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95年,徐克用《梁祝》班底拍了一部鬼片,卻一點也不嚇人

1994年徐克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為素材拍攝了一部《梁祝》, 電影上映後, 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為了延續《梁祝》的票房熱潮, 彌補觀眾對梁祝CP的意難平,

所以原班人馬又拍了這部《花月佳期》。

吳奇隆和楊采妮將《梁祝》中的滿心愛意延續到了《花月佳期》中, 配合的天衣無縫。

《花月佳期》是一部在當時非常稀有的穿越片, 原來徐克早在1995年就已經把時空穿越的梗玩得很好。 困于當時的技術能力, 各個特效鏡頭的效果參差不齊, 但勝在各種梗原創性強, 銜接自然不做作, 拍得很妙。

1、穿越愛情故事

1920年代, 銀行職員江繼威(吳奇隆飾)和戲班小花旦洪欣欣(楊采妮飾)在七夕節各自去月老廟求姻緣, 江繼威對外表清純的張小盈(張庭飾)一見鍾情, 卻不小心撞了想要偷拿紅繩的洪欣欣,

自然遭到洪欣欣報復, 兩人成為冤家。

兩星期後, 洪欣欣在戲臺上看見了江繼威的鬼魂, 原來江繼威被小盈設美人計, 捲入銀行搶劫案, 被案件主謀閻羅王(何家駒飾)勒死在電線桿旁滅口。

江繼威發現可以借助電線回到人間,

跑到戲班希望洪欣欣可以幫他回到過去挽回被殺的命運。 洪欣欣在江繼威的苦纏下答應, 用電燈泡實現穿越。

兩人多次穿越回去但沒能改變命運, 但在時光穿梭中逐漸瞭解對方, 互生情愫。 最終兩人決定直接去兩周前的自己告知實情,

四人合力將閻羅王幹掉。

他們改變了命運, 所以未來的洪欣欣和江繼威消失, 兩周前的洪欣欣和江繼威也開始了他們的姻緣。

2、深刻主題

本片作為愛情片有其深刻的主題:愛上一個人接納他的過去, 幫助他克服歷史遺留問題。 但想改變過去又很難, 江繼威和洪欣欣穿越幾次都未能改變歷史。最終洪欣欣愛上的也並不是江繼威本人,愛上的是江繼威的鬼魂,甚至說「我希望你們兩個可以調換」。

現實中的愛情裡人們所愛上的也往往是自己所臆想的幻影,不是真正的對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愛錯了人,相愛需要不斷的磨合才能最終愛上對方。最後穿越回來的江繼威和洪欣欣消失了,但陽間的兩人才發現,紅線已纏住了他們。

3、笑點頻頻

但本片同時作為喜劇片,徐克的幽默搭配著清奇的腦回路,在花月佳期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

徐克向來熱衷于戲班場景。《刀馬旦》、《花月佳期》、《上海之夜》,甚至《財叔》都選擇了戲班符號,這種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又道具豐富的場景很適合發生故事。

吳奇隆與楊采妮從梁祝中的苦命鴛鴦變成本片歡喜冤家,互相報復的情節輕鬆幽默。

未來和現在的吳、楊,戲班的人,搶銀行的團夥頭目閻羅王,未來的閻羅王,各路人馬交匯在一起,因為各種誤會、混亂而產生很多笑料,因為未來的吳、楊既要改變歷史,又不能被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影片中設定已死的吳奇隆和閻羅王白天必須蒙面不然光照後五官會變形,且不能離自己太近否則會彈開。

片中的閻羅王變形後,幾乎讓本片成了怪獸片……

處理好這種時光倒流的劇本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如果未來的人和現在的人交集少,觀眾比較容易分清角色,但戲劇性和笑料就會不足。如果未來的人和現在的人經常同框,就容易出現錯亂和邏輯問題,觀眾看得雨裡霧裡。

徐克偏偏就善于利用人物的複雜製造笑料。尤其是未來和現在的楊采妮、葛民輝掉在河裡那一段,編排很複雜,兩個楊采妮跌落水,要上岸,但並不混亂。

徐克還安排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喜劇效果。如開頭廟會中忽悠大家買藥水的小販。

婚姻介紹攤位的阿貝問楊采妮的理想型,說著白馬王子真的看到一匹白馬,然後白馬移開,背後是一個肥佬……

吳奇隆飾演的江繼威被小盈誘惑,小盈問他:「我叫小盈,你叫什麼名啊?」此時吳奇隆被色相迷得靈魂出竅,回答「我叫喂雞......啊不,我叫繼威啊。」

另外,徐克是眾所周知的特效控,熱衷于引進最新的特效技術,技術常常淩駕劇情之上。

4、奇思妙想

1995年的《花月佳期》是徐克的一次技術玩票,沒有承擔太多的壓力,反而顯得奇思妙想靈性十足。

比起徐克其他大打特效牌的作品,《花月佳期》的特效談不上精美,透著倉促和窮酸,可是這是一次創意嘗試,徐克1995年已經向影壇證明他夠格駕馭奇幻片。

吳奇隆的鬼魂去見楊采妮,這一段奇幻橋段用了許多技術:吳奇隆五官變形。

楊采妮被頭上許多代表她心情的標點符號砸中腦袋。

本片最有特色的特技場景是吳奇隆楊采妮摸了電線桿所進入的空間,這些鏡頭所用扭曲錯亂的光學效果增添詭異氣氛,在這個陰間需緩慢行走,一旦動作過快,講話動作過大,五官或手腳會掉在地上。

楊采妮初入陰間沒有經驗,嘴巴掉在地上,卻仍在開口說話。

在陰間兩個人如果靠得太近,回到陽間時會黏在一起。

吳奇隆和楊采妮回到戲班,見到熟人楊采妮需要把背面的吳奇隆藏起來,鬧出許多笑話。

離開陰間需要他們來時用的電燈泡被再次點亮,如果這個電燈泡碎了,他們就無法回到陽間了。最終閻羅王是因為楊采妮及時打破電燈泡,在陰間爆炸了。

《花月佳期》在票房上面斬獲了512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44位,雖然在票房和口碑上和《梁祝》有點差距,甚至被人認為這是徐克借著《梁祝》的餘威拍的圈錢片。

不過《花月佳期》港式喜劇本身而言已經足夠精彩,足以吊打現在許多所謂喜劇片和大片。

江繼威和洪欣欣穿越幾次都未能改變歷史。最終洪欣欣愛上的也並不是江繼威本人,愛上的是江繼威的鬼魂,甚至說「我希望你們兩個可以調換」。

現實中的愛情裡人們所愛上的也往往是自己所臆想的幻影,不是真正的對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愛錯了人,相愛需要不斷的磨合才能最終愛上對方。最後穿越回來的江繼威和洪欣欣消失了,但陽間的兩人才發現,紅線已纏住了他們。

3、笑點頻頻

但本片同時作為喜劇片,徐克的幽默搭配著清奇的腦回路,在花月佳期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

徐克向來熱衷于戲班場景。《刀馬旦》、《花月佳期》、《上海之夜》,甚至《財叔》都選擇了戲班符號,這種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又道具豐富的場景很適合發生故事。

吳奇隆與楊采妮從梁祝中的苦命鴛鴦變成本片歡喜冤家,互相報復的情節輕鬆幽默。

未來和現在的吳、楊,戲班的人,搶銀行的團夥頭目閻羅王,未來的閻羅王,各路人馬交匯在一起,因為各種誤會、混亂而產生很多笑料,因為未來的吳、楊既要改變歷史,又不能被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影片中設定已死的吳奇隆和閻羅王白天必須蒙面不然光照後五官會變形,且不能離自己太近否則會彈開。

片中的閻羅王變形後,幾乎讓本片成了怪獸片……

處理好這種時光倒流的劇本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如果未來的人和現在的人交集少,觀眾比較容易分清角色,但戲劇性和笑料就會不足。如果未來的人和現在的人經常同框,就容易出現錯亂和邏輯問題,觀眾看得雨裡霧裡。

徐克偏偏就善于利用人物的複雜製造笑料。尤其是未來和現在的楊采妮、葛民輝掉在河裡那一段,編排很複雜,兩個楊采妮跌落水,要上岸,但並不混亂。

徐克還安排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喜劇效果。如開頭廟會中忽悠大家買藥水的小販。

婚姻介紹攤位的阿貝問楊采妮的理想型,說著白馬王子真的看到一匹白馬,然後白馬移開,背後是一個肥佬……

吳奇隆飾演的江繼威被小盈誘惑,小盈問他:「我叫小盈,你叫什麼名啊?」此時吳奇隆被色相迷得靈魂出竅,回答「我叫喂雞......啊不,我叫繼威啊。」

另外,徐克是眾所周知的特效控,熱衷于引進最新的特效技術,技術常常淩駕劇情之上。

4、奇思妙想

1995年的《花月佳期》是徐克的一次技術玩票,沒有承擔太多的壓力,反而顯得奇思妙想靈性十足。

比起徐克其他大打特效牌的作品,《花月佳期》的特效談不上精美,透著倉促和窮酸,可是這是一次創意嘗試,徐克1995年已經向影壇證明他夠格駕馭奇幻片。

吳奇隆的鬼魂去見楊采妮,這一段奇幻橋段用了許多技術:吳奇隆五官變形。

楊采妮被頭上許多代表她心情的標點符號砸中腦袋。

本片最有特色的特技場景是吳奇隆楊采妮摸了電線桿所進入的空間,這些鏡頭所用扭曲錯亂的光學效果增添詭異氣氛,在這個陰間需緩慢行走,一旦動作過快,講話動作過大,五官或手腳會掉在地上。

楊采妮初入陰間沒有經驗,嘴巴掉在地上,卻仍在開口說話。

在陰間兩個人如果靠得太近,回到陽間時會黏在一起。

吳奇隆和楊采妮回到戲班,見到熟人楊采妮需要把背面的吳奇隆藏起來,鬧出許多笑話。

離開陰間需要他們來時用的電燈泡被再次點亮,如果這個電燈泡碎了,他們就無法回到陽間了。最終閻羅王是因為楊采妮及時打破電燈泡,在陰間爆炸了。

《花月佳期》在票房上面斬獲了512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44位,雖然在票房和口碑上和《梁祝》有點差距,甚至被人認為這是徐克借著《梁祝》的餘威拍的圈錢片。

不過《花月佳期》港式喜劇本身而言已經足夠精彩,足以吊打現在許多所謂喜劇片和大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