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星座生肖»正文

致敬親愛的劉女士

至今為止過往的所有的記憶中, 我和媽媽的相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生疏——懼怕——朋友。

在記憶深處, 我對“母親”這個概念很模糊。 因為在最初有記憶的時候, 我是被奶奶所撫養的, 那會兒初為人母的媽媽還未能很好的平衡擔負家庭與養育子女之間的關係, 只能將我交于奶奶撫養。 直到我開始上學前班的時候, 我才開始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一開始, 我很難適應沒有奶奶的生活, 原來總是奶奶幫我做好一切, 或者和奶奶一起做, 可回到父母身邊, 媽媽總是讓我自己去做, 媽媽更不會像奶奶那樣整天把我帶在身邊而是她做她的事情,

我自己在一旁玩, 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很難適應, 我也就和媽媽顯得很生疏。

開始上學以後呢, 由於我比別人去遲了半個學期, 上學前又只會寫和1, 自然遠遠的落後於別人。 加之, 對於那個年紀的我來說根本不知如何和別的小朋友們快速的建立關係, 這也就使得我討厭學習, 厭惡學校。 那時候媽媽已經嘗盡了作為農民的不易, 只希望我能脫離農村的苦海, 一心望女成鳳的媽媽把除幹農活以外的所有時間和經歷都用在了陪我學習上, 還記得當時六歲的我每天五點鐘起床獨自徒步去上學, 下午四點左右回家後, 除去吃飯那一會, 其餘的時間都在媽媽的嚴厲監督下寫作業直到十一二點,

甚至於媽媽一邊燒飯一邊都在給我聽寫, 假期呢媽媽在去田裡之前會把任務佈置給我, 媽媽回來後會檢查;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那時候媽媽會經常在走路, 在坐車的時候教我背古詩, 那時候會背很多的古詩, 雖然後來全都忘了。 媽媽這種嚴苛的管教對於只有六歲的我來說無異於讓我倍感壓力, 甚至於曾經的自己總是覺得很羡慕別的小朋友去下地幹活而自己只能寫作業。 六歲時候的我總是把“媽媽”稱作西遊記裡的“妖怪”, 所以那時候的媽媽對於我來說讓我感到害怕。

經過和爸爸媽媽幾年的生活, 我早已熟慣了父母的陪伴, 但生活好像就是總想教會我適應, 五年級時候轉學到城裡, 我又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如果說之前我總是覺得媽媽給了我太大的壓力, 剝奪了我所有的時間, 那麼離開媽媽後我才意識到我多麼渴望那份嚴苛的管教,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意識到自己要變得獨立, 要學會長大了, 我不會再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 尤其學習上, 即使沒有媽媽的檢查, 即使媽媽不給我佈置任務, 我也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而父母也認可了我的成熟, 給予了我巨大的信任, 媽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而且是日記本都會允許看的朋友。

媽媽對我說:“你和弟弟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驕傲, 而你考上大學便使我忘乎所以”。 但其實, 我只不過是將爺爺奶奶還有父母的付出進行整合的仲介, 爺爺奶奶給了我條件, 而媽媽從小便教會了我取得成功的方法與品質。

小時候的我不理解媽媽嚴格的要求, 但越長大就越發自內心的感謝媽媽。 正是媽媽從小讓我了刻苦學習才得以奠定我這求學過程中的踏實努力, 甚至於有人會問我怎樣培養起對文字、對閱讀的興趣, 沒事可以自己寫點東西, 我想這很大程度都得益于媽媽從小教我背古詩、讀書。 還有媽媽自身所擁有的吃苦耐勞的品質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 媽媽性格的堅毅、獨立、自強更是教會了我如何保持一個女性的自我。 如果非要說媽媽沒教給我的, 那一定就是媽媽美麗的容顏, 尤其是看過媽媽在我這個年紀時候的照片, 我更是認為媽媽在給我遺傳基因的時候忘了把美貌遺傳給我,

所以找不到男朋友能怪我嗎?

最後, 祝福在我眼中最美麗的劉女士:母親節快樂, 永葆您美麗容顏!送您的手鏈是投其所好, 送您的香包祝您健康快樂, 送您的這幅畫希望您像牡丹一樣高貴, 以上僅表示您的公主到哪都不會忘記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