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很多孩子在提到父母的時候都會說到「嘮叨」二字, 在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明白這是父母的良苦用心, 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覺得這是一種煩惱。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 大多是「低層次父母」

大多數父母嘮叨的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孩子, 讓孩子把自己的話記在心上。 茹茹媽媽便是如此, 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大多都有一支魔仙棒鉛筆, 茹茹看到後也非常想要。 回家後, 茹茹像媽媽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想要一支魔仙棒鉛筆。

媽媽聽到後開啟了她的嘮叨模式, 不僅說原來的鉛筆是剛買的, 還有好幾支, 買新的太浪費, 還列舉了魔仙棒鉛筆的種種不好。

茹茹一點都聽不進媽媽的嘮叨, 覺得媽媽肯定是覺得自己還有鉛筆, 所以不給自己買。 于是, 茹茹在上學時偷偷把鉛筆藏了起來, 然後回家告訴媽媽自己鉛筆丟了。

茹茹拙劣的演技當然沒有騙過媽媽, 不過媽媽還是給茹茹買了魔仙棒鉛筆。 買回來後, 茹茹對于魔仙棒鉛筆喜愛得不行, 高興了好幾天, 寫作業都變得更加認真了。 媽媽看到後, 才發現或許自己的嘮叨是錯的。

​有育兒專家認為, 「低層次父母」才會跟孩子喋喋不休講道理。 李玫瑾教授也認為, 在孩子6歲之前, 父母的嘮叨是「黃金」, 但當孩子到了12歲, 父母的嘮叨就是「垃圾」。

父母若發現嘮叨對孩子的作用並不大後, 應該怎麼做?

換個人進行教育, 減少孩子的疲憊感。

很多家庭中的媽媽會十分嘮叨, 但是卻發現自己的話還不如平時不怎麼管孩子的爸爸的話管用。

這其實就是因為孩子對媽媽的話已經產生了疲憊感, 對媽媽的話不再重視, 這時候換一個教育孩子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停止嘮叨, 適當讓孩子受挫。

父母作為過來人明白的事情當然比孩子多, 嘮叨孩子也是想要讓孩子少走些彎路,

但是既然孩子不願意聽。 那麼, 父母可以停止嘮叨, 適當讓孩子走走彎路, 讓他們受受挫折, 過後他們便會明白父母的嘮叨其實是對的, 開始慢慢聽父母的話。

尋找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他們可以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定相同的, 嘮叨或許可以對某些孩子適用, 但是一定不會對所有孩子適用。 所以, 父母一定要尋找一種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 例如有的孩子適用行動式的教育方式, 即會接受父母某些教育行為, 從而進行模仿。 當父母尋找到有效的教育方式後, 便會明白嘮叨或許真的解決不了問題。

父母的嘮叨是愛,但不嘮叨也是

一流的父母一般都會明白這個道理,嘮叨確實是因為愛孩子,但是不嘮叨,科學教育孩子也是對孩子愛。所以,父母們要學會換種方式愛孩子,讓孩子更能接受到自己的愛意。

父母的嘮叨是愛,但不嘮叨也是

一流的父母一般都會明白這個道理,嘮叨確實是因為愛孩子,但是不嘮叨,科學教育孩子也是對孩子愛。所以,父母們要學會換種方式愛孩子,讓孩子更能接受到自己的愛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