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先別著急寫作業,簡單做1件小事,學習效果翻倍

很多父母都抱怨, 孩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 總是要磨磨蹭蹭地推到最晚才寫作業,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 從而導致要熬夜寫作業, 又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

那麼孩子放學回家是不是就要先寫作業才做其實事情呢?也不見得。

1.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 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

在一次節目中, 李玫瑾教授提到:充分的體育鍛煉有幫助。

李教授認為, 12歲之前, 孩子需要充分的體育鍛煉, 這能讓他們充沛的精力得到釋放。

孩子放學回家後的一件事情, 不要讓他先寫作業或者先吃飯, 可以讓孩子出去運動一下, 可以打打球, 跑跑步。

至少運動半個小時後再回來寫作業, 他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學習效率也更加高。 家長若是想要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可以嘗試一下這個辦法。

①運動讓孩子更精神

運動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而多巴胺可以帶來愉悅的情緒體驗, 讓人感到精神亢奮、心情激動。 所以在適當的運動之後, 孩子會覺得神清氣爽、頭腦清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作業, 效率自然會更高。

②運動讓孩子記憶力更好

運動還會刺激血清素的分泌,

血清素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能夠調節人的情緒和精力, 還可以提高記憶力。

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後學習詞彙的速度比運動前提高了30%。 越運動, 大腦活躍細胞就越多, 工作效率就越高。

孩子在充分的運動之後, 記憶力有所提升, 可能平時5分鐘也記不住一個單詞, 但運動後卻能記住一兩個甚至更多, 並且記憶更牢固。

③運動讓孩子更加專注

有研究表明, 體育鍛煉能夠改善所有年齡段人群機體的專注力, 當然也包括學生的。

專注力的保持, 需要有兩個功能得到發揮, 第一是持續的注意力, 就是我們能在一定時長內專注于特定的資訊;第二是執行功能, 就是我們能夠在複雜水準上精神思考和做決定的能力。

注意力對學生的學業發展有明顯的影響, 而運動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所以, 我們可以看到, 經常運動的孩子, 學習的專注力明顯高于不經常運動的孩子。

2.聰明的父母, 都懂得「勞逸結合」

學習的事情無法一蹴而就, 是一場持久戰, 就像我們放風箏時,

如果我們始終把手裡的線繃得太緊, 不僅拿線的人會心累, 另一頭的風箏也不會飛的太久甚至斷掉。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張弛有度, 合理調整線的長度, 我們手裡的風箏才能靈活應對風速和風向的變化, 隨風起舞。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 還能夠讓他們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堅持每天跑步三十幾年, 他說:「跑步, 在我迄今為止的人生中養成的諸多習慣裡, 恐怕是最為有益的一個, 具有重要意義。 我覺得, 由于從不間斷的跑步, 我的軀體和精神大致朝著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強化。

在高壓的學習之下,孩子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內心也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問題,而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緩解方式。

通過運動,孩子能夠將心中的壓力釋放,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和放鬆的感覺,同時擁有更加清醒的大腦。

並且,在運動成為習慣之後,孩子的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3.讓孩子「勞逸結合」,可以參考這3點

①別「偷走」孩子的運動時間

有些孩子其實是非常願意去玩耍和運動的,但他們的運動時間卻被我們給「偷走」了。

我們怕孩子摔倒、弄髒,只願意讓他們玩一些文靜的遊戲;我們為了讓孩子考個好成績,報了無數的培訓班、補習班,孩子的時間都被上課、作業填滿,哪有時間運動?就連睡眠都難以保證。

所以,想要讓孩子運動起來,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給他運動的機會。

②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有人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但事實是,絕不僅僅是21天。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遠比我們想象的更久,所以更需要堅持。

運動對于孩子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學會堅持。首先不妨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運動,慢慢地形成習慣,從中找到樂趣和意義。

孩子嘗到甜頭後會發現,在運動之後,自己沒有之前那麼鬱悶了,原本閉塞的思路也好像打開了,學習起來更能集中注意力了,身體也更加有力氣……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③制定學習計畫

會制定學習計畫的孩子,往往更加有主見,學習也更加專注。因為他們很清楚,什麼時候應該學習,什麼時候可以玩耍。

玩的時候痛痛快快地玩。學習的時候也就認認真真的學習了,學習效率當然也不低了。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自主安排學習計畫,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一天的學習計畫列出來,或者列出下一周的學習計畫,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需要學習。

孩子若是能堅持,家長也可以給孩子一點獎勵,鼓勵孩子繼續堅持。養成制定學習計畫的習慣,對孩子高年級的學習更加有用。

對于學生來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是關鍵,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

而且身體好,才有其他一切的可能性,所以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多給孩子一些鍛煉時間,也引導孩子鍛煉。

在高壓的學習之下,孩子是非常容易生病的,內心也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問題,而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緩解方式。

通過運動,孩子能夠將心中的壓力釋放,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和放鬆的感覺,同時擁有更加清醒的大腦。

並且,在運動成為習慣之後,孩子的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3.讓孩子「勞逸結合」,可以參考這3點

①別「偷走」孩子的運動時間

有些孩子其實是非常願意去玩耍和運動的,但他們的運動時間卻被我們給「偷走」了。

我們怕孩子摔倒、弄髒,只願意讓他們玩一些文靜的遊戲;我們為了讓孩子考個好成績,報了無數的培訓班、補習班,孩子的時間都被上課、作業填滿,哪有時間運動?就連睡眠都難以保證。

所以,想要讓孩子運動起來,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給他運動的機會。

②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有人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但事實是,絕不僅僅是21天。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遠比我們想象的更久,所以更需要堅持。

運動對于孩子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學會堅持。首先不妨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運動,慢慢地形成習慣,從中找到樂趣和意義。

孩子嘗到甜頭後會發現,在運動之後,自己沒有之前那麼鬱悶了,原本閉塞的思路也好像打開了,學習起來更能集中注意力了,身體也更加有力氣……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③制定學習計畫

會制定學習計畫的孩子,往往更加有主見,學習也更加專注。因為他們很清楚,什麼時候應該學習,什麼時候可以玩耍。

玩的時候痛痛快快地玩。學習的時候也就認認真真的學習了,學習效率當然也不低了。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自主安排學習計畫,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一天的學習計畫列出來,或者列出下一周的學習計畫,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需要學習。

孩子若是能堅持,家長也可以給孩子一點獎勵,鼓勵孩子繼續堅持。養成制定學習計畫的習慣,對孩子高年級的學習更加有用。

對于學生來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是關鍵,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

而且身體好,才有其他一切的可能性,所以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多給孩子一些鍛煉時間,也引導孩子鍛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