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是無能的人,越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往往愛做4件事

我們都在生活中遇到過這兩種人:

一種人能力一般, 卻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喜歡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一種人能力出眾, 卻覺得自己非常普通, 樂于對別人的意見虛心學習, 覺得自己需要進步。

哲學家羅素曾說:「整個世界的問題在于, 愚者和狂徒對自己總是如此確信, 而智者則滿是疑慮。 」

人能力不同, 會對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決斷, 將命運導向了不同的方向。

越有能力的人, 越明白提高自我的重要性;越無能的人, 越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1、越無能, 越無知

生物學家查理斯·達爾文說:「無知要比博學更容易產生自信。

越是對事物一知半解的人, 越容易以為自己已經站在了高點, 去隨意評價別人。

其實, 無知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無知還自以為有知的人。

這樣的人, 如井底之蛙, 只看到井口大的天空, 卻以為那就是整個世界。

越是有能力的人, 越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越是本事不大的人, 越容易因認知的局限, 高估自己的能力。

就像電視劇《婆婆來了》中的大哥王傳祥, 剛到城市的他, 沒有工作經驗, 沒有學歷文憑, 卻一心認定自己是賺大錢的人。

弟媳給他介紹了工作, 剛上班就與人發生衝突, 事後不僅拒絕道歉, 還覺得是工作不好;

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他, 看到老鄉做生意賺了錢,

自己也要做生意, 沒本錢就企圖賣掉弟媳的陪嫁房。

看上去很不可思議, 但這樣的事情卻在生活中時常上演:「成為攝影師有什麼難的, 不就是拍照片嘛!」「設計有什麼了不起, 不就是五分鐘的事情嘛!」

其實, 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達克效應」:越是能力差的人, 越容易高估自己的水準。

他們不僅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 還不能客觀評判事物。

難怪有人說:「知道自己無知便是覺醒, 承認自己無知便是開竅。 」本事不大的人, 往往因為看不清本質而低估事物的難度, 高估自己的本領。

人非生而知之者, 明白自己的無知, 瞭解自己的不足, 便要勝出眾多無知且不自知的人。 為人處世,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為自己找到正確的位置, 便已贏了一半。

2、越無能, 越衝動

一位精神科醫生說:「在任何情況下, 你如何做出情緒反應, 都是一種選擇。 」

遇事衝動, 缺乏理性, 便選擇了隨時可能失控的人生;遇事淡定, 沉著思考, 則選擇了擁有長遠規劃的人生。

明朝政治家張居正, 在沒有掌握實權之前, 一邊用心思考當時社會出現的問題,

一邊沉著隱忍, 不衝動行事, 不隨意「站隊」。

有一次, 他很用心地給皇帝寫了一道叫《論時政疏》的奏摺, 裡面說了很多朝廷出現的問題, 但並沒有得到重視。

對此, 張居正不僅沒有衝動地向皇帝討答案, 也沒有消極氣餒。

他明白, 自己還需要等待時機, 然後再一展抱負。

于是他冷眼旁觀當時的內閣鬥爭, 終于等到了命運的轉捩點, 成為流芳百世的「救世宰相」。

真正聰明的人, 從不做「初生的牛犢」, 那看似勇猛的行為, 不過是情緒化的表現。

怒時不言, 惱時不爭。

遇事先思考判斷再行動, 穩得住情緒, 才能做事理智, 不被情緒所控。

就如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所言:「在任何時候衝動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如果忍耐能化解不該發生的衝突, 這樣的忍耐永遠是值得的。

但是, 如果頑固地一意孤行, 非但不能化解危機, 還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

放下衝動, 用理智處理事情, 如此, 方能最大可能避免因為能力壁壘所形成的問題。

然而, 越是無能的人, 越對自己有著過度的自信。

他們不收集資訊完善意見, 就盲目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們不理性思考, 就衝動行事。

聽風就是雨, 一有點問題就跳起來。

這樣的人, 大多會陷入人生困頓中, 哪怕深受衝動之苦, 也會放之任之, 最終深受其痛。

3、越無能,越閉塞

認知如枷鎖,困住我們的思維,限制我們的未來。

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擴大認知,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思維,在錯誤中得到成長。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會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眼界、見識、能力。

就如心理學上的「皮球原理」。

皮球體內的空氣,就像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越是學習新事物,皮球體內的空氣越多,相應的,皮球外部接觸到的空氣也越多。

皮球外部所接觸到的空氣,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所謂真正的知識,便是知道自己無知的程度。

「傻瓜認為自己是明智的,而聰明人則認為自己是個傻瓜。」莎士比亞亦如是說。

越是無能的人,越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滿足于自己的現狀,不學習,不接受新事物,輕者止步不前,重者被世界淘汰。

反而是能力越大的人,越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對未知領域充滿敬畏。

紅了一輩子的演員陳道明,便心懷若穀,一直在學習的路上。

在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時,陳道明不過是去客串一下。

在劇中,他的戲份和臺詞都很少,但陳道明並沒有因此放鬆。

在沒有戲份時,他就站在旁邊,看大家演戲的方式。

馬伊琍曾回憶道:「他說他那個年代演戲,表演帶有年代痕跡。

帶著那個年代感的痕跡,到現在的年代來演戲,可能得脫節。」

陳道明便抱著學習的態度,看年輕演員是如何演戲的。

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胸襟,讓陳道明成為多少人心中的表演藝術家、老戲骨。

反觀諸多能力不強的人,早就停止了學習,錯把無知當全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命不凡。

抓不住機遇,看不到差距。

最終被高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還抱怨是命運的不公。

4、越無能,越「上推下卸」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于人。」自知佼佼者,往往能直面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問題,從內審查自己。

無知平庸者,卻更容易為自己找到藉口,把問題歸結于他人,也把責任推給他人。

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便是如此,一旦出現問題,便把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崇禎十五年,明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多地接連失守,崇禎皇帝想要議和,又怕被大家說自己「無能」。

于是便讓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進行這件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臣們還是知道了議和的事情。

面對大家對陳新甲的指責,崇禎皇帝不僅不替陳新甲說話,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陳新甲的身上,以「私自議和」的罪名處斬了陳新甲。

類似的事情發生多了,大臣們也明白了崇禎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再遇到問題,便保持沉默,就連兵臨城下之時,也無人願獻上一計。

但崇禎皇帝依然把亡國的責任推卸給了大臣,一句「諸臣誤朕」,道盡了一生悲劇。

一個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人,會讓自己落入一個死胡同。

如心理學上的「驗證性偏差」理論:人們對于自己的一個判斷,更樂意去證實它是正確的,而不樂意去證實它是錯誤的。

無能的人更是如此,認準了一件事,就爭辯到底。

還總容易把問題歸結于別人,寧可強詞奪理地狡辯,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

不斷去驗證「自己沒錯」的判斷。

無論對錯,都固執地認為自己的判斷永遠沒有問題,如果出現問題,那就是別人的問題。

這便如阻斷了前進之路,把諸多可能,擋在門外,只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條羊腸小徑,越走越窄。

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一個真正睿智的人,會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把無知當無畏,不把衝動當直率,不把固執當堅毅。

命運如想象力豐富的劇作家,為我們的人生寫下了不同的劇本。

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依然可以讓劇本變換底色。

3、越無能,越閉塞

認知如枷鎖,困住我們的思維,限制我們的未來。

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擴大認知,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思維,在錯誤中得到成長。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會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眼界、見識、能力。

就如心理學上的「皮球原理」。

皮球體內的空氣,就像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越是學習新事物,皮球體內的空氣越多,相應的,皮球外部接觸到的空氣也越多。

皮球外部所接觸到的空氣,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所謂真正的知識,便是知道自己無知的程度。

「傻瓜認為自己是明智的,而聰明人則認為自己是個傻瓜。」莎士比亞亦如是說。

越是無能的人,越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滿足于自己的現狀,不學習,不接受新事物,輕者止步不前,重者被世界淘汰。

反而是能力越大的人,越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對未知領域充滿敬畏。

紅了一輩子的演員陳道明,便心懷若穀,一直在學習的路上。

在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時,陳道明不過是去客串一下。

在劇中,他的戲份和臺詞都很少,但陳道明並沒有因此放鬆。

在沒有戲份時,他就站在旁邊,看大家演戲的方式。

馬伊琍曾回憶道:「他說他那個年代演戲,表演帶有年代痕跡。

帶著那個年代感的痕跡,到現在的年代來演戲,可能得脫節。」

陳道明便抱著學習的態度,看年輕演員是如何演戲的。

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胸襟,讓陳道明成為多少人心中的表演藝術家、老戲骨。

反觀諸多能力不強的人,早就停止了學習,錯把無知當全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命不凡。

抓不住機遇,看不到差距。

最終被高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還抱怨是命運的不公。

4、越無能,越「上推下卸」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于人。」自知佼佼者,往往能直面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問題,從內審查自己。

無知平庸者,卻更容易為自己找到藉口,把問題歸結于他人,也把責任推給他人。

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便是如此,一旦出現問題,便把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崇禎十五年,明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多地接連失守,崇禎皇帝想要議和,又怕被大家說自己「無能」。

于是便讓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秘密進行這件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臣們還是知道了議和的事情。

面對大家對陳新甲的指責,崇禎皇帝不僅不替陳新甲說話,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陳新甲的身上,以「私自議和」的罪名處斬了陳新甲。

類似的事情發生多了,大臣們也明白了崇禎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再遇到問題,便保持沉默,就連兵臨城下之時,也無人願獻上一計。

但崇禎皇帝依然把亡國的責任推卸給了大臣,一句「諸臣誤朕」,道盡了一生悲劇。

一個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人,會讓自己落入一個死胡同。

如心理學上的「驗證性偏差」理論:人們對于自己的一個判斷,更樂意去證實它是正確的,而不樂意去證實它是錯誤的。

無能的人更是如此,認準了一件事,就爭辯到底。

還總容易把問題歸結于別人,寧可強詞奪理地狡辯,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

不斷去驗證「自己沒錯」的判斷。

無論對錯,都固執地認為自己的判斷永遠沒有問題,如果出現問題,那就是別人的問題。

這便如阻斷了前進之路,把諸多可能,擋在門外,只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條羊腸小徑,越走越窄。

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一個真正睿智的人,會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把無知當無畏,不把衝動當直率,不把固執當堅毅。

命運如想象力豐富的劇作家,為我們的人生寫下了不同的劇本。

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依然可以讓劇本變換底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