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離世3天兒女不知道,侄子盡孝「包辦葬禮」分配遺產時「10位親人到場」網批:這算什麼親人

做一個有善良的人, 就要有豁達大度之舉。 人的思想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善惡美醜盡在其間, 七情六欲妖嬈流連, 沒有誰天生就是一個純思想的人, 也沒有純善和純醜, 任何事都有參照物, 都是相對而言。 所以, 不應該總去考慮別人的言行如何, 甚至在自我的內心世界苦苦糾纏其中, 私自改變別人的形象, 加深誤解, 而是從自我做起, 以誠摯的心理解、接納、關懷和幫助別人, 讓別人感受善良所帶來的美好, 凡事將心比心, 以心換心, 這樣人生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和快樂!

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歷來追求一個「善」字:與人處事,

強調心存善良之意;與人交往, 講究與人為善;與己要求, 主張獨善其身。 這是做人、為人、處世的根本, 也是人生的準則。

大陸江蘇省東臺市北關街道一些老人們突然感覺到很不安, 因為他們已經好三天都沒有看到83歲的王秀芳了。 老人們上王秀芳家去敲門, 可是家裡沒人應。 王秀芳沒有丈夫和孩子, 只有一個侄子王兆榮, 住得離她很近。 當時王兆榮就帶著一群街坊來到了王秀芳的家, 因為有鑰匙, 所以就直接把門打開了。 結果這一下, 大家全體驚呆了, 王秀芳居然已經去世三天了都沒有親人發現, 聽上去有點淒涼。

接下來侄子就給王秀芳辦了葬禮, 可是葬禮更讓街坊們看著心酸。 葬禮冷冷清清, 基本上就沒來什麼親人。 侄子王兆榮全權處理了老人的後事, 王秀芳也算是入土為安了。 沒想到的是, 王秀芳走的時候那麼冷清, 可是等她走了之後, 圍繞著她卻起了一場異常熱鬧的紛爭。 因為王秀芳走得突然, 沒有留下任何遺囑, 結果一下子就冒出了一大堆人來爭她的遺產。

一個是王秀芳的侄子王兆榮, 還有兩個妹妹, 還有7個王秀芳的繼子女, 共計10人。 王秀芳年輕的時候是個特別能幹的女人, 很早的時候就開起了制衣廠, 在城鄉結合部有一套房子, 大約值二十萬, 但這還不是王秀芳的全部財產。

王秀芳六十歲的時候, 處過一次對象, 是個七十歲並且有七個孩子的謝大爺, 兩個人結婚之後王秀芳和謝大爺又買了一套商鋪, 現在已經值八十多萬了, 這麼算下來, 王秀芳留下了價值上百萬的兩套房產。

王秀芳的妹妹和七個繼子女對遺產的分配理念是一致的,

他們認為財產就應該大家平分, 而且他們對此還擬定了一份協議。 可是侄子王兆榮不幹, 他竟然想要一個人獨佔王秀芳的財產。 侄子是這麼解釋的, 王秀芳六十歲嫁給謝大爺之後, 謝大爺就住進了王秀芳的家裡, 平日裡兩個老人相依為命。 謝大爺是有七個孩子, 可是平日裡也沒看到他們, 來照顧下兩個老人, 於是王兆榮就在王秀芳家附近開了個酒店。

王兆榮這麼做,就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姑媽姑父,而且由於開的是酒店,王秀芳兩口子平日的三餐都是由王兆榮提供。這讓王秀芳和謝大爺十分感激,想要報答他。王兆榮回憶說,有一天姑姑突然找到他,說要他幫忙物色一套房子,而且這房子姑媽明說了,一方面是為了投資,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報答侄子。姑媽有這樣的想法,侄子覺得恭敬不如從命,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那個店面。

王兆榮說姑父去世太倉促來不及把自己對侄子的這份心意寫成遺囑,就撒手而去了。但是王兆榮並不在意,之後他就更加精心的照顧姑姑,一直到姑姑去世,連葬禮都是他一手操辦的。所以王兆榮認為,遺產就該他一個人繼承。同時王兆榮也指出,現在來要遺產的其他九個人,姑姑生前的時候根本就不在姑姑家露面,現在卻想要分一杯羹,有點說不過去。尤其是王秀芳的七個繼子女,連葬禮都不來參加,比街坊都不如。

而王秀芳的鄰居,不但證實王兆榮對王秀芳的照顧,而且他們都證明說,王秀芳確實說過要好好地回報侄子這樣的話。鄰居們的眼睛都雪亮的,所以鄰居們的證詞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王兆榮自己也整理出了一些消費清單,全都是這七八年來他在經濟上對姑媽的付出,從住院到幫助王秀芳請客吃飯,甚至平日裡幫交水電費,各種花銷全都有。

至於為何姑媽去世3天他才發現,那是因為姑媽生前與侄媳婦不和,她擔心侄媳婦圖謀侄子的財產,所以與侄子鬧過兩次矛盾,雙方還對簿公堂過。雙方一氣之下還將連通的房子用一堵牆阻隔了起來,之後便少了來往。

隨後這場爭遺產的難題鬧到了法院,法院處理案子的時候,考慮到都是親人以和為貴,對他們進行了圓桌調解。最後通過調解,王秀芳的妹妹和繼子女們也承認王兆榮對王秀芳盡了生養死葬的義務,也同意他繼承一部分遺產,但他們希望王兆榮不要太過分。一番爭執之下,王兆榮竟然撤訴了,至此一場10人遺產爭奪戰落下帷幕,這時已經距離老人去世過了三年之久。

善惡終有報,只要時辰到。做一個善良的人,一生都心安理得。人生在世,別怕吃虧。吃虧是福,得寸進尺種下的是虐緣。所以,做人要善良,善待身邊的人和物。生命皆有靈性,萬物皆有情。萬千世界,人也不過是生命中一顆粒子。今天小編分享一些做人要善良的人生感悟 願人人都善良,心中藏佛,面帶慈善。

王兆榮這麼做,就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姑媽姑父,而且由於開的是酒店,王秀芳兩口子平日的三餐都是由王兆榮提供。這讓王秀芳和謝大爺十分感激,想要報答他。王兆榮回憶說,有一天姑姑突然找到他,說要他幫忙物色一套房子,而且這房子姑媽明說了,一方面是為了投資,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報答侄子。姑媽有這樣的想法,侄子覺得恭敬不如從命,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那個店面。

王兆榮說姑父去世太倉促來不及把自己對侄子的這份心意寫成遺囑,就撒手而去了。但是王兆榮並不在意,之後他就更加精心的照顧姑姑,一直到姑姑去世,連葬禮都是他一手操辦的。所以王兆榮認為,遺產就該他一個人繼承。同時王兆榮也指出,現在來要遺產的其他九個人,姑姑生前的時候根本就不在姑姑家露面,現在卻想要分一杯羹,有點說不過去。尤其是王秀芳的七個繼子女,連葬禮都不來參加,比街坊都不如。

而王秀芳的鄰居,不但證實王兆榮對王秀芳的照顧,而且他們都證明說,王秀芳確實說過要好好地回報侄子這樣的話。鄰居們的眼睛都雪亮的,所以鄰居們的證詞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王兆榮自己也整理出了一些消費清單,全都是這七八年來他在經濟上對姑媽的付出,從住院到幫助王秀芳請客吃飯,甚至平日裡幫交水電費,各種花銷全都有。

至於為何姑媽去世3天他才發現,那是因為姑媽生前與侄媳婦不和,她擔心侄媳婦圖謀侄子的財產,所以與侄子鬧過兩次矛盾,雙方還對簿公堂過。雙方一氣之下還將連通的房子用一堵牆阻隔了起來,之後便少了來往。

隨後這場爭遺產的難題鬧到了法院,法院處理案子的時候,考慮到都是親人以和為貴,對他們進行了圓桌調解。最後通過調解,王秀芳的妹妹和繼子女們也承認王兆榮對王秀芳盡了生養死葬的義務,也同意他繼承一部分遺產,但他們希望王兆榮不要太過分。一番爭執之下,王兆榮竟然撤訴了,至此一場10人遺產爭奪戰落下帷幕,這時已經距離老人去世過了三年之久。

善惡終有報,只要時辰到。做一個善良的人,一生都心安理得。人生在世,別怕吃虧。吃虧是福,得寸進尺種下的是虐緣。所以,做人要善良,善待身邊的人和物。生命皆有靈性,萬物皆有情。萬千世界,人也不過是生命中一顆粒子。今天小編分享一些做人要善良的人生感悟 願人人都善良,心中藏佛,面帶慈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