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學臺積電?美巨頭加碼晶片製造,曾在中國設廠

受全球「芯缺潮」影響, 全球晶片代工巨頭三星、臺積電紛紛在全球增建生產基地, 這也令全球晶片霸主美國坐不住了, 根據美國時間10月20日消息, 美國最大的存儲晶片廠商美光科技計畫拿出1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97億元), 用于晶片的研發和製造。

值得注意的是, 美光計畫將研發和生產的重點放在存儲晶片製造板塊, 而非最精尖的EDA/IP業務, 美國在EDA/IP前端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74%, 佔據著絕對的霸主地位, 而較為基礎的存儲晶片製造領域, 卻是美國的「薄弱」一環。

美國雖然掌握著高精尖晶片技術專利, 但除了英特爾, 其他廠商的晶片生產幾乎完全外包給臺積電、三星等亞洲代工廠, 對于全球芯缺潮的具體資料, 並沒有最準確的認知。 受芯缺潮影響, 美國也注意到了晶片生產完整產業鏈的重要性, 開始加強晶片製造。

之所以選擇存儲晶片板塊, 是因為存儲晶片對于5G手機和雲計算十分重要, 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于基建工廠選址, 美光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稱, 美光計畫在全球開設工廠, 但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稅收優惠進行選擇, 並表示美國本土製造成本比成熟晶片供應鏈國家高出了35~45%, 對此表示了嫌棄。

作為勞動力價格低廉、產業鏈完備的中國, 必然也在美光的考慮范圍之內, 如果美光選擇在中國大陸建廠, 會對本土存儲晶片市場產生怎樣的衝擊?

美光在中國大陸建廠是有歷史的, 早在2006年, 美光就曾在西安投資2.5億元建立了晶片測試和封裝工廠,

如果美光選擇像臺積電那樣在大陸建廠, 必將擠壓中國本土存儲晶片廠商的生存空間。

臺積電作為晶片領域的上游代工廠, 為了緩解全球芯缺潮, 並趁機賺取高額利潤並利用大陸的低廉水電, 在2021年4月宣佈將在南京建立28nm制程以下的晶片生產線, 預計每年達到4萬片28nm晶圓的產能。

要知道, 被臺積電、美光視為較為基礎的存儲晶片製造工藝, 在中國大陸本土企業眼中仍屬于高精尖, 國產廠商中, 也只有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有著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處于世界一流水準, 僅儲存晶片就貢獻了中國2020年晶片自給率的8%。

但隨後而來的, 就是臺積電計畫在大陸建廠的消息。 如果美光緊隨臺積電的步伐, 也來到中國大陸建廠, 利用更加成熟的技術與低廉的價格, 推行高端晶片控制、低端晶片傾銷壓制的措施, 必將進一步壓縮國產存儲晶片的生存空間, 見到曙光的國產存儲晶片行業或將再度陷入黑暗。

但臺積電、美光等外企在大陸建廠,也並非完全是壞事,對我國最有利的方面,就是它會帶來最精尖的技術和人才,為我國發展精尖晶片代工和人才積累提供了可能,並有效緩解市場的缺芯現狀。如果我國本土企業能夠挺過外企衝擊的陣痛,長遠來看還是利大于弊。

而臺積電在大陸建廠主力生產的28nm晶片市場份額僅占10%左右,對中國本土存儲晶片廠商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而說美光在華建廠還為時尚早。比起在華建廠,美光更樂意于選擇日本,並有消息稱美光計畫投資8000億日元(約448億人民幣),在廣島建立一個DRAM工廠,計畫在2024年實現量產。

但無論美光是否選擇在華建廠,我們都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全球芯缺潮是使我們認識到,只有擁有自身完備的晶片生產研發產業鏈,才能對半導體市場雲波詭譎的變化做出從容應對。

但臺積電、美光等外企在大陸建廠,也並非完全是壞事,對我國最有利的方面,就是它會帶來最精尖的技術和人才,為我國發展精尖晶片代工和人才積累提供了可能,並有效緩解市場的缺芯現狀。如果我國本土企業能夠挺過外企衝擊的陣痛,長遠來看還是利大于弊。

而臺積電在大陸建廠主力生產的28nm晶片市場份額僅占10%左右,對中國本土存儲晶片廠商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而說美光在華建廠還為時尚早。比起在華建廠,美光更樂意于選擇日本,並有消息稱美光計畫投資8000億日元(約448億人民幣),在廣島建立一個DRAM工廠,計畫在2024年實現量產。

但無論美光是否選擇在華建廠,我們都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全球芯缺潮是使我們認識到,只有擁有自身完備的晶片生產研發產業鏈,才能對半導體市場雲波詭譎的變化做出從容應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