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中一定要避免這4個思維誤區,否則幹了很多活卻撈不著一句好

01

有一段時間我很痛苦, 用自己在當時日記中的描述就是「幹了很多活, 很累, 上司卻不滿意, 撈不著一句好」, 特別委屈, 每天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墳。

我相信很多職場人都和當初的我一樣, 很想把工作做好, 很希望得到上司的認可, 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上司給出的評價永遠不是自己想聽的。

問題出在哪裡呢?

都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先反省下自己, 看看是不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

大部分員工都會有這4個思維誤區, 所以越努力越低效, 工作10年了都沒有升職加薪。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是哪4個思維誤區吧!如果自己也有, 一定趁現在改正哦。

02 誤區① 不和上級上司確認目標, 一味埋頭苦幹

我想起一個前同事, 當時公司是做服裝化妝品代購的, 我所在的部門是配送部門, 所有韓國過來的商品先到達我們部門, 我們這個部門再把商品發給客戶。

所以, 我們這個部門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貨正確地發出去。

但是, 這個同事卻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包快遞上了, 外包裝一絲不茍, 這樣做無疑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而且, 他是出了名的脾氣好, 誰找他都行, 不懂拒絕。 每天忙得不行, 本職工作還沒做好, 當時的部門上司也特別生氣,

特別不待見他。

很多職場人的狀態都和我這個同事一樣, 熱血滿滿,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幹, 幹完了自己覺得很好, 但是上司不滿意。

然後自己就去猜, 一猜就有顧慮, 也不想說話, 慢慢地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很多事情就變得特別複雜。

從公司的運行邏輯來講, 每個公司都是自上而下制定目標, 分配資源, 給出評價。

所以, 職場人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和直屬上級確認目標和工作任務, 明白了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什麼是主要的, 什麼是次要的, 最低標準是什麼, 什麼錯誤是上級以及這家公司不能忍的。

否則, 你真的會越幹越難受。

誤區② 習慣性評價上級的對錯, 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我相信你沒有什麼壞心思, 可在職場上, 這種思維模式可能會害了你。

上級分配工作, 你不問目標, 也不問標準, 而是上來就說不公平, 不合理, 或是掰扯工作方法…...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離目標越來越遠, 問題沒得到解決, 也會影響上下級關係。

管理學家陳春花說:管理不談對錯,

只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忽略真正的工作目標, 只糾結具體的工作方法, 上下級關係出問題99%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裡我還要再補充一個職場常識:每個公司都是一套自上而下的評價體系。

你沒資格, 沒權利去評價上級的對錯, 有資格和權利評論他的, 是更高級別的上司。

你的工作職責是完成目標, 而不是評價上級, 證明自己。

可以和上級提建議, 但是決定權還在于上級, 上級正常的工作部署, 作為員工就是要無條件服從。

誤區③ 從不主動向上溝通彙報,總想在取得成績之後彙報

有很多職場人的狀態就是悶頭工作,不到萬不得已,從來不主動和上級溝通彙報。

可能你會覺得上級上司很忙,沒時間聽你這些瑣碎的事情,或者你覺得自己沒什麼業績,沒信心去彙報,或者你害怕犯錯,害怕上司說…...

如果你現在還有這種思維方式,說明你對工作的理解還停留在自我證明上。

首先,上級的工作職責就有幫助下屬這一項,為下屬答疑解惑,幫助下屬解決問題。不要在意頭銜和職位,工作永遠要為目標負責。

我記得咪蒙曾提過自己的助理,眼裡只有工作和目標,不管對方是誰,級別多高,總會很主動地和對方溝通回饋,或是解決問題。

其次,我們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解決問題,這需要團隊的溝通與合作,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好的結果。

如果只想自己解決問題,只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可能會在無形中製造更多問題,以及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誤區④ 老闆給我一份工作,我應言聽計從感恩戴德

老闆正常的工作部署,作為員工是要無條件服從的,工作怎麼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積極彙報,但是沒必要言聽計從。

還是那句話,工作是為目標負責的,不是為老闆負責的。這也就是你那麼聽話,但老闆依舊不待見你的原因。因為你不貢獻價值,你不出活啊!

插座學院創始人何川老師在自己的直播間說過一段話,我感觸頗深:他說他和員工說誰幫我把快遞取回來,結果沒一個員工拒絕,說自己手頭有工作。他也說,這很殘忍,但很現實。

想想自己做了多少類似于取快遞,打掃衛生的事情,是不是幹了很多活?但老闆會因為這些事給你漲工資麼?

我們可以感謝老闆的知遇之恩,可以感謝老闆的栽培,但是沒必要感恩戴德。

上下級關係的本質,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夥伴關係,而非奴僕關係。

你把期待都寄託在老闆身上了,這是一種弱勢思維的表現,也是不自信的表現,你壓根不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價值,更不相信自己創造的價值可以匹配自己的薪水。

這樣,容易導致什麼結果呢?就是你很容易心理失衡,因為別人總會讓你失望。

03

這4個職場誤區其實也對應4條底層邏輯,掌握底層邏輯無論你去哪個公司都會快速進入狀態。

①上級上司是你真正的資源,你的目標由他定。

②不要評價上級的對錯,不要證明自己的對錯。

③主動彙報進展就是做貢獻,讓上級享受基本的尊重,及時做出決策。

④團隊成員之間是奉獻關係,上級奉獻機會,員工奉獻成果。

這幾點,你學會了麼?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看看自己以前都有哪些誤區?

誤區③ 從不主動向上溝通彙報,總想在取得成績之後彙報

有很多職場人的狀態就是悶頭工作,不到萬不得已,從來不主動和上級溝通彙報。

可能你會覺得上級上司很忙,沒時間聽你這些瑣碎的事情,或者你覺得自己沒什麼業績,沒信心去彙報,或者你害怕犯錯,害怕上司說…...

如果你現在還有這種思維方式,說明你對工作的理解還停留在自我證明上。

首先,上級的工作職責就有幫助下屬這一項,為下屬答疑解惑,幫助下屬解決問題。不要在意頭銜和職位,工作永遠要為目標負責。

我記得咪蒙曾提過自己的助理,眼裡只有工作和目標,不管對方是誰,級別多高,總會很主動地和對方溝通回饋,或是解決問題。

其次,我們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解決問題,這需要團隊的溝通與合作,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不好的結果。

如果只想自己解決問題,只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可能會在無形中製造更多問題,以及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誤區④ 老闆給我一份工作,我應言聽計從感恩戴德

老闆正常的工作部署,作為員工是要無條件服從的,工作怎麼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積極彙報,但是沒必要言聽計從。

還是那句話,工作是為目標負責的,不是為老闆負責的。這也就是你那麼聽話,但老闆依舊不待見你的原因。因為你不貢獻價值,你不出活啊!

插座學院創始人何川老師在自己的直播間說過一段話,我感觸頗深:他說他和員工說誰幫我把快遞取回來,結果沒一個員工拒絕,說自己手頭有工作。他也說,這很殘忍,但很現實。

想想自己做了多少類似于取快遞,打掃衛生的事情,是不是幹了很多活?但老闆會因為這些事給你漲工資麼?

我們可以感謝老闆的知遇之恩,可以感謝老闆的栽培,但是沒必要感恩戴德。

上下級關係的本質,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夥伴關係,而非奴僕關係。

你把期待都寄託在老闆身上了,這是一種弱勢思維的表現,也是不自信的表現,你壓根不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價值,更不相信自己創造的價值可以匹配自己的薪水。

這樣,容易導致什麼結果呢?就是你很容易心理失衡,因為別人總會讓你失望。

03

這4個職場誤區其實也對應4條底層邏輯,掌握底層邏輯無論你去哪個公司都會快速進入狀態。

①上級上司是你真正的資源,你的目標由他定。

②不要評價上級的對錯,不要證明自己的對錯。

③主動彙報進展就是做貢獻,讓上級享受基本的尊重,及時做出決策。

④團隊成員之間是奉獻關係,上級奉獻機會,員工奉獻成果。

這幾點,你學會了麼?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看看自己以前都有哪些誤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