去找回來。糾結不堪的迷情,也只有靠自己來清醒決斷。

親情、友情、愛情也許會是一時的依賴,可走出人生深淵的,最終靠你自己。願你我此生愛過、恨過,不執迷、不後悔。

作者 | 遠山近水,以方寸間的文字傳播人間最美的故事。

圖片 | 《紅樓夢》劇照

她要處理好瑣碎的每一件家事,不招一句抱怨和詆毀。

她處處在意別人,唯獨忽略了自己。書中描述她:「平日見了人有說有笑、會行事,可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

因為太力求完美,因為太怕失去,她年紀輕輕,卻日夜思慮、心力憔悴。她不知道,取悅越多的人,委屈更多的是自己。

浮沉人世, 友情是一場安慰

這時候,她遇到了一生最好的知己鳳姐。為什麼是鳳姐?

她倆都處在掌家理事的風口浪尖,都是家族媳婦的重要角色,擁有同樣的使命,同樣爭勝好強的心性,都需要八面玲瓏、如魚得水般的能力手段。

不同的是,鳳姐家世顯赫,擁有滿滿的底氣和硬氣;鳳姐性格火辣,更有雷厲風行的魄力和手腕。

而溫柔可親的秦可卿,只有通過發自內心的付出和隱忍,期望得到合族上下的有力支撐。因為自身的無力,所以渴望得到所有人的助力。

因為卑微,所以一個人都不願得罪。

有人說,真正的友情,是一種勢均力敵,是一種旗鼓相當,更是一種惺惺相惜。

那一回,鳳姐應尤氏的邀請來寧府,第一次看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鐘。

為了有所表示,平兒替鳳姐安排好一匹尺頭和兩個「狀元及第」的金錁子,作為表禮,鳳姐還說太簡薄了。

要知道,鳳姐向來是在錢財上最精于算計的人,這是《紅樓夢》中唯一一次,鳳姐個人最大方地破費打賞了。

要不是內心在乎這段親密的友情,哪有這樣「愛屋及烏」的顧念?要不是人海茫茫、得遇知音的可貴,又怎會慷慨地付出,還嫌付出不夠多、不夠好?

有道是:「患難見真情」。一份誠摯的友誼,不在于意氣風發時的交往,更在于對方經歷坎坷、不順時的不離不棄。

當秦可卿病倒在床時,鳳姐一有時間就過來探視。那一次,賈敬的壽宴,當時甯國府邀請了,包括王熙鳳在內的重要人物前來赴宴。

當宴席結束時,大家都去聽戲,只有王熙鳳沒有去。她稟明瞭王夫人,抽出空檔就去見秦可卿。

兩個大家族中難得的知己,面對一邊無盡的喧囂,一邊愁苦的病體,互相拉著手,低低地訴說著多少衷腸話。

這當中,有多少心痛、惋惜,有多少期待、感念。

直到尤氏打發人來請了幾遍,鳳姐才戀戀不捨地離開。秦可卿也撐起病體,向著鳳姐的背影,連喊了數聲。

向來神采飛揚、頤指氣使的鳳姐,則眼圈通紅,悠悠地說:「好生養著罷,我再來看你!」

直到最後,秦可卿香消玉殞,也特意托夢給鳳姐。不僅警醒鳳姐「月滿則虧,盛筵必散」的道理,更以解困方法悉以告誡、指點迷津。

有種說法是,托夢之人,都是關係親密之人。

大概秦可卿死前最牽掛的也是鳳姐了,她想點醒夢中人,拯救對方,乃至整個賈府的命運。

秦可卿和鳳姐,一對難得傾心的知己。浮浮沉沉的人世間,友情又何嘗不是一場安慰?這種安慰,是總有人懂你、惜你。

哪怕,就只有這一個。足矣。

飛蛾撲火的愛欲

蔡康永有句話這樣說:「我們終其一生,不是渴望有人懂你,而是有人寵你!」

外人眼中,秦可卿尊貴典雅,人前人後,處處誇讚。可她的內心,一刻也沒有真正輕鬆、安定下來。

她嫁入賈府,擁有了一個外表看上去,也是翩翩公子的丈夫賈蓉。

可是,一向在溫柔鄉打轉,視感情為遊戲的他,新婚燕爾的親熱勁過後,就對身邊這個明豔照人的美妻視若無睹,慢慢地竟變得淡漠無比。

一朝進入賈府,嫁為人婦,她以為終于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可是,現實讓她更覺大家族人事的複雜,婚姻的冷清。

就在這時,賈珍對她額外地予以關注和照顧。

她原本以為,公公是像婆婆尤氏一樣,把自己看成兒女一般,對她噓寒問暖、照應周全。她哪裡知道,賈珍卻是最善于在女人身上下功夫的風月老手。

賈珍作為公公的權威,她不敢違抗。賈珍是家族的族長,對她的庇護,讓她獲得了久難抓取的安全感。他對她無盡的憐惜愛寵,讓她獲得價值感。

心底無根無依的不安,以及身居高處的陣陣寒意,讓她太渴望一份有力而親密的支撐。

就像兒時,養父那雙有力的雙手,總在她無助時穩穩地扶持。

深陷迷情的她,哪裡知道,這都是鏡花水月的錯覺,是一場意亂情迷的夢幻。

她意識不到,這世上任何人都無法給予全部依賴。男人教會你風月情愁,只有自己給得了天長地久。

她知道,這把欲求之火,總會熄滅。她知道,自己正如飛蛾撲火。可是,她無法抗拒,無力擺脫。

伴隨著心底無數次糾結、悔恨,她的愧疚感像惡魔般纏繞著身心。

終有那一天,外人不絕的流言蜚語,老僕的昭然詬罵,耗盡了她最後一絲支撐。這個世界,她已經無路可退,無顏面對。

寂寥的深夜,她拿起白綾,讓自己年輕的生命,蕩悠悠地走向離恨天。

她罪孽深重,身心俱悴。只有結束生命,才能獲得自身的救贖和解脫,才能保全家族名聲和臉面。

秦可卿的短短一生,從落入人間的寂寞卑微,到繁華深處的決絕離世,留給後人很多不解和猜疑。

為什麼同樣的過錯,身為女人,卻要獨自赴死?她飛蛾撲火式的悲哀,是那個年代,權力不對等下,弱者的無奈,是男權社會中必然的犧牲。

然而,她個人身上極強的不安全感和對寵愛的渴望,早就奠定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孤獨不代表就只能依賴,無力不代表就一定迷失。

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說:「在這一生中,你得成為自己的英雄。得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去贏,無論對你來說有多困難。」

現實社會中的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人生困境。很多人,一生走不脫原生家庭的陰影,一生走不出癡迷情感的深淵。

可是,要知道,這是你獨有的人生。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只有自己去找回來。糾結不堪的迷情,也只有靠自己來清醒決斷。

親情、友情、愛情也許會是一時的依賴,可走出人生深淵的,最終靠你自己。願你我此生愛過、恨過,不執迷、不後悔。

作者 | 遠山近水,以方寸間的文字傳播人間最美的故事。

圖片 | 《紅樓夢》劇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