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國演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利可共而不可獨, 謀可寡而不可眾。

作家孫犁評價《三國演義》說:「謀士以其為智囊, 將帥視之為戰策。 」

年少時看三國, 總是驚歎謀士的神機妙算, 敬佩武將的忠肝義膽。

年長時, 才發現它不僅是一部史書、兵書, 更是一本教人做事的教科書。

利不可獨

《史記·貨殖列傳》有雲, 「天下熙熙, 皆為利來;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 」

逐利, 是人的本性, 但真正有雄才大略的英雄, 不會獨享利益, 反而會以眾人之私, 成一人之公。

曹操是宦官之後, 群臣恥與為伍。

他沒有袁紹的龐大家族做背景, 沒有孫權的家族產業當基石, 甚至還不如劉備,

有一個皇室後裔當名片。

但他之所以能從一個驍騎校尉, 成長為稱霸一方的梟雄, 是因為他是洞悉人性的高手。

每攻下城池, 繳獲的金銀、珠寶、名畫、古董, 不管多名貴, 曹操全部封賞將士, 毫不含糊。

襄樊之戰時, 曹操連折二員大將無法抵擋關羽, 許都危在旦夕, 曾是董卓舊部的徐晃主動請纓深入敵後, 用聲東擊西之計擊敗關羽, 解了樊城之困。

軍隊歸來, 曹操出營七裡相迎, 擺下慶功盛宴, 親自舉酒重賞三軍, 徐晃更是官拜平南將軍, 被委以重任。

正如曹操所說, 「軍無財, 士不來;軍無賞, 士不往。 」

古往今來, 成大事者皆深諳利不可獨, 獨利則敗的道理。

呂布在佔領徐州之後, 已然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可是他見小利而忘大意。

對士兵克扣糧草, 用于自己享樂;對盟友, 出爾反爾, 騙得利益之後卻不履行承諾。

在下邳之戰, 呂布被自己的部下偷了赤兔馬和方天畫戟, 綁到了曹操跟前, 不戰而敗。

姜太公在《六韜·文師》說:「天有時, 地有財, 能與人共之者, 天下歸之。 」

層次越低的人, 越守著眼前的利益不放;而層次高的人, 更願意通過付出和分享, 來獲得更大的實惠。

想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偉業, 首要的是要捨得讓度名利。

謀不可眾

《三國演義》中, 出身最好的莫過于袁紹, 袁氏家族號稱「四世三公」, 地位僅次于皇帝, 門生故吏遍天下。

漢末初始, 群雄並起, 袁紹被公推為盟軍統帥, 本可以一戰定天下, 卻因他優柔寡斷, 錯失良機。

為此曹操憤然而去, 撂下一句:「吾見其必敗也。 」

沒想到官渡之戰時, 果然應驗。

袁紹率精兵悍將七十萬人氣勢洶洶而來, 曹操兵力不過七萬餘人, 按說袁紹取勝是手到擒來。

可行軍佈陣時, 袁紹的謀士意見不一, 有的建議不戰待天時, 有的勸說宜守緩戰, 有的直呼開打就行, 袁紹被吵得猶豫不決。

尤其是謀士們互相妒忌, 故意說些似是而非的言語, 袁紹更沒了主意。

反觀曹操, 他雖然多疑, 但他有主見, 善于抓住時機乾脆俐落地決斷。

官渡之戰前夕, 袁紹正大兵壓境, 曹操卻帶著人馬先攻打劉備, 當時曹操帳下的謀士反對激烈, 擔心被袁紹抄後路。

但曹操篤定地說, 「放心吧, 袁紹雖有大志卻見事遲, 他一定不會動。 」

果真, 直到曹操打完劉備, 俘虜了關羽和劉備的家眷返回官渡, 袁紹窩都沒挪一下, 錯失了千載難逢的滅曹良機。

最後袁紹被曹操絕地反殺, 落得個吐血而亡的悲慘下場。

正如戰國策所說, 「成大功者不謀于眾。 」

集思廣益能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集眾家之長;但眾說紛紜有利也有弊, 它很容易動搖意志,

破壞信心和情緒。

而將帥的意志和決策, 往往是成敗的關鍵。

尤其是很多時候, 機會稍縱即逝, 得失就在須臾之間。

待千言萬語, 萬千算計的權衡過後, 須臾早已消逝于無常。

唯有能斷大事, 應變無方, 如此才是成大事者的謀略。

獨利則敗, 眾謀則泄

古語有言,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三國中袁術和董承就是最好的例證。

起初,袁術和袁紹是實力最強的諸侯,兩人一南一北形成呼應,如果兄弟聯手,歷史或將重寫。

可惜,袁術只是一個自私自利,心胸狹隘之人。

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他擔心盟友率先攻下洛陽取得頭功,竟然拒絕派送糧草,致使盟軍大敗,損失慘重。

背地裡將盟友的功勞安插在自己身上,聯盟也逐漸分崩離析。

攻打劉繇時,孫策大勝而歸,向袁術要一千兵馬作為獎賞,他猶豫半天,只給了五百......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漸漸地,袁術身邊的盟友,謀士,將領都離他而去。

袁術稱帝后,更是奢侈荒淫,揮霍無度。

後宮妻妾有數百人,皆穿羅綺麗裝,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而他軍中的士兵卻處于饑寒交迫的狀態。

以至于民心盡失,眾叛親離,最後在逃亡路上吐血而亡。

毛宗崗曾評價袁術說:「如此舉動,又可惡,又可笑,又可憐。」其實這句批語,同樣適用國舅爺董承。

董承密受漢獻帝衣帶詔,準備「糾合忠義之士,殄滅奸黨,複安社稷。」

可他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智,他屢屢將衣帶詔和歃血盟書示之于人,密謀時還與眾人在自家後院喝著酒大罵曹操,以至于家中小妾及家奴盡人皆知。

與此不同的是,在王允密謀殺董卓時,整個謀劃只有王允、楊贊知道,就連兩個得力幹將呂布、貂蟬都是行動前夕才驚悉內幕。

四處遊說的董承,猝不及防地被曹操一窩端掉;隱忍不語的王允,籌謀多年終于大功告成。

曾國藩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有大格局者,把外物金錢當工具,得人心掙長利,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成大事者,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謀劃大計不泄于眾,也就少了很多麻煩和意外。

著名評書大師袁闊成說過,「《三國演義》是那段歷史的一座人才寶庫,也是一部活的兵書,一座軍事大課堂。」

這部奇書,看似演繹的是家國大事和英雄傳奇,實則說的還是世道人心。

它既是經世治國的啟示錄,也是人生成長的教科書。

無論做事還是做人,讀懂三國,人生之路自會越走越寬。

與朋友們共勉。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三國中袁術和董承就是最好的例證。

起初,袁術和袁紹是實力最強的諸侯,兩人一南一北形成呼應,如果兄弟聯手,歷史或將重寫。

可惜,袁術只是一個自私自利,心胸狹隘之人。

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他擔心盟友率先攻下洛陽取得頭功,竟然拒絕派送糧草,致使盟軍大敗,損失慘重。

背地裡將盟友的功勞安插在自己身上,聯盟也逐漸分崩離析。

攻打劉繇時,孫策大勝而歸,向袁術要一千兵馬作為獎賞,他猶豫半天,只給了五百......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漸漸地,袁術身邊的盟友,謀士,將領都離他而去。

袁術稱帝后,更是奢侈荒淫,揮霍無度。

後宮妻妾有數百人,皆穿羅綺麗裝,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而他軍中的士兵卻處于饑寒交迫的狀態。

以至于民心盡失,眾叛親離,最後在逃亡路上吐血而亡。

毛宗崗曾評價袁術說:「如此舉動,又可惡,又可笑,又可憐。」其實這句批語,同樣適用國舅爺董承。

董承密受漢獻帝衣帶詔,準備「糾合忠義之士,殄滅奸黨,複安社稷。」

可他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智,他屢屢將衣帶詔和歃血盟書示之于人,密謀時還與眾人在自家後院喝著酒大罵曹操,以至于家中小妾及家奴盡人皆知。

與此不同的是,在王允密謀殺董卓時,整個謀劃只有王允、楊贊知道,就連兩個得力幹將呂布、貂蟬都是行動前夕才驚悉內幕。

四處遊說的董承,猝不及防地被曹操一窩端掉;隱忍不語的王允,籌謀多年終于大功告成。

曾國藩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有大格局者,把外物金錢當工具,得人心掙長利,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成大事者,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謀劃大計不泄于眾,也就少了很多麻煩和意外。

著名評書大師袁闊成說過,「《三國演義》是那段歷史的一座人才寶庫,也是一部活的兵書,一座軍事大課堂。」

這部奇書,看似演繹的是家國大事和英雄傳奇,實則說的還是世道人心。

它既是經世治國的啟示錄,也是人生成長的教科書。

無論做事還是做人,讀懂三國,人生之路自會越走越寬。

與朋友們共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