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奶奶不管不問,而是壓根沒選擇權

因為生活壓力的原因, 現在很多年輕家庭都選擇要一個孩子, 再加上90後這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女, 于是就有了一個現象, 家裡6個大人的愛就集中到孩子一個人身上。

因此也就沒了以往, 孩子必須是爺爺奶奶幫忙管, 外公外婆是局外人的情況, 相反現在老人帶娃成了潮流, 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幫忙照顧孩子。

尤其是姥姥帶娃的比例越來越高, 逐漸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那可能有很多人想問了, 孩子奶奶去哪了?其實還真不是奶奶不管, 而是另有隱情。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 並非奶奶不管不問, 而是沒有發言權

小君是一位90後寶媽, 因為剛結婚的時候忙著事業, 快30了才懷孕有了孩子, 對于這個孩子, 家裡人是期盼已久, 婆婆更是在懷孕的時候, 就來到家裡面幫忙照顧。

對于這個孩子的到來, 婆婆是心心念念, 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操心照顧著孩子, 起初婆媳倆關係還挺不錯, 小君覺得婆婆對孩子很好, 兩個人相處的還可以。

但之後婆婆的各種行為, 越來越讓小君反感, 後來乾脆讓孩子姥姥過來幫忙,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問題出現在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差別引起的婆媳矛盾上。

小君是新時代的女性, 對于照顧孩子, 比較信奉科學的方式, 也習慣借助那些好用的嬰兒產品。 就像尿不濕, 小君給孩子換得比較勤快, 生怕時間長了孩子不舒服。 但婆婆覺得那樣太浪費, 好幾次都是撐得滿滿的才扔掉, 孩子的屁屁都紅了, 看得小君很心疼。

婆婆覺得小君花錢大手大腳, 替自己兒子心疼錢, 而小君覺得婆婆管得太寬, 生活觀念差別太大, 不喜歡婆婆不雅觀地逗孩子方式, 不喜歡婆婆咀嚼碎的食物給孩子吃, 總之這些生活和育兒問題越來越多。

後邊乾脆小君請來了孩子姥姥, 因為覺得自己親媽,

哪哪相處都是順心的, 哪怕是有什麼問題, 也可以直接提出來, 而不是和婆婆那樣欲言又止。

其實小君這種情況現在還蠻多的, 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帶娃, 背後的原因不是奶奶不管不問, 而是婆媳相處問題引發的, 婆婆對孩子壓根沒有選擇權, 這個權利一部分在子女那裡, 子女不讓你帶了, 你還能說什麼?

奶奶和姥姥帶娃,誰和孩子更親?

從姥姥的角度來講:

姥姥幫忙帶孩子,想法有幾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心疼自己女兒,想著幫女兒減輕下壓力,照顧女兒生活一段時間,大部分心思還是牽掛在女兒身上。

還有一個就是真心喜歡孩子,畢竟是女兒的孩子,姥姥愛屋及烏,對小傢伙也非常的關心疼愛,但是要輪個排名,女兒可能會更靠前一些。

從奶奶的角度來講:

婆婆和兒媳婦,兩個人前二十多年沒有人生交際,因為一個男人組成了一個家庭,所以在生活習慣,觀念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別。

出于一代代的傳統,婆婆會很注意照顧兒媳婦孕產、坐月子,不過在相處方式上,婆媳之間容易鬧矛盾,這個原因在前邊有講到過。

但是說對于小寶寶,那奶奶可真是打心眼疼愛,原因孩子可是「親孫子、親孫女」,這種血脈上的延續可是刻在骨子裡的,所以如果說誰更親孩子?婆婆無疑更有發言權一些,畢竟在很多婆婆心中,孩子可是排名在兒媳婦前邊的。

不論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爸爸媽媽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

生活中我們能發現,很多年輕人把孩子交給老人後就不怎麼管了,白天的話說自己上班,老人幫忙帶帶孩子,晚上回家吃了飯,仍舊讓老人帶孩子,而小夫妻倆玩手機的玩手機,玩電腦的玩電腦,不心疼老人,不關心孩子。

要知道老人幫忙帶娃是出于心疼我們,但她們畢竟年齡大了,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也該子女接手了,而且孩子的成長教育,父母才是第一責任人,孩子也需要爸爸媽媽的愛。

總不能說,父母不管讓老人管,老人精力不夠文化水準不夠,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回過頭來子女又去埋怨老人太寵孩子,沒這個道理!

做子女的,要學會心疼感恩父母的付出,在她們操勞一天后主動接手過來,幫她們分擔壓力,同時也要注意老人的心理生活,畢竟每天在家帶娃也是一件很煩躁的事情。除此之外,父母應該花費更多的心思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教育成長操勞起來。

互動話題:你覺得姥姥帶娃好?還是奶奶帶娃好?

奶奶和姥姥帶娃,誰和孩子更親?

從姥姥的角度來講:

姥姥幫忙帶孩子,想法有幾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心疼自己女兒,想著幫女兒減輕下壓力,照顧女兒生活一段時間,大部分心思還是牽掛在女兒身上。

還有一個就是真心喜歡孩子,畢竟是女兒的孩子,姥姥愛屋及烏,對小傢伙也非常的關心疼愛,但是要輪個排名,女兒可能會更靠前一些。

從奶奶的角度來講:

婆婆和兒媳婦,兩個人前二十多年沒有人生交際,因為一個男人組成了一個家庭,所以在生活習慣,觀念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別。

出于一代代的傳統,婆婆會很注意照顧兒媳婦孕產、坐月子,不過在相處方式上,婆媳之間容易鬧矛盾,這個原因在前邊有講到過。

但是說對于小寶寶,那奶奶可真是打心眼疼愛,原因孩子可是「親孫子、親孫女」,這種血脈上的延續可是刻在骨子裡的,所以如果說誰更親孩子?婆婆無疑更有發言權一些,畢竟在很多婆婆心中,孩子可是排名在兒媳婦前邊的。

不論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爸爸媽媽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

生活中我們能發現,很多年輕人把孩子交給老人後就不怎麼管了,白天的話說自己上班,老人幫忙帶帶孩子,晚上回家吃了飯,仍舊讓老人帶孩子,而小夫妻倆玩手機的玩手機,玩電腦的玩電腦,不心疼老人,不關心孩子。

要知道老人幫忙帶娃是出于心疼我們,但她們畢竟年齡大了,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也該子女接手了,而且孩子的成長教育,父母才是第一責任人,孩子也需要爸爸媽媽的愛。

總不能說,父母不管讓老人管,老人精力不夠文化水準不夠,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回過頭來子女又去埋怨老人太寵孩子,沒這個道理!

做子女的,要學會心疼感恩父母的付出,在她們操勞一天后主動接手過來,幫她們分擔壓力,同時也要注意老人的心理生活,畢竟每天在家帶娃也是一件很煩躁的事情。除此之外,父母應該花費更多的心思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教育成長操勞起來。

互動話題:你覺得姥姥帶娃好?還是奶奶帶娃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