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是如何對待舊主柴榮後人的?一項舉措令人動容

自打柴榮從義父郭威手中接下了後周皇帝之位後, 他便雄心勃勃的欲讓後周成為這亂世的終結者。 為此, 身為帝王的柴榮尚不曾貪圖享樂, 便踏上了南征北戰的烽火之中。 有感於亂世的紛爭, 他立下了三十年平天下的宏願, 並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前行。 可萬萬沒想到, 老天卻和他開了玩笑, 三十年的計畫只留給了他五年的時間。

西元959年, 柴榮在開封病逝, 臨死之前他下了一項政令, 解除了小舅子張永德殿前都點檢的軍務, 將這個禁軍統帥的位置交接給了趙匡胤。 誰曾料想, 英明一世的柴榮, 在彌留之際所下的這一政令,

就這樣將辛苦打下的後周江山拱手讓給了他人。

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的逆襲之路

出生於亂世之中的趙匡胤早年間一直碌碌無為, 這位後來的宋太祖當時全然不顧天下大勢, 熱衷於遊山玩水, 甚至在一座寺廟中住的不亦樂乎。

廟中的一位老和尚實在看不下去, 對他多番勸誡, 才總算讓他幡然醒悟。

西元948年, 孑然一身的趙匡胤投奔到了後漢大將郭威的帳下, 並跟隨著他征亂平叛。 此後的生涯, 趙匡胤就如同開了掛一般, 從一個無名小卒, 混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隨著郭威自立為帝, 建立後周之後, 趙匡胤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成為了滑州指揮使;而等到柴榮即位後, 這位後周功臣又再次得到遷升, 成為了禁軍中的將領。 在與北漢的大戰中, 趙匡胤奮勇當先, 又一次被提拔為殿前司的副長官, 而此時的趙匡胤, 可以說已經徹底成為了柴榮的親信。

之後的趙匡胤隨著柴榮南征北戰, 愈發得到這位後周皇帝的信任和賞識, 權勢也不斷擴大。

直到柴榮病逝之時, 將其正式任命為殿前都點檢。 要知道殿前都點檢可是禁軍的最高統帥, 而禁軍是作為皇帝的親衛軍, 在後周一朝一直是戰鬥力最強的精銳部隊。

之後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陳橋兵變, 在趙光義等人的慫恿和造勢下, 趙匡胤黃袍加身, 威逼柴宗訓禪位, 搖身一變成為了宋朝的開國皇帝。

黃袍加身

柴家後人的結局

作為柴榮曾經的心腹親信, 宋太祖趙匡胤在奪取後周政權之後, 又是怎麼對待舊主子嗣的呢?

史書記載的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 而前三個兒子在幼年之時, 皆被後漢隱帝殺害, 所以和趙匡胤也就沒有交集,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禪位的柴宗訓的結局如何。

被趕下了皇位後, 柴宗訓被趙匡胤降為了鄭王, 依舊享有皇室子弟的待遇, 並賜其丹書鐵券。 其母符太后, 也依舊保留了太后的頭銜, 只不過為避名諱, 從符太后變成了周太后。 之後母子二人遷往了房州生活, 可也不知道是因為遭受政變的驚嚇還是如何, 柴宗訓在20歲的時候就逝世了。

當柴宗訓死去的消息傳到趙匡胤那裡時, 這位趙官家還為此痛哭流涕, 並將其諡號為後周恭帝。

另外三子中, 柴熙讓在趙匡胤登基後就突然消失不見了, 據傳是擔心遇害而隱居躲了起來。 柴熙謹被宋朝大將潘美收為了義子, 可惜也只在宋朝待了四年, 就夭折了。 最後一個柴熙誨, 在被盧琰收為義子後, 隨其一起在浙江一帶隱居。 直到盧琰死後, 改名為盧璿的柴熙誨才出任官職, 備受重用, 甚至還被宋真宗封為了大宋的武烈侯。

柴氏後人

一舉措令人感動

有感于柴榮父子的知遇之恩,和視為親信的情義,趙匡胤在被迫黃袍加身後,自覺有愧于柴榮所托,於是在石碑上留下了一段祖訓,只有歷代君王才能見到。而這一石碑,在北宋被金覆滅之時,也得以問世。

石碑上記載: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也就是說,只要宋朝存活期間,柴氏後人就算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只有當他們謀逆作亂之時,才能將他們賜死。而且賜死還不能在公眾場合行刑,只能請到牢獄中讓他們自我了斷。並且在他們死後,他們犯的罪就消失了,不可以株連他們的家人。

想想被宋太宗斥責後,選擇自殺的趙德昭,你就可以想像這一道特權的含金量到底有多足。而且為了讓子孫後代遵守,宋太祖趙匡胤還加了一句“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柴榮雕像

黃袍加身究竟是時局脅迫還是有意為之,我們已經無法知曉。可從宋太祖對柴榮後人的態度,我們似乎可以窺見,這位備受爭議的帝王之仁義。

柴氏後人

一舉措令人感動

有感于柴榮父子的知遇之恩,和視為親信的情義,趙匡胤在被迫黃袍加身後,自覺有愧于柴榮所托,於是在石碑上留下了一段祖訓,只有歷代君王才能見到。而這一石碑,在北宋被金覆滅之時,也得以問世。

石碑上記載: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也就是說,只要宋朝存活期間,柴氏後人就算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只有當他們謀逆作亂之時,才能將他們賜死。而且賜死還不能在公眾場合行刑,只能請到牢獄中讓他們自我了斷。並且在他們死後,他們犯的罪就消失了,不可以株連他們的家人。

想想被宋太宗斥責後,選擇自殺的趙德昭,你就可以想像這一道特權的含金量到底有多足。而且為了讓子孫後代遵守,宋太祖趙匡胤還加了一句“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柴榮雕像

黃袍加身究竟是時局脅迫還是有意為之,我們已經無法知曉。可從宋太祖對柴榮後人的態度,我們似乎可以窺見,這位備受爭議的帝王之仁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