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心理學:阻止孩子發脾氣,會影響大腦發育,聰明媽媽都用「6個方式」處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苦惱:孩子非常倔強, 總是在發脾氣, 甚至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 他就生氣了。

剛開始有人說:「滿月了就好」, 然後又說:「百天就好」, 最後說:「一歲就好」……盼星星盼月亮, 盼到每個時間節點, 等來的都是一個愈演愈烈的小倔牛。

從terrible2開始, 情況愈演愈烈, 每天都是戰戰兢兢。 稍有不慎, 就會踩雷。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同樣頭疼的經歷, 你越不讓孩子做什麼, 他就越做什麼。

針對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根據西格爾《全腦教育法》一書所述:

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 當情緒氾濫不可收拾時, 罪魁禍首是我們的右腦和上層大腦出現了問題。

西格爾把人的大腦分為橫向左右腦, 縱向上下層大腦。

左腦負責邏輯、語言和求實, 右腦負責情感、非語言的資訊, 如表情、眼神、語氣語調。 上層大腦負責高級分析思維能力, 如決策、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等, 下層大腦負責:強烈的情感,

如憤怒、恐懼等。

孩子常常出現情緒失控發脾氣, 這是因為他們的右腦(情緒)占主導, 而且上層大腦(理性)還處於發育中。

如果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父母嚴厲地批評, 並且不讓孩子釋放情緒, 那麼結果是什麼呢?

通常在多次權威的恐嚇壓制之下,

孩子會逐漸變成父母想要的那個樣子, 懂事、聽話、不哭不鬧。 處處小心翼翼, 佛若一隻受驚的小鹿, 活在黑暗中瑟瑟發抖。 就如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塑造的孩子葉藏一樣, 對討厭的事物不敢明說, 也像做賊似的畏畏縮縮、惴惴不安。

成年以後他們往往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因為他們從兒時起就是如此被教育的。 美國薩提亞大師認為:討好型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 內在價值感比較低, 行為上過度和善, 習慣於道歉和乞憐。

更有研究者發現完全禁止孩子發脾氣不僅會影響孩子人格健康, 更有影響大腦以及智商的發育。 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提出: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情緒敏感力)。 而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

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 父母對他的態度。

當父母允許、接受, 並鼓勵他面對情緒時, 孩子的情商得到良好的發展之後, 他便可以將能量轉而用在探索世界、開發大腦上, 若情緒始終被壓制不能得到解決, 那麼孩子就有可能被困在痛苦的牢籠裡無法自拔。

因為人腦是由兩個系統存在, 一個是情感腦, 一個是理智腦。 而孩童在理智腦還未成熟之前, 只能採用情緒腦表達自己。 孩子在遇到挫折時, 直接反應就是發脾氣哭鬧, 引起注意從而讓大人滿足其需求。 只有讓情緒腦按照生長規律發展, 孩子的腦部才會更加完善。

而父母武斷的壓制, 只會導致孩子的「壓力荷爾蒙」得不到釋放, 進而影響孩子的血壓心跳頻率,

嚴重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 聰明的家長都會選擇接納他的情緒, 而不是一味的壓制。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孩子在本該率真自我的童年時代, 被迫放棄成為自己, 生命能量無法用於正常的成長, 過多的消耗在了應付他人上, 這種痛苦極為深刻。」那種童年時不被自己父母所接納、所愛的痛會像鋼印一樣深深地印在一個人的血液裡,阻礙著他的前進。

所以父母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了,為什麼你的孩子沒有創造力?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夠聰明?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夠優秀,是他們天生如此嗎?不,是你把他們變成了這個樣子,憑什麼又要求他們事事比別人優秀呢。

曾刷到一個視訊,視訊裡女兒看起來情緒非常氣憤,但是旁邊的父親並沒有直接指責,而是說道:「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也不必強迫自己,但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裡。」

在這條視訊的下面有很多網友留言,說如果自己有這樣的父親,也不至於成年以後在人事上走那麼多彎路,像個困獸找不到出路。父母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第一個范本,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

生氣、發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我們只需要接受它、面對它。而那些一直懂事,哪怕被觸及底線也不發脾氣的孩子,不是真的懂事,只是因為沒有被接納,所以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他們不過是不敢不懂事罷了。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別讓你的孩子生活在黑暗裡。

預防性地幫助你的孩子處理日常情緒

1.共情:即使孩子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受限,你應該帶著共情和尊重回應孩子表達的所有情緒。

2.特殊時間:每天花 15 分鐘和孩子有一對一的時間,享受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有聯結的感覺。

3.常規:讓你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這有助於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4.接受你的孩子的所有情緒:確保他可以在想哭的時候哭出來。

5.親密時間:每天早上、晚上和之間有需要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多一些親密接觸的時間來增加他的安全感。

6.玩鬧和笑:確保孩子每天有機會至少笑 10 分鐘,最好可以和他一起進行身體活動。

孩子的很多行為,在我們眼裡看起來,真的是無法忍受。但當我們拋開自己的情緒問題,才會發現孩子的問題真沒有那麼嚴重。

好在小孩子都是不記仇的,前一秒被你罵得哭爹喊娘,轉眼玩一圈回來就要你抱抱親親。堅定地對孩子說「NO」,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YES」,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應該採用的正確教養方式。

這種痛苦極為深刻。」那種童年時不被自己父母所接納、所愛的痛會像鋼印一樣深深地印在一個人的血液裡,阻礙著他的前進。

所以父母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了,為什麼你的孩子沒有創造力?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夠聰明?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夠優秀,是他們天生如此嗎?不,是你把他們變成了這個樣子,憑什麼又要求他們事事比別人優秀呢。

曾刷到一個視訊,視訊裡女兒看起來情緒非常氣憤,但是旁邊的父親並沒有直接指責,而是說道:「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也不必強迫自己,但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裡。」

在這條視訊的下面有很多網友留言,說如果自己有這樣的父親,也不至於成年以後在人事上走那麼多彎路,像個困獸找不到出路。父母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第一個范本,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

生氣、發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我們只需要接受它、面對它。而那些一直懂事,哪怕被觸及底線也不發脾氣的孩子,不是真的懂事,只是因為沒有被接納,所以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他們不過是不敢不懂事罷了。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別讓你的孩子生活在黑暗裡。

預防性地幫助你的孩子處理日常情緒

1.共情:即使孩子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受限,你應該帶著共情和尊重回應孩子表達的所有情緒。

2.特殊時間:每天花 15 分鐘和孩子有一對一的時間,享受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有聯結的感覺。

3.常規:讓你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這有助於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4.接受你的孩子的所有情緒:確保他可以在想哭的時候哭出來。

5.親密時間:每天早上、晚上和之間有需要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多一些親密接觸的時間來增加他的安全感。

6.玩鬧和笑:確保孩子每天有機會至少笑 10 分鐘,最好可以和他一起進行身體活動。

孩子的很多行為,在我們眼裡看起來,真的是無法忍受。但當我們拋開自己的情緒問題,才會發現孩子的問題真沒有那麼嚴重。

好在小孩子都是不記仇的,前一秒被你罵得哭爹喊娘,轉眼玩一圈回來就要你抱抱親親。堅定地對孩子說「NO」,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YES」,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應該採用的正確教養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