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累的暑假!我想躺平,思考思考人生……

終于!大部分孩子, 這兩天就會陸續開學了。

這個暑假好像格外的長, 本來就有足足倆月, 再加上「疫情」出不去門、「雙減」一些課上不了, 就顯得更長了。

我也是感覺很疲憊, 回過頭看這倆月, 除了陪孩子, 每週保持更新3-4篇文, 背後是大量的準備、溝通、細節核對, 期間還去廣州上了個課, 幾乎是連軸轉, 總覺得這個「暑假」不過癮, 沒有休息夠的感覺。

看到和我一起去上父母遊戲力講師班的同學們說, 回來緩了好幾天:

看到我的老師說, 7月連續開了心理諮詢課、做了一個企業培訓和若干個案, 高強度工作後, 8月他處于「歸隱」的狀態, 調整身心:

——我感到被安慰、被理解。

對哦, 儘管這個世界還有許多每天都可以做很多事、看起來一直向前沖的人, 但我的疲憊, 也是真實的。

尤其人到中年, 我會思考: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為什麼而做?

我覺得人成長到一定階段, 最大的可貴之處不在于「多麼成功」,

而是可以多大程度對自己、對他人保持敞開和真誠, 尤其是對于那些脆弱的、困擾的、做不到的部分。

前陣子我進了孩子的小學家長群, 名字就是「***媽媽」, 幾百號人, 我剛在群裡說了句話, 有個媽媽跳出來說, 「你是小編嗎?我是你的粉絲。

跟著另一個媽媽也跳出來說, 「是慢成長的小編嗎?」

然後有更多家長好奇了。

一瞬間我是有些「緊張」的, 因為就想當路人甲, 不想因為我是做啥的, 帶來一些可能的濾鏡和評判, 但也同時伴隨著興奮, 能被人看見的感覺也不錯啊, 媽媽們也挺友善親切的。

和老公說的時候, 他一句話把我逗樂了:

對呀, 就是個人名!怕啥?!何況我一直也挺「言行一致」的, 不販賣焦慮不吹噓孩子不刻意抬高自己, 見到我真人, 只會覺得我本人更舒適更親切吧:)

但我想骨子裡, 這就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課題:

想要敞開真實地做自己, 是因為渴望擁抱更多身而為人的完整性;想要有所保留, 是想要創造一個安全空間, 讓自己不受傷害。

……

所以雖然開學前一天, 可能更適合發一些入學準備、暑假總結的「乾貨文」, 但我此刻更想保持我的真誠和敞開,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 對于我來講, 這個暑假最真實的感覺, 就是累。

這個暑假最「高光」的時刻, 不是又寫了多少文、掙了多少錢、簽了啥出版社的合同、和哪些厲害的老師學習、又培養了孩子啥能力啥習慣;

而就是一些平凡的、瑣碎的、有著煩惱卻又閃著光、讓我感覺「真切地活著」的時刻:

比如和孩子一起去沙漠行走:

比如終于抽出時間、帶上爸媽去打卡深圳最好吃最好玩的地方:

比如見證一個小娃娃在托班可可【愛☆愛】地畢業:

比如帶孩子們一起去看展:

比如為一些好玩的「行為藝術」駐足、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比如全家一起為蘇炳添、為乒乓球運動員加油:

比如和老公一起沉浸在話劇、音樂劇的世界裡:

比如和朋友一起暢快聊聊心事、吐槽吐槽煩惱:

比如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整理衣櫃、書桌、鞋櫃:

還有我可以「暫停」下來,和自己好好「待一會兒」的時刻們:

我發現,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並不是讓我疲憊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和自己「失聯」了;

而要重新生龍活虎,就需要在某些重複的軌道裡,找到喜悅、找到熱愛、找到那份「放空自己、放下必須、活在當下」的美好。

周日晚上,我自己去電影院看了部《失控玩家》,講了一個遊戲裡的「NPC」(背景人物、非玩家)有了「覺性意識」,想要改變自己命運、活出個性人生、最終改寫了遊戲設定的故事。

看後感覺很放鬆、很治癒。

想想回到真實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習以為常、整個社會都約定俗成的「按部就班」——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培養孩子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就一定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嗎?

我們教育孩子,就一定是語文、數學、英語……各種學科、非學科、升學、成績,那麼單一嗎?

聽孩子即將上的這所小學校長分享時,提到了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被深深的擊中了: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

是啊,于好不容易來人世走一遭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而言——

什麼,又是我們所能剩下的呢?

願這篇碎碎念,在可能的一部分人的生命裡,能小小的劃過一條痕跡,在既定的「軌道」裡,讓我們能暫停那麼一下下,看看自己,看看孩子,看看這個世界吧。

比如帶孩子們一起去看展:

比如為一些好玩的「行為藝術」駐足、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比如全家一起為蘇炳添、為乒乓球運動員加油:

比如和老公一起沉浸在話劇、音樂劇的世界裡:

比如和朋友一起暢快聊聊心事、吐槽吐槽煩惱:

比如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整理衣櫃、書桌、鞋櫃:

還有我可以「暫停」下來,和自己好好「待一會兒」的時刻們:

我發現,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並不是讓我疲憊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和自己「失聯」了;

而要重新生龍活虎,就需要在某些重複的軌道裡,找到喜悅、找到熱愛、找到那份「放空自己、放下必須、活在當下」的美好。

周日晚上,我自己去電影院看了部《失控玩家》,講了一個遊戲裡的「NPC」(背景人物、非玩家)有了「覺性意識」,想要改變自己命運、活出個性人生、最終改寫了遊戲設定的故事。

看後感覺很放鬆、很治癒。

想想回到真實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習以為常、整個社會都約定俗成的「按部就班」——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培養孩子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就一定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嗎?

我們教育孩子,就一定是語文、數學、英語……各種學科、非學科、升學、成績,那麼單一嗎?

聽孩子即將上的這所小學校長分享時,提到了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被深深的擊中了: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

是啊,于好不容易來人世走一遭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而言——

什麼,又是我們所能剩下的呢?

願這篇碎碎念,在可能的一部分人的生命裡,能小小的劃過一條痕跡,在既定的「軌道」裡,讓我們能暫停那麼一下下,看看自己,看看孩子,看看這個世界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