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毒蛇吃東西時,不小心咬到自己的舌頭會不會被毒到離開蛇世呢

以毒攻毒, 則何如?

當你發現本來快樂地一邊聊天一邊吃飯的小夥伴突然閉口不言, 表情凝重, 大機率是因為他不小心咬到了舌頭。 這很常見, 問題不大。 不過, 要是毒蛇咬到它自己了, 會怎麼樣呢?

其實, 毒蛇幾乎不會有咬到自己舌頭的情況。 蛇類的舌頭位于口腔底部正中, 在蛇吐信子時會從舌鞘中向前伸出、向後縮回, 而所有毒蛇的毒牙均位于口腔頂部的兩側。 由于位置的分離, 毒牙與舌頭並沒有「互相傷害」的機會。

在正常的捕食過程中, 注入獵物體內的毒在進入蛇胃後, 並不會引起蛇中毒, 這是因為毒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蛋白質、多肽等, 可以被胃蛋白酶分解並供機體吸收。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 不僅一條毒蛇可以毫髮無損地吃下被其他毒蛇毒倒的獵物, 人也可以無傷吃下被毒蛇解決的動物(但是應該不會有人想嘗一嘗吧……)。

毒蛇口腔示意圖

我們提到「毒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儘管毒腺本質上即是特化的唾液腺, 但不同于人們的唾液始終處于「不受人為意識控制」的分泌狀態(是的, 即使不吃任何東西, 你也在分泌、吞下自己的口水……), 毒蛇則十分珍惜自己的毒, 會更有自製力, 平時並不會隨意排出, 而僅在捕食、防禦等情況下使用。 倘若毒蛇意外咬到自己, 多數情況下它們也會「有自知之明」地不排出毒液(常稱為「幹咬」)。

但如果真的很不幸, 毒蛇確實意外咬到自己並排出毒了呢?一般來說, 進入傷口的毒會發揮與毒蛇咬中獵物後相同的作用, 只是其實際傷害效果會因進入身體的量、毒蛇種類與蛇的身體狀況有所區別。

一些毒蛇(如眼鏡蛇科)對自身及同類的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它們體內, 某些毒所需結合、進攻的目標分子發生了結構的變化, 毒不能有效地結合、發揮作用, 因此這些毒蛇對部分毒具有抵抗力。

然而,毒蛇在被自己咬中後去世的事例並不少見,但問題在于:實際情況中,常常很難確認毒是造成毒蛇去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在一些案例中,蛇其實是傷口而不是毒(即物理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很多案例中,檢測發現蛇其實是由于罹患的疾病而不是毒(即中毒降低了毒蛇的免疫力,隨後被病原的魔法進攻帶走)。

還有一些案例顯示,在重病引起的劇烈翻滾中,毒蛇常因肌肉痙攣而咬到自己,加速了生命的消逝。簡單來說,毒蛇咬上自己是可能會死的,但毒不一定是導致他離世的直接原因。

然而,毒蛇在被自己咬中後去世的事例並不少見,但問題在于:實際情況中,常常很難確認毒是造成毒蛇去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在一些案例中,蛇其實是傷口而不是毒(即物理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很多案例中,檢測發現蛇其實是由于罹患的疾病而不是毒(即中毒降低了毒蛇的免疫力,隨後被病原的魔法進攻帶走)。

還有一些案例顯示,在重病引起的劇烈翻滾中,毒蛇常因肌肉痙攣而咬到自己,加速了生命的消逝。簡單來說,毒蛇咬上自己是可能會死的,但毒不一定是導致他離世的直接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