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現大敗筆?這個問題可能影響日系車十幾年!

我們先說用三缸發動機的奇駿, 提個問題:各大廠商已經用血的教訓證明了, 三缸發動機在中國行不通, 可為什麼日產偏要給好好的奇駿裝一臺大家都不喜歡的三缸機呢?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 日產在國內市場上沒有足夠的新能源積分。

奇駿1.5T三缸發動機採用了可變壓縮比技術, 動力和節能都堪稱一流, 奈何中國消費者對三缸機望而生畏。 在碳排放的法規限制下, 車企新車的平均油耗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目前, 國內要求是5L/100km, 歐洲是4.5L/100km, 這意味著, 車企在生產燃油車的同時, 必須要生產一定量的新能源車。 如果造不出那麼多新能源車, 又不願意高價買其他車企的新能源積分, 那就只能拼命降低單車油耗, 而用三缸發動機就是最直接的辦法。 現實情況是, 豐田、本田、日產缺乏「能打」的量產純電動車。 說到這裡, 肯定會有人說了, 「兩田」的氫能源車特別厲害,
這個才是新能源車的正確方向……呵呵!本田的氫燃料電池車Clarity已經宣佈停產, 四大氫能源造車團體, 戴姆勒、福特、日產組合, 本田萬用群組合, 豐田寶馬組合, 現代奧迪現悉數分崩離析, 僅剩豐田和現代在獨自支撐。 豐田氫能源車Mirai 很多人對於氫能源不明覺厲, 但是大家都回答不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你哪加氫氣去?比起規模龐大的輸電網絡和石油能源體系, 採用氫能源意味著新建一整套能源體系, 誰來投這個錢?誰有這麼多錢?就算有錢, 花那麼多時間, 消費者能等得起嗎?日本發展氫能源車那麼多年, 全境也就建設了140多座加氫站, 做個對比, 蔚來今年用兩個多月時間就建了100座換電站。 其實, 在鋰電池汽車高速發展的當下,
日本車企已經發現了氫燃料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 鋰電池汽車技術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否則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股價也不能那麼高)研發專用純電動平臺尚需時日, 本田未來的電動SUV甚至將採用通用汽車的Ultium平臺, 新車也要到2024年才能問世。 我們不能否認氫燃料是一種理想的新能源形式, 同時, 日系品牌無論是車輛技術還是生產管理, 依然有很多方面值得國內品牌車企學習, 但是, 在目前看來, 氫能源已然是點錯了「科技樹」, 一步錯, 步步錯, 不僅錯過了鋰電池新能源車高速發展的風口, 還在減排法規的影響下, 影響了燃油車的發展。 三缸奇駿的問世只是一個開始, 今後, 日系品牌還有什麼法子應對減排壓力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