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窩裡橫,出門慫?「兩面派」的孩子這樣搞定!

1

兩張臉孔的小孩

週末我約閨蜜小聚, 同是寶媽, 聚會也得拎上自家的「拖油瓶」。 我們倆的孩子差不多大, 正好玩到一起。

商場搭了個舞臺搞活動, 小朋友上臺表演有小禮物送。 我兒子躥上去唱了支歌, 領了輛玩具小汽車, 高興得什麼似的。 我跟閨蜜說:「叫萌萌也表演呀, 她不是一直在學跳舞嘛。 」閨蜜也鼓勵女兒上去, 可她怯生生地拽緊媽媽的衣服, 怎麼也不肯。

萌萌羨慕我兒子的新玩具, 閨蜜就給她現場買了一個。 但一轉眼, 兩輛玩具車都到了我兒子手裡。 「弟弟從我手上搶走了!」萌萌委屈地扁扁嘴, 鑽進了媽媽懷裡。

「這孩子真怪了, 在家裡橫行霸道, 一出門就秒慫!」處理好孩子們的糾紛, 閨蜜跟我感歎, 萌萌在家一向大呼小叫、上躥下跳, 像個作威作福的小霸王, 可離了家門就變成膽小怕事、溫吞軟弱的小綿羊了, 簡直像長了兩副面孔。

窩裡橫、出門慫, 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的通病。 而且, 這兩者似乎形成了正比關係, 在家越橫, 出門越慫;反過來, 在外面慫了一天, 回到家更加蠻橫無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些家長, 將孩子這種表現簡單歸結為「認生」。 覺得家是熟悉的環境, 孩子感到放鬆與自在, 因此表現出真實的自我。 而踏出家門, 就到了陌生的領域, 面對無法掌控的人和事物, 自然無所適從, 就變成畏首畏尾的慫包。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兒童心理學家也認為, 孩子天生有一種「界限感」和強烈的地域意識。 家是孩子擁有的領地, 不需要控制情緒, 一旦跨出家的界限, 孩子不確信自己的表達會不會被傾聽和理解, 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不過, 孩子的雙面表現都是真實的。

假如他在家內家外的行為狀態存在巨大差異性, 那就並不是認生這麼簡單。

2

窩裡橫的背後, 是恃寵而「驕」

美國電影《奇跡男孩》中, 奧吉是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 直到五年級時才進學校讀書。 第一天上學, 同學們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用球打他, 喊他「醜陋的怪物」, 嘲弄他的小辮子。

奧吉沒有反抗, 甚至一句辯駁也沒有。 可一回到家, 奧吉就怒氣衝衝地闖進姐姐房間, 找到梳粧檯抽屜裡的剪刀剪掉自己的辮子。 姐姐關心地問他情況, 他也不理睬, 而是狠狠摔了下門跑出去了。

在之後的劇情中,

我們可以看到, 奧吉對老師和同學都彬彬有禮, 以為好朋友欺騙了他, 他十分痛苦, 卻仍然沉默忍讓。 而奧吉在家裡不是這樣的, 他會沖父母發脾氣, 沖姐姐大喊:「給我出去!」

不止奧吉, 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窩裡橫, 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 家人都寵愛著自己。 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出無條件的讓步, 這本質上會有一種「恃寵而驕」的味道。

孩子雖小, 但潛意識裡有對風險的判斷, 這種判斷決定了他在什麼場合採取什麼態度。

還有的孩子心裡也知道自己發脾氣是不對的, 他之所以在家裡肆無忌憚, 是因為他確信家是最安全的, 家人會接納他、包容他, 他這麼做並無風險, 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

家庭給了孩子抱持的環境, 讓他放鬆下來。他在家門外吃了癟,渴望在家裡得到安慰。這種窩裡橫不是真的囂張跋扈,而是用來掩蓋自己在外面的挫敗感與自卑,並對自信的一種找補。

孩子的表現是天性流露,也是情緒釋放,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他習慣了以自我為核心,面對家人一味地任性、蠻橫,不管不顧地鬧脾氣,總是把在外面被壓抑的情緒發洩到親近的人身上,顯然也不是一件好事。

歸其原因,是父母的寵愛。越是無原則嬌慣孩子的家庭,這種情況越會變本加厲。父母的寵溺、縱容與妥協,很容易變成滋生「窩裡橫」的土壤。

3

同伴關係的無力,導致社交茫然

三歲的小男孩樂樂第一天上幼稚園,老師發午間點心,有他最喜歡吃的草莓蛋糕卷,樂樂像在家裡一樣去拿最大的那塊,卻發現被同桌的小朋友提前搶走。

「給我!」樂樂喊了起來,但同桌並不聽他的命令,鼓著腮幫子很快吞了下去。

到了玩遊戲時間,樂樂看中活動室一套拼圖,可是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圍在一起拼起來。樂樂又氣得大叫:「我想玩,讓我先玩!」但顯然這句話依然沒有奏效。他開始意識到,這裡不是他的家,沒有人再把他當作中心。

在國外,社交力被稱為Social Skill,從孩童時代開始體現,並與性格有關聯。孩子在與同伴的社交中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領導者還是追隨者,發佈命令還是習慣服從。

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強調同伴關係對孩子發展的作用,孩子想要建立一種社會認同感,就必須從家裡走向家外。

有些孩子在陌生場合表現得害羞、不果斷,遇到問題不敢自己解決,面對欺負或不公平,也不敢表達憤怒和反抗。更明顯的是,他會避免兩人之間的交往,更多地和一大群人呆在一起。

魯道夫·謝弗將其定義為「被忽視的孩子」,他在同伴關係中顯得被動與無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面慫」。

然而,這種慫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對社交方式的不適應。這一點,在窩裡橫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很快發現自己習慣的刁蠻任性沒有人買帳,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外面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孩子並不能隨時隨地地被人尊重與接受,一次兩次之後,這種巨大的失落與茫然將他推向另一個極端,他慫了。

在家裡越蠻橫的小霸王,在家外的心理落差越大,他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因而生出怯意。「橫」與「慫」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在孩子身上發生了奇怪的融合。

4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跟「窩裡橫、出門慫」截然相反的,是孩子在家乖巧、在外淘氣,用通俗說法就是「人來瘋」。但其實,這兩種表現都是一種情緒上的訴求。

以前聽過一個解析:孩子窩裡橫是由于對外界缺乏自信,而人來瘋則是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同。

他感到沮喪、難過,又或者緊張、興奮……正因為有這些情緒的發生,引起孩子行為上的變化。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①制定明確規則,拒絕溺愛

《都挺好》中的蘇明成,從孩子到成人,一直欺負妹妹蘇明玉,稍不順心直接上手揍她,可是他對外人,卻又是一副謙卑有禮的模樣。大哥蘇明哲的表現則較為隱性,他文質彬彬,時刻以蘇家長子自居,但遇事時張惶失措,只會一口一個「失望」。

妹妹蘇明玉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們蘇家的男人,都是窩裡橫!」兩個哥哥之所以變成這樣,和蘇母的溺愛不無關係。

溺愛,造成規則的喪失,限制了孩子的發展。想讓孩子正確地融入社會,首先要糾正他的錯誤認知,不偏寵、不放縱,讓他知道窩裡橫並不能解決問題。

②培養孩子的抗挫力與社交能力

不久前,中國香港七歲女孩吳若彤反駁「中國病毒言論」火了,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鏡頭前,用流利的英文闡述對新冠病毒的見解。她說野生動物全世界都有,沒人知道病毒的出處。大家不應互相攻擊,而應該團結起來,因為防疫是地球上每個人的責任。小小年紀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表述有力,被香港被媒體稱為「香港未來的希望」。吳若彤家裡還有個弟弟,父母經常帶他們出去玩,參加各種活動,兩個孩子都長得陽光自信。

情緒與智力不同,除了天賦,後天的練習尤為重要。見過世面、眼界開闊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抗挫能力與社交能力。想修正孩子的「出門慫」,要多給他製造出門的機會,鼓勵孩子與人打招呼交朋友,進行社會活動,學著表達需求。讓他在探索同伴關係的過程中構建自信。

③父母以身作則,表裡如一

孩子最先在家庭中學習情緒,並天生喜歡模仿。

有的父母自己就是雙面人,在外面溫文儒雅,對所有人和藹可親,而回到家中,就肆意釋放負面情緒,不尊重家人,惡言惡語。這對孩子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孩子有樣學樣,在外唯唯諾諾,在家為所欲為。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表裡如一,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做情緒的主人。

那些埋怨孩子「窩裡橫、出門慫」的父母,不妨從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事,給孩子提供一個更理想的成長環境。

讓他放鬆下來。他在家門外吃了癟,渴望在家裡得到安慰。這種窩裡橫不是真的囂張跋扈,而是用來掩蓋自己在外面的挫敗感與自卑,並對自信的一種找補。

孩子的表現是天性流露,也是情緒釋放,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他習慣了以自我為核心,面對家人一味地任性、蠻橫,不管不顧地鬧脾氣,總是把在外面被壓抑的情緒發洩到親近的人身上,顯然也不是一件好事。

歸其原因,是父母的寵愛。越是無原則嬌慣孩子的家庭,這種情況越會變本加厲。父母的寵溺、縱容與妥協,很容易變成滋生「窩裡橫」的土壤。

3

同伴關係的無力,導致社交茫然

三歲的小男孩樂樂第一天上幼稚園,老師發午間點心,有他最喜歡吃的草莓蛋糕卷,樂樂像在家裡一樣去拿最大的那塊,卻發現被同桌的小朋友提前搶走。

「給我!」樂樂喊了起來,但同桌並不聽他的命令,鼓著腮幫子很快吞了下去。

到了玩遊戲時間,樂樂看中活動室一套拼圖,可是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圍在一起拼起來。樂樂又氣得大叫:「我想玩,讓我先玩!」但顯然這句話依然沒有奏效。他開始意識到,這裡不是他的家,沒有人再把他當作中心。

在國外,社交力被稱為Social Skill,從孩童時代開始體現,並與性格有關聯。孩子在與同伴的社交中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領導者還是追隨者,發佈命令還是習慣服從。

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強調同伴關係對孩子發展的作用,孩子想要建立一種社會認同感,就必須從家裡走向家外。

有些孩子在陌生場合表現得害羞、不果斷,遇到問題不敢自己解決,面對欺負或不公平,也不敢表達憤怒和反抗。更明顯的是,他會避免兩人之間的交往,更多地和一大群人呆在一起。

魯道夫·謝弗將其定義為「被忽視的孩子」,他在同伴關係中顯得被動與無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面慫」。

然而,這種慫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對社交方式的不適應。這一點,在窩裡橫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很快發現自己習慣的刁蠻任性沒有人買帳,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外面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孩子並不能隨時隨地地被人尊重與接受,一次兩次之後,這種巨大的失落與茫然將他推向另一個極端,他慫了。

在家裡越蠻橫的小霸王,在家外的心理落差越大,他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因而生出怯意。「橫」與「慫」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在孩子身上發生了奇怪的融合。

4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跟「窩裡橫、出門慫」截然相反的,是孩子在家乖巧、在外淘氣,用通俗說法就是「人來瘋」。但其實,這兩種表現都是一種情緒上的訴求。

以前聽過一個解析:孩子窩裡橫是由于對外界缺乏自信,而人來瘋則是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同。

他感到沮喪、難過,又或者緊張、興奮……正因為有這些情緒的發生,引起孩子行為上的變化。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①制定明確規則,拒絕溺愛

《都挺好》中的蘇明成,從孩子到成人,一直欺負妹妹蘇明玉,稍不順心直接上手揍她,可是他對外人,卻又是一副謙卑有禮的模樣。大哥蘇明哲的表現則較為隱性,他文質彬彬,時刻以蘇家長子自居,但遇事時張惶失措,只會一口一個「失望」。

妹妹蘇明玉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們蘇家的男人,都是窩裡橫!」兩個哥哥之所以變成這樣,和蘇母的溺愛不無關係。

溺愛,造成規則的喪失,限制了孩子的發展。想讓孩子正確地融入社會,首先要糾正他的錯誤認知,不偏寵、不放縱,讓他知道窩裡橫並不能解決問題。

②培養孩子的抗挫力與社交能力

不久前,中國香港七歲女孩吳若彤反駁「中國病毒言論」火了,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鏡頭前,用流利的英文闡述對新冠病毒的見解。她說野生動物全世界都有,沒人知道病毒的出處。大家不應互相攻擊,而應該團結起來,因為防疫是地球上每個人的責任。小小年紀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表述有力,被香港被媒體稱為「香港未來的希望」。吳若彤家裡還有個弟弟,父母經常帶他們出去玩,參加各種活動,兩個孩子都長得陽光自信。

情緒與智力不同,除了天賦,後天的練習尤為重要。見過世面、眼界開闊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抗挫能力與社交能力。想修正孩子的「出門慫」,要多給他製造出門的機會,鼓勵孩子與人打招呼交朋友,進行社會活動,學著表達需求。讓他在探索同伴關係的過程中構建自信。

③父母以身作則,表裡如一

孩子最先在家庭中學習情緒,並天生喜歡模仿。

有的父母自己就是雙面人,在外面溫文儒雅,對所有人和藹可親,而回到家中,就肆意釋放負面情緒,不尊重家人,惡言惡語。這對孩子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孩子有樣學樣,在外唯唯諾諾,在家為所欲為。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表裡如一,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做情緒的主人。

那些埋怨孩子「窩裡橫、出門慫」的父母,不妨從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日常行為,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事,給孩子提供一個更理想的成長環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