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正確服用維生素B2、B12、C和葉酸?餐前服用好還是餐後服用好

王先生, 今年62歲。 四個月前春夏之交晝夜溫差較大, 王先生總是感冒。 在去診所治療感冒時王先生和朋友聊天。 朋友知道王先生的情況後建議他補充一些維生素C。 王先生詢問了醫生此方法是否可行。 醫生回答說, 服用適量的維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 但是要按說明書服用, 不要過量服用。

于是王先生購買了維生素C, 但是沒有仔細看說明。 並且他錯誤地認為維生素C是一種保健品, 吃的越多, 效果也就越好。 因此, 王先生以每日5g的劑量服用了四個月。

最近兩天, 王先生發現自己的小便呈現淡紅色, 並且在一天晚上, 王先生突然感覺左側腰部劇烈刺痛, 王先生的妻子幫他錘了錘腰部後, 王先生小便時排出了像泥沙一樣的小石塊, 隨後疼痛得到了緩解。

王先生第二天去醫院進行了檢查, 尿常規結果顯示:紅細胞++++。 初步考慮為輸尿管結石引起的血尿、腰痛。

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的既往病史和服藥史, 讓王先生暫時停服了維生素C。 一個月後醫生對其進行了回訪, 他在停服維生素C後就未出現血尿和腰部刺痛的情況了。

想必大家都有疑問, 輸尿管結石引起腰痛、血尿, 醫生為何要建議停服維生素C呢?

一、 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導致腎結石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維生素C補充量為:6歲以下兒童30mg/日, 6歲以上兒童45mg/日, 12歲以上兒童60mg/日, 成人70mg/日, 妊娠期女性80mg/日, 哺乳期女性100mg~120mg/日。 王先生每日服用5g維生素C已遠超建議補充量。 維生素C呈酸性, 大量進入人體後, 多為肝臟代謝分解, 其最終產物草酸經腎臟排泄成為草酸鹽, 尿酸濃度升高後, 草酸鹽極易與一些鹼性物質結合形成尿路結石。 有研究表明, 每天口服4g維生素C, 24h內, 尿中草酸鹽含量會由58mg增至620mg,隨著草酸鹽不斷增加, 極易形成泌尿系統結石。 王先生既往沒有腎病史, 且停服維生素C後未再次出現血尿, 腰痛的狀況。 因此可以判定他的腎結石是過量服用維生素C造成的。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除此之外維生素B2、B12、葉酸也是。 雖然他們既不能提供能量, 也不是組織和細胞的構成成分, 但它們都在人體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是人體內六大營養要素之一。 維生素不可多補, 但也不能缺少。

二、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2、B12、C、葉酸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忽然出現了下嘴唇脫皮、有乾燥開裂以致鮮血溢出, 繼而出現口角炎、唇炎或者發生口腔潰瘍等, 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2的原因。

維生素B2還具有保護皮膚的功能, 缺乏可能會引起脂溢性皮炎。 維生素B2能促進鐵的吸收, 幼兒如果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發育遲緩, 甚至引發輕中度缺鐵性貧血。

2.維生素B12: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B12主要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當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時可能會造成巨幼紅細胞貧血、周圍神經系統病變以及抑鬱、焦慮等精神系統癥狀。王先生就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從而引起的貧血。維生素B12類藥物家族有4個成員,分別是氰鈷胺、甲鈷胺、腺苷鈷胺和羥鈷胺。其中甲鈷胺應用最為廣泛,它更易進入細胞中,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修復受損神經。常用來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巨幼紅細胞貧血、面癱以及作為輔助治療藥物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

3.維生素C:大家可能對維生素C更為熟悉,它能促進合成膠原、牙齒和骨骼基質以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的結合物的合成。也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彈性,降低血管出血的風險。在抗感染性休克、抗過敏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當人體維生素C儲備低于300mg時,就有可能出現骨骼和牙齒異常、皮膚下瘀斑、肌肉內出血、貧血等癥狀。

4.葉酸:葉酸自身無法合成,需要在外界攝取。因其在新鮮綠葉蔬菜中含量豐富而得名。小小的葉酸其實作用頗多。患H型高血壓、孕產婦、長期服用甲氨蝶呤者均應補充葉酸。葉酸可以促進人體內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降低H型高血壓患者患腦梗死的風險。

孕婦自身的紅細胞合成、胎兒和胎盤生長所必需的遺傳物質合成也都需要葉酸得參與。女士在備孕、妊娠。哺乳期間補充適量的葉酸不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還能促胎兒的發育。降低貧血、流產、孕期子癇發生的可能性。適當補充葉酸也可以避免因長期服用甲氨蝶呤帶來轉氨酶升高、噁心嘔吐、貧血的副作用。

三、補充維生素,正確方法最重要

以上列舉的維生素廣泛存在于綠色蔬菜、豆類、肉類、水果中,一般人在均衡飲食、吸收正常的情況下不需要額外服用維生素製劑來進行補充。如果體內大量缺乏維生素,應該根據醫生建議進行補充。除此之外,你應該注意下列幾點: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其半衰期較短,僅為66~84分鐘,服用後可很快經過泌尿系統隨尿液排出體外。如果過量服用,可能引起皮膚瘙癢、刺痛、灼熱感、流鼻血等副作用。它水溶性較強,餐前服用的話會很快被吸收,血藥濃度達到峰值時有會有一部分維生素B2還為來得及利用就被排出體外。因此應該餐後服用,食物可以延緩它的吸收速度,達到最大利用率。建議成人的每日攝取量是男性1.3mg,女性1.1mg。如果感到自己有維生素B缺乏的癥狀,應該立即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選擇服藥劑量。

維生素B12的吸收,離不開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因數。其維生素B12-內因數複合物的形成後在回腸遠端吸收。因此最好在餐中或者餐後服用,這樣可以使維生素B12發揮更好的效果。在服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時,應在起始48小時中監測血鉀水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低鉀血癥。由于血紅蛋白合成加速,可能導致體內鐵消耗過多,引起缺鐵。因此出現此種狀況應及時補充鐵劑。維生素B12會加速核酸降解、使血尿酸升高,可能誘發痛風患者的痛風。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以影響胃酸及胃壁細胞分泌內因數,並且進一步阻礙維生素B12-內因數複合物的形成,其在回腸遠端的吸收也被抑制,可能會造成貧血。

氰鈷胺、羥鈷胺、甲鈷胺、腺苷鈷胺是結構不同的維生素B12,基本功能相同,效果上會有些許差異。患者在服用時不能隨意替換,應該謹遵醫囑。

維生素C,其最安全服藥劑量為每天服用2g以下。如果長期大量服用的話可能會造成痛風、結石、回跳性壞血病。王先生就是因為擅自服用了大量的維生素導致了腎結石。維生素C對胃腸道黏膜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議在飯後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服用,可以減少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延長維生素C在胃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能讓維生素C吸收和利用更加充分。

維生素C與阿司匹林在聯合應用會導致維生素C流失,從而影響藥效。因此需要同時服用這兩種藥物時應間隔1小時。同時服用時應酌情增加維生素C的劑量。維生素C具有抗凝作用,減弱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作用。因此,在必須服用該兩種藥物時應間隔大于2個小時服用。

葉酸:葉酸對胃有一定的刺激,因此建議飯後服用。患巨幼紅細胞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較大劑量的葉酸。女士備孕、妊娠。哺乳時的建議服用量為,一次0.4mg,一日1次。H型高血壓日服用≤0.8 mg葉酸的患者腦卒中發生率顯著降低,而每日服用>0.8mg葉酸的患者腦卒中發生率卻無明顯下降。所以服用小劑量葉酸可能使身體獲益更多。

四、總結

維生素是人體六大營養要素之一,在人體生物化學反應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食物是維生素的優質來源,,對平衡膳食的健康人群另行補充大量維生素可能並無受益之處,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綠葉蔬菜、豆類、水果,適當食用動物肝臟便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B有較強的水溶性,易被代謝,因此建議餐後服用。維生素B12的吸收離不開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因數,因此建議餐中或餐後服用。維生素C、葉酸均對胃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議餐後服用。

如果像王先生一樣體內維生素含量偏低,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補充所需的種類和劑量,切不可矯枉過正,攝入過多。在服用時也應該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補充維生素。

2.維生素B12: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B12主要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當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時可能會造成巨幼紅細胞貧血、周圍神經系統病變以及抑鬱、焦慮等精神系統癥狀。王先生就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從而引起的貧血。維生素B12類藥物家族有4個成員,分別是氰鈷胺、甲鈷胺、腺苷鈷胺和羥鈷胺。其中甲鈷胺應用最為廣泛,它更易進入細胞中,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修復受損神經。常用來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巨幼紅細胞貧血、面癱以及作為輔助治療藥物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

3.維生素C:大家可能對維生素C更為熟悉,它能促進合成膠原、牙齒和骨骼基質以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的結合物的合成。也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彈性,降低血管出血的風險。在抗感染性休克、抗過敏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當人體維生素C儲備低于300mg時,就有可能出現骨骼和牙齒異常、皮膚下瘀斑、肌肉內出血、貧血等癥狀。

4.葉酸:葉酸自身無法合成,需要在外界攝取。因其在新鮮綠葉蔬菜中含量豐富而得名。小小的葉酸其實作用頗多。患H型高血壓、孕產婦、長期服用甲氨蝶呤者均應補充葉酸。葉酸可以促進人體內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降低H型高血壓患者患腦梗死的風險。

孕婦自身的紅細胞合成、胎兒和胎盤生長所必需的遺傳物質合成也都需要葉酸得參與。女士在備孕、妊娠。哺乳期間補充適量的葉酸不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還能促胎兒的發育。降低貧血、流產、孕期子癇發生的可能性。適當補充葉酸也可以避免因長期服用甲氨蝶呤帶來轉氨酶升高、噁心嘔吐、貧血的副作用。

三、補充維生素,正確方法最重要

以上列舉的維生素廣泛存在于綠色蔬菜、豆類、肉類、水果中,一般人在均衡飲食、吸收正常的情況下不需要額外服用維生素製劑來進行補充。如果體內大量缺乏維生素,應該根據醫生建議進行補充。除此之外,你應該注意下列幾點: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其半衰期較短,僅為66~84分鐘,服用後可很快經過泌尿系統隨尿液排出體外。如果過量服用,可能引起皮膚瘙癢、刺痛、灼熱感、流鼻血等副作用。它水溶性較強,餐前服用的話會很快被吸收,血藥濃度達到峰值時有會有一部分維生素B2還為來得及利用就被排出體外。因此應該餐後服用,食物可以延緩它的吸收速度,達到最大利用率。建議成人的每日攝取量是男性1.3mg,女性1.1mg。如果感到自己有維生素B缺乏的癥狀,應該立即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選擇服藥劑量。

維生素B12的吸收,離不開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因數。其維生素B12-內因數複合物的形成後在回腸遠端吸收。因此最好在餐中或者餐後服用,這樣可以使維生素B12發揮更好的效果。在服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時,應在起始48小時中監測血鉀水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低鉀血癥。由于血紅蛋白合成加速,可能導致體內鐵消耗過多,引起缺鐵。因此出現此種狀況應及時補充鐵劑。維生素B12會加速核酸降解、使血尿酸升高,可能誘發痛風患者的痛風。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以影響胃酸及胃壁細胞分泌內因數,並且進一步阻礙維生素B12-內因數複合物的形成,其在回腸遠端的吸收也被抑制,可能會造成貧血。

氰鈷胺、羥鈷胺、甲鈷胺、腺苷鈷胺是結構不同的維生素B12,基本功能相同,效果上會有些許差異。患者在服用時不能隨意替換,應該謹遵醫囑。

維生素C,其最安全服藥劑量為每天服用2g以下。如果長期大量服用的話可能會造成痛風、結石、回跳性壞血病。王先生就是因為擅自服用了大量的維生素導致了腎結石。維生素C對胃腸道黏膜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議在飯後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服用,可以減少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延長維生素C在胃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能讓維生素C吸收和利用更加充分。

維生素C與阿司匹林在聯合應用會導致維生素C流失,從而影響藥效。因此需要同時服用這兩種藥物時應間隔1小時。同時服用時應酌情增加維生素C的劑量。維生素C具有抗凝作用,減弱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作用。因此,在必須服用該兩種藥物時應間隔大于2個小時服用。

葉酸:葉酸對胃有一定的刺激,因此建議飯後服用。患巨幼紅細胞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較大劑量的葉酸。女士備孕、妊娠。哺乳時的建議服用量為,一次0.4mg,一日1次。H型高血壓日服用≤0.8 mg葉酸的患者腦卒中發生率顯著降低,而每日服用>0.8mg葉酸的患者腦卒中發生率卻無明顯下降。所以服用小劑量葉酸可能使身體獲益更多。

四、總結

維生素是人體六大營養要素之一,在人體生物化學反應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食物是維生素的優質來源,,對平衡膳食的健康人群另行補充大量維生素可能並無受益之處,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綠葉蔬菜、豆類、水果,適當食用動物肝臟便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B有較強的水溶性,易被代謝,因此建議餐後服用。維生素B12的吸收離不開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因數,因此建議餐中或餐後服用。維生素C、葉酸均對胃有一定刺激,因此建議餐後服用。

如果像王先生一樣體內維生素含量偏低,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補充所需的種類和劑量,切不可矯枉過正,攝入過多。在服用時也應該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補充維生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