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7歲國醫大師獨家養生方:大米配它煮粥,脾胃強、血糖穩、人更長壽!

國醫大師呂仁和呂老是位“資深”糖尿病患者, 已經確診30多年, 也患過腦梗、頸椎病等多種疾病。 在治療的同時, 呂老給自己制定了調理的方案, 不僅血糖控制地非常穩定, 健康狀況也有很大的改善。

呂老去年參加《養生堂》節目△

呂老的調理方法不僅適合糖尿病患者, 對於一般人群的保健也有調脾胃、氣血, 助長壽的作用。 快跟小廚一起看看怎麼做吧!

一碗長壽粥, 控糖調脾胃

和普通的粥不同, 呂老的長壽粥非常稠, 其中的水分含量很少, 只比乾飯濕潤一點, 因此不太容易因為澱粉吸收過快引起血糖增高。 另外五穀雜糧搭配的比例好, 血糖不易出現大的波動。

食用的同時呂老一直在監控血糖, 剛開始血糖會有一點波動, 但堅持食用時間久了, 長壽粥發揮了調理脾胃的作用, 血糖反而變得更平穩了一些。

【配料】大米10-15克、小米10-15克、玉米碴5克、花生3-5粒、紫米3克、薏米3克、綠豆3克、紅豆3克。 (以上為呂老推薦的一人一天的量, 具體可根據自己的血糖水準和食量調整)

【功效】這碗粥配料非常豐富, 可以說除了控糖, 對調理脾胃、補氣、清熱祛濕等都有幫助。

【做法】以上所有食材洗淨, 加開水煮至粘稠, 大概需要1小時左右。

【提醒】糖尿病患者在喝粥之前, 要在醫生指導下先把血糖調平穩了, 再按照呂老的經驗喝粥就更妥當了, 血糖高的患者在喝粥後需要檢測血糖, 以便調整粥中的大米分量。

一杯代茶飲, 清熱又明目

上了年紀後視力隨之下降, 很多朋友都深受困擾,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還容易出現眼底病變等併發癥。

呂老認為, 視力下降和肝火旺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保護眼睛、明目要從清肝熱入手。 他自己也常用的這杯代茶飲, 就有助於清熱解毒、明目醒腦。

【做法】石斛、菊花、桑葉、枸杞各3-5克, 開水沖泡做代茶飲即可。

【方解】桑葉和菊花清熱解毒, 明目涼血;石斛清熱、提高人體免疫力;枸杞滋陰補腎、明目。

兩個穴位,調節氣血

呂老曾經發生過腦梗,所以非常注重通暢血管,除了治療和運動,他還推薦了兩個自用的穴位,對促進血液迴圈有幫助。

這是兩個腳上的穴位 —— 解溪穴和太溪穴,按這兩個穴位可以調節人體內的氣血陰陽,調理脾胃和腎臟,對於改善下肢血液迴圈非常好。下肢血液迴圈通暢了,也會直接影響到全身的血液迴圈和腦供血,對於血管病變、腦中風等血管疾病的患者是非常好的保健穴。

01解溪穴

取穴方法:腳向上勾起,小腿和足背交界處的橫紋凹陷處即為解溪穴。

02太溪穴

取穴方法:踝關節內後方,和腳後跟腱中間的凹陷處為太溪穴。

這兩個穴位位置比較接近,可以將一條腿抬起來,用食指和中指按解溪穴,大拇指按太溪穴,就可以一隻手同時按兩個穴位。

建議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經常按揉,每次5-10分鐘。

國醫大師一粥一茶方

有助於平穩血糖、健脾胃、助長壽

還有兩個穴位,調暢氣血

遠離血管問題

兩個穴位,調節氣血

呂老曾經發生過腦梗,所以非常注重通暢血管,除了治療和運動,他還推薦了兩個自用的穴位,對促進血液迴圈有幫助。

這是兩個腳上的穴位 —— 解溪穴和太溪穴,按這兩個穴位可以調節人體內的氣血陰陽,調理脾胃和腎臟,對於改善下肢血液迴圈非常好。下肢血液迴圈通暢了,也會直接影響到全身的血液迴圈和腦供血,對於血管病變、腦中風等血管疾病的患者是非常好的保健穴。

01解溪穴

取穴方法:腳向上勾起,小腿和足背交界處的橫紋凹陷處即為解溪穴。

02太溪穴

取穴方法:踝關節內後方,和腳後跟腱中間的凹陷處為太溪穴。

這兩個穴位位置比較接近,可以將一條腿抬起來,用食指和中指按解溪穴,大拇指按太溪穴,就可以一隻手同時按兩個穴位。

建議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經常按揉,每次5-10分鐘。

國醫大師一粥一茶方

有助於平穩血糖、健脾胃、助長壽

還有兩個穴位,調暢氣血

遠離血管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