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5A級景區最明目張膽的七大錯別字,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濟南趵突泉終於有塊石碑——趵突泉, 這是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突”上面字少了一點。 至於當初為什麼將“突”字少寫一點, 當地人有一種說法是希望趵突泉永遠噴湧, 沒有盡頭, 所以把“突”字寶蓋頭的點省略了。 這個理由你覺得怎麼樣?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莊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場所, 皇家接待各少數民族的首領, 如蒙古、西藏、新疆等, 都是在避暑山莊。 但避暑山莊——“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此錯字是康熙親筆禦書, 康熙多寫一橫, 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 但皇帝是金口玉言, 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

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在杭州西湖花港觀魚的碑也是當年康熙皇帝下江南的御筆, —“魚”字四點變三點。 康熙信佛, 有好生之德, 題字時他想“魚”字下面有四個點, 四點代表“火”, 魚在火下烤, 還能活嗎?於是有意少寫了一點, 三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 瀟灑地活了。

在四川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內也有塊匾額叫“明良千古”, 仔細看其中的“明”就寫成了“眀”;新都的寶光寺有“光明世界”匾, 上面的“明”字也寫成了“眀”;濟南市大明湖門牌上的“明”字, 同樣寫成了“眀”。 這個明字算得上是錯得最多的錯別字了。

在山東曲阜孔府的大門口有一副對聯: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

寶蓋頭成了禿寶蓋。 下聯中的“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原來錯字的妙處在於:“富”不出頭, 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 則表示“文章通天”。

在秦皇島市山海關, 有一塊牌匾書寫了:天下第一關——“第”字竹字頭變草字頭。 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 每個字都是1米有餘, 而且從東向西逐漸增大, 故意把第一的“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 使筆劃減少, 視覺上的分量減輕。

西安也有個錯別字, 此匾出自林則徐之手。 當年林則徐路過碑林, 希望從前人的墨蹟中尋找點人生的安慰和前進的動力, 並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認為這是他當時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頭上的一撇沒有了, 寓意自己丟了烏紗帽。 林則徐當時到底是不是這樣想的,

已無從考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