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人都很節儉,但是在外面吃飯卻從來不打包?網友:「節約人設」崩塌了?

打包, 這個詞語在國內用的場所很多, 我們也經常到酒店吃完飯, 將吃剩下的東西打包回家, 也幾乎成為了一種習慣。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浪費可恥」, 要吃完盤中餐, 也深知粒粒皆辛苦。

日本人從小, 也會接受「勤儉節約」的教育, 並且很多地方日本人是比較節約的。

其實很多人都說日本人有「節約愛好」, 因為日本資源原本就不多, 從小父母就會教導孩子不要浪費。

日本人節約的事例也非常多, 比如日本有很多二手商品店鋪, 裡面賣的有二手衣服、首飾、書籍、家電等各種各樣的產品, 二手品已經在日本形成了非常大的市場。

將一個東西重複節約地利用, 發揮其最大價值, 減少浪費。

但是我在日本就發現了一個與日本人節約志向想矛盾的地方, 那就是日本人不願意打包, 而且許多店鋪也不希望客人打包。

說實話, 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過我, 也問過很多日本人為何不將吃剩下的打包?有日本人說:為什麼會剩下呢?吃多少點多少不就行了。 總覺得這樣的回答似乎少了點什麼, 但是說的內容也無法反駁,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也都不同。

為此, 我查閱了許多相關的資料, 似乎也找到了日本人不打包的真正原因。

被浪費掉的「食物」

雖然這篇文章寫日本人不打包的事情, 但並非說日本人不節約, 只是他們沒有這個習慣而已,

所以請不要誤會。

日本農林水產省對食物的剩餘量做過一個調查, 在調查中顯示, 一般食堂餐廳中食物的剩餘率為3.6%;結婚儀式上的食物剩餘率為12.2%;一般宴會的場合, 食物剩餘率為14.2%。

其實從這個資料來看, 一般日本人的食物剩餘率還是很低的。 在食堂或者餐廳吃飯,

大多日本人都會做到「吃多少點多少」, 點的東西儘量吃完。 所以才有上文日本人發出「為什麼會剩下」的疑問。

另外, 我認為食堂與餐廳剩餘較少的原因還有一個, 那就是日本人的「分食」習慣。 比如午餐, 一般日本人的午餐都是「分盤子」而裝的, 會很多小餐碟, 裡面裝著的食物很少, 這叫做「定食」。 日本人一般吃定食都會吃完, 剩下的人還是較少的。

而宴會的剩餘率要比一般食堂的剩餘率平均多出3.6倍, 這個數字很不尋常。 為什麼在宴會上會有很多剩餘呢?在國內, 結婚宴會之上, 也能夠看到有些打包之人, 並且是稀疏平常。

估計很多人沒有參加過日本的宴會, 在日本宴會與國內稍有不同, 多是自助餐的形式舉辦的,

也沒有固定的位置, 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 這點頗有西方的感覺。 (當然也有和式的, 只不過現在較少而已)

餐食就向上圖一樣擺在桌子之上, 來客可以自己選擇。 其實日本人參加這樣的宴會, 吃的非常少, 一般就是那個小碟子, 夾一次菜就可以了,

也很少見到在宴會上大吃大喝的日本人。

作為主人, 一般都是按照多的去準備料理, 那麼必然會產生浪費。 上圖就是在一次宴會上拍的照片, 結束時牛肉還剩下許多, 在場的人並沒有人會打包, 服務員一般都會將其倒掉, 很是可惜。

打包其實並不是一件「害羞」的事情, 反而自己節約食品,應該感到驕傲才是。這個觀點,日本人同樣也是認同的,只是有些原因,讓他們不敢輕易地打包。接下的文章就重點的講一下,日本人不打包的原因。

原因一:打包袋/盒在日本並不普及

在國內餐廳吃飯,找服務員要打包袋或者打包盒,一般都會有的,現在打包盒較多一點,一般一個盒子1~2元錢。我也在日本餐廳要過打包袋,可是服務員好像很為難的樣子,最終放棄打包帶回。在前臺結帳的時候,我問到打包袋的事情,老闆說他們沒有打包袋,著實讓我十分吃驚。

我們都知道,打包袋的含義一般指的是:將吃剩下的食物,帶回去用的袋子。但是在日語當中,我查了許久,都未找到「打包袋」的詞語。日本有「ドギーバッグ」的說法,但是這個單詞是來源于美國,英文是「doggy bag」,在美國經常使用,指的就是打包袋。但是如果直接翻譯成日語的話,就是「給狗用的袋子」的意思,所以這個詞語在日本用得很少。

打包袋用日語要怎麼說呢?直接說「帶回家用的箱子」即可,お持ち帰り用の箱。在一些蛋糕店鋪,可能會有準備精美的小盒子,但是一般的飲食店鋪,或許找不到可以帶回家用的東西。

原因二:擔心衛生問題,使得許多店長難以下決心

日本許多店鋪都有「外帶視窗」,但是這種外帶是店鋪將未食用的餐飲交給顧客,外帶回家。而顧客吃剩餘的食物,許多店長並不贊同顧客帶回的做法。

2018年日本某團隊對東京都的飲食店鋪進行過調查,針對將剩餘餐食帶回家一事,店長與店鋪經營者有著很大的意見分歧。店長有52.1%的人持有反對態度,整體而言也有37.9%的人持有反對態度。

為什麼日本飲食店針對外帶剩餘食物一事,有如此大的意見分歧呢?

那些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其原因如下:

擔心衛生上有問題:81.4% 沒有告訴過顧客,也沒有人這樣提過要求:13.2% 對應起來很費時間:9.5% 其他:12.5%

由此可見,日本人店長不想客人外帶的最主要原因是「衛生問題」。日本的食品有著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每家店鋪雖然能夠維持,可是客人並非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如果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導致客人吃了變質的食物而發生問題,那就會對店鋪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要知道,日本飲食店鋪,如果銷售不符合規定的食物的話,那麼這些店鋪面臨的只有一種結果:關門大吉!這樣的風險,飲食店可是不敢承擔的。

結束語

現在日本的浪費問題其實也挺嚴重的,我有一些在日本經營便利店的朋友,很多賣剩下的便當、飯團以及其他食品,只能處理掉。當然,這個問題並非馬上就能夠解決的,畢竟日本有著嚴格的食品衛生管理相關的法規,既保證法規,又不想浪費,想必也是很難的。

不過為了改善飲食店鋪食品浪費的情況,日本環境省宣導了「3010運動」,即在召開宴會的時候,最開始的30分鐘,不要離席在自己的座位上吃飯;最後的10分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剩餘的吃完。通過這樣的運動,日本政府想讓更多的人牢記「不要浪費食物,一定要吃完」。

反而自己節約食品,應該感到驕傲才是。這個觀點,日本人同樣也是認同的,只是有些原因,讓他們不敢輕易地打包。接下的文章就重點的講一下,日本人不打包的原因。

原因一:打包袋/盒在日本並不普及

在國內餐廳吃飯,找服務員要打包袋或者打包盒,一般都會有的,現在打包盒較多一點,一般一個盒子1~2元錢。我也在日本餐廳要過打包袋,可是服務員好像很為難的樣子,最終放棄打包帶回。在前臺結帳的時候,我問到打包袋的事情,老闆說他們沒有打包袋,著實讓我十分吃驚。

我們都知道,打包袋的含義一般指的是:將吃剩下的食物,帶回去用的袋子。但是在日語當中,我查了許久,都未找到「打包袋」的詞語。日本有「ドギーバッグ」的說法,但是這個單詞是來源于美國,英文是「doggy bag」,在美國經常使用,指的就是打包袋。但是如果直接翻譯成日語的話,就是「給狗用的袋子」的意思,所以這個詞語在日本用得很少。

打包袋用日語要怎麼說呢?直接說「帶回家用的箱子」即可,お持ち帰り用の箱。在一些蛋糕店鋪,可能會有準備精美的小盒子,但是一般的飲食店鋪,或許找不到可以帶回家用的東西。

原因二:擔心衛生問題,使得許多店長難以下決心

日本許多店鋪都有「外帶視窗」,但是這種外帶是店鋪將未食用的餐飲交給顧客,外帶回家。而顧客吃剩餘的食物,許多店長並不贊同顧客帶回的做法。

2018年日本某團隊對東京都的飲食店鋪進行過調查,針對將剩餘餐食帶回家一事,店長與店鋪經營者有著很大的意見分歧。店長有52.1%的人持有反對態度,整體而言也有37.9%的人持有反對態度。

為什麼日本飲食店針對外帶剩餘食物一事,有如此大的意見分歧呢?

那些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其原因如下:

擔心衛生上有問題:81.4% 沒有告訴過顧客,也沒有人這樣提過要求:13.2% 對應起來很費時間:9.5% 其他:12.5%

由此可見,日本人店長不想客人外帶的最主要原因是「衛生問題」。日本的食品有著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每家店鋪雖然能夠維持,可是客人並非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如果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導致客人吃了變質的食物而發生問題,那就會對店鋪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要知道,日本飲食店鋪,如果銷售不符合規定的食物的話,那麼這些店鋪面臨的只有一種結果:關門大吉!這樣的風險,飲食店可是不敢承擔的。

結束語

現在日本的浪費問題其實也挺嚴重的,我有一些在日本經營便利店的朋友,很多賣剩下的便當、飯團以及其他食品,只能處理掉。當然,這個問題並非馬上就能夠解決的,畢竟日本有著嚴格的食品衛生管理相關的法規,既保證法規,又不想浪費,想必也是很難的。

不過為了改善飲食店鋪食品浪費的情況,日本環境省宣導了「3010運動」,即在召開宴會的時候,最開始的30分鐘,不要離席在自己的座位上吃飯;最後的10分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剩餘的吃完。通過這樣的運動,日本政府想讓更多的人牢記「不要浪費食物,一定要吃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