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俠霍元甲》76歲「趙星顯」鄭雷,曾是「邵氏五虎」之一,從影數十年甘當綠葉經典無數,如今息影多年,全家移居加拿大幸福安穩,網友:繁華過後,歸于平淡

喜歡功夫片的朋友, 自然不會對「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張徹陌生,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 開啟了邵氏功夫片的輝煌時代。

綜述張徹傳奇的一生,

執導動作片的能力自不必說, 他還有一雙識「珠」的慧眼, 數十年間培養了六代弟子, 無論「實戰型」還是「表演型」, 每個門徒都獨具特色, 動作片的輝煌史上, 有他們不可抹滅的功績!

今天, 咱們就來聊聊張徹的第一代得意門生之一鄭雷的故事,

儘管而今很少有朋友知道他的名字, 但提到他所出演的作品, 或許能勾起您的回憶……

01

1944年, 鄭雷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個普通家庭, 兒時的他, 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和演藝圈結緣。

十七八歲時, 鄭雷迷上了健美, 經過持之以恆的鍛煉, 練出來的一身腱子肉令人驚豔, 渾身上下充斥著男人的味道。

上世紀60年代, 香港邵氏電影獨領風騷, 在張徹的引領之下, 掀起狂熱的「功夫潮」。

1963年, 張徹正在籌拍一部名為《虎俠殲仇》的動作片, 試圖用于打開武俠電影市場。

擬為邵氏拍攝的第一部動作片, 張徹不得不付出百分百的認真, 劇本早就寫好了, 怎奈一番選角後仍找不到合適的武術演員。 苦苦思量後計上心來, 決定利用紙媒傳播消息, 在國內各大報章大肆刊登招聘廣告招收藝人, 以解燃眉之急。

眼看有機會進軍演藝圈, 健美出身的鄭雷頓時躍躍欲試, 立即前往香港面試, 在多達1000余名青年才俊的激烈競爭者中, 他和來自上海的空手道高手王羽碰在了一起, 兩人均以絕佳的表現脫穎而出, 深得張徹賞識。

經過段時間的培訓, 鄭雷和王羽均獲得了擔綱主演的機會。 在張徹的悉心指導下, 兩顆打星冉冉升起, 打鬥拳拳到肉, 令觀影者熱血沸騰。

當然, 《虎俠殲仇》的成功, 除了王羽和鄭雷的精彩表演之外, 另一位功夫明星羅烈同樣功不可沒。

(左起 鄭雷 羅烈 王羽)

此片于1965年播出後, 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邵氏動作片亦自此拉開了的帷幕。

喜歡香港老電影的朋友相信都知道, 在張徹掀起「功夫熱」之前, 觀眾往往會聚焦影視中是否有高顏值的女星, 實力花旦成了票房保障。 但在此之後, 因張徹的戲偏重于熱血江湖,是以劇本中給女演員安排的戲份少得可憐,有時甚至沒有。

由此可見,正是張徹獨具一格的導演習慣,直接改變了曾經「以女為紅」的文藝電影時代。

借著《虎俠殲仇》的火勢,張徹繼續發力,重磅推出動作片《獨臂刀》,王羽飾演方誠之子「方剛」一角,而鄭雷則淪為「配角」,飾演齊如風八弟子「鄧充」,儘管表現突出,卻戲份寥寥。

眾所周知,在張家班的第一代弟子中,王羽雖然長得不算出彩,可他的武打動作卻靈活多變且乾淨俐落,拍戲時又經常不用替身,是以最受張徹寵愛。

而今,看過該片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獨臂刀》中的經典橋段:刁蠻任性的女孩手起刀落,雖然造就了一個獨臂俠,卻也成了他一生的痛。

相比《虎俠殲仇》,《獨臂刀》更具視覺衝擊力,而這部戲的大火,更加奠定了邵氏功夫片在香港影視圈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獨臂刀》刷新了香港電影票房新高,是第一部破百萬的影片。彼時,以王羽、羅烈、鄭雷、解元、張翼組成的「邵氏五虎將」,紅透了半邊天,紅得發紫。

此後,張徹持續力捧王羽,五虎將接連出演了《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七俠五義》等武俠片,勢頭一時無兩。

02

同比王羽和羅烈,雖然張徹也很喜歡鄭雷,但他得到的重用度卻不夠高。從張徹所執導的多部影片中便可以看出來,鄭雷所扮演的角色,最多是男三號或四號,有時候甚至只是打打醬油,連配角也算不上。

即便如此,因感念恩師的知遇之恩和邵氏的培育之恩,這個來自東北的義氣漢子從不抱怨,兢兢業業幹好每一份劇組的工作。

此後的幾年時間裡,又陸續參演了邵氏電影《金菩薩》、《鐵頭皇帝》等多部影片,認真當好每一次「綠葉」。

影視江湖中充滿刀光劍影,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

1969年,紅得「飄起來」的王羽打算另起爐灶,離開了一手將他捧紅的邵氏和恩師張徹。羅烈也在不久後選擇離開,唯獨不溫不火的鄭雷和午馬留了下來。

留在張徹身邊的鄭雷,繼續安分守己地當一名基本演員,為邵氏電影殫精竭力。

70年代中期,隨著以徐克、麥嘉、黃百鳴、泰迪羅賓等組成的「新藝城影業」火爆崛起,「七怪」開創了喜劇動作片的新時代,張徹的「鐵血猛片」不再一枝獨秀,漸漸跌下神壇。

一直不紅的鄭雷,不但為報恩早已精疲力竭,且在邵氏看不到希望後,又正好簽約期滿,于1975年選擇另謀出路,轉投勢頭正旺的佳藝電視。

次年,在白彪、梁小龍、秦沛、米雪等主演的電視劇《廣東好漢》中,鄭雷飾演「馮道德」一角,獻出了自己的電視劇首秀。

此後,又出演了白彪版《射雕英雄傳》,片中飾演一代梟雄「完顏洪烈」;在羅樂林版《神雕俠侶》中飾演武藝超群的「金輪法王」;在衛子雲版《雪山飛狐》中飾演奸詐狡猾、見財起意的「 閻基」。

一路走來,無論在電影還是電視劇方面,健美出身的鄭雷雖然相貌堂堂,卻走得很累。

在邵氏時,是王羽等人的配角,到了佳藝電視,又成了當家小生白彪等人的陪襯。說得更悲涼一些,他不是當配角,便是走在當配角的路上。

80年代初期,鄭雷的恩師張徹,離開邵氏後組建了「長河公司」,彼時的他,早已褪去一代宗師的光輝,最為依仗的功夫片幾乎成了票房毒藥,張家班的弟子,同樣新舊交替,物是人非。

03

佳藝電視倒閉後,無奈之下,鄭雷只好另謀高就,轉投麗的電視。此時,他已經35歲,趟過多年的配角長河,浪費了大好的從影青春年華。

戲紅人不紅,這種結局對于每個演員來說,有欣慰也有悲催,隻身前往香港演藝圈打拼的鄭雷,便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年近不惑,身為一名藝人,鄭雷更加明白一個道理:有一份高尚的職業操守,才能被後人記住,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簽約麗的電視後,鄭雷繼續甘當綠葉,出演了《沈勝衣·地獄刺客》、《天龍訣》、《俠盜風流楚留香》、《怒劍鳴》等武俠劇。

對待每個角色,鄭雷都付出了足夠的認真和努力。正因為這份夠高的敬業精神,儘管大多出演配角,在影視業不景氣的當時,鄭雷依舊片約不斷,收穫頗豐。

1989年,張家班弟子齊聚一堂,共同出演由吳宇森執導、紀念「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張徹從影40周年慶的電影《義膽群英》,片中,狄龍、姜大衛、陳觀泰、李修賢等巨星雲集,45歲的鄭雷飾演曹老大的一個朋友。

1981年,武俠劇《大俠霍元甲》紅遍大江南北,此後該劇被大陸引進播出,更是取得了萬人空巷的成績。

彼時,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陳真的扮演者梁小龍,他們均紅遍了兩岸三地,卻鮮有人知道,劇中那個和霍恩弟為爭迷蹤拳誰家才正宗,因此雙方經常爭執不下的倔老頭「趙星顯」,他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邵氏五虎」之一——鄭雷。

《大俠霍元甲》劇照

此後播出的電視劇《陳真》中,再次火了梁小龍等人,卻依舊沒人在意那個扮演虹口道場館主「佐藤霸川」的鄭雷;

《陳真》劇照

再如《鐵膽英雄》中的「雷懷文」、《秦始皇》中的「孟父」、《決戰江湖》中的「聶蒼龍」、《九月鷹飛》中的「珍珠城主,劇迷們記住了角色,可又有誰想得起默默做配的鄭雷老藝人?

作為影迷和劇迷,咱們不妨設身處地為鄭雷想一想,難道他不想「紅」嗎?答案是否定的!身在演藝圈,不為功名者少之又少,然而歲月如刀,年華已去,能為自己喜歡的演藝事業繼續奮鬥,又何嘗不是一件開心快樂之事!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香港電影市場日趨飽和,加之受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巨大影響,「東方好萊塢」已不復昔日輝煌。當此時,鄭雷轉投發展勢頭還算不錯的無線電視,繼續著「配角生涯」。

在武俠劇《中神通王重陽》中,鄭雷飾演的「 完顏圭」令人記憶猶新;到了《射雕之九陰真經》中,他搖身一變成為「趙不凡」;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中,塑造的"塞北明駝"木高峰同樣令人難忘;在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又變成「七十二島島主一」的烏老大……

結語:

而今,鄭雷老前輩早已息影多年,移居加拿大後一家人過上了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作為粉絲,謹祝他餘生康泰,安享晚年。

正所謂「戲如人生」,在古天樂版《神雕俠侶》中,鄭雷扮演「慈恩」一角,從罪孽極重的一代梟雄鐵掌水上漂「裘千仞」,蛻變為被一燈度化的慈祥老和尚,長伴青燈古佛。

漫漫人生,即便經歷再多輝煌,最後不都應該歸于平淡、平凡嗎?

因張徹的戲偏重于熱血江湖,是以劇本中給女演員安排的戲份少得可憐,有時甚至沒有。

由此可見,正是張徹獨具一格的導演習慣,直接改變了曾經「以女為紅」的文藝電影時代。

借著《虎俠殲仇》的火勢,張徹繼續發力,重磅推出動作片《獨臂刀》,王羽飾演方誠之子「方剛」一角,而鄭雷則淪為「配角」,飾演齊如風八弟子「鄧充」,儘管表現突出,卻戲份寥寥。

眾所周知,在張家班的第一代弟子中,王羽雖然長得不算出彩,可他的武打動作卻靈活多變且乾淨俐落,拍戲時又經常不用替身,是以最受張徹寵愛。

而今,看過該片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獨臂刀》中的經典橋段:刁蠻任性的女孩手起刀落,雖然造就了一個獨臂俠,卻也成了他一生的痛。

相比《虎俠殲仇》,《獨臂刀》更具視覺衝擊力,而這部戲的大火,更加奠定了邵氏功夫片在香港影視圈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獨臂刀》刷新了香港電影票房新高,是第一部破百萬的影片。彼時,以王羽、羅烈、鄭雷、解元、張翼組成的「邵氏五虎將」,紅透了半邊天,紅得發紫。

此後,張徹持續力捧王羽,五虎將接連出演了《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七俠五義》等武俠片,勢頭一時無兩。

02

同比王羽和羅烈,雖然張徹也很喜歡鄭雷,但他得到的重用度卻不夠高。從張徹所執導的多部影片中便可以看出來,鄭雷所扮演的角色,最多是男三號或四號,有時候甚至只是打打醬油,連配角也算不上。

即便如此,因感念恩師的知遇之恩和邵氏的培育之恩,這個來自東北的義氣漢子從不抱怨,兢兢業業幹好每一份劇組的工作。

此後的幾年時間裡,又陸續參演了邵氏電影《金菩薩》、《鐵頭皇帝》等多部影片,認真當好每一次「綠葉」。

影視江湖中充滿刀光劍影,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

1969年,紅得「飄起來」的王羽打算另起爐灶,離開了一手將他捧紅的邵氏和恩師張徹。羅烈也在不久後選擇離開,唯獨不溫不火的鄭雷和午馬留了下來。

留在張徹身邊的鄭雷,繼續安分守己地當一名基本演員,為邵氏電影殫精竭力。

70年代中期,隨著以徐克、麥嘉、黃百鳴、泰迪羅賓等組成的「新藝城影業」火爆崛起,「七怪」開創了喜劇動作片的新時代,張徹的「鐵血猛片」不再一枝獨秀,漸漸跌下神壇。

一直不紅的鄭雷,不但為報恩早已精疲力竭,且在邵氏看不到希望後,又正好簽約期滿,于1975年選擇另謀出路,轉投勢頭正旺的佳藝電視。

次年,在白彪、梁小龍、秦沛、米雪等主演的電視劇《廣東好漢》中,鄭雷飾演「馮道德」一角,獻出了自己的電視劇首秀。

此後,又出演了白彪版《射雕英雄傳》,片中飾演一代梟雄「完顏洪烈」;在羅樂林版《神雕俠侶》中飾演武藝超群的「金輪法王」;在衛子雲版《雪山飛狐》中飾演奸詐狡猾、見財起意的「 閻基」。

一路走來,無論在電影還是電視劇方面,健美出身的鄭雷雖然相貌堂堂,卻走得很累。

在邵氏時,是王羽等人的配角,到了佳藝電視,又成了當家小生白彪等人的陪襯。說得更悲涼一些,他不是當配角,便是走在當配角的路上。

80年代初期,鄭雷的恩師張徹,離開邵氏後組建了「長河公司」,彼時的他,早已褪去一代宗師的光輝,最為依仗的功夫片幾乎成了票房毒藥,張家班的弟子,同樣新舊交替,物是人非。

03

佳藝電視倒閉後,無奈之下,鄭雷只好另謀高就,轉投麗的電視。此時,他已經35歲,趟過多年的配角長河,浪費了大好的從影青春年華。

戲紅人不紅,這種結局對于每個演員來說,有欣慰也有悲催,隻身前往香港演藝圈打拼的鄭雷,便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年近不惑,身為一名藝人,鄭雷更加明白一個道理:有一份高尚的職業操守,才能被後人記住,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簽約麗的電視後,鄭雷繼續甘當綠葉,出演了《沈勝衣·地獄刺客》、《天龍訣》、《俠盜風流楚留香》、《怒劍鳴》等武俠劇。

對待每個角色,鄭雷都付出了足夠的認真和努力。正因為這份夠高的敬業精神,儘管大多出演配角,在影視業不景氣的當時,鄭雷依舊片約不斷,收穫頗豐。

1989年,張家班弟子齊聚一堂,共同出演由吳宇森執導、紀念「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張徹從影40周年慶的電影《義膽群英》,片中,狄龍、姜大衛、陳觀泰、李修賢等巨星雲集,45歲的鄭雷飾演曹老大的一個朋友。

1981年,武俠劇《大俠霍元甲》紅遍大江南北,此後該劇被大陸引進播出,更是取得了萬人空巷的成績。

彼時,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陳真的扮演者梁小龍,他們均紅遍了兩岸三地,卻鮮有人知道,劇中那個和霍恩弟為爭迷蹤拳誰家才正宗,因此雙方經常爭執不下的倔老頭「趙星顯」,他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邵氏五虎」之一——鄭雷。

《大俠霍元甲》劇照

此後播出的電視劇《陳真》中,再次火了梁小龍等人,卻依舊沒人在意那個扮演虹口道場館主「佐藤霸川」的鄭雷;

《陳真》劇照

再如《鐵膽英雄》中的「雷懷文」、《秦始皇》中的「孟父」、《決戰江湖》中的「聶蒼龍」、《九月鷹飛》中的「珍珠城主,劇迷們記住了角色,可又有誰想得起默默做配的鄭雷老藝人?

作為影迷和劇迷,咱們不妨設身處地為鄭雷想一想,難道他不想「紅」嗎?答案是否定的!身在演藝圈,不為功名者少之又少,然而歲月如刀,年華已去,能為自己喜歡的演藝事業繼續奮鬥,又何嘗不是一件開心快樂之事!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香港電影市場日趨飽和,加之受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巨大影響,「東方好萊塢」已不復昔日輝煌。當此時,鄭雷轉投發展勢頭還算不錯的無線電視,繼續著「配角生涯」。

在武俠劇《中神通王重陽》中,鄭雷飾演的「 完顏圭」令人記憶猶新;到了《射雕之九陰真經》中,他搖身一變成為「趙不凡」;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中,塑造的"塞北明駝"木高峰同樣令人難忘;在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又變成「七十二島島主一」的烏老大……

結語:

而今,鄭雷老前輩早已息影多年,移居加拿大後一家人過上了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作為粉絲,謹祝他餘生康泰,安享晚年。

正所謂「戲如人生」,在古天樂版《神雕俠侶》中,鄭雷扮演「慈恩」一角,從罪孽極重的一代梟雄鐵掌水上漂「裘千仞」,蛻變為被一燈度化的慈祥老和尚,長伴青燈古佛。

漫漫人生,即便經歷再多輝煌,最後不都應該歸于平淡、平凡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