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女子打工湊夠10萬買「剔紅」,自估100萬,專家:我估價你站穩

收藏是一門風險巨大的行業, 尤其是古玩一類的收藏, 「撿漏」和「打眼」每天都在上演著。 俗話說「撐死膽大的, 餓死膽小的」, 看準時機, 找對了古董就一定要買, 這是很多藏友的心聲。 如今, 小編就來聊一聊, 一女孩去國外碰運氣, 買一個「剔紅」回國鑒寶的事。

女孩是來自福建福州的李女士, 她自小生活在這個開放性的城市中, 周邊很多的親戚都會到國外去賺錢, 讓她對國外心生嚮往, 總想著做能夠出國的工作。 于是, 李女士順利的考到導遊證, 成為一名導遊, 專門負責歐洲遊這一個板塊。

李女士在帶隊旅遊英國的時候, 正好在一個古玩店中看中了一個「剔紅」, 都說英國人在近代時候搶了很多中國的古董回國, 因此她覺得這個「剔紅」是中國的古董想要買下來。 然而, 李女士問過店主之後才知道, 這個「剔紅」要1萬4千多歐元, 折合人民幣要是10萬元, 可她只有1萬2千多歐元。 于是, 李女士一定要買下, 接下來半個月都不休息, 一直打工做導遊湊齊了剩下的2千歐元, 將「剔紅」買下來。

李女士購買這個「剔紅」完全是當作為投資來用的, 根本就沒有考慮要長久收藏, 而且她對于國內的行情不太瞭解, 自估100萬元, 整整翻了10倍的價格。 于是, 李女士想到了上鑒寶節目, 找專家來鑒定一下剔紅的價值是多少。

專家接過這個剔紅之後, 就說出了剔紅的由來。 剔紅是中國的一個傳統工藝, 始發于中國, 最早出現于宋代的江浙地區, 當時已經有一批熟練的匠人專門做剔紅, 在清代時剔紅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產生了大量的剔紅作為貴族地主的精美漆器。 剔紅一般是由木質或金屬質的胎, 外邊刷上十幾道紅黑黃綠的漆, 再由熟練的匠人以刀代筆, 刻畫出一幅幅精美的圖案。

李女士這個剔紅雕刻了很複雜的圖案, 有人物、風景、樓臺、花草等,

整體佈局精美準確, 人物雕刻精緻傳神, 風格與清代晚期的特徵相似。 因此, 專家認定這是一個清代晚期的剔紅, 但由于它沒有清宮造辦處的落款, 說明應該是民間產的, 價值要低很多。

專家綜合這個剔紅的特點, 以及市場行情, 怕李女士對估價差太大, 對她說:「我估價你站穩,它的估價是在25萬元左右。」此話一出,全場譁然,大家都以為如此精美的剔紅應該要上百萬以上,沒想到才值25萬元。不過,這對于李女士來說還是賺的,她借著鑒寶節目的名氣,表示想要儘快出售掉,好有一些流動資金,希望有買家能夠看到。

看來,李女士還是很有投資頭腦的,知道能夠賺錢的東西,特地買回國內,借著鑒寶節目可以輕鬆賺一筆,不過她這種方式還是不值得學習啊,畢竟國外也有可能造假的,要是買錯了,那損失也頗大啊!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對她說:「我估價你站穩,它的估價是在25萬元左右。」此話一出,全場譁然,大家都以為如此精美的剔紅應該要上百萬以上,沒想到才值25萬元。不過,這對于李女士來說還是賺的,她借著鑒寶節目的名氣,表示想要儘快出售掉,好有一些流動資金,希望有買家能夠看到。

看來,李女士還是很有投資頭腦的,知道能夠賺錢的東西,特地買回國內,借著鑒寶節目可以輕鬆賺一筆,不過她這種方式還是不值得學習啊,畢竟國外也有可能造假的,要是買錯了,那損失也頗大啊!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