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 | 小學生「抽盲盒」走火入魔,背後有哪些商家套路?

「萬物皆可盲盒」, 這兩年, 市場中開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娃娃盲盒、機票盲盒、文具盲盒……小小的盲盒迅速席捲各行各業, 並且撐起了百億市場。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各種盲盒的購買人群中, 中小學生竟成了主力之一!

今年10月份, 佛山10歲女童3天花了5000元買盲盒;

年初, 一名讀初二的孩子兩個月內購買文具盲盒超過2200元…

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 看得我們當爹媽的心頭和錢包一緊。

去逛逛盲盒潮玩店, 我們也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景:

小孩在某個系列的盲盒下駐足, 指著想要的款式, 扯著爸媽的褲腿。

看著孩子那眼巴巴的樣兒,

爹媽就開始動搖了, 要不給孩子買吧, 一個盲盒也不貴, 就幾十塊。

可要是這次給買了, 下一次路過, 勢必還要再買。 每次買一個或者買幾個, 一年下來, 也是錢包不能承受的痛呀。

為難之際我們也很疑惑:

今天的文章, 我們就來好好說說。

盲盒是如何興起的?

其實, 盲盒並非一個新事物。 它起源于日本, 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福袋了。

據說明治末期的日本, 一家百貨公司為了清庫存貨品, 于是趕在新年率先推出了福袋, 在紙袋中放入了各式商品搭配販售。

沒想到這樣的形式竟然帶動了百貨公司的生意, 後來逐漸開始流行起來。

每到那時, 日本的民眾會早早排起長隊, 只為了第一時間搶到福袋。

拆福袋更是個刺激的過程, 有可能會超出預期、收穫驚喜;也有可能大失所望、哀聲怨氣。

但大家總是樂此不疲, 相信自己是最幸運的那一個。

到了20世紀7、80年代, 隨著動漫文化的日漸流行, 福袋的思路也延伸開來, 出現了線下扭蛋機。

扭蛋的玩法和福袋類似。 商家把幾個相同主題的動漫或遊戲周邊做成一個系列, 放入圓圓的半透明塑膠殼裡。

客人如果想要某個心儀的款, 只能通過投幣或插卡的方式在扭蛋機隨機抽取。

進入21世紀後, 與福袋、扭蛋機同出一脈的盲盒出現了。

日本玩具公司Dreams在2004年推出了一款天使玩偶Sonny angel,

並于隔年將該產品縮小變成迷你手辦, 裝進盲盒。

每個天使不過7、8公分高, 身體光溜溜的, 小肚子微微凸出來, 非常可愛。

唯一的不同是他們頭上的裝飾物, 有動物系列、水果系列等等。

一經發行, 便引起了轟動。 到了第三代, 天使娃娃們穿上了衣服, 每個系列還出現了非常稀有的幸運款。

△Sonny angel

作為代理公司之一的泡泡瑪特, 也發現了盲盒玩法背後隱藏著的巨大商機。

創始人決定, 將公司重心轉向潮流玩具, 並拿下了一款叫Molly的玩具的獨家版權。

就是大家熟悉的, 這個撅嘴的小女孩▼

Molly盲盒, 每個系列通常由 12 個不同外觀的常規玩偶造型組成, 加上一個隱藏款造型,玩家抽中隱藏款的機率僅為 1/144。偶爾可能會有特別的合作款、限定款等等。

隨著Molly的模式大獲成功,基礎+低機率隱藏,已經成了現在盲盒的標配。

時至今日,已經是「萬物皆可盲盒」。而這種模式,甚至已經入侵到了孩子們的生活中,很多孩子為了獲得某種款式的盲盒,而不斷買買買……

對他們來說,這些小玩具的收藏價值甚至大過玩具本身。集齊一套的快樂,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

這感覺尤像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為集齊108張水滸卡,拆乾脆面時的感覺,上頭,而且會「停不下來」。

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人們會沉迷于拆盲盒、收集卡片、轉扭蛋之類的行為嗎?

為什麼抽盲盒容易上癮?

我特地就這個問題採訪過我身邊玩盲盒的年輕人,也包括一些小朋友。

有的說是喜歡玩具本身。盲盒中多數是一些動漫、影視的周邊,或者由設計師專門設計的卡通或潮流玩具。造型可愛,做工考究,深得大家的喜愛。

有的說是想集齊全套。在不少盲盒愛好者的眼裡,一個系列的 12 個盲盒就是一個整體。如果不湊齊全部,就會有種「撓癢癢撓不到」的感覺。

還有一小部分是跟風和攀比心理。周圍的人都在討論盲盒,甚至比賽誰先抽中隱藏款,自己不知不覺就也參與進去了。

但只憑上面幾個理由,好像也不至于會上癮。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姜思思博士表示,要理解瘋狂購買盲盒的行為,就要理解人類主動行為背後的原理——操作性條件反射。

這個理論由美國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

他曾做過一系列名為「斯金納箱」的實驗。他把一隻小老鼠放在一個箱子裡。一開始,只要老鼠壓下控制桿,就可以得到食物。

基于此,斯金納就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兩種類型:「正強化」和「負強化」。

在「正強化」中,行為的結果是積極的,也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對Ta有利,所以該行為會頻繁發生。例如壓桿會獲得食物。

在「負強化」中,行為的結果是消極的,也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對Ta不利,那麼這種行為就會減弱或者消失。

後來,斯金納改變了壓桿獲得食物獎勵的比例,不是「一次一賞」,而是多次按壓控制桿,才可以得到食物,而其中的間隔期時長時短,食物出現的機率是不固定的。

一般人直覺地認為,隨機且間隔時間如此長的獎賞,會使老鼠對獲得獎賞不抱任何希望,致使壓桿行為消失。

但事實並非如此。斯金納發現,間歇性地給予食物獎賞的方式,反而讓這些老鼠像染上毒癮一樣,不斷進行壓桿行為。

這就是除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外,斯金納發現的「間歇性強化」:與固定比例的獎賞相比,獎賞間隔不規則的情境下,消除既有行為需要的時間最久,即更易「成癮」。

而盲盒,就是這種更容易「成癮」的間歇性強化。

打開盲盒時所獲得的「獎賞」是無規律的(開到喜歡的盲盒快感很強烈,開到重複的盲盒,則無快感),在「獎賞」間隔不規則出現的情境下,人們就會一直產生「購買盲盒」的行為,並且,你想要戒掉這個「念頭」會很難。

如果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理解成癮行為,開盲盒帶來的「獎賞」能夠促進人中腦邊緣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們更加愉悅。

為了持續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也會發出指令一直重複這種行為。即使知道開到隱藏款的機率很低,也依然戒不掉。

買盲盒是智商稅嗎?

說到底,盲盒經濟本質上,就是商家利用「人性弱點」的一種套路。

讓你買一個,就想湊一套;湊一套之後,又想集齊其他系列;集齊之後,又要特別款。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

可當我們冷靜下來,跳出上癮機制,跳出商品的實際需求。仔細去思考,這些讓孩子為之瘋狂的小東西真的值得嗎?

要知道,這些盲盒中的玩具都是標準工業品,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生產難度,即使集齊一套,也不會有多高的溢價空間。

舉個現在很火的,直接瞄準小學生的文具盲盒為例。

有店家介紹,普通的中性筆約2元一支,而這些僅僅是打上了盲盒標籤的中性筆價格卻一下可以升到5元左右。

如果印上聯名卡通形象,價格能賣得更高,銷量更好。

這對商家來說,是一種高明的行銷手段,但對家長來說,這就是被「割韭菜」呀,這不是智商稅又是什麼呢?

然而,對價值觀念薄弱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考慮需求,商品的做工、成本、商家的行銷策略等問題。

所以,在購買盲盒時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

如何應付孩子的「盲買」行為?

說到要引導,很多家長會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制止孩子:「這個太貴了,不許買。」

有用嗎?

可能有點用。但這種偷懶的做法也很容易出現反作用,既然父母不給買,那孩子就想方設法走些「歪門邪道」偷偷買。

比如今天騙說學校要交書本費了,比如明天偷錢了,再比如偷偷拿你手機支付了……這樣的新聞太多了。

歸根到底還是孩子沒有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我更青睞猶太人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的貨幣與交易意識。

家長可以有計劃地讓孩子攢些零花錢。

比如一周有20塊的固定零花錢,還有途徑額外賺錢,一個易開罐可以賣1毛錢;一斤舊報紙可以賣3塊錢;洗一輛車可以賺10塊錢…

當孩子一塊一塊地存了一筆錢,存了好久,卻發現自己只夠買一個盲盒,只能享受一剎那的開盒快樂時。這份挫敗,就會化成他對金錢的思考和好奇。

他開始明事理,觀察物品金額,關注父母工資,內心有了桿秤。

此時我們再講道理,孩子才聽得進去。面對誘惑和虛榮,他才能打從心底不為所動。

再者,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算筆賬。

他買盲盒,無非是一時好奇,想知道裡面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圖案,有時候買到不喜歡和重複的圖案,也會造成積壓甚至浪費。

家長可以讓孩子把盲盒拆開後列一個表,然後再帶孩子到實體店裡去看一下,差不多的東西,我們分開來買加起來一共要花多少錢。

這樣孩子在算一算、比一比的過程中,他就會發現,買盲盒原來是吃虧了,自然就會減少購買行為了。

最後,再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可以試著讓孩子管一次錢,也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比如一起出去購物一次,讓孩子保管固定數額的錢。買東西的時候,與孩子一起商量:

這個是不是需要買的;

別家店是不是有折扣會更便宜呢?

省下的錢可以做哪些更想做的事呢……

這樣一來,孩子會下意識的思考,感覺自己承擔著消費責任,花錢的時候也會細心考量,減少自己甚至父母亂花錢的可能性。

讓孩子自發擁有這種意識,有時候效果反而更好。

盲盒本身無罪,過度炒作、沉迷上癮才是原罪。或許過幾年盲盒熱冷卻,新一代流行趨勢席捲而來,依舊會有人用大把金錢,砸向我們瞧不起的義烏小玩具。 咱們家長能做的,就是用正確的心態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成為一名成熟的玩家,孩子才能愉快地玩耍。 加上一個隱藏款造型,玩家抽中隱藏款的機率僅為 1/144。偶爾可能會有特別的合作款、限定款等等。

隨著Molly的模式大獲成功,基礎+低機率隱藏,已經成了現在盲盒的標配。

時至今日,已經是「萬物皆可盲盒」。而這種模式,甚至已經入侵到了孩子們的生活中,很多孩子為了獲得某種款式的盲盒,而不斷買買買……

對他們來說,這些小玩具的收藏價值甚至大過玩具本身。集齊一套的快樂,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

這感覺尤像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為集齊108張水滸卡,拆乾脆面時的感覺,上頭,而且會「停不下來」。

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人們會沉迷于拆盲盒、收集卡片、轉扭蛋之類的行為嗎?

為什麼抽盲盒容易上癮?

我特地就這個問題採訪過我身邊玩盲盒的年輕人,也包括一些小朋友。

有的說是喜歡玩具本身。盲盒中多數是一些動漫、影視的周邊,或者由設計師專門設計的卡通或潮流玩具。造型可愛,做工考究,深得大家的喜愛。

有的說是想集齊全套。在不少盲盒愛好者的眼裡,一個系列的 12 個盲盒就是一個整體。如果不湊齊全部,就會有種「撓癢癢撓不到」的感覺。

還有一小部分是跟風和攀比心理。周圍的人都在討論盲盒,甚至比賽誰先抽中隱藏款,自己不知不覺就也參與進去了。

但只憑上面幾個理由,好像也不至于會上癮。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姜思思博士表示,要理解瘋狂購買盲盒的行為,就要理解人類主動行為背後的原理——操作性條件反射。

這個理論由美國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

他曾做過一系列名為「斯金納箱」的實驗。他把一隻小老鼠放在一個箱子裡。一開始,只要老鼠壓下控制桿,就可以得到食物。

基于此,斯金納就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兩種類型:「正強化」和「負強化」。

在「正強化」中,行為的結果是積極的,也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對Ta有利,所以該行為會頻繁發生。例如壓桿會獲得食物。

在「負強化」中,行為的結果是消極的,也就是這種行為的結果對Ta不利,那麼這種行為就會減弱或者消失。

後來,斯金納改變了壓桿獲得食物獎勵的比例,不是「一次一賞」,而是多次按壓控制桿,才可以得到食物,而其中的間隔期時長時短,食物出現的機率是不固定的。

一般人直覺地認為,隨機且間隔時間如此長的獎賞,會使老鼠對獲得獎賞不抱任何希望,致使壓桿行為消失。

但事實並非如此。斯金納發現,間歇性地給予食物獎賞的方式,反而讓這些老鼠像染上毒癮一樣,不斷進行壓桿行為。

這就是除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外,斯金納發現的「間歇性強化」:與固定比例的獎賞相比,獎賞間隔不規則的情境下,消除既有行為需要的時間最久,即更易「成癮」。

而盲盒,就是這種更容易「成癮」的間歇性強化。

打開盲盒時所獲得的「獎賞」是無規律的(開到喜歡的盲盒快感很強烈,開到重複的盲盒,則無快感),在「獎賞」間隔不規則出現的情境下,人們就會一直產生「購買盲盒」的行為,並且,你想要戒掉這個「念頭」會很難。

如果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理解成癮行為,開盲盒帶來的「獎賞」能夠促進人中腦邊緣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們更加愉悅。

為了持續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也會發出指令一直重複這種行為。即使知道開到隱藏款的機率很低,也依然戒不掉。

買盲盒是智商稅嗎?

說到底,盲盒經濟本質上,就是商家利用「人性弱點」的一種套路。

讓你買一個,就想湊一套;湊一套之後,又想集齊其他系列;集齊之後,又要特別款。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

可當我們冷靜下來,跳出上癮機制,跳出商品的實際需求。仔細去思考,這些讓孩子為之瘋狂的小東西真的值得嗎?

要知道,這些盲盒中的玩具都是標準工業品,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生產難度,即使集齊一套,也不會有多高的溢價空間。

舉個現在很火的,直接瞄準小學生的文具盲盒為例。

有店家介紹,普通的中性筆約2元一支,而這些僅僅是打上了盲盒標籤的中性筆價格卻一下可以升到5元左右。

如果印上聯名卡通形象,價格能賣得更高,銷量更好。

這對商家來說,是一種高明的行銷手段,但對家長來說,這就是被「割韭菜」呀,這不是智商稅又是什麼呢?

然而,對價值觀念薄弱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考慮需求,商品的做工、成本、商家的行銷策略等問題。

所以,在購買盲盒時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

如何應付孩子的「盲買」行為?

說到要引導,很多家長會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制止孩子:「這個太貴了,不許買。」

有用嗎?

可能有點用。但這種偷懶的做法也很容易出現反作用,既然父母不給買,那孩子就想方設法走些「歪門邪道」偷偷買。

比如今天騙說學校要交書本費了,比如明天偷錢了,再比如偷偷拿你手機支付了……這樣的新聞太多了。

歸根到底還是孩子沒有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我更青睞猶太人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的貨幣與交易意識。

家長可以有計劃地讓孩子攢些零花錢。

比如一周有20塊的固定零花錢,還有途徑額外賺錢,一個易開罐可以賣1毛錢;一斤舊報紙可以賣3塊錢;洗一輛車可以賺10塊錢…

當孩子一塊一塊地存了一筆錢,存了好久,卻發現自己只夠買一個盲盒,只能享受一剎那的開盒快樂時。這份挫敗,就會化成他對金錢的思考和好奇。

他開始明事理,觀察物品金額,關注父母工資,內心有了桿秤。

此時我們再講道理,孩子才聽得進去。面對誘惑和虛榮,他才能打從心底不為所動。

再者,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算筆賬。

他買盲盒,無非是一時好奇,想知道裡面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圖案,有時候買到不喜歡和重複的圖案,也會造成積壓甚至浪費。

家長可以讓孩子把盲盒拆開後列一個表,然後再帶孩子到實體店裡去看一下,差不多的東西,我們分開來買加起來一共要花多少錢。

這樣孩子在算一算、比一比的過程中,他就會發現,買盲盒原來是吃虧了,自然就會減少購買行為了。

最後,再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可以試著讓孩子管一次錢,也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比如一起出去購物一次,讓孩子保管固定數額的錢。買東西的時候,與孩子一起商量:

這個是不是需要買的;

別家店是不是有折扣會更便宜呢?

省下的錢可以做哪些更想做的事呢……

這樣一來,孩子會下意識的思考,感覺自己承擔著消費責任,花錢的時候也會細心考量,減少自己甚至父母亂花錢的可能性。

讓孩子自發擁有這種意識,有時候效果反而更好。

盲盒本身無罪,過度炒作、沉迷上癮才是原罪。或許過幾年盲盒熱冷卻,新一代流行趨勢席捲而來,依舊會有人用大把金錢,砸向我們瞧不起的義烏小玩具。 咱們家長能做的,就是用正確的心態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成為一名成熟的玩家,孩子才能愉快地玩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