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做雞肉時,牢記「2泡2多」,雞肉鮮香腥味小,滑嫩不柴

記得小時候, 誰家要是燉雞, 整條街的香味都快把我們饞哭了;但換到現在, 燉雞似乎不知從何時起, 開始遭人「嫌棄」;除了燉出來的雞肉腥味重之外, 吃起來還是又硬又柴。 尤其再換成小柴雞, 吃肉簡直比啃骨頭還費勁。

確實對比之前, 吃的都是自家養的笨雞;並且一年到頭還不捨得宰殺一隻;而換到現在, 別說一年半載了, 隨時想吃, 就可直接上街買到現成的;雖說生活條件提高, 但之前的肉香味再也找不回來了;除了現在的雞肉是飼料長成, 導致味道不同外;最關鍵的是燉雞肉, 還要牢記「2泡2燉」的竅門;掌握好了, 即使頓頓吃雞肉, 也能吃出小時候的肉香味!

燉雞肉熬雞湯, 牢記要「2泡」

1、提前用冷水浸泡去除血腥

雞肉的腥味, 主要來源于其內臟和血水部分;一般情況下, 我們吃雞肉, 大都買的是某個部位的肉塊;即使是買整只雞, 基本也都是讓店家把內臟清除掉了;

所以買回去之後, 把內臟殘留部分清洗乾淨之後, 還需要單獨再放入冷水浸泡1-2個小時, 讓肉塊當中的血水融入到水中, 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雞肉的腥味。

2、用冷鍋涼水浸泡焯水

有些網友覺得雞肉完全沒必要焯水, 認為新鮮的雞肉, 焯水後會失去雞肉的味道和營養;但其實恰恰相反;雞肉在浸泡之後, 雖然會去除掉一部分血水腥味;但有一些雜質, 只有通過高溫才能激發出來;

浸泡後的雞肉, 用冷鍋涼水直接進行焯水, 再加入幾塊姜皮, 少許料酒;大火燒開後, 不要蓋蓋兒, 血沫隨出隨撇去,

直到完全沒有血沫為止, 就可以撈出來了!這樣才能夠充分去除雞肉中的血水和雜質, 讓雞肉吃起來更鮮, 同時也更加的安全健康衛生;

做雞肉是, 要牢記「2多放」

1、多放花椒

不同于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 土生土長的笨雞, 大都吃得五穀雜糧;而現在大部分的雞肉都是養殖場吃飼料長大的雞,

所以這也就直接導致雞肉中的雞腥味也比較重;所以尤其像做家常的燉雞塊等等, 這個時候就可以多放一些花椒來達到去腥去膻的作用;花椒不同于大料, 有股濃烈的香味, 如果不喜歡花椒的口感, 可以做好之後單獨挑出來;

不過這裡要補充一點, 如果是清燉雞湯, 建議不放花椒;因為本身清燉品嘗的就是鮮味;那這個時候, 就可以選用一些枸杞或甘蔗來代替花椒, 也可以有效地達到去腥提鮮的作用;

2、多放蔥薑等辛辣調料

蔥薑是我們日常烹飪中,使用率最高的去腥增鮮調料之選;尤其像燉雞或熬雞湯,都比較適合放一些蔥薑,來去除雞肉的腥膻味;還有像讓我們日常吃大盤雞,辣子雞等等,大都也會選擇多放一些蔥薑來去腥增鮮,這樣做出的雞肉,味道也會別具一格!

【家常小雞燉蘑菇】

用料:粉條,榛蘑,雞肉,八角,蔥薑,食鹽,醬油,料酒,生抽

製作步驟:

1、選用小柴雞,洗淨去除內臟後,剁成小塊;冷水浸泡2個小時,中途換2-3次水;野生榛蘑提前用冷水泡開;

2、泡雞之先,先把雞油挑出來;熱鍋涼油,把雞油放進去,烤出油之後,把渣子撈出扔掉;下蔥薑,花椒煸出香味,倒入泡好的雞肉塊;炒到基本沒有多餘的水分,雞肉有焦香味;

3、倒入料酒,醬油和少許白糖提鮮,翻炒均勻,至雞肉塊上色後,倒入沒過雞塊的開水(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一定加開水,冷水也會是雞肉發緊發柴);

4、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放入榛蘑和粉條,再次燉煮15分鐘左右;最後出鍋之外,加少許食鹽調味;再撒少許蔥花提鮮即可!

蔥薑是我們日常烹飪中,使用率最高的去腥增鮮調料之選;尤其像燉雞或熬雞湯,都比較適合放一些蔥薑,來去除雞肉的腥膻味;還有像讓我們日常吃大盤雞,辣子雞等等,大都也會選擇多放一些蔥薑來去腥增鮮,這樣做出的雞肉,味道也會別具一格!

【家常小雞燉蘑菇】

用料:粉條,榛蘑,雞肉,八角,蔥薑,食鹽,醬油,料酒,生抽

製作步驟:

1、選用小柴雞,洗淨去除內臟後,剁成小塊;冷水浸泡2個小時,中途換2-3次水;野生榛蘑提前用冷水泡開;

2、泡雞之先,先把雞油挑出來;熱鍋涼油,把雞油放進去,烤出油之後,把渣子撈出扔掉;下蔥薑,花椒煸出香味,倒入泡好的雞肉塊;炒到基本沒有多餘的水分,雞肉有焦香味;

3、倒入料酒,醬油和少許白糖提鮮,翻炒均勻,至雞肉塊上色後,倒入沒過雞塊的開水(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一定加開水,冷水也會是雞肉發緊發柴);

4、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放入榛蘑和粉條,再次燉煮15分鐘左右;最後出鍋之外,加少許食鹽調味;再撒少許蔥花提鮮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