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不做「3件事」,別讓你的心軟,成為受傷害的理由

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一個人一定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也一定會影響身邊的人。

一直以來, 「事情好幹, 人難處」, 是許多職場人士的共同心聲。 在生活中, 我們不時地耳聞目睹:

有的人常常陷入關係的泥淖, 無奈掙紮;

有的人常常和家人、朋友、同事衝突不斷, 腹背受擊;

有的人總是抱怨自己被爛人、爛事纏身, 心裡憤憤不平……

「別人怎麼對你, 都是你教的」。 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句至理名言, 它適合任何關係。

1.太過心軟, 別人就得寸進尺

心軟的人, 太重感情, 哪怕委屈自己, 也想著成全別人。

以為忍讓, 能換來真心相待, 到頭來卻發現, 對方反倒抓住了你的弱點, 得寸進尺。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 綠寶公司銷售總監位置空缺, 老闆決定從袁慧中和李思雨兩人中提拔。

李思雨職位雖在袁慧中之下, 可二人能力不相上下。 若是公平競爭, 袁慧中未必能贏。

於是, 袁慧中就打起了感情牌。

她一邊向李思雨哭訴自己一心撲在工作上, 導致家庭破裂, 借此博取同情;

一邊又暗地裡拉攏李思雨的項目組成員, 勸他們帶著單子跟自己幹。

有一次, 袁慧中手上有一個棘手的案子, 請李思雨幫忙, 她一心軟就答應了。

可當李思雨拜訪完客戶, 回到公司才發現, 所謂幫忙談單, 不過是袁慧中的調虎離山之計。

她的心軟, 讓自己錯失良機。

心軟的人, 不喜歡與別人起衝突, 但凡對方開口提了要求, 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損, 或出於情誼, 或為了息事寧人, 也會選擇勉為其難地答應。

可是, 你無害人之心, 不意味著別人亦無傷人之意。

你越是什麼都答應, 對方就越會提無理的要求。

你越是好脾氣地步步退讓,

對方就越會理直氣壯地步步緊逼。

到頭來, 才發現, 自己的心軟竟成為別人握在手裡的利刃, 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餘華說: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的時候,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柔軟慈悲, 固然是好事, 可有的時候, 心硬一點, 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

2.太過善良, 別人就肆無忌憚

網上有一個話題:「你從哪一刻開始決定不再善良的?」

網友Miss在評論區分享了一個自己的經歷。

她外出辦事, 碰到一位推廣員向人推銷。

推廣員說自己一天都沒有拉到一個顧客, 眼看今天空手而歸, 希望她一定幫忙。

Miss當時趕時間, 本想拒絕, 可看他實在不容易, 就答應了。

Miss前腳進店登記完, 推廣員後腳就跑過來, 指責她對設計師不禮貌。

「真沒見過你這樣的顧客, 一進來就要走, 我們的設計師還等著你呢, 太沒素質了!」

Miss愣了一下, 回答道:「小夥子, 我進來完全是幫你, 壓根沒有做頭髮的打算, 你不知道嗎?」

然後生氣地拿起包離開了。

孟非說:

有人請你幫忙, 原指望你幫十分, 結果你只幫了七分, 對方非但不感激你,

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

面對善意, 有的人以德報怨, 滴水當湧泉;

而有的人以怨報德, 惡言負好意。

善良給對了人, 是兩生歡喜;

給錯了人, 慣得都是病。

你一次次好心, 換來的卻是辜負, 這都是在為當初不加分辨的善良買單。

把善良留給懂得感恩的人, 別讓贈予他人的玫瑰, 留下弄傷自己的刺。

善良很貴, 慷慨給與別人的時候, 也別忘記溫柔地留給自己。

3.太過逞強,別人就心安理得

常常聽到一句話:「生活不相信眼淚。」

於是,我們拼盡全力。

哪怕已經筋疲力盡,還一個人苦苦支撐。

面對困難,太過逞強,到頭來只會壓垮自己。

朋友安心大學畢業後,留在一線城市打拼。

從小父母就教育她,女孩子要自強自立,凡事都得靠自己。

剛工作的時候,她一個人跑街串巷去看房子,搬家的時候自己打包裝箱,熬了好幾個通宵。

身邊的朋友問是否需要幫忙,她都謝絕了,想著大家都忙,能自己搞定的,就別去麻煩別人。

工作上,不管領導安排多少任務,她都來者不拒,覺得自己初來乍到,別給領導留下無法勝任的印象。

公司組織路演,作為專案運營的她,常常忙得顧不上吃午飯,哪怕餓得胃隱隱作痛,也咬牙死扛。

幾次下來,生生熬出了胃病。

領導們覺得她很能幹,很多專案都放心地丟給她做;

朋友覺得她很獨立,不太願意請別人幫忙,就再也沒主動提出過幫助。

可只有安心自己知道,自己沒有別人看到的那麼能幹,她常常感覺力不從心,一個人的時候沒少流眼淚。

幾米曾說:

我常常一個人,走很長的路,在起風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片落葉。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所向披靡,沒有人只靠單打獨鬥就能一往無前。

扛不住的時候,別硬扛;

做不到的時候,別死撐。

必要時學會示弱,懂得求助,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你不必逞強,留一個空隙,別人才能把光照進你的心裡。

當你卸下盔甲,這個世界會對你溫柔起來。

從小我們就被父母教育:要多為別人著想,遇事不要總想著自己,否則就是自私自利。

卻從未有人告訴我們,原來適度的拒絕和堅持自己,才能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舒服,不至於成為出力不討好的「爛好人」。

為什麼要設置心理界限,學會對超出自己承受范圍的事情說「不」?

因為,「只有當你懂得妥善分配自己的生命資源,想做的事情都能一一實踐,生活無匱乏之虞時,你就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一種真正的安全感,不需要通過犧牲奉獻,來消除內心的恐懼。」

設置界限並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傷害你,而是讓自己堅強起來,不再給別人有「下一次」的機會。

3.太過逞強,別人就心安理得

常常聽到一句話:「生活不相信眼淚。」

於是,我們拼盡全力。

哪怕已經筋疲力盡,還一個人苦苦支撐。

面對困難,太過逞強,到頭來只會壓垮自己。

朋友安心大學畢業後,留在一線城市打拼。

從小父母就教育她,女孩子要自強自立,凡事都得靠自己。

剛工作的時候,她一個人跑街串巷去看房子,搬家的時候自己打包裝箱,熬了好幾個通宵。

身邊的朋友問是否需要幫忙,她都謝絕了,想著大家都忙,能自己搞定的,就別去麻煩別人。

工作上,不管領導安排多少任務,她都來者不拒,覺得自己初來乍到,別給領導留下無法勝任的印象。

公司組織路演,作為專案運營的她,常常忙得顧不上吃午飯,哪怕餓得胃隱隱作痛,也咬牙死扛。

幾次下來,生生熬出了胃病。

領導們覺得她很能幹,很多專案都放心地丟給她做;

朋友覺得她很獨立,不太願意請別人幫忙,就再也沒主動提出過幫助。

可只有安心自己知道,自己沒有別人看到的那麼能幹,她常常感覺力不從心,一個人的時候沒少流眼淚。

幾米曾說:

我常常一個人,走很長的路,在起風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片落葉。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所向披靡,沒有人只靠單打獨鬥就能一往無前。

扛不住的時候,別硬扛;

做不到的時候,別死撐。

必要時學會示弱,懂得求助,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你不必逞強,留一個空隙,別人才能把光照進你的心裡。

當你卸下盔甲,這個世界會對你溫柔起來。

從小我們就被父母教育:要多為別人著想,遇事不要總想著自己,否則就是自私自利。

卻從未有人告訴我們,原來適度的拒絕和堅持自己,才能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舒服,不至於成為出力不討好的「爛好人」。

為什麼要設置心理界限,學會對超出自己承受范圍的事情說「不」?

因為,「只有當你懂得妥善分配自己的生命資源,想做的事情都能一一實踐,生活無匱乏之虞時,你就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一種真正的安全感,不需要通過犧牲奉獻,來消除內心的恐懼。」

設置界限並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傷害你,而是讓自己堅強起來,不再給別人有「下一次」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