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剛入夏就爆發手足口病,守護寶寶安全需要瞭解這些……

1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薩奇A組16型(CV-A16)更為多見。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 以夏秋季為高發期。 根據往年規律, 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開始出現上升, 4~7月會迎來第一個發病高峰。 在南方省份, 除了上述發病高峰外, 一般在9-10月還會有一次小高峰。

2

手足口的表現是什麼?

普通病例表現:

多數突然起病, 發熱、口腔皰疹、潰瘍, 手足部斑丘疹、皰疹, 可波及臀部、腿部, 皰疹的周圍可繞以紅暈, 皰內液體少。 皮疹消退後不留疤及色素沉著。 因口腔內皰疹,

部分患者可表現出流涎、拒食、哭吵不安等。 一般在一周內可痊癒, 預後良好。

重症病例表現:

可出現腦膜炎、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甚至迴圈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因此如果3歲以下的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 精神狀態差, 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 呼吸及心率加快, 出冷汗、手足冰冷等情況時, 均應考慮重症可能, 需立即至正規醫院就診, 完善相關檢查。

3

皰疹的特點

疹子不疼、不癢、不紅、不破潰, 也不會留疤。

手部:皰疹集中在寶寶手心, 不會出現在手背;

腳部:出現在寶寶足底, 也不會出現在足背;

口腔:口腔的頰黏膜、唇黏膜會出現小的潰瘍、小的皰疹, 有痛感;

肛周:年齡小一些的寶寶, 肛周的皮膚也有可能出現皰疹。

4

中醫辯證

臨床表現多數面黃且燥, 流清涕, 發熱, 食欲不佳, 手掌, 足底起疹點, 繼之發展為水痘樣皰疹, 兩肘, 膝, 臀部有現, 顆粒小, 底盤發紅, 色有深淺, 感覺刺癢, 嚴重者有咽痛, 口腔粘膜和舌面起疹破潰後痛, 肛門也有, 舌赤苔黃且膩或滑薄白, 脈多浮數或滑數。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 中醫辨證屬於風熱熱毒壅盛。 發病急, 容易迅速高燒, 一般要及時迅速處理。 且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積食等症狀, 所以需要同時清理腸道濕熱, 否則腸道積熱不除, 燒很難推下去。

中藥效果迅速, 療效肯定。 不用任何西藥, 完全可以。 當然, 前提是一定要判斷準確, 用藥果斷。

5

中醫談手足口病

中醫認為此病是內有濕熱蘊郁, 外感時邪病毒所致。 多數患兒素日食重,

脾胃功能薄弱, 故易停滯傷脾, 脾傷則不能化食而生熱, 不能化水則生濕, 濕熱蘊郁於體內待機而發, 時值春夏, 春風夾暑濕再兼時邪病毒使機體內的濕熱之邪發於皮膚, 脾主四末則手足有疹;脾開竅於口, 則咽痛, 舌, 口腔有皰疹潰瘍;濕熱之邪下移, 則發于肛門周圍。

中醫多採用疏風清熱, 解毒祛濕法。 方;藿香, 佩蘭, 桑葉, 薄荷, 二花, 連翹, 蓮心, 黃連, 焦曲, 薏米, 滑石, 黃柏, 牛蒡子, 山豆根, 板蘭根。 高熱加牛黃清熱散, 熱退用化毒散。 經用上法一, 二劑即可全愈。

6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一)6個月至5歲的孩子儘早接種手足口疫苗;

(二)講究衛生, 飯前便後勤洗手;

(三)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四)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五)玩具、衣物、床單等要及時清洗消毒;

(六)不吃生食, 不喝生水;

(七)避免接觸手足口病患兒。

手足口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這是自限性疾病, 普通病例患兒一般不需特別治療, 皮疹一般也不需要特別處理, 多飲水, 清淡飲食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