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代鬼才」黃霑的博士論文究竟寫了什麼?交付港大,卻無人敢看!

2021-10-15 2509

黃霑早在1981年, 就向自己的母校香港大學提交了名為《粵劇問題探討》的論文, 並獲得了碩士學位。

及至晚年, 霑叔仍潛心向學, 堅持去港大旁聽博士課程。 歷時五年, 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這篇論文的全名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有「粵語流行曲之父」之稱的黃霑, 不僅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流行歌曲, 其一生的命運也剛好和香港流行曲的命數同步。

對于這一課題的研究, 黃霑無疑是最佳人選。

不過, 在2003年當黃霑把論文提交給港大後, 竟被港大封存了起來, 沒有公佈, 也無人敢看。

公認的一種說法是, 在這個課題上, 沒有人有資格可以當黃霑的導師。 以致于, 黃霑生前並都沒有獲得博士學位。

一直到黃霑去世, 港大才把論文公開, 將博士學位頒給了黃霑。 所以在黃霑的追思會上, 才赫然寫道:黃霑博士追思會。

關于粵語流行曲的衰退, 始終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主要在于, 它的衰退並沒有一個過程。 只短短一年, 便直接從高峰跌到了低谷。 讓人措手不及, 根本沒有挽救的機會。

至于衰退的原因, 各家說法並不唯一, 爭論激烈。 滿腹經綸的學者, 被指作紙上談兵, 有過切身經歷的,

卻因地位低微而不被重視。

所以, 黃霑的論文恰逢其時的誕生, 就顯得格外醒目。

論文一經面世, 便成為香港流行文化研究的必讀經典。 它不僅詳述了衰退的原因, 更解釋了其發展和興起的過程。

黃霑的博士論文究竟寫了些什麼呢?

論文中, 黃霑對研究粵語流行曲的時間, 選擇的很有紀念意義。 范圍為1949年至1997年。 即:

以北京「天安門廣場」響起《義勇軍進行曲》開始, 到香港「金紫荊廣場」響起《義勇軍進行曲》結束。

在這48年中, 黃霑又將之分成四個時代:

《夜來香》時代(1949-1959)、《不了情》與《綠島小夜曲》時代(1960-1973)、《我系我》時代(1974-1983)和《滔滔兩岸潮》時代(1984-1997)。

每個時代都以當時的流行歌曲命名, 並且每個名字背後又另有特殊的含義。 學術之余又不失文學藝術性。

霑叔之厲害, 由此可見一斑。 他不光是學者, 更是集作家、音樂人、媒體創作人甚至主持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鬼才」。

《夜來香》時代(1949-1959)

「香」代指香港, 「夜」, 這裡指的是「夜上海」。 「夜」來「香」, 即在這一時期, 上海有大批音樂人曾移民到香港。

1949年以前, 香港居民大部分還都是廣東人。

粵省方言, 是他們唯一的語言。 這些人聽不懂國語, 身份也大都是農民。

那會兒, 也有所謂的流行曲, 俗名叫作「大戲」, 即傳統的粵劇和粵曲。 成龍、洪金寶小時候的戲班, 以及林正英出師的「粉家班」, 都屬于「大戲」的范疇。

除此以外, 還有兩種流行曲, 一種是由上海製作的國語時代曲。 香港要先買來唱片,再由「香港電臺」播出。另一種是由娛樂電臺「麗的呼聲」,播放的歐西流行曲。

相較于「大戲」來說,這兩種流行曲,在當時算是極其小眾的。但不管怎麼說,1949年以前,香港居民耳中所聽,是華洋雜處,國粵英間歇互響的樂聲。

那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座小島在幾十年後會變成中國流行音樂的重要中心,影響至全球各地的華人。

然而,改變就在1949年發生了。

這一年,大陸的形勢發生了極速變化。一直默默無聞香港轉眼間變成了香餑餑。

一時間,香港成為大批酷愛自由,不願依附任何派別的中國人的理想天堂。大批人員物資開始流向此地。

據元邦建的《香港史略》所載:「8月,廣州解放前夕,一批資金流入香港。11日一天統計流入香港澳門的黃金達二萬兩。一周來已有五、六萬兩。」

資金的湧入尚在其次,人才的到來才是關鍵。當時,由夜上海移民到香港的人不勝枚舉。

這些人中,不僅有資金雄厚的電影老闆,經驗豐富的編導,當紅花旦,還有上海國語時代曲的音樂製作人才。

1949年,對香港來說無疑是極重要的一年。香港不費吹灰之力,甚至都不在計畫之中,便邁出了招商引資,引進人才的一大步。

之前在香港聽國語時代曲還要從上海買唱片,如今國語時代曲的創作基地已然建在了家門口。香港仿佛一夜之間便取代了上海,成了國語時代曲的新根據地。

上海人頭腦靈活,在國語時代曲紮根香港後,為迎合港人的口味,開始了因地制宜的調整。香港本土的「大戲」在頗為時髦的時代曲面前顯得毫無競爭力,很快便落入下風。

另外,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旬時,進入英文書院肆業的移民子弟,已經有了數年的語文訓練,開始粗通英語,漸漸形成對英文文化的響往。

居民素質的提升,間接推動了歐西流行曲即美國流行曲的發展,使本土的「大戲」更沒有了生存空間。到五十年代末時,傳統粵曲的生存空間便只剩下廣告歌了。

這一時期,流行音樂有兩大支流,即上海國語時代曲和美國流行曲。

隨著傳統粵劇、粵曲的衰退,香港流行音樂也進入了下一個時代。

《不了情》與《綠島小夜曲》時代(1960-1973)

《不了情》是王福齡譜曲,陶秦填詞的作品,很多人並不陌生。《綠島小夜曲》知道的人卻不多,這首歌是臺灣音樂人周藍萍的名作。

在發哥主演的港片《監獄風雲》 中,曾將此歌改成了粵語,粵語版火爆一時,名叫《友誼之光》。

這一時代是香港的轉型時代。

在《夜來香》時代,由大陸來港的中國人,都有一種「過客」的心態。只不過將這座殖民地都市,看作是提供兩餐溫飽,和遮雨避風之地,並沒有歸屬感。內心深處,總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

進入《不了情》時代後,移民者的這種心態便逐漸減弱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香港經濟的好轉,這些人開始覺得,香港不失為可以安居的地方,開始認同香港。

香港居民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香港在五十年代實行的小學教育普及,中學教育興起的政策開始出現效果。

這群接受過中、小教育的孩子踏入社會後,視野相對開闊,也頗懂文墨。所以難免對西方文化,多了一些向慕。令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化,有了些崇洋的特色。

為捕獲這些人的芳心,電懋電影公司首先推出了中、西結合的彩色歌唱片,一時間成為潮流尖端熱門名曲,廣受喜愛。

電懋的主要競爭對手:邵氏,也不甘示弱,開始將中國傳統地方戲曲流行音樂化,開拍大型古裝歌唱片。在李翰祥的《貂蟬》、《江山美人》的推動下,掀起了近二十年的黃梅調浪潮。

與黃梅調音樂同時存在的國語時代曲,這時也新人輩出,開始擺脫舊上海的影響,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個性和面貌。

故而這一時期的國語時代曲,又稱為「港式時代曲」,最顯著的代表人物是王福齡和顧嘉輝。雖名為「港式」,但語言仍為國語。

英文歌在「麗的電視」的推動下,地位始終如一。

所以,香港在這一時期,流行音樂的主流為美國流行曲、港式時代曲和黃梅調。

粵語歌呢,依舊只存在于廣告歌曲中。不過,香港經濟的騰飛,廣告行業也隨之興旺起來。由于廣告歌曲的製作經費充裕,報酬相對較高,因此也吸引來了不少廣告歌手和音樂製作人。

這一時期誕生的廣告歌手如徐小鳳、關正傑、葉麗儀、仙杜拉、華娃等,作曲人如顧嘉輝,填詞如黃霑。

傳統的粵劇、粵曲過于典雅,而粵語時代曲又過于低俗,這兩者之間的空間,正好可以借粵語廣告歌來填補。

這時的粵語廣告歌,無論從歌手的唱功還是作曲、填詞的能力,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所以大眾聽到後並不反感,甚至一些經典曲目還頗受喜愛。

不過,這種喜愛僅僅存在于廣告歌曲中。在流行音樂中,大眾談及粵語,仍舊是不屑的態度。

所以這一時期的粵語時代曲,並沒有因為廣告歌的興旺而得到復蘇。但廣告歌的興旺,大批人才的注入,的確為粵語時代曲的復蘇奠定了堅實的條件。

這點在下一個時代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系我》時代(1974-1983)

「我系我」是黃霑在1976年,創作的歌曲《問我》中的歌詞。這首歌不僅是這一時代的代表作,歌詞中的「我系我」更暗示著此時香港人本土意識的形成。

時間進入七十年代,這一時期是香港青年人口的膨脹期。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香港,是他們的出生地。和上一代大為不同,他們不是移民,沒有對家鄉故土的懷念。因此較易對香港產生歸屬感。

甚至可以說,香港的本土意識,主要由他們而引起。而這些年輕人又是流行音樂的主要消費群體。

粵語流行曲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興起了。其開端,幾乎所有學者都認為是「無線」電視劇的主題曲《啼笑姻緣》。黃霑的論文中也贊同了這一觀點。

《啼笑姻緣》是由顧嘉輝作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主唱的一首粵語歌。

影視主題曲採用粵語,在香港流行音樂中,是一次巨大突破。首創先河,振臂高呼之人,自然也需要有一定的魄力,這人就是香港著名導演王晶的父親:王天林。

王天林晚年在「無線」任職電視劇總監製,對于粵語連續劇採用國語主題曲的現象早已不滿,終于在《啼笑因緣》中爆發,強硬要求音樂總監顧嘉輝,創作粵語主題曲。

多年後,顧嘉輝回憶起此事時仍然戰戰兢兢。直言稱,雖然歌曲是粵語,但在歌手方面還是找來了以唱英文歌和國語歌為主的仙杜拉,這樣一來,至少不會給人以低俗的感覺。可見,當時的信心實在不大。

然而,《啼笑因緣》一現身,便得到大眾的普遍接受。人們仿佛一夜之間就消除了對粵語的歧視,什麼「難登大雅」、「老土」的詞彙,這時也沒有人再提起。

這看似驟然而成的現象,實則已醞釀數年。

上個時代,粵語廣告歌曾傳遍香港的街頭巷尾。香港市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對方言母語建立了自信。

1972年,楚原導演的電影《七十二家房客》,首次採用粵語對白,並拿下年度票房冠軍一事,也間接證明了這種自信。

《啼笑因緣》大火後,一連串的粵語歌曲湧現,同樣得到大眾的追捧。當時有一則很經典新聞:

大學校長宴會後的小提琴演奏,竟也拉黎小田作曲的《人在旅途灑淚時》來娛賓。

不難看出,粵語歌曲這時已跨越階層的限制,上至上流知識份子,下至市井百姓,都已普遍接受。

「粵語流行曲」開始真正流行起來了。

這一時期,粵語歌的早期製作人們開始大膽嘗試和改革,為粵語流行曲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本玩法與規則。

作曲上,顧嘉輝處理和聲手法,沿用歐美流行曲的慣用方式。編樂上,則完全遵照當年留學美國 Berklee 所學。

歌詞方面,黃霑在《問我》中,首次摒棄了粵語時代曲陳舊的稱謂如「卿」「哥」「妹」「郎」「君」等,而採用比較直接的「你」、「我」。

在歌曲的整體創作上,規定了「先曲後詞」的製作方法,區別于國語時代曲的「先詞後曲」。所以這一時期的歌詞創作人,又稱作為「填詞人」。

由這一製作方法,引申而來的一個行內習慣是「日曲中詞」。

粵語流行曲迅速崛起,需求遠遠大于供應。唱片公司于是想到了這種既快速又有效的方法,將日本流行榜上的頂尖熱歌買來,填上粵語歌詞便可直接發行。

日本流行曲多用六音音階,東方味濃,比美國歌更適合香港人的耳朵。另外,這些歌曲已在日本市場經過了競爭和篩選,質量上有很大保證。

在港一經發行,即可引起轟動,不失為唱片公司老闆們的最好選擇。「日曲中詞」的作品,在粵語流行曲的興盛時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這也為以後,埋下了衰退的種子。

《滔滔兩岸潮》時代(1984-1997)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這是黃霑《滄海一聲笑》中的句子。用在這裡,「兩岸」所指,是海峽兩岸三地。

1984 年,張明敏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憑一首王福齡作曲,黃霑填詞的《我的中國心》,迅速走紅。同時也令國內文化部門,開始對香港歌曲稍有改觀。

隨後,上海電視臺開始播放「無線」連續劇《上海灘》,同名主題曲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人人傳誦。

如果說《我的中國心》打開了內地大門的話,那麼《上海灘》之後,香港普及文化潮才算真正深入內地,登陸祖國。

不久,由羅文一馬當先,在大陸的廣州連開七場演唱會。隨後,葉振棠、汪明荃、梅豔芳、葉麗儀等人,紛紛北上,輪流回歸。

與此同時,大陸的歌手也開始來港演出,如崔健、王虹、毛阿敏、韋唯、那英等。兩地交流逐漸頻繁。

香港藝人除了北上,也經常飛赴臺北演唱。而臺北的藝人如李宗盛、羅大佑、齊秦、蔡琴也紛紛來港演出。

這一時期,海峽兩岸三地,歌聲潮來潮去。香港作為海峽兩岸的中間點,執流行音樂之牛耳。

當然,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此。新、馬、泰、歐、加、美、澳,可以這麼說,但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語歌。

然而,如此不可一世的粵語流行曲,卻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跌進了谷底。黃霑在論文中,展示了一組年份與唱片總量及銷售總額的資料,

1995、17,003,800、18.53 億

1996、18,001,300、16.91 億

1997、15,000,000、13.53 億

1998、10,000,000、9.16 億

可以看出,96年,唱片總量仍在增加,但銷售總額已出現減少。

不過,真正的突變還是在97年,這一年,唱片減少了300多萬張,銷售總額直降三個多億。到98年時,總額已連95年的一半都不到了。粵語歌從此無力回天。

這看似突變式的衰退,實則已在繁榮的背後隱伏了很久。

黃霑對粵語流行曲的衰退是怎樣看待的?還要從港人的意識說起。

大批移民從之前對香港的不認同,到認同,再到建立自信。進入「滔滔兩岸潮」時代後,已然變成了自負。

這種自負,在消費者、音樂製作人,甚至相關領導身上均有體現。

對消費者們來說,這些人已發展成一種「自戀式」的感性消費。

他們一邊崇拜偶像,花費高價去聽演唱會。一邊又選擇完全與偶像崇拜背道而馳的娛樂:卡拉OK。自己當歌星。這一矛盾心理,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另外,卡拉OK的誕生,使音樂工業出現了個不太好的現象。作曲人為了遷就消費者,讓顧客唱的更舒服,從而在音域上收窄了創作范圍,也限制了本身的創作。

另一個大矛盾是:音樂製作上的大量生產與人才的青黃不接。

在唱片行前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的到來。太多人還沒有學會便已經走紅。

這種弊端在粵語歌供不應求的年代裡,自然不會惹人注目。但等到一切有條件的環境因素消失之後,香港流行曲本身的不健全就完全呈現出來了。

如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立之時,作曲家只寥寥數人,填詞人也不過十幾位。但這些人各有建樹,足以撐起流行音樂的一片天。

到九十年代初時,新晉成員已超過千人。但在97以後,唱片行業江河日下之際,又有幾人能留存下來呢,仍是寥寥數人,甚至比七十年代還要少。

可見,粵語歌曲的衰退,在巔峰期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另外,相關部門領導的自負,也成為壓倒粵語流行曲的最後一根稻草。

1988年,商臺老總更替,新官上任後,提出了第一個政策便是:以後商臺只播中文歌曲,而且逢星期一即推出「百份百原創日」。

這一舉措,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迴響。按理說,這項政策對粵語歌曲的發展是極有利的。

粵語歌本就興旺,從此更是旺上加旺,連競爭對手都沒有了。市場一片大好,同時更加劇了產品的粗製濫造。

所以,有不少學者認為,這項政策只是為了迎接97的到來,做的一場秀。

1995年,商臺再出新政策。推出「原創歌運動」,不再播放改編歌曲,尤其是「日曲中詞」的作品。

這項政策的初衷,本是為了提高港人的自主原創力。卻單方面過高估計了香港音樂製作人的水準。

改編歌曲本是粵語流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突如其來的一刀切,令本就到強弩之末的粵語歌曲,更雪上加霜。

黃霑就曾在論文中闡述,雖然香港流行音樂的衰落,原因很多,但商業電臺的「原創歌運動」,在沒有好好的配合香港現實條件而驟然推出,卻是香港流行音樂曲盛而衰的一個轉捩點。

從此香港樂壇和唱片工業一蹶不振,而且似乎看不見有什麼復蘇的跡象。

眼見起高樓,眼見樓塌了。對于這種衰退,黃霑也很無可奈何。在論文最後,引用了自己《強人》中的幾句歌詞來收尾:

莫記此中得失,不記恨愛相纏,只記共你當年,曾經相識過!

香港要先買來唱片,再由「香港電臺」播出。另一種是由娛樂電臺「麗的呼聲」,播放的歐西流行曲。

相較于「大戲」來說,這兩種流行曲,在當時算是極其小眾的。但不管怎麼說,1949年以前,香港居民耳中所聽,是華洋雜處,國粵英間歇互響的樂聲。

那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座小島在幾十年後會變成中國流行音樂的重要中心,影響至全球各地的華人。

然而,改變就在1949年發生了。

這一年,大陸的形勢發生了極速變化。一直默默無聞香港轉眼間變成了香餑餑。

一時間,香港成為大批酷愛自由,不願依附任何派別的中國人的理想天堂。大批人員物資開始流向此地。

據元邦建的《香港史略》所載:「8月,廣州解放前夕,一批資金流入香港。11日一天統計流入香港澳門的黃金達二萬兩。一周來已有五、六萬兩。」

資金的湧入尚在其次,人才的到來才是關鍵。當時,由夜上海移民到香港的人不勝枚舉。

這些人中,不僅有資金雄厚的電影老闆,經驗豐富的編導,當紅花旦,還有上海國語時代曲的音樂製作人才。

1949年,對香港來說無疑是極重要的一年。香港不費吹灰之力,甚至都不在計畫之中,便邁出了招商引資,引進人才的一大步。

之前在香港聽國語時代曲還要從上海買唱片,如今國語時代曲的創作基地已然建在了家門口。香港仿佛一夜之間便取代了上海,成了國語時代曲的新根據地。

上海人頭腦靈活,在國語時代曲紮根香港後,為迎合港人的口味,開始了因地制宜的調整。香港本土的「大戲」在頗為時髦的時代曲面前顯得毫無競爭力,很快便落入下風。

另外,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旬時,進入英文書院肆業的移民子弟,已經有了數年的語文訓練,開始粗通英語,漸漸形成對英文文化的響往。

居民素質的提升,間接推動了歐西流行曲即美國流行曲的發展,使本土的「大戲」更沒有了生存空間。到五十年代末時,傳統粵曲的生存空間便只剩下廣告歌了。

這一時期,流行音樂有兩大支流,即上海國語時代曲和美國流行曲。

隨著傳統粵劇、粵曲的衰退,香港流行音樂也進入了下一個時代。

《不了情》與《綠島小夜曲》時代(1960-1973)

《不了情》是王福齡譜曲,陶秦填詞的作品,很多人並不陌生。《綠島小夜曲》知道的人卻不多,這首歌是臺灣音樂人周藍萍的名作。

在發哥主演的港片《監獄風雲》 中,曾將此歌改成了粵語,粵語版火爆一時,名叫《友誼之光》。

這一時代是香港的轉型時代。

在《夜來香》時代,由大陸來港的中國人,都有一種「過客」的心態。只不過將這座殖民地都市,看作是提供兩餐溫飽,和遮雨避風之地,並沒有歸屬感。內心深處,總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

進入《不了情》時代後,移民者的這種心態便逐漸減弱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香港經濟的好轉,這些人開始覺得,香港不失為可以安居的地方,開始認同香港。

香港居民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香港在五十年代實行的小學教育普及,中學教育興起的政策開始出現效果。

這群接受過中、小教育的孩子踏入社會後,視野相對開闊,也頗懂文墨。所以難免對西方文化,多了一些向慕。令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化,有了些崇洋的特色。

為捕獲這些人的芳心,電懋電影公司首先推出了中、西結合的彩色歌唱片,一時間成為潮流尖端熱門名曲,廣受喜愛。

電懋的主要競爭對手:邵氏,也不甘示弱,開始將中國傳統地方戲曲流行音樂化,開拍大型古裝歌唱片。在李翰祥的《貂蟬》、《江山美人》的推動下,掀起了近二十年的黃梅調浪潮。

與黃梅調音樂同時存在的國語時代曲,這時也新人輩出,開始擺脫舊上海的影響,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個性和面貌。

故而這一時期的國語時代曲,又稱為「港式時代曲」,最顯著的代表人物是王福齡和顧嘉輝。雖名為「港式」,但語言仍為國語。

英文歌在「麗的電視」的推動下,地位始終如一。

所以,香港在這一時期,流行音樂的主流為美國流行曲、港式時代曲和黃梅調。

粵語歌呢,依舊只存在于廣告歌曲中。不過,香港經濟的騰飛,廣告行業也隨之興旺起來。由于廣告歌曲的製作經費充裕,報酬相對較高,因此也吸引來了不少廣告歌手和音樂製作人。

這一時期誕生的廣告歌手如徐小鳳、關正傑、葉麗儀、仙杜拉、華娃等,作曲人如顧嘉輝,填詞如黃霑。

傳統的粵劇、粵曲過于典雅,而粵語時代曲又過于低俗,這兩者之間的空間,正好可以借粵語廣告歌來填補。

這時的粵語廣告歌,無論從歌手的唱功還是作曲、填詞的能力,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所以大眾聽到後並不反感,甚至一些經典曲目還頗受喜愛。

不過,這種喜愛僅僅存在于廣告歌曲中。在流行音樂中,大眾談及粵語,仍舊是不屑的態度。

所以這一時期的粵語時代曲,並沒有因為廣告歌的興旺而得到復蘇。但廣告歌的興旺,大批人才的注入,的確為粵語時代曲的復蘇奠定了堅實的條件。

這點在下一個時代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系我》時代(1974-1983)

「我系我」是黃霑在1976年,創作的歌曲《問我》中的歌詞。這首歌不僅是這一時代的代表作,歌詞中的「我系我」更暗示著此時香港人本土意識的形成。

時間進入七十年代,這一時期是香港青年人口的膨脹期。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香港,是他們的出生地。和上一代大為不同,他們不是移民,沒有對家鄉故土的懷念。因此較易對香港產生歸屬感。

甚至可以說,香港的本土意識,主要由他們而引起。而這些年輕人又是流行音樂的主要消費群體。

粵語流行曲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興起了。其開端,幾乎所有學者都認為是「無線」電視劇的主題曲《啼笑姻緣》。黃霑的論文中也贊同了這一觀點。

《啼笑姻緣》是由顧嘉輝作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主唱的一首粵語歌。

影視主題曲採用粵語,在香港流行音樂中,是一次巨大突破。首創先河,振臂高呼之人,自然也需要有一定的魄力,這人就是香港著名導演王晶的父親:王天林。

王天林晚年在「無線」任職電視劇總監製,對于粵語連續劇採用國語主題曲的現象早已不滿,終于在《啼笑因緣》中爆發,強硬要求音樂總監顧嘉輝,創作粵語主題曲。

多年後,顧嘉輝回憶起此事時仍然戰戰兢兢。直言稱,雖然歌曲是粵語,但在歌手方面還是找來了以唱英文歌和國語歌為主的仙杜拉,這樣一來,至少不會給人以低俗的感覺。可見,當時的信心實在不大。

然而,《啼笑因緣》一現身,便得到大眾的普遍接受。人們仿佛一夜之間就消除了對粵語的歧視,什麼「難登大雅」、「老土」的詞彙,這時也沒有人再提起。

這看似驟然而成的現象,實則已醞釀數年。

上個時代,粵語廣告歌曾傳遍香港的街頭巷尾。香港市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對方言母語建立了自信。

1972年,楚原導演的電影《七十二家房客》,首次採用粵語對白,並拿下年度票房冠軍一事,也間接證明了這種自信。

《啼笑因緣》大火後,一連串的粵語歌曲湧現,同樣得到大眾的追捧。當時有一則很經典新聞:

大學校長宴會後的小提琴演奏,竟也拉黎小田作曲的《人在旅途灑淚時》來娛賓。

不難看出,粵語歌曲這時已跨越階層的限制,上至上流知識份子,下至市井百姓,都已普遍接受。

「粵語流行曲」開始真正流行起來了。

這一時期,粵語歌的早期製作人們開始大膽嘗試和改革,為粵語流行曲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本玩法與規則。

作曲上,顧嘉輝處理和聲手法,沿用歐美流行曲的慣用方式。編樂上,則完全遵照當年留學美國 Berklee 所學。

歌詞方面,黃霑在《問我》中,首次摒棄了粵語時代曲陳舊的稱謂如「卿」「哥」「妹」「郎」「君」等,而採用比較直接的「你」、「我」。

在歌曲的整體創作上,規定了「先曲後詞」的製作方法,區別于國語時代曲的「先詞後曲」。所以這一時期的歌詞創作人,又稱作為「填詞人」。

由這一製作方法,引申而來的一個行內習慣是「日曲中詞」。

粵語流行曲迅速崛起,需求遠遠大于供應。唱片公司于是想到了這種既快速又有效的方法,將日本流行榜上的頂尖熱歌買來,填上粵語歌詞便可直接發行。

日本流行曲多用六音音階,東方味濃,比美國歌更適合香港人的耳朵。另外,這些歌曲已在日本市場經過了競爭和篩選,質量上有很大保證。

在港一經發行,即可引起轟動,不失為唱片公司老闆們的最好選擇。「日曲中詞」的作品,在粵語流行曲的興盛時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這也為以後,埋下了衰退的種子。

《滔滔兩岸潮》時代(1984-1997)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這是黃霑《滄海一聲笑》中的句子。用在這裡,「兩岸」所指,是海峽兩岸三地。

1984 年,張明敏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憑一首王福齡作曲,黃霑填詞的《我的中國心》,迅速走紅。同時也令國內文化部門,開始對香港歌曲稍有改觀。

隨後,上海電視臺開始播放「無線」連續劇《上海灘》,同名主題曲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人人傳誦。

如果說《我的中國心》打開了內地大門的話,那麼《上海灘》之後,香港普及文化潮才算真正深入內地,登陸祖國。

不久,由羅文一馬當先,在大陸的廣州連開七場演唱會。隨後,葉振棠、汪明荃、梅豔芳、葉麗儀等人,紛紛北上,輪流回歸。

與此同時,大陸的歌手也開始來港演出,如崔健、王虹、毛阿敏、韋唯、那英等。兩地交流逐漸頻繁。

香港藝人除了北上,也經常飛赴臺北演唱。而臺北的藝人如李宗盛、羅大佑、齊秦、蔡琴也紛紛來港演出。

這一時期,海峽兩岸三地,歌聲潮來潮去。香港作為海峽兩岸的中間點,執流行音樂之牛耳。

當然,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此。新、馬、泰、歐、加、美、澳,可以這麼說,但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語歌。

然而,如此不可一世的粵語流行曲,卻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跌進了谷底。黃霑在論文中,展示了一組年份與唱片總量及銷售總額的資料,

1995、17,003,800、18.53 億

1996、18,001,300、16.91 億

1997、15,000,000、13.53 億

1998、10,000,000、9.16 億

可以看出,96年,唱片總量仍在增加,但銷售總額已出現減少。

不過,真正的突變還是在97年,這一年,唱片減少了300多萬張,銷售總額直降三個多億。到98年時,總額已連95年的一半都不到了。粵語歌從此無力回天。

這看似突變式的衰退,實則已在繁榮的背後隱伏了很久。

黃霑對粵語流行曲的衰退是怎樣看待的?還要從港人的意識說起。

大批移民從之前對香港的不認同,到認同,再到建立自信。進入「滔滔兩岸潮」時代後,已然變成了自負。

這種自負,在消費者、音樂製作人,甚至相關領導身上均有體現。

對消費者們來說,這些人已發展成一種「自戀式」的感性消費。

他們一邊崇拜偶像,花費高價去聽演唱會。一邊又選擇完全與偶像崇拜背道而馳的娛樂:卡拉OK。自己當歌星。這一矛盾心理,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另外,卡拉OK的誕生,使音樂工業出現了個不太好的現象。作曲人為了遷就消費者,讓顧客唱的更舒服,從而在音域上收窄了創作范圍,也限制了本身的創作。

另一個大矛盾是:音樂製作上的大量生產與人才的青黃不接。

在唱片行前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的到來。太多人還沒有學會便已經走紅。

這種弊端在粵語歌供不應求的年代裡,自然不會惹人注目。但等到一切有條件的環境因素消失之後,香港流行曲本身的不健全就完全呈現出來了。

如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立之時,作曲家只寥寥數人,填詞人也不過十幾位。但這些人各有建樹,足以撐起流行音樂的一片天。

到九十年代初時,新晉成員已超過千人。但在97以後,唱片行業江河日下之際,又有幾人能留存下來呢,仍是寥寥數人,甚至比七十年代還要少。

可見,粵語歌曲的衰退,在巔峰期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另外,相關部門領導的自負,也成為壓倒粵語流行曲的最後一根稻草。

1988年,商臺老總更替,新官上任後,提出了第一個政策便是:以後商臺只播中文歌曲,而且逢星期一即推出「百份百原創日」。

這一舉措,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迴響。按理說,這項政策對粵語歌曲的發展是極有利的。

粵語歌本就興旺,從此更是旺上加旺,連競爭對手都沒有了。市場一片大好,同時更加劇了產品的粗製濫造。

所以,有不少學者認為,這項政策只是為了迎接97的到來,做的一場秀。

1995年,商臺再出新政策。推出「原創歌運動」,不再播放改編歌曲,尤其是「日曲中詞」的作品。

這項政策的初衷,本是為了提高港人的自主原創力。卻單方面過高估計了香港音樂製作人的水準。

改編歌曲本是粵語流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突如其來的一刀切,令本就到強弩之末的粵語歌曲,更雪上加霜。

黃霑就曾在論文中闡述,雖然香港流行音樂的衰落,原因很多,但商業電臺的「原創歌運動」,在沒有好好的配合香港現實條件而驟然推出,卻是香港流行音樂曲盛而衰的一個轉捩點。

從此香港樂壇和唱片工業一蹶不振,而且似乎看不見有什麼復蘇的跡象。

眼見起高樓,眼見樓塌了。對于這種衰退,黃霑也很無可奈何。在論文最後,引用了自己《強人》中的幾句歌詞來收尾:

莫記此中得失,不記恨愛相纏,只記共你當年,曾經相識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