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哄到崩潰!學會3招,不打不罵也能讓孩子聽話

「你能不能別哭了, 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出去!」就在剛剛, 情緒上頭的我用這句話唬住了哭得喋喋不休的女兒。 女兒哭的原因是什麼呢?她拉了臭臭, 我不小心給她沖了, 沒讓她自己沖, 就這樣一件小事, 她就開始了哭, 躺地上歇斯底里哭的那種, 怎麼勸都不聽。

也不知道為什麼2歲左右的孩子這麼難帶, 整天一言不合就哭、一點不如意就開始大哭大鬧, 非得什麼都順著她聽她的才行。 面對特別愛哭的孩子, 究竟該怎麼做才對呢?本文將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妙招, 不僅能止哭, 還能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家有一個愛哭的孩子, 家長們常採取的「錯誤」應付手段

孩子很愛哭, 家長採取了錯誤的處理方式, 不僅達不到你想要的「不哭」、「堅強」、「懂事」、「好帶」的效果, 反而還會給他們的性格發育帶來負面影響。 先來看看, 孩子愛哭, 家長最常用哪些錯誤的應付手段。

「錯誤」應付手段一:不準哭, 再哭我就把你丟出去/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再哭我就揍你了

運用這種方式來嚇唬孩子的,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因為這樣的處理方法並不能讓孩子以後不哭了, 你要清楚, 孩子哭是在表達他的感受, 你這樣的威脅方式不是讓孩子化解情緒, 而是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感受。

後果是什麼呢?隨著年齡增長, 孩子有情緒時不會哭、不會發洩自己的情緒, 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 要麼一直壓抑、要麼等待爆發。 甚至長大後你會發現孩子不會在你面前展露他的情緒, 和你親而「不密」。

「錯誤」應付手段二:不能再哭了, 再哭就不是好孩子

家長們總喜歡試圖給孩子貼標籤, 來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不能再哭了, 再哭就不是好孩子」, 這句話會讓孩子認為「我不能哭, 我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 接下來的很多年, 他們有情緒時都會選擇忍、積攢、壓抑自己。

情緒會在壓抑中化解嗎?並不會, 這些被積攢的情緒總有一天會爆發, 爆發傷害的是別人, 壓抑傷害的是自己。

「錯誤」應付手段三:求你別哭了, 你想要什麼, 我都滿足你

「孩子一哭, 什麼都給」, 從此以後, 孩子就會把哭當做拿捏你的武器。 時不時就哭、有需求就哭、不滿足就哭, 他們知道「只要我哭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家長還不給, 那肯定是我哭得不夠厲害」。 然後變本加厲的威脅你, 「廢物」孩子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愛哭

也許有些家長會說, 我不生氣、不吼他、不罵他、不威脅他、不哄他, 怎麼才能讓他們不要總是哭哭哭呢?其實這算是一門孩子情緒管理的學問, 想要讓孩子學會控制和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做父母的, 你得先學會站在他們的角度瞭解他們。

先來看個例子:

以成人的角度來舉例, 一拖二的你每天覺得特別疲憊, 老公不理解、婆婆親媽不幫忙, 孩子不好帶。 當你感覺非常心累的時候跟曾經關係最好的朋友吐槽, 想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情緒, 結果朋友跟你說「你天天在家不用上班, 有老公養你, 不用掙錢不用起早, 多舒服啊!」

聽到朋友這麼說, 你還有繼續和她聊下去的欲望嗎?孩子亦是如此。 孩子有了情緒,哭了想從你這尋求安慰和認同(這裡的認同是指情緒認可)。結果你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還用上威脅等錯誤手段,想想孩子會是什麼感受。

孩子愛哭,是因為在他的世界裡發生了「大事」

孩子愛哭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他們渴望從媽媽的言語和擁抱中獲得認可和安慰。雖然在你眼裡,孩子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就哭是不懂事、是無理取鬧,但是從孩子的角度看,這卻是一件很大的事。

孩子愛哭,你要做的不是壓抑孩子的情緒,而是共情和化解

孩子遇事就愛哭,不管你採取哪種極端的方式處理,你仍然會發現孩子還是會哭或是孩子被你壓抑久了,以後會偷偷背著你哭。

作為家長,你要明白,孩子哭是因為他們通過不好的感受觸發了不良情緒,你要做的不是去壓抑孩子的感受,而是以他們的角度產生共情,去認可並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如何細節化處理孩子愛哭的問題,3個步驟,一個都不能少

孩子愛哭,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恰到好處地處理孩子愛哭這個事呢?其實做起來並不難,以下分享了3個細節化處理的步驟,家長們有需要的,可以試試看。

步驟一:帶孩子認知情緒

通過這次孩子的情緒和父母的語言知識傳授,意在告訴孩子當前這種感受叫什麼,該怎麼形容,為之後孩子的情緒表達做準備。

步驟二:認可孩子的情緒

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千萬別崩潰,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去正確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以及感受。比如「爸爸沒有給你買玩具,你是不是很失望」、「媽媽沒空陪你玩,你很難過是不是?」

你會發現,你跟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們會點點頭告訴你「嗯」。他們很快就會平靜下來,停止哭鬧。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被認可了、被理解了,他們就會感覺很舒服,不再哭鬧。

孩子哭的時候最忌諱的講道理,因為情緒上頭的時候哪能聽得進道理,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況一個孩子。孩子哭,先認可並先說教了來得更富有可行性。

步驟三:事後溝通

等待孩子心情平復後,再來講道理,孩子就容易聽進去:「寶貝,是不是剛剛爸爸沒給你買玩具,你哭得這麼傷心,是感覺很生氣、很委屈還是很難過啊?」通過詢問來引導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的孩子不回答你,沒關係,我們這樣做是在給孩子灌輸情緒的知識,讓他們自己明白「哦,我哭是因為我沒有玩具傷心啊!」等他們長大後,他們漸漸就會直接告訴你「媽媽,我很生氣、媽媽我生氣了!」而不是跟小時候只會哭鬧發脾氣了。

孩子有了情緒,哭了想從你這尋求安慰和認同(這裡的認同是指情緒認可)。結果你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還用上威脅等錯誤手段,想想孩子會是什麼感受。

孩子愛哭,是因為在他的世界裡發生了「大事」

孩子愛哭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他們渴望從媽媽的言語和擁抱中獲得認可和安慰。雖然在你眼裡,孩子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就哭是不懂事、是無理取鬧,但是從孩子的角度看,這卻是一件很大的事。

孩子愛哭,你要做的不是壓抑孩子的情緒,而是共情和化解

孩子遇事就愛哭,不管你採取哪種極端的方式處理,你仍然會發現孩子還是會哭或是孩子被你壓抑久了,以後會偷偷背著你哭。

作為家長,你要明白,孩子哭是因為他們通過不好的感受觸發了不良情緒,你要做的不是去壓抑孩子的感受,而是以他們的角度產生共情,去認可並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如何細節化處理孩子愛哭的問題,3個步驟,一個都不能少

孩子愛哭,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恰到好處地處理孩子愛哭這個事呢?其實做起來並不難,以下分享了3個細節化處理的步驟,家長們有需要的,可以試試看。

步驟一:帶孩子認知情緒

通過這次孩子的情緒和父母的語言知識傳授,意在告訴孩子當前這種感受叫什麼,該怎麼形容,為之後孩子的情緒表達做準備。

步驟二:認可孩子的情緒

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千萬別崩潰,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去正確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以及感受。比如「爸爸沒有給你買玩具,你是不是很失望」、「媽媽沒空陪你玩,你很難過是不是?」

你會發現,你跟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們會點點頭告訴你「嗯」。他們很快就會平靜下來,停止哭鬧。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被認可了、被理解了,他們就會感覺很舒服,不再哭鬧。

孩子哭的時候最忌諱的講道理,因為情緒上頭的時候哪能聽得進道理,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況一個孩子。孩子哭,先認可並先說教了來得更富有可行性。

步驟三:事後溝通

等待孩子心情平復後,再來講道理,孩子就容易聽進去:「寶貝,是不是剛剛爸爸沒給你買玩具,你哭得這麼傷心,是感覺很生氣、很委屈還是很難過啊?」通過詢問來引導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的孩子不回答你,沒關係,我們這樣做是在給孩子灌輸情緒的知識,讓他們自己明白「哦,我哭是因為我沒有玩具傷心啊!」等他們長大後,他們漸漸就會直接告訴你「媽媽,我很生氣、媽媽我生氣了!」而不是跟小時候只會哭鬧發脾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