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三姨原型」莫桂蘭!19歲時嫁54歲黃飛鴻,「守寡57年」一生無兒無女,享年91歲

提起黃飛鴻, 年輕人腦子裡浮現的都是李連杰, 趙文卓的身影, 老一輩人更多地想起關德興老爺子。 確實, 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形象太過經典, 無人能及。 在黃飛鴻電影中, 同樣有其他角色, 十三姨尤其引人注目。

關之琳與李連杰一起出演《黃飛鴻》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情, 當初她不到三十歲, 是女性最成熟和美好的青春年華。 一出頭就驚艷了, 被人們牢牢記了下來。 在電影裡, 她有個名字叫「十三姨」, 是留洋回來的, 渾身都透著書卷氣, 優雅大方, 且精通洋文、騎術, 思想開放, 不顧輩分關係, 大膽與黃飛鴻相愛。

從五十年代開始, 黃飛鴻這個名字不斷出現, 各種類型的黃師傅已經出現了數十位, 那就意味著十三姨這個角色也有數十位女星演過了。

其中包括等等。 但大家很少知道十三姨原型吧?所以我們今天就來一窺這位「十三姨」的真容。

她叫莫桂蘭, 廣東人, 自幼喜好練武, 練的是莫家拳。 據相關資料記載, 莫家拳宗師是莫蔗咬(字達士), 曾學藝於少林寺, 學成後回到家鄉惠州火崗村, 與弟子一起切磋琢磨形成莫家拳。 主要分佈在今東莞市橋頭鎮大洲村、石水口村、嶺廈村的莫氏三村。

1911年, 黃飛鴻54歲, 莫桂蘭19歲, 兩人有了一次傳奇的邂逅。

黃飛鴻3歲起隨父親學武, 七八歲時, 開始跟隨父親闖蕩江湖, 賣藝為生。 後來做過軍中的武術教練, 最終辭去教練職務, 在廣州仁安街設立跌打醫館「寶芝林」。 寶芝林是取寶劍出鞘、芝草成林之意。 當時, 黃飛鴻雖在當地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

但婚姻生活並不如意。

25歲時, 黃飛鴻娶結髮妻羅氏, 但三個月後其便不在了。 26歲又娶妻馬氏, 婚後馬氏生下漢林、漢森兩個兒子, 黃飛鴻也因家庭幸福而志得意滿, 但不想陪伴了他3年的馬氏卻因怪病纏身而去。

黃飛鴻為此失聲痛哭,

過了將近10年的單身日子。 後來, 人至中年, 身邊沒個人照顧不行, 黃飛鴻又續娶岑氏, 沒想到岑氏步前面兩位的後塵, 再次撒手西去。 咋辦呢?人們說, 黃飛鴻有「克妻命」, 不幸的遭遇讓黃飛鴻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是真的, 決定聽天由命, 不再娶妻。

莫桂蘭, 自幼父母不在, 由在廣州開武館的叔伯公照顧長大。 因為從小練拳腳, 喜歡行俠仗義, 有些男孩子氣。 到了該找對象的年齡, 上門來提親的人很多, 但都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弄黃了:不是別人覺得她沒女人味, 就是她嫌別人男人味不夠。 所以, 還是個沒嫁人的漂亮姑娘。

都說千里姻緣一線牽,一線牽千里,到來的時候就來了。千里雖然有些誇張的意思,但月下老人的紅線始終還是存在的。與很多人不一樣的是,在黃飛鴻與莫桂蘭這裡,這月下老人的紅線變成了鞋,一隻男人的鞋,成了千里姻緣一鞋牽。

端午節,賽龍舟與舞獅子是南方人的必備節目,這年的端午節,黃飛鴻和弟子們劃完龍舟賽後,又帶頭去表演舞獅。這時,他已是55歲的年齡了,但還是像年輕人一樣,活躍在當地的這種文化活動中,而且還有些不服歲月的意思,這可能與他婚姻生活的不幸有那麼一點點關係。

在南方有句諺語叫「有祠堂處,必有舞獅」,說的是只要在節假日,在祠堂、集會的地方都會有獅子表演。這種表演,是當地不可缺少的文化娛樂節目,雖說舞獅隊之間免不了相互挑毛病,但還是引得萬人空巷前來圍觀。就像我們今天的一些娛樂節目,每天播出時大家都會守在電視機前,不過,那時沒有電視,演出的都是真人,也不存在被剪輯的可能性。

莫桂蘭當然不會成為觀看舞獅的例外,她有一個嫂子,丈夫出門做生意了,兩人在節日裡都閑著沒事,便相約去看舞獅。嫂子的生活比較富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是個富姐,也許是丈夫常年不在家,總想找點有趣的樂子,刺激一下平淡無味的生活,走著走著,就對莫桂蘭說:「如果你能抽黃飛鴻一耳光,我就賞你一百兩白銀。」

莫桂蘭認為這是個玩笑,再加上自己也是練武的,就說:「抽一耳光就抽一耳光,你別以為我不敢呀!」說過,兩人誰也沒把這當回事兒,一心一意地去看舞獅。黃飛鴻的表演非常精彩,讓她們在人群裡伸長了脖子觀看,生怕錯過其中的某一細節。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習武之人的莫桂蘭,看著黃飛鴻的身手,不由心生欽佩。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隻鞋飛了過來,「砰」地一聲打在莫桂蘭的額上。

一位大姑娘,莫名其妙地被鞋子打中,眾人嘩然,莫桂蘭很生氣,當她弄清楚鞋子來自臺上表演的黃飛鴻時,一躍而起,跳到臺上去了。

黃飛鴻納悶:怎麼會出現一個姑娘,而且是怒火衝天的樣子,莫桂蘭上前撩起獅子頭照著他就是一耳光,他趕忙停下來問:「姑娘為何如此憤怒?」莫桂蘭說:「你算什麼名師,如果是武器脫手,豈不傷及人命!」黃飛鴻拱拳道歉,但他在臺下的徒弟們卻不答應了,一個個摩拳擦掌,紛紛想要上臺整治一下這個女人,給這個女人一點顏色。黃飛鴻見狀以手勢壓住徒弟,再次向莫桂蘭道歉,而後繼續投入表演。

嫂子一個耳光的「願望」就這樣讓莫桂蘭實現了,但賞給莫桂蘭一百兩白銀卻成了問題,接下來的日子,嫂子開始和家人一起擔心黃飛鴻會因為這個耳光前來尋仇,但莫桂蘭說黃飛鴻不會,還稱如果是那樣的話,黃飛鴻就不是黃飛鴻了。事實也是,表演結束後,黃飛鴻的眼前一直出現著那個打他一耳光的女子的形象,認定了這個女子一定不是一般的女子,而莫桂蘭的眼前也總浮現著黃飛鴻舞獅時的身影以及他向自己道歉時的情形,甚至有些「放心」不下他了。

十多天後,黃飛鴻果然來了,但他不是來尋仇的,而是來打聽莫桂蘭的情況和消息的。嫂子把黃飛鴻帶到了自己的住所,端茶倒水,然後,派人向莫桂蘭報告了這個消息。莫桂蘭似乎沒來及打扮自己,就到嫂子住所急匆匆地和黃飛鴻見面來了。看著她的樣子,嫂子悄悄離開了……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黃飛鴻娶了莫桂蘭,不過因人說他有「克妻命」,就將這娶妻說成了納妾。

婚後,黃飛鴻與莫桂蘭感情深厚,莫桂蘭替黃飛鴻打理著寶芝林,黃飛鴻對外宣稱不再收徒,悉心傳授莫桂蘭絕技。這種在平淡中充實、幸福的生活過了十多年,1924年8月,寶芝林在那個亂世的年代裡被燒毀。黃飛鴻憂鬱成疾,於1925年4月17日病逝。當時,寶芝林因被燒毀,黃家所有資財付於一炬,家徒四壁無力殯葬,是由女弟子鄧秀瓊的出資相助,黃飛鴻才被安葬在白雲山麓。

英雄一世,晚年淒淒清清。這時,莫桂蘭才33歲,她一人獨挑大樑,撐起了一個破碎的家。

後來,因戰爭原因,她和黃飛鴻的兩個孩子漢樞、漢熙移居香港。並在黃飛鴻好友的幫助下,開辦了飛鴻武術館和寶芝林,以教授武藝和看病為生。

即使如此,她仍然未丟掉行俠仗義的處世風格,據說,她在近60歲時,有回看到一男子在欺負一弱女子,立即上前施救,對方見來了一位老太太,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結果是她三下五除二兩下子,將對方打倒在地。

1982年莫桂蘭病逝於香港,享年91歲(虛歲)。她一生沒有再嫁,也沒有兒女,晚年,是她的徒弟對她進行照顧的。據說,她離去的前一天,徒弟為她辦好了去老人院的手續,但她卻走了。這時候,距黃飛鴻去世的1925年已經整整57年了。

關於莫桂蘭和黃飛鴻的愛情故事,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那句古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但這位要強的女子在1970年78歲高齡時,還受電視臺《歡樂今宵》的邀請,表演黃飛鴻所傳的絕技鐵線拳,金錢鏢等,並和幾名習武小夥子過招也絲毫不落下風。

2001年,佛山為紀念黃飛鴻的醫學武德專門修建的黃飛鴻紀念館,館內力求還原黃飛鴻當年在「寶芝林」行醫治病的原貌——有位正在取葯的文弱女子正是當年影片中經常被戲說的「十三姨」——莫桂蘭——歷史,就這樣被定格起來,人們永遠看見了。黃飛鴻那隻的鞋,在莫桂蘭這裡彷彿就是艱難的人生路。

或許,如果能真的作為同齡人常伴黃飛鴻左右,那麼這應該就是莫桂蘭最大的心願吧!

都說千里姻緣一線牽,一線牽千里,到來的時候就來了。千里雖然有些誇張的意思,但月下老人的紅線始終還是存在的。與很多人不一樣的是,在黃飛鴻與莫桂蘭這裡,這月下老人的紅線變成了鞋,一隻男人的鞋,成了千里姻緣一鞋牽。

端午節,賽龍舟與舞獅子是南方人的必備節目,這年的端午節,黃飛鴻和弟子們劃完龍舟賽後,又帶頭去表演舞獅。這時,他已是55歲的年齡了,但還是像年輕人一樣,活躍在當地的這種文化活動中,而且還有些不服歲月的意思,這可能與他婚姻生活的不幸有那麼一點點關係。

在南方有句諺語叫「有祠堂處,必有舞獅」,說的是只要在節假日,在祠堂、集會的地方都會有獅子表演。這種表演,是當地不可缺少的文化娛樂節目,雖說舞獅隊之間免不了相互挑毛病,但還是引得萬人空巷前來圍觀。就像我們今天的一些娛樂節目,每天播出時大家都會守在電視機前,不過,那時沒有電視,演出的都是真人,也不存在被剪輯的可能性。

莫桂蘭當然不會成為觀看舞獅的例外,她有一個嫂子,丈夫出門做生意了,兩人在節日裡都閑著沒事,便相約去看舞獅。嫂子的生活比較富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是個富姐,也許是丈夫常年不在家,總想找點有趣的樂子,刺激一下平淡無味的生活,走著走著,就對莫桂蘭說:「如果你能抽黃飛鴻一耳光,我就賞你一百兩白銀。」

莫桂蘭認為這是個玩笑,再加上自己也是練武的,就說:「抽一耳光就抽一耳光,你別以為我不敢呀!」說過,兩人誰也沒把這當回事兒,一心一意地去看舞獅。黃飛鴻的表演非常精彩,讓她們在人群裡伸長了脖子觀看,生怕錯過其中的某一細節。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習武之人的莫桂蘭,看著黃飛鴻的身手,不由心生欽佩。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隻鞋飛了過來,「砰」地一聲打在莫桂蘭的額上。

一位大姑娘,莫名其妙地被鞋子打中,眾人嘩然,莫桂蘭很生氣,當她弄清楚鞋子來自臺上表演的黃飛鴻時,一躍而起,跳到臺上去了。

黃飛鴻納悶:怎麼會出現一個姑娘,而且是怒火衝天的樣子,莫桂蘭上前撩起獅子頭照著他就是一耳光,他趕忙停下來問:「姑娘為何如此憤怒?」莫桂蘭說:「你算什麼名師,如果是武器脫手,豈不傷及人命!」黃飛鴻拱拳道歉,但他在臺下的徒弟們卻不答應了,一個個摩拳擦掌,紛紛想要上臺整治一下這個女人,給這個女人一點顏色。黃飛鴻見狀以手勢壓住徒弟,再次向莫桂蘭道歉,而後繼續投入表演。

嫂子一個耳光的「願望」就這樣讓莫桂蘭實現了,但賞給莫桂蘭一百兩白銀卻成了問題,接下來的日子,嫂子開始和家人一起擔心黃飛鴻會因為這個耳光前來尋仇,但莫桂蘭說黃飛鴻不會,還稱如果是那樣的話,黃飛鴻就不是黃飛鴻了。事實也是,表演結束後,黃飛鴻的眼前一直出現著那個打他一耳光的女子的形象,認定了這個女子一定不是一般的女子,而莫桂蘭的眼前也總浮現著黃飛鴻舞獅時的身影以及他向自己道歉時的情形,甚至有些「放心」不下他了。

十多天後,黃飛鴻果然來了,但他不是來尋仇的,而是來打聽莫桂蘭的情況和消息的。嫂子把黃飛鴻帶到了自己的住所,端茶倒水,然後,派人向莫桂蘭報告了這個消息。莫桂蘭似乎沒來及打扮自己,就到嫂子住所急匆匆地和黃飛鴻見面來了。看著她的樣子,嫂子悄悄離開了……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黃飛鴻娶了莫桂蘭,不過因人說他有「克妻命」,就將這娶妻說成了納妾。

婚後,黃飛鴻與莫桂蘭感情深厚,莫桂蘭替黃飛鴻打理著寶芝林,黃飛鴻對外宣稱不再收徒,悉心傳授莫桂蘭絕技。這種在平淡中充實、幸福的生活過了十多年,1924年8月,寶芝林在那個亂世的年代裡被燒毀。黃飛鴻憂鬱成疾,於1925年4月17日病逝。當時,寶芝林因被燒毀,黃家所有資財付於一炬,家徒四壁無力殯葬,是由女弟子鄧秀瓊的出資相助,黃飛鴻才被安葬在白雲山麓。

英雄一世,晚年淒淒清清。這時,莫桂蘭才33歲,她一人獨挑大樑,撐起了一個破碎的家。

後來,因戰爭原因,她和黃飛鴻的兩個孩子漢樞、漢熙移居香港。並在黃飛鴻好友的幫助下,開辦了飛鴻武術館和寶芝林,以教授武藝和看病為生。

即使如此,她仍然未丟掉行俠仗義的處世風格,據說,她在近60歲時,有回看到一男子在欺負一弱女子,立即上前施救,對方見來了一位老太太,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結果是她三下五除二兩下子,將對方打倒在地。

1982年莫桂蘭病逝於香港,享年91歲(虛歲)。她一生沒有再嫁,也沒有兒女,晚年,是她的徒弟對她進行照顧的。據說,她離去的前一天,徒弟為她辦好了去老人院的手續,但她卻走了。這時候,距黃飛鴻去世的1925年已經整整57年了。

關於莫桂蘭和黃飛鴻的愛情故事,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那句古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但這位要強的女子在1970年78歲高齡時,還受電視臺《歡樂今宵》的邀請,表演黃飛鴻所傳的絕技鐵線拳,金錢鏢等,並和幾名習武小夥子過招也絲毫不落下風。

2001年,佛山為紀念黃飛鴻的醫學武德專門修建的黃飛鴻紀念館,館內力求還原黃飛鴻當年在「寶芝林」行醫治病的原貌——有位正在取葯的文弱女子正是當年影片中經常被戲說的「十三姨」——莫桂蘭——歷史,就這樣被定格起來,人們永遠看見了。黃飛鴻那隻的鞋,在莫桂蘭這裡彷彿就是艱難的人生路。

或許,如果能真的作為同齡人常伴黃飛鴻左右,那麼這應該就是莫桂蘭最大的心願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