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沉迷手機的孩子,家長除了吼叫還能做什麼

一見孩子玩手機就心煩

朱女士今年40歲, 兒子剛上初二。 每次看到兒子玩手機就莫名地火大, 朱女士只要稍微提醒一句, 兒子就極其不耐煩, 有時還會大喊大叫。

終於有一天, 兩人吵了起來, 而且越吵越兇, 朱女士一氣之下奪過手機, 一下子摔在地上。 為此朱女士的兒子一連幾天不出房門, 也不說話。 無論朱女士怎麼苦口婆心地講道理, 兒子都是面無表情, 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讓朱女士徹底慌了神兒, 她不知怎麼改善與兒子的關係。

怎麼改變沉迷手機的孩子

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的確讓很多家長頭疼,

與孩子產生衝突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作為家長需要關注的是, 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這樣才能從正面積極引導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渴望成為大人。 可在他心智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 很容易因願望無法達成而變得暴躁易怒。

當孩子情緒大作的時候, 家長應避免去添油加火, 讓其把情緒表達出來, 等平靜後再進行較好的干預和引導。

家長可以嘗試向孩子表達你對他們玩手機的擔心, 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然後再根據他們的表達, 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內心獨立成長的需求, 也鍛煉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能力, 而不再是家長一味地包辦替代。

另外, 想讓現在的孩子不玩手機也是不現實的,

因為手機裡已經不只有遊戲, 也有社交平臺。 孩子們在網路裡交朋友、展現自我, 是他們這一代人成長中的一部分。

這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問題, 那就是孩子對手機的掌控一定比對人的掌控更安全、更可靠, 所以當孩子出現某種情感缺失能在手機上得到補償的話, 就很容易產生對手機的依賴感。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要清楚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如果能領會到這一點, 就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和互動, 走進他們的內心, 去理解他們, 與他們交流。

家長要溫和且篤定, 要相信、理解孩子, 重新贏得孩子的信任。 想要孩子再次向你打開心門, 真的需要耐心與陪伴, 循序漸進, 讓孩子真正在親子關係當中度過動盪不安的青春期。

只有這樣, 孩子才不會覺得手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他們會覺得在家長這裡得到理解和希望, 最終會選擇去跟親人進行交流, 而不是跟物訴說故事。

當孩子逐漸不再反叛, 慢慢穩定下來, 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他們的生命目標在哪裡, 會想更好地去發展, 這是生而為人的發展動力。 另外, 在拒絕他們過度使用手機的時候, 家長也要有界限, 這個界限就是學會說「NO」, 這個界限也同樣需要家長溫和、篤定地去執行。

最後,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興趣, 鍛煉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 當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又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並具備了獨立的學習能力, 家長就無需再糾結孩子玩手機這件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