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光390萬積蓄,退休金「月光」,引發子女不滿老人:我錯了嗎?

花光積蓄回農村養老, 引發子女不滿

鄧大爺年輕的時候做生意賺了一些錢, 現在老了幹不動了, 便和老伴商量著回去農村養老。

回想二三十年前, 大夥都想著在外面賺了錢就回家蓋房子, 鄧大爺卻不一樣。 他不僅在老家市區買了房子,

讓自己的三個子女都在城市上學和長大, 還把自己的生意發展的特別好。

但鄧大爺也是個花錢特別大手大腳的人, 做生意之外各種應酬, 吃喝玩樂樣樣精通, 所以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

留在手頭的資金便也沒有多少了。

自從和老伴決定回老家農村養老後, 鄧大爺便開始著手準備在老家建房子的事宜。

因為一直在外定居, 所以鄧大爺在老家並沒有自己的房子, 看到現在農村的有錢人都是蓋三層小別墅,

鄧大爺心裡也癢癢的。

一來也是想著房子給自己養老, 二來是想讓兒女們節假日帶著孫輩回來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因此鄧大爺和老伴商量後,

便一口氣蓋了個三層樓。

從打基地到裝修, 從硬裝到軟裝, 鄧大爺一個人回農村老家, 完成了「蓋房子」這件大事。 原本,

鄧大爺想給子女一個驚喜, 卻沒想到, 當鄧大爺把孩子們帶回老家,

給他們看看這個自己花了一年心血才搞定的房子時, 換來的是子女們的一臉嫌棄。

一個孩子說, 現在城市房價漲得快, 農村的房子蓋來有什麼用啊, 一年也住不了幾次。

另一個孩子也直言鄧大爺搞的這戶型、裝修都完全跟不上城市的審美。

當知道鄧大爺為了蓋這個房子差不多花光了自己的積蓄時, 一個孩子毫不客氣的說:「你把錢都花了以後怎麼辦呢?

萬一有個大病小痛的都沒錢……」

鄧大爺跟兒女解釋,

這些他都想過了, 實在不行, 以後把城市的那套房子買了養老。 畢竟人老了,

住在農村方便也舒服, 空氣新鮮, 希望孩子們有空也常回來看看。

聽說父親要賣掉城市的房子, 兒子更是不爽了, 直接質問父親:「你把房子賣了我們住哪裡?你的孫子住哪裡?

爸, 你不能這麼自私啊!」

鄧大爺心如刀絞, 他知道兒子個個收入不低, 卻一心只想著「啃老」, 他們不是沒有自己的房子,

只是住在鄧大爺的房子裡, 自己的房子卻在出租……

回想自己的一生, 正如《遺願清單》中的修理工摩根一樣, 年輕的時候因為娶妻生子,

一輩子都在為家庭責任和家人活著, 把自己的夢想遺忘在一邊。

好不容易人到老年, 鄧大爺想按自己喜歡的方式, 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 卻引發子女不滿。

有人說, 人老了最可悲的是明明有錢, 卻自己做不了主。

鄧大爺的情況, 其實也是很多中國家庭的寫照, 孩子的錢是自己的錢, 父母的錢卻不是自己的錢。

沒錢的父母想方設法幹活賺錢補貼孩子, 有錢的父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花錢。

那麼, 像鄧大爺一樣的老人, 花光積蓄回農村建一棟房子, 就算沒有退休金, 賣掉他在市區那個地段好的房子,

也能確保晚年無憂, 為什麼孩子們就不能理解和支持呢?

老兩口退休金「月光」, 被兒女嘲諷「敗家」

無獨有偶, 一位親戚老兩口退休後就拿著積蓄到處旅遊和生活, 前陣子回來,

沒跟子女商量就去換了一輛二十多萬的車。

結果兒女們知道後,個個都表情嚴肅、臉色難看,其中一位孩子還說要把大夥都叫來,召開家庭會議。會議上,

都是孩子們對老兩口的指責與「嘲諷」。

孩子們說來說去,都是同樣的幾句話,諸如:「爸媽,你們都一把年紀了,一定要留著點錢防身」、

「都這個歲數了,還換什麼車呀,而且還換這麼貴的,有這個錢還不如給你孫子出國留學呢。」、

「反正以後你們老了病了,我們沒錢的,別現在這麼敗家,月月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孩子都在詩和遠方,父母卻一生都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好不容易,

現在有些老人願意突破傳統的觀念,在老年好好為自己而活,這些子女反倒不樂意了?

親戚說:「你們就這麼怕爸媽給你們增添負擔呀?我沒問你們拿過一分錢,你們也沒有主動給過我們一分錢吧?

我和你媽媽一輩子不容易,現在老了,難道還要我們為你們活著麼?」

子女們沉默。

老人花光自己的退休金好好生活,錯了嗎?

老人花光自己的退休金,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有錯嗎?以下三位「子女」的回答,戳痛兩代人的心,一起來看。

01 錢女士:子女生活無憂,老人的錢應該花在自己身上

有錢不花的話,留著幹嘛。辛苦了大半輩子,人到老年,該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倘若子女生活無憂,作為老人真的無需太操心,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好好去享受一個安寧、悠閒、

舒心的晚年生活,那麼你開心了,孩子也開心。

02 方先生:留足積蓄「防病」的情況下,退休金「月光」無可厚非

我不反對退休金「月光」,但我反對身無分文的月光,人老了免疫力抵抗力都在下降,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弱,

花錢的地方卻越來越多,倘若自己手裡沒有一點積蓄,那麼一旦病倒,拖累的就是自己子女的小家庭。

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倒不是貪圖老人的錢財,只希望他們能「有準備」的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給自己和子女都留一條後路。

03 劉先生:子女生活困難的話可以適當幫助,其次要謹防上當受騙

老人花自己賺的錢,子女們無需過多指責,那也是老人自己前半生努力的結果,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父母作為榜樣,

而不是各種阻止老人花錢,或是看不慣。

不是年輕人才有享受生活的權利,老年人同樣也有。

相信倘若子女真的生活困難,父母也不會坐視不理,但年輕人首先要自己爭氣。

當然啦,倘若老人花大筆錢去買保健品等,那就是很不應該了,子女們也應該及時制止。老年人「有錢」是好事,

但同時也要提高謹防上當受騙意識。

寫在最後

退休金怎麼花,自己花光光還是留給子女花?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不同的家庭情況不一樣,與之相匹配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樣。

希望父母與子女之間多一點的理解,老一輩的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容易,作為兒女的我們,還年輕,自己想要的生活,

完全可以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奮鬥。

說到底,只要父母對自己的未來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我們作為子女的,就無需干預太多,

他們懂得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我們應該高興,並真心去祝福。

-END-

今日話題:如果父母花光自己的退休金,你能理解嗎?

前陣子回來,

沒跟子女商量就去換了一輛二十多萬的車。

結果兒女們知道後,個個都表情嚴肅、臉色難看,其中一位孩子還說要把大夥都叫來,召開家庭會議。會議上,

都是孩子們對老兩口的指責與「嘲諷」。

孩子們說來說去,都是同樣的幾句話,諸如:「爸媽,你們都一把年紀了,一定要留著點錢防身」、

「都這個歲數了,還換什麼車呀,而且還換這麼貴的,有這個錢還不如給你孫子出國留學呢。」、

「反正以後你們老了病了,我們沒錢的,別現在這麼敗家,月月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孩子都在詩和遠方,父母卻一生都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好不容易,

現在有些老人願意突破傳統的觀念,在老年好好為自己而活,這些子女反倒不樂意了?

親戚說:「你們就這麼怕爸媽給你們增添負擔呀?我沒問你們拿過一分錢,你們也沒有主動給過我們一分錢吧?

我和你媽媽一輩子不容易,現在老了,難道還要我們為你們活著麼?」

子女們沉默。

老人花光自己的退休金好好生活,錯了嗎?

老人花光自己的退休金,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有錯嗎?以下三位「子女」的回答,戳痛兩代人的心,一起來看。

01 錢女士:子女生活無憂,老人的錢應該花在自己身上

有錢不花的話,留著幹嘛。辛苦了大半輩子,人到老年,該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倘若子女生活無憂,作為老人真的無需太操心,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好好去享受一個安寧、悠閒、

舒心的晚年生活,那麼你開心了,孩子也開心。

02 方先生:留足積蓄「防病」的情況下,退休金「月光」無可厚非

我不反對退休金「月光」,但我反對身無分文的月光,人老了免疫力抵抗力都在下降,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弱,

花錢的地方卻越來越多,倘若自己手裡沒有一點積蓄,那麼一旦病倒,拖累的就是自己子女的小家庭。

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倒不是貪圖老人的錢財,只希望他們能「有準備」的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給自己和子女都留一條後路。

03 劉先生:子女生活困難的話可以適當幫助,其次要謹防上當受騙

老人花自己賺的錢,子女們無需過多指責,那也是老人自己前半生努力的結果,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父母作為榜樣,

而不是各種阻止老人花錢,或是看不慣。

不是年輕人才有享受生活的權利,老年人同樣也有。

相信倘若子女真的生活困難,父母也不會坐視不理,但年輕人首先要自己爭氣。

當然啦,倘若老人花大筆錢去買保健品等,那就是很不應該了,子女們也應該及時制止。老年人「有錢」是好事,

但同時也要提高謹防上當受騙意識。

寫在最後

退休金怎麼花,自己花光光還是留給子女花?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不同的家庭情況不一樣,與之相匹配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樣。

希望父母與子女之間多一點的理解,老一輩的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容易,作為兒女的我們,還年輕,自己想要的生活,

完全可以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奮鬥。

說到底,只要父母對自己的未來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我們作為子女的,就無需干預太多,

他們懂得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我們應該高興,並真心去祝福。

-END-

今日話題:如果父母花光自己的退休金,你能理解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