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家裝潢時,瓦工為了偷工減料「藏了4個貓膩」,入住後害得我「苦不堪言」

裝修是一門技術活, 其中有太多的細節和門道, 無論是品質方面、還是價格方面都可能會出現問題。 一般來說, 施工工人正常趕工不會影響施工品質, 但是不正常的趕工就會給你的裝修留下遺憾, 不論是單純損失一些材料還是裝修品質不達標, 都會為業主帶來經濟上和精力上的雙重損失。 我家在裝修時, 就出現了瓦工“偷工減料”的情況, 今天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提高警醒!

防水趕工期

我家的浴室、廚房、陽臺都做了防水, 做防水, 實際上就是刷防水劑。 一般需要刷2~3層, 我家選擇的是3層。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刷下層,

等到下層完全幹了, 再刷上層;重複兩次, 完成三層。 然而, 我家的這個工人卻很著急。 為了趕工期, 下層還沒完全幹, 他就把上層刷了一遍。

後果是, 剛住了一個月, 樓下的業主就找上門來, 說我家衛生間漏水了。 問了維修工人才知道, 我家的做法是不對的:下層防水層沒有完全幹透,

再刷一層, 會導致水向上拱起, 把上層防水層撐破。

而且這種做法要等幾個月才能顯現, 裝修階段做的閉水試驗根本查不出來。

瓷磚不對縫

同一房間的所有瓷磚接縫都要對齊。 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 沒有一個工人會偷懶。

但牆面與地面的接縫、不同房間的瓷磚接縫也需要對齊。 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首先, 牆面與地面的瓷磚接縫需要提前計算好位置和用量, 盡可能對齊。 常見廚衛地磚300*300mm, 牆磚300*600mm, 絕對可以拼裝。 縫好後, 牆壁和地板看起來會很整潔。

其次, 不同房間的瓷磚, 如果是鋪裝的, 沒有門檻石, 最好將縫隙配對在一起。 縫製後的連通性更強, 可以讓房間看起來更大。 有的瓷磚工會找出“很多瓷磚縫要剪, 造成浪費”的原因, 其實是嫌麻煩。

對縫的確需要切割更多的瓷磚, 但不會浪費太多。 再加上本身沒有門檻石,

這樣省下來的錢就足以彌補浪費掉的瓷磚了。

切割不規範

瓷磚切割絕對是個技術活, 也是瓦工中難度最大的活。 切割瓷磚並不是用機器切割瓷磚那麼簡單。 切哪裡、切多大都有講究。

正確的切割規劃, 是少切, 而且要把切割後的瓷磚放在房間的角落裡。 我家的入戶門處比較窄,還有一個轉角。工人竟然把轉角處的瓷磚切成了三塊,又重新拼了回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一塊磚的一角切下去,儘量保證它的完整性。

最後的結果是門口到處都是瓷磚縫。工人說:“沒事,我找別人給你做漂亮的美縫。”當時我真想馬上翻臉,讓他收拾東西離開。

所以,如果你想切好瓷磚,你需要一個完整的計畫。工人在施工前要提前計算好各種尺寸。瓷磚往哪裡鋪,往哪裡轉,切下來的磚能不能用,都要提前做好規劃。

濫用背膠

瓷磚背膠並不是新鮮事物,只是近幾年才大規模使用。其初衷是增強瓷磚的附著力,防止瓷磚空鼓脫落。現在成了工人偷懶、多收費的工具。

我家所有的牆磚都用瓷磚背膠。背膠使用後確實很結實。但價格高,膠水本身的污染也比較大,導致我的居住體驗很差。

真正使用背膠的地方是當大尺寸或低吸水率的瓷磚上牆的時候。普通牆磚,用水泥砂漿鋪裝就夠了。

泡水/不泡水

工地上經常能看到一個裝滿水的大桶,裡面泡著幾塊瓷磚。瓷磚泡水是為了防止瓷磚過度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導致水泥砂漿粘度降低。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瓷磚都需要泡水——吸水率低於0.5%的瓷磚沒有泡水的必要。所有其他瓷磚在施工前都要浸泡在水中。其次是我家遇到的問題——泡水時間過長。工人們甚至前一天把瓷磚泡在水裡,直到第二天才開工。這會導致瓷磚吸水率過小,造成水泥砂漿與瓷磚粘結力不足。

瓷磚泡水多長時間,與溫度、瓷磚吸水率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一般20分鐘到2小時不等。具體時間要看水中氣泡的程度,待氣泡剛剛消失時拿出來施工,才是最好的。

在裝潢時,很多人都比較在意裝潢的顏值,卻低估了這些硬裝的實用性。事實上,硬裝對我們的居住舒適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疏漏就可能為日後的生活帶來不少的麻煩。以上小編整理的瓦工在防水、瓷磚、膠水、上牆等階段可能出現的紕漏,希望大家在裝潢時能夠做好監督,裝出滿意理想的房子~

我家的入戶門處比較窄,還有一個轉角。工人竟然把轉角處的瓷磚切成了三塊,又重新拼了回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一塊磚的一角切下去,儘量保證它的完整性。

最後的結果是門口到處都是瓷磚縫。工人說:“沒事,我找別人給你做漂亮的美縫。”當時我真想馬上翻臉,讓他收拾東西離開。

所以,如果你想切好瓷磚,你需要一個完整的計畫。工人在施工前要提前計算好各種尺寸。瓷磚往哪裡鋪,往哪裡轉,切下來的磚能不能用,都要提前做好規劃。

濫用背膠

瓷磚背膠並不是新鮮事物,只是近幾年才大規模使用。其初衷是增強瓷磚的附著力,防止瓷磚空鼓脫落。現在成了工人偷懶、多收費的工具。

我家所有的牆磚都用瓷磚背膠。背膠使用後確實很結實。但價格高,膠水本身的污染也比較大,導致我的居住體驗很差。

真正使用背膠的地方是當大尺寸或低吸水率的瓷磚上牆的時候。普通牆磚,用水泥砂漿鋪裝就夠了。

泡水/不泡水

工地上經常能看到一個裝滿水的大桶,裡面泡著幾塊瓷磚。瓷磚泡水是為了防止瓷磚過度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導致水泥砂漿粘度降低。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瓷磚都需要泡水——吸水率低於0.5%的瓷磚沒有泡水的必要。所有其他瓷磚在施工前都要浸泡在水中。其次是我家遇到的問題——泡水時間過長。工人們甚至前一天把瓷磚泡在水裡,直到第二天才開工。這會導致瓷磚吸水率過小,造成水泥砂漿與瓷磚粘結力不足。

瓷磚泡水多長時間,與溫度、瓷磚吸水率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一般20分鐘到2小時不等。具體時間要看水中氣泡的程度,待氣泡剛剛消失時拿出來施工,才是最好的。

在裝潢時,很多人都比較在意裝潢的顏值,卻低估了這些硬裝的實用性。事實上,硬裝對我們的居住舒適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疏漏就可能為日後的生活帶來不少的麻煩。以上小編整理的瓦工在防水、瓷磚、膠水、上牆等階段可能出現的紕漏,希望大家在裝潢時能夠做好監督,裝出滿意理想的房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