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熊孩子氣的要命?快來學學如何「科學發火」

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 孩子輕輕一推, 散落一地。

下班回家又累又困, 孩子卻哭著喊著要我陪他玩遊戲。

說了一萬遍電源插座不能碰, 寶寶根本不聽, 偏要伸手鑽插孔......

這些場面, 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咬牙切齒、火冒三丈、讓人崩潰?

作為家長, 我們往往只能在心裡默念:親生的, 算了算了。

然而, 我們常常是萬般忍耐, 慪了一肚子氣後, 終于在某一刻實在是忍無可忍對熊孩子大發雷霆。 宣洩完畢後, 看著孩子委屈的臉, 又後悔得不行。

為什麼我們的心情總是那麼容易被寶寶終結?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跟孩子慪氣、發火?其實,

這都是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是我們自我保護的本能。

相信各位爸媽都有過被娃氣得兩眼一抹黑的時刻, 今天, 我們就請鄧欣媚老師來聊聊, 被孩子氣得要命的時候, 我們怎麼「科學發火」。

調節情緒

靠的是心理防禦機制

你是不是也曾忍不住對孩子大發雷霆, 事後看著孩子委屈的臉蛋, 又懊悔內疚得不行?不必自責, 這不怪你「脾氣差」, 而是人的心理防禦機制在作祟。

心理防禦機制最早由佛洛德提出(Freud, 1894), 主要包含:否認、壓抑、合理化、轉移、反向、投射、昇華等。 這是自我的一種功能, 人們利用它來維持精神上的穩定, 防止自己產生恐懼、悲傷、氣憤等不安的感受, 保持內心的平衡。

簡而言之, 當我們的精神和心情受到干擾時,

我們會通過心理防禦機制來調節、穩定自己的情緒。

然而, 大部分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不成熟且「有害的」自我情緒管理模式, 看上去好像消解了情緒, 但其實只是把負性情緒壓抑到了潛意識層面, 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例如: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對孩子的行為忍氣吞聲, 這是「壓抑」;

我們會為孩子辯解:「他現在還是個孩子, 不懂事, 過幾年就會聽話了」, 這是「合理化」;

有的時候因為孩子的事而心情不好, 看什麼東西都不順眼, 還會把氣撒在愛人身上, 這是使用了「轉移」的心理防禦機制。

而這些, 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壓抑並不能使得怒火消失, 只是暫時把它放到心裡的儲藏室了, 積累多了, 一件小事就可能成為引爆怒火的最後一根稻草。

甚至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學家們發現, 傾向于使用不成熟防禦機制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病態人格特徵(Carvalho et al.,2018)以及焦慮、抑鬱(肖勃等, 2006)的癥狀。

火氣, 該何去何從?

對孩子發火是不可取的, 轉移怒氣、壓抑等等方法又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那麼, 當我們被孩子氣炸的時候, 正確的做法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瞭解到心理防衛機制之後, 我們不妨使用更具適應性的防禦機制——昇華與幽默。

1

學會昇華, 釋放情緒, 解決問題

在諸多心理防禦機制中, 昇華是一種較為成熟的防禦機制, 即把被壓抑的無意識衝動, 通過某種途徑或方式轉變為人們可接受的或為社會所贊許的活動。

在使用「昇華」策略時,

我們能夠在不否認壓力源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滿足和恢復心理平衡, 同時又能夠解決問題(Vaillant, 2000)。

偉大的後印象派畫家梵古生前日子過得十分壓抑, 在巨大的痛苦中, 他將自己的情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向日葵》折射的是他滿懷熱烈的激情, 又在平靜中創作《星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想過利用平時帶娃所「儲存」的火氣來作為激發藝術靈感的法寶呢?

Jade Nordahl, 一位來自挪威的媽媽, 和所有的媽媽們一樣, 每天都需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才能應對孩子們強大的破壞力和精力。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 Jade 決定從狀況不斷的生活中找到有趣的一面, 于是她將帶娃日常以幽默插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圖片來源:Instagram

目前,這位藝術家媽媽在社交媒體上人氣頗高,擁有眾多粉絲,她坦言道:「用畫筆勾勒出我所經歷過的事情,有著一種治癒心靈的作用。儘管家庭生活忙碌而疲憊,但每天自己的內心都充滿喜悅和自豪。」

如果一件又一件令人想發火的事情積累多了,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文學創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寫日記。

很多文學家的創作靈感都來源于現實,在天馬行空的文字世界中,作為作者的你擁有主導事件發展方向的權利,現實中的遺憾與沮喪,能在作品中得以實現與治癒。

除了難度稍高的傳統文藝創作意外,當下流行的短視訊創作可能更容易被常人所接受。現在的短視訊平臺,你可以找到一萬種淘氣寶寶和媽媽的對峙視訊。看完下面的評論就會發現,真是「家家有個難纏的娃」。

所以當下次在面對諸如孩子把他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你叫了一萬遍趕緊收拾,而他還坐在電腦前穩如泰山,這種令人怒火衝衝的場景時,我們不妨採用畫畫或者文字的方式來描繪現實記錄生活,抒發自己的情緒,展現作為父母的真實艱辛。然後發佈到朋友圈中,收穫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共鳴和點贊,轉發。

除此之外,媽媽們也可以錄製短視訊把自己寶寶的「壯舉」記錄下來,根據自己的心情把當時最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甚至可以加入一些能夠反映當時情緒的背景音樂和特效等操作,發佈到常用的線上社區中,有相同經歷的媽媽肯定不止你一個。

聽聽其他媽媽講述自己家娃們的「神創造」,為你「火氣」找到共鳴。而你快要爆發的怒火也可能在其他人的點贊、開導下而慢慢平息,你的內心也從中得到治癒。等你若干年回頭再看這些包含了「火氣」的畫作、文字和視訊的時候你可能也會發出會心的一笑。

或者,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用怒火所帶來的熊熊力量投入到學習新技能中。

比如,當你的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一寫作業就開始裝這不舒服那不舒服,你忍著怒火教育孩子後,心中的怒火依然沒有消失,那不妨利用這股力量來練習拳擊、游泳等運動,提升自己的運動技能,強身健體。

2

用幽默的方式引導孩子

當然,幽默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調節情緒的方式。你也可以嘗試幽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不會讓自己感到不適,也不會令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感覺。

比如,當孩子在家裡的牆上亂塗亂畫時,可以對孩子說:

「哎呀,沒想到我生的娃兒還是個大藝術家,就是這畫畫的地兒不太對勁呀。」

家庭其他成員也不要袖手旁觀,如果你的隊友被寶寶氣到,這個時候你可以適時加入話題,緩解危機:

「來來來,給爸爸畫一個,日後這可能會成為名畫呢!」

趁機引導孩子在正確的地方作畫。這樣一來,原本可能爆發的衝突場面也就巧妙地化為彼此成長和提升親子關係質量的一個機會。

孩子既是「小天使」也是「小惡魔」,父母往往因為難以忍受「小惡魔」而發火,但看到「小天使」後火氣熄滅隨之感到十分內疚。

其實憤怒是一種很重要的情緒,我們不用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而內疚,這是心理防禦機制在作祟。

當我們調動主觀能動性,選擇利用更加成熟、更有適應性的防禦機制後,我們就能發現:科學發火,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和諧心情,是要靠一家人的共同努力。

圖片來源:Instagram

目前,這位藝術家媽媽在社交媒體上人氣頗高,擁有眾多粉絲,她坦言道:「用畫筆勾勒出我所經歷過的事情,有著一種治癒心靈的作用。儘管家庭生活忙碌而疲憊,但每天自己的內心都充滿喜悅和自豪。」

如果一件又一件令人想發火的事情積累多了,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文學創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寫日記。

很多文學家的創作靈感都來源于現實,在天馬行空的文字世界中,作為作者的你擁有主導事件發展方向的權利,現實中的遺憾與沮喪,能在作品中得以實現與治癒。

除了難度稍高的傳統文藝創作意外,當下流行的短視訊創作可能更容易被常人所接受。現在的短視訊平臺,你可以找到一萬種淘氣寶寶和媽媽的對峙視訊。看完下面的評論就會發現,真是「家家有個難纏的娃」。

所以當下次在面對諸如孩子把他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你叫了一萬遍趕緊收拾,而他還坐在電腦前穩如泰山,這種令人怒火衝衝的場景時,我們不妨採用畫畫或者文字的方式來描繪現實記錄生活,抒發自己的情緒,展現作為父母的真實艱辛。然後發佈到朋友圈中,收穫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共鳴和點贊,轉發。

除此之外,媽媽們也可以錄製短視訊把自己寶寶的「壯舉」記錄下來,根據自己的心情把當時最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甚至可以加入一些能夠反映當時情緒的背景音樂和特效等操作,發佈到常用的線上社區中,有相同經歷的媽媽肯定不止你一個。

聽聽其他媽媽講述自己家娃們的「神創造」,為你「火氣」找到共鳴。而你快要爆發的怒火也可能在其他人的點贊、開導下而慢慢平息,你的內心也從中得到治癒。等你若干年回頭再看這些包含了「火氣」的畫作、文字和視訊的時候你可能也會發出會心的一笑。

或者,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用怒火所帶來的熊熊力量投入到學習新技能中。

比如,當你的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一寫作業就開始裝這不舒服那不舒服,你忍著怒火教育孩子後,心中的怒火依然沒有消失,那不妨利用這股力量來練習拳擊、游泳等運動,提升自己的運動技能,強身健體。

2

用幽默的方式引導孩子

當然,幽默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調節情緒的方式。你也可以嘗試幽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不會讓自己感到不適,也不會令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感覺。

比如,當孩子在家裡的牆上亂塗亂畫時,可以對孩子說:

「哎呀,沒想到我生的娃兒還是個大藝術家,就是這畫畫的地兒不太對勁呀。」

家庭其他成員也不要袖手旁觀,如果你的隊友被寶寶氣到,這個時候你可以適時加入話題,緩解危機:

「來來來,給爸爸畫一個,日後這可能會成為名畫呢!」

趁機引導孩子在正確的地方作畫。這樣一來,原本可能爆發的衝突場面也就巧妙地化為彼此成長和提升親子關係質量的一個機會。

孩子既是「小天使」也是「小惡魔」,父母往往因為難以忍受「小惡魔」而發火,但看到「小天使」後火氣熄滅隨之感到十分內疚。

其實憤怒是一種很重要的情緒,我們不用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而內疚,這是心理防禦機制在作祟。

當我們調動主觀能動性,選擇利用更加成熟、更有適應性的防禦機制後,我們就能發現:科學發火,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和諧心情,是要靠一家人的共同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