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這3種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給我留言:

我感覺4歲多的女兒太敏感, 有時候她做了一件可能我會生氣的事情, 在我還沒生氣時, 她就趕緊主動說:媽媽別生氣, 我下次不會了。

有時候她提某些要求或做某些行為, 只要我面色稍微難看, 她就會試探性的詢問:「媽媽你生氣了嗎?不高興了嗎?」

她跟小夥伴玩, 也常說小A今天大聲兇了我, 小B今天給別人都分了糖沒給我, 媽媽, 她們是不是都不喜歡我?

看著女兒小心翼翼的樣子, 特別心疼。

4歲, 本應該是一個調皮搗蛋無憂無慮的年紀, 但有時候感覺她過分顧及他人的情緒,

什麼都不敢說不敢做。

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自卑、敏感的人, 一直活在自我否定和他人的眼光和評價中。

這樣太累了, 我不想讓女兒走自己的老路, 有沒有什麼方法補救?

今天, 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如果孩子過度敏感、自卑怎麼辦?

自卑又敏感的孩子什麼樣?

1、過于乖巧懂事

就像開頭中的小女孩, 因為害怕媽媽生氣(媽媽之前脾氣略暴躁), 做事不憑自己喜好, 總要看看媽媽臉色, 有著和本身年齡不相符的懂事。

但這樣的懂事, 其背後卻是深深的恐懼, 害怕失去爸爸媽媽的愛, 是一種不值得被愛的自卑感。

2、過度害羞、回避競爭

內向、害羞的孩子是正常的, 只是性格使然。

他們可能會安靜、會慢熱, 但不會總是說「我不行」、「我不夠好」、「別人會不喜歡」這類自我否定的話。

也不會怕別人不喜歡, 始終委曲求全的退讓。

3、過于玻璃心、敏感易怒

有個朋友總和我吐槽, 孩子非常「玻璃心」。

在幼稚園也沒好到哪去, 老師不止一次和她說女兒太敏感, 常常因為被老師或別的小朋友說一句而哭。

但其實這背後,

是安全感的缺失, 是對關注的渴望及不安。

敏感的孩子內心都會有一個放大鏡, 可以輕易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緒。

從長遠角度來講, 這是好事, 比如做事更細緻、共情能力更強、察覺市場需求更敏銳, 更高的情商, 更容易出大成就……

但相對的, 他們也很容易「超負荷」,

如更加在意他人的評價, 對他人的評價對號入座等等。

所以這樣的孩子需要「減負」, 否則, 還沒成功, 他就已經被壓垮了。

如何給孩子減負?

1、讓孩子接納自己, 走出敏感、自卑的陰影

心裡學家Adler認為:自卑是一種情結, 擁有自卑情結的人會自發的認為自己的能力、環境和天賦比不上別人。

也就是說——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生來就是自卑的, 自我否定的形成往往是不當的家庭教育和外界環境造成的。

所以, 一定要孩子學會自我接納——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而不至于厭惡自己, 覺得自己「夠好」, 值得擁有美好的事物。

我有一位朋友, 174cm的大個子, 身材很好, 但是她一直有「身高焦慮」。

根源就是在她小時候, 總是被媽媽說「光長個子不長腦子」,

在學校, 作為全班最高、比男生還要高出一個頭的女生, 總被男同學叫「傻大個」。

身高變成了她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她甚至通過節食避免長更高。

哪怕成年後, 身高已經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優勢, 她也接受不了自己。

總是想方設法地隱匿自己的身高, 買鞋從來不買跟超過3公分的, 永遠不穿高腰褲、闊腿褲、長風衣等各種顯高的樣式。

而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所以,對孩子請多一些讚揚,少一些批判;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

這句話聽起來很「口號」,但值得細品。

2、理清什麼是自己需要承擔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情緒壓力大,都是因為太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干擾,無時無刻都在顧慮別人的評價。

更直白一些,我們總是在替別人的情緒背鍋,能不累嗎?

經常這樣想的人,都是不自覺地背負了別人的情緒。

時時刻刻都在迎合他人感受,為他人的情緒買單,這樣的生活太累了。

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在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間建立界限。

弟弟想要姐姐的玩具而大哭,不要進行道德綁架「你看你把弟弟弄哭了,快把玩具給他玩一會兒」。

而是告訴姐姐「弟弟哭並不是你的錯,你願意給弟弟玩嗎?不想的話也可以拒絕」。

在玩秋千時,有小朋友因著急玩哭鬧,不需要立刻就讓出秋千。

「公共玩具先來先玩,是需要排隊的,這位小朋友哭是因為不想等,並不是因為你在上邊哦」。

孩子本來就願意背鍋,他們覺得凡事都與自己有關,是自己導致。

所以,我們需要幫他理清,別人的情緒不是他需要負責的,不必自我綁架,更不必被別人綁架。

其實相對于外界環境,最容易給予情緒壓力的是父母。

父母城門失火,孩子被殃及池魚。

其實可以事後跟孩子複盤「那是媽媽自己情緒出了問題,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你多幫孩子複盤,他慢慢就能區分什麼是自己的需求,什麼是他人的情緒。

我家孩子自小不喜歡洗頭,年齡大一些愛美後堅持想留長髮,每次幫她洗頭都是一場戰鬥。

眼睛進水要嗷嗷、頭髮被扯痛要嗷嗷,趕上我情緒不好,也經常口不擇言:

「既然這麼不愛洗頭,非要留什麼長頭髮,剪短得了,也省了我給你費勁!」

類似的情況十次有八次我會被回懟:


「我為什麼要剪短?長頭髮只是你覺得洗起來煩,我就是很喜歡長髮,我才不會因為你覺得麻煩就剪短,你嫌麻煩我就讓爸爸洗,等我長大點我可以自己洗!」

看她反駁,又好氣又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種欣慰——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有多「聽話」、有多「善解人意」,我只希望她可以遵從本心。

唯有明白,不需要替別人的情緒背鍋,孩子才能不懼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3、轉換思維,分清「人」和「事」 小孩子的世界很直接,他們分不清人和事,從來都是「對人不對事」。 只要小孩生氣了,脫口而出的一定是「我討厭你」。 如果不是,那一定是「我再也不理你了」。直接就將「某個事件」上升為對「整個人」的否定。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説明孩子理清「事」和「人」。 比如,當孩子跑過來說「XX不喜歡我」時,不要立馬下結論「他為什麼不喜歡你?」這樣不就順著孩子的思維走了? 先詢問發生了什麼,引導孩子複述事件經過。你會發現孩子所說的「誰誰不喜歡他」只是人家沒和他玩。 「不和他玩」只是「當下事件」,並非是針對他這個人的。 「朋友不和自己玩」也只是當下這一個小朋友,並不是自己不夠好,他不願意和自己玩,還有很多願意和自己玩的朋友呀。 平日裡我們跟孩子交流也要注意,不要因為某件小事,就給孩子整個人下定義。 「老是亂放玩具,你這個孩子真邋遢」換成「媽媽不喜歡你玩具亂放」。 「你這麼愛發脾氣,沒人會喜歡跟你做朋友。」可以換成「我不喜歡你總因為一點小事發怒」。 孩子就會明白,媽媽不喜歡的只是我亂扔東西、亂發脾氣,而不是不喜歡我。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強化孩子轉化思維,只要區分好「人」和「事」,未來的生活就一定不會太難。 養孩子越久,越發現想要孩子不受外界干擾太難了,畢竟我們無法堵住所有惡、攔下所有傷害。但在孩子心裡築下堅固的壁壘,讓他擁有自我防禦的底氣,是我們應該也必須做的。

而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所以,對孩子請多一些讚揚,少一些批判;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

這句話聽起來很「口號」,但值得細品。

2、理清什麼是自己需要承擔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情緒壓力大,都是因為太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干擾,無時無刻都在顧慮別人的評價。

更直白一些,我們總是在替別人的情緒背鍋,能不累嗎?

經常這樣想的人,都是不自覺地背負了別人的情緒。

時時刻刻都在迎合他人感受,為他人的情緒買單,這樣的生活太累了。

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在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間建立界限。

弟弟想要姐姐的玩具而大哭,不要進行道德綁架「你看你把弟弟弄哭了,快把玩具給他玩一會兒」。

而是告訴姐姐「弟弟哭並不是你的錯,你願意給弟弟玩嗎?不想的話也可以拒絕」。

在玩秋千時,有小朋友因著急玩哭鬧,不需要立刻就讓出秋千。

「公共玩具先來先玩,是需要排隊的,這位小朋友哭是因為不想等,並不是因為你在上邊哦」。

孩子本來就願意背鍋,他們覺得凡事都與自己有關,是自己導致。

所以,我們需要幫他理清,別人的情緒不是他需要負責的,不必自我綁架,更不必被別人綁架。

其實相對于外界環境,最容易給予情緒壓力的是父母。

父母城門失火,孩子被殃及池魚。

其實可以事後跟孩子複盤「那是媽媽自己情緒出了問題,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你多幫孩子複盤,他慢慢就能區分什麼是自己的需求,什麼是他人的情緒。

我家孩子自小不喜歡洗頭,年齡大一些愛美後堅持想留長髮,每次幫她洗頭都是一場戰鬥。

眼睛進水要嗷嗷、頭髮被扯痛要嗷嗷,趕上我情緒不好,也經常口不擇言:

「既然這麼不愛洗頭,非要留什麼長頭髮,剪短得了,也省了我給你費勁!」

類似的情況十次有八次我會被回懟:


「我為什麼要剪短?長頭髮只是你覺得洗起來煩,我就是很喜歡長髮,我才不會因為你覺得麻煩就剪短,你嫌麻煩我就讓爸爸洗,等我長大點我可以自己洗!」

看她反駁,又好氣又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種欣慰——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有多「聽話」、有多「善解人意」,我只希望她可以遵從本心。

唯有明白,不需要替別人的情緒背鍋,孩子才能不懼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3、轉換思維,分清「人」和「事」 小孩子的世界很直接,他們分不清人和事,從來都是「對人不對事」。 只要小孩生氣了,脫口而出的一定是「我討厭你」。 如果不是,那一定是「我再也不理你了」。直接就將「某個事件」上升為對「整個人」的否定。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説明孩子理清「事」和「人」。 比如,當孩子跑過來說「XX不喜歡我」時,不要立馬下結論「他為什麼不喜歡你?」這樣不就順著孩子的思維走了? 先詢問發生了什麼,引導孩子複述事件經過。你會發現孩子所說的「誰誰不喜歡他」只是人家沒和他玩。 「不和他玩」只是「當下事件」,並非是針對他這個人的。 「朋友不和自己玩」也只是當下這一個小朋友,並不是自己不夠好,他不願意和自己玩,還有很多願意和自己玩的朋友呀。 平日裡我們跟孩子交流也要注意,不要因為某件小事,就給孩子整個人下定義。 「老是亂放玩具,你這個孩子真邋遢」換成「媽媽不喜歡你玩具亂放」。 「你這麼愛發脾氣,沒人會喜歡跟你做朋友。」可以換成「我不喜歡你總因為一點小事發怒」。 孩子就會明白,媽媽不喜歡的只是我亂扔東西、亂發脾氣,而不是不喜歡我。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強化孩子轉化思維,只要區分好「人」和「事」,未來的生活就一定不會太難。 養孩子越久,越發現想要孩子不受外界干擾太難了,畢竟我們無法堵住所有惡、攔下所有傷害。但在孩子心裡築下堅固的壁壘,讓他擁有自我防禦的底氣,是我們應該也必須做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