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為什麼孩子被罵到哭,還轉身求抱抱?瞭解完背後的原因,寶媽落淚了

有沒有發現, 孩子做了壞事, 家長忍不住發脾氣, 大吼一頓, 但是孩子呢, 剛被罵了一頓, 轉頭就兩眼含淚朝著媽媽求抱抱, 這樣的場景我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靜下心來思考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表現呢?難道孩子做錯事, 被罵了, 被吼了, 他心裡不委屈麼?甚至有的時候, 媽媽越生氣, 孩子抱媽媽越緊呢?

帶著這些問題, 我專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 發現,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愛我們, 真的超過了我們愛孩子, 就拿被罵還要求抱抱這件事來說, 可別小看了孩子的這個動作, 這裡面蘊含著孩子對我們深深的愛, 瞭解完這些原因後, 很多寶媽都忍不住落淚了。

原因一:主動示好, 希望得到媽媽的原諒

孩子做錯了事, 其實內心是非常的清楚的, 所以當媽媽吼了自己, 罵了自己之後, 孩子內心確實會感覺非常的委屈。

但是孩子, 又心疼媽媽,

不想讓媽媽太生氣, 所以才會臉上掛著淚水來求抱抱, 目的就是想要主動示好, 希望得到媽媽的原諒。

原因二:出于本能的依賴媽媽

在孩子6歲之前, 對媽媽幾乎都是絕對的依賴, 絕對的信任, 即便是媽媽吼了自己, 罵了自己, 孩子也依然想在媽媽的懷裡尋求安慰, 因為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 唯一能給他們安全感的地方, 就是媽媽溫暖的懷抱。

這也是為什麼奶油媽媽建議大家,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不要打他, 而是要給他一個溫暖的抱抱的原因。

原因三:擔心被媽媽拋棄

在面對兇巴巴的媽媽的時候, 每個孩子心裡其實都是忐忑不安的, 他不明白:

我不過就是把杯子摔碎了, 撕了幾張抽紙嘛。 為什麼平時和藹可親的媽媽瞬間就變成怪獸啦?而且說話聲音還這麼大?

是不是媽媽不喜歡我了?是不是媽媽覺得我不再是她的小寶貝了……

所以, 小傢伙們就趕快主動伸出雙手來求抱抱, 想要印證一下自己內心的這個想法。

所以奶油媽媽建議, 如果你吼完, 罵完孩子之後, 孩子哭著找你求抱抱, 那這個時候, 大家不要猶豫, 請立刻伸出雙手抱著你的小可愛。 不管孩子錯了什麼事情, 所有的教育, 引導, 都放在孩子情緒平復之後再來做。

但同時, 奶油媽媽也想提醒各位父母, 孩子小的時候, 難免會犯錯, 難免會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 如果只是一味地吼罵, 只會教出一個膽小自卑、不自信的孩子, 當孩子做了壞事的時候, 我們不妨試試下面這幾個小方法。

第一:不放縱自己發脾氣, 家長學著控制情緒

教育專家陳鶴琴說: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 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 只有用溫和的方式, 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我們不妨試試在看到孩子犯錯或者幹了壞事的時候, 在心裡先默數10個數, 先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 心態擺正之後, 再來開口跟孩子說話。

其實仔細想來, 很多時候我們發脾氣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錯, 而是因為孩子的這個行為可能會給我們添麻煩, 或者是讓我們丟面子。

比如說:孩子打碎了玻璃杯。 這個時候我們發脾氣, 是因為生氣孩子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動,沒有拿穩杯子麼?

不是的,我們生氣的是,孩子打碎的這只杯子,是我特別喜歡的,同時也會擔心玻璃碎渣會傷到孩子,而且杯子碎了之後,我們還需要花時間精力來打掃,然後花錢再去買新杯子。

所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放縱自己發脾氣,搞清楚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對于媽媽來說很重要。

第二:降低音量,輕聲教育

之前看過一期《超級育兒師》的節目,跟拍了一對母子一天的生活狀態。

在整個過程中,育兒師發現,媽媽的脾氣格外暴躁,帶孩子去菜市場,孩子好奇地問東問西,媽媽卻不耐煩地說: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不要再煩我了。

孩子累了想讓媽媽抱抱,媽媽卻轉身吼道:我手裡拿這麼多東西,怎麼抱?就連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也都是被媽媽的吼叫聲叫醒的。

這位媽媽求助的問題是:為什麼自己的兒子總是這麼叛逆,脾氣差?

為了讓媽媽發現事情的真相,節目組給媽媽安排了一個聲音體驗場所,讓媽媽感受下自己的聲音。

結果,媽媽情緒崩潰,捂緊耳朵蹲在地上崩潰大哭。

原來,她被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嚇到了,直到這一刻這位媽媽才明白,原來家裡最大的那個噪音就是她自己,原來她才是導致孩子脾氣差,叛逆不聽話的罪魁禍首。

很多家長會誤以為吼孩子是教育孩子,是為了他好,但是殊不知,孩子脆弱,敏感的內心是極易受到傷害的。

父母脫口而出的指責和負面言語,不僅會破壞掉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導致孩子形成叛逆,暴躁的性格缺陷,還有可能會給孩子留下一生都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請降低音量,輕聲跟孩子交流,不要讓你的吼罵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器。

第三:嘗試著讓孩子承擔後果,而不是用吼罵來制止孩子犯錯

想讓孩子避免被燙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親自體驗一下,什麼是燙,媽媽可以給孩子倒一杯溫度稍高的水,讓孩子觸摸,而不是當孩子被燙傷之後,再去吼罵孩子,說他是豬腦子,笨孩子。

想讓孩子早睡早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體驗一下,遲到的後果,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讓孩子自動自發的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而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鬧鐘,讓每一天都從吼叫聲中開始。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請不要總是朝著孩子發脾氣,不要總是責駡孩子笨,嘗試著控制情緒,輕聲跟孩子交流,不要一邊說著,我很愛我的孩子,一邊又用最殘忍的語言來傷害我們的孩子。

最好的父母,永遠不會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幸福的家庭,不會讓孩子活在吼罵聲中。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請你用行動告訴他。

是因為生氣孩子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動,沒有拿穩杯子麼?

不是的,我們生氣的是,孩子打碎的這只杯子,是我特別喜歡的,同時也會擔心玻璃碎渣會傷到孩子,而且杯子碎了之後,我們還需要花時間精力來打掃,然後花錢再去買新杯子。

所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放縱自己發脾氣,搞清楚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對于媽媽來說很重要。

第二:降低音量,輕聲教育

之前看過一期《超級育兒師》的節目,跟拍了一對母子一天的生活狀態。

在整個過程中,育兒師發現,媽媽的脾氣格外暴躁,帶孩子去菜市場,孩子好奇地問東問西,媽媽卻不耐煩地說: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不要再煩我了。

孩子累了想讓媽媽抱抱,媽媽卻轉身吼道:我手裡拿這麼多東西,怎麼抱?就連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也都是被媽媽的吼叫聲叫醒的。

這位媽媽求助的問題是:為什麼自己的兒子總是這麼叛逆,脾氣差?

為了讓媽媽發現事情的真相,節目組給媽媽安排了一個聲音體驗場所,讓媽媽感受下自己的聲音。

結果,媽媽情緒崩潰,捂緊耳朵蹲在地上崩潰大哭。

原來,她被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嚇到了,直到這一刻這位媽媽才明白,原來家裡最大的那個噪音就是她自己,原來她才是導致孩子脾氣差,叛逆不聽話的罪魁禍首。

很多家長會誤以為吼孩子是教育孩子,是為了他好,但是殊不知,孩子脆弱,敏感的內心是極易受到傷害的。

父母脫口而出的指責和負面言語,不僅會破壞掉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導致孩子形成叛逆,暴躁的性格缺陷,還有可能會給孩子留下一生都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請降低音量,輕聲跟孩子交流,不要讓你的吼罵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器。

第三:嘗試著讓孩子承擔後果,而不是用吼罵來制止孩子犯錯

想讓孩子避免被燙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親自體驗一下,什麼是燙,媽媽可以給孩子倒一杯溫度稍高的水,讓孩子觸摸,而不是當孩子被燙傷之後,再去吼罵孩子,說他是豬腦子,笨孩子。

想讓孩子早睡早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體驗一下,遲到的後果,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讓孩子自動自發的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而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鬧鐘,讓每一天都從吼叫聲中開始。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請不要總是朝著孩子發脾氣,不要總是責駡孩子笨,嘗試著控制情緒,輕聲跟孩子交流,不要一邊說著,我很愛我的孩子,一邊又用最殘忍的語言來傷害我們的孩子。

最好的父母,永遠不會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幸福的家庭,不會讓孩子活在吼罵聲中。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請你用行動告訴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