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末老照片:貴婦人洗小腳靠人伺候,女學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福建莆田舊稱興化府, 是八閩古府之一。 古興化府由莆仙兩縣組成, 當地人傑地靈, 人才輩出。 自古就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

據統計, 在古代這裡出進士多達2400多人、其中有22名文武狀元、14名宰相和近70名尚書, 是名副其實的科舉名邦。

本組圖片拍攝於清末時期, 從中我們能夠感受一個世紀前, 這塊神奇土地上濃郁的人文氣息。

吃席的人們

幾名圍坐在八仙桌旁吃席的男子, 旁邊有個專門侍候席面的人。 有意思的是, 坐在上首的除了一位白鬍子老人外, 還有一位年輕人。 古人吃席最講究長幼尊卑, 上座的這位年輕人應該是輩分比較高或比較有名望之人。

洗腳的婦人

一名坐在椅子上的婦人將腳放在矮條凳上, 僕人蹲下身子打算幫她洗腳。 當時的福建地區, 能裹小腳的大多是富貴人家的女子, 因為她們不需要像窮人家的孩子那樣從小就要幹各種雜活。

剃頭匠人

四處遊走的年輕剃頭匠, 挑著擔子上一頭是板凳和盆架, 一頭是工具箱。 一旦有人打招呼, 隨時隨地就可以開張, 服務範圍包括剃頭、刮面、盤辮子和掏耳朵等。

教會女校的樓梯

原設于“奕世金紫”故址的鑄益女校,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初建, 稱為“內女學”, 又叫“美以美女書院”, 宣統元年(1909年)改名為“鹹益女校”。 圖中呈現的是學校一角, 校內建築以石頭為基礎, 牆面青磚到頂, 牆根處建有排水溝。 有一架木質樓梯可通往二樓。

樓上的女生

課間十分, 學校的女孩子們走出教室, 聚集在二樓的走廊上, 手扶欄桿向下張望。 她們都是低年級的學生, 年齡很小。 從她們身後還有樓梯可知, 這棟教學用建築起碼有三層樓高。

洗衣服

這些女生全部住校,日常生活全由自己打理。圖中所呈現的是女生的洗衣的場所,幾隻大木盆一字排開,年齡不同的女孩子正在盆裡洗衣服。她們旁邊是一口汲水用的水井。

就餐時間

學校採用集體就餐制,學生們在同一餐廳裡進餐,每桌分座八人。桌面上飯菜一樣, 只有幾碟小菜,數量不多。

辦公室

學校辦公室內的陳設很西化,百葉窗,牆壁上掛著照片框和一把扇子。有意思的是,一側的書櫥帶有一個折疊式的寫字臺,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節省空間。一名中國女教員正伏案辦公。

女生宿舍

位於樓上的女生宿舍,走廊上鋪著地板,乾淨、寬敞、整潔,兩邊是門對門的學生寢室。一名手拿雨傘的女子正站在走廊上,走廊盡頭是一扇大窗戶。

照鏡子的女孩

一名穿著撒花睡衣的女子正對著小鏡子盤頭打扮。“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從古至今,女孩子都是同樣愛美的。

做女紅

從服飾上看,還是上圖的那名照鏡子的女孩子。此時的她盤腿坐在床頭,手裡拿著鞋樣正在比劃。床很簡陋,用木板搭在條凳上。牆上貼滿了圖片,這點和現在的小女生沒有什麼區別。

洋牧師

清同治五年(1866年),華人牧師林振珍在家鄉南日島草湖創立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基督教自此傳入莆田。圖中是一座洋人牧師的住宅,西式的房屋,門前掛著中國的大紅燈籠。在門前所坐者為一對洋人牧師夫婦,旁邊站著的幾名中國人是他們的僕人和信徒。

莆田寶塔

這座寶塔位於原文峰宮對面鳳山寺後面,底座為石頭砌成,木質塔身。後毀于火災,石造基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拆除。

河上的橋

在淺水溪上用石頭搭建起來的小橋,有一個人撐著雨傘正踏石經過。這種看似古拙的過河小橋非常簡易,也非常實用,而且不耽擱流水暢行。

洗衣服

這些女生全部住校,日常生活全由自己打理。圖中所呈現的是女生的洗衣的場所,幾隻大木盆一字排開,年齡不同的女孩子正在盆裡洗衣服。她們旁邊是一口汲水用的水井。

就餐時間

學校採用集體就餐制,學生們在同一餐廳裡進餐,每桌分座八人。桌面上飯菜一樣, 只有幾碟小菜,數量不多。

辦公室

學校辦公室內的陳設很西化,百葉窗,牆壁上掛著照片框和一把扇子。有意思的是,一側的書櫥帶有一個折疊式的寫字臺,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節省空間。一名中國女教員正伏案辦公。

女生宿舍

位於樓上的女生宿舍,走廊上鋪著地板,乾淨、寬敞、整潔,兩邊是門對門的學生寢室。一名手拿雨傘的女子正站在走廊上,走廊盡頭是一扇大窗戶。

照鏡子的女孩

一名穿著撒花睡衣的女子正對著小鏡子盤頭打扮。“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從古至今,女孩子都是同樣愛美的。

做女紅

從服飾上看,還是上圖的那名照鏡子的女孩子。此時的她盤腿坐在床頭,手裡拿著鞋樣正在比劃。床很簡陋,用木板搭在條凳上。牆上貼滿了圖片,這點和現在的小女生沒有什麼區別。

洋牧師

清同治五年(1866年),華人牧師林振珍在家鄉南日島草湖創立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基督教自此傳入莆田。圖中是一座洋人牧師的住宅,西式的房屋,門前掛著中國的大紅燈籠。在門前所坐者為一對洋人牧師夫婦,旁邊站著的幾名中國人是他們的僕人和信徒。

莆田寶塔

這座寶塔位於原文峰宮對面鳳山寺後面,底座為石頭砌成,木質塔身。後毀于火災,石造基座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拆除。

河上的橋

在淺水溪上用石頭搭建起來的小橋,有一個人撐著雨傘正踏石經過。這種看似古拙的過河小橋非常簡易,也非常實用,而且不耽擱流水暢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