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藤校畢業,啃老三年,都是父母害的!」我們拼命雞出的牛娃,為什麼變成了那樣?

名校畢業, 學業有成, 卻啃老三年, 還不忘抨擊父母。 不久前, 一位華人學霸的所作所為讓人大跌眼鏡。 據瞭解, 這個年輕人名叫袁喬楚(Qiaochu Yuan, 音譯), 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 整整三年待在家裡, 靠父母的接濟過活。 或許是因為對現狀心有不甘, 他從今年七月至今, 在社交平臺上以「巨嬰」為網名, 連發35條內容, 言辭激烈地指責父母把自己保護得太好, 以至於成為了今天這樣沒有工作、只能在家啃老的媽寶男。 他寫到: 「我的父母用金錢為我創造了一個世界, 保護我在很多方面不受傷害, 甚至不讓我做家務。
我被寵壞了, 現在回想起來, 這對我並沒有什麼好處。 」 「從我出生到現在, 他們只知道給我錢!錢難道是萬能的嗎?!我不想生活在被父母用金錢圍禁的牢籠中, 我希望他們能停止這樣做!」 ……

與此同時, 他還承認自己吃過迷幻藥、曾經拖欠房租, 並且生活得很不好。
他把這一切統統歸罪於父母, 對老兩口滿是責備。 明明是放在哪裡都有機會發光的天之驕子, 卻一手好牌打爛, 變成了怨天怨地的啃老族。 這位華人學霸的經歷讓人無限唏噓。 而它同樣值得我們家長反思。 能把孩子培養到藤校畢業, 所花費的財力與心血肯定非同一般。 然而, 盡心盡力付出一切, 夢寐以求的雞娃心願實現了, 可到頭來, 換回的不是孩子的感恩與成材, 而是無盡怨懟和糟糕狀態——「沒有工作、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沒有歸屬的社區、沒有人生目標、也沒有宗教信仰」。 不禁想問,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上面這個年輕人的例子, 讓我想起身邊一個真實的故事。 上高中的時候, 班上有位同學非常優秀,
每次考試都能排進前三名。 可以說, 在我們這樣的重點中學, 憑著這個成績, 考上名牌大學絕對不在話下。 然而, 就在高二暑假過後, 那位同學卻辦理了休學手續。 消息傳來, 所有人都萬分驚訝。 後來, 我們陸續得知, 他竟然患抑鬱癥已經很久了。 原來, 那位同學的家教非常嚴格, 父母對他寄予厚望, 不允許成績有任何下滑。 一切唯分數是問, 稍有落後動輒就責駡。 在這樣的高壓氛圍下, 我的同學最終沒有挺過去。 再後來, 他與我們徹底斷了聯繫。 一顆可能的明日之星就這樣隕落, 在當時的我看來, 只覺得惋惜。 現如今, 我也已為人父母, 再次回想此事, 依舊覺得萬分遺憾。 不禁想到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徐凱文老師提到的一個概念——空心病。
有很多看起來品學兼優的孩子, 從小就活在大人的期許中, 被父母灌輸著「成績至上」的理念, 卻忽略了對能力與品性的培養。 於是, 他們便可能像華人學霸袁喬楚那樣, 被包辦了一切, 失去了尋找自身價值的動力; 也可能像我高中同學那樣, 被內心的壓抑與無力感所反噬, 最終困在消極情緒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父母千方百計雞出的牛娃, 卻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目標, 甚至滿身孤獨感和空虛感, 不知道為何要活下去。 這用耶魯大學前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的一段話來形容, 最為貼切不過: 「我看到過我身邊不少朋友, 為了成績和簡歷, 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個人探索、課餘活動等等。
而這些犧牲恰恰又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 」 其實, 與考多少分相比, 幫孩子成為人格健全、內心強大、滿身正能量的人, 才是教育的真諦所在。 只可惜, 很多時候, 我們大人卻總是忽略了這一點。 為人父母, 我們養育的最終目標其實都是一樣的——讓孩子未來過得幸福順意。 但, 幸福到底該如何擁有? 靠雞娃雞出來的好成績嗎? 並不是。 不久前正式落地的雙減政策, 其實也說明了這一點。 事實上, 孩子成材的真正關鍵, 正是那些分數以外的東西——內驅力、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力與好奇心、堅毅的質量、同理心、對真善美的感知與追求……它們才是孩子們拉開差距的軟實力, 也是抵禦任何挑戰與磨礪的堅硬盔甲。 而這一切,靠刷題或補習獲取不來,唯有在家庭教育的沃土中,才能生根發芽。 讓孩子心中有愛,眼裡有光,保持信仰,擁抱夢想。 這是教育最理想的模式。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總會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節點,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 0-6歲時: 孩子總是亂發脾氣,該怎麼辦? 有了二寶之後,大寶變得無比叛逆,該怎麼做? 孩子喜歡說謊,該怎麼辦? …… 6-12歲時: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應該如何應對? 孩子在學校膽子小、總被欺負,大人該怎麼做? …… 12-18歲時: 孩子總是和大人對著幹,該怎麼辦? 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和遊戲癮? 應該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 這一切,是需要每一位父母不斷學習與思考的課題,是否正讓你迷茫而無措? 如果你也想在養育路上做更好的家長,那麼新東方即將推出的第117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課程將是你的好選擇! 這門課程由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攜手業內眾多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家庭教育專家傾情打造,師資強大、認證權威、課程設計系統科學,為你抽絲剝繭、層層揭開關於教育的所有謎團,讓你養育路上的困惑迎刃而解。 2021年9月13日至17日隆重開班,五天四夜,封閉集訓,持續為你賦能,讓你更好地把握家庭教育的精髓,從而更懂孩子、更懂愛! 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其實,很多親子問題,「果」在孩子,而「因」則在家長。 和孩子們的溝通中,大家會如何應對呢? 是以暴制暴,用打罵來鎮壓? 是放任不管,用冷漠來回避? 還是迎合討好,用寵溺來遷就? 這些都不妥。事實上,只有改進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和親子關係,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從事事控制的直升機式父母,蛻變為適時放手的嚮導式父母呢? 在這裡,新東方家庭教育將助你一臂之力! 2021年9月13日至17日,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再次攜手業內眾多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家庭教育專家隆重推出第117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課程! 強大的師資、權威的認證、系統科學的課程設計,持續為重視家庭教育的你助一臂之力!五天四夜,封閉集訓,精彩課程只等你來,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而這一切,靠刷題或補習獲取不來,唯有在家庭教育的沃土中,才能生根發芽。 讓孩子心中有愛,眼裡有光,保持信仰,擁抱夢想。 這是教育最理想的模式。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總會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節點,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 0-6歲時: 孩子總是亂發脾氣,該怎麼辦? 有了二寶之後,大寶變得無比叛逆,該怎麼做? 孩子喜歡說謊,該怎麼辦? …… 6-12歲時: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輸不起、玻璃心,應該如何應對? 孩子在學校膽子小、總被欺負,大人該怎麼做? …… 12-18歲時: 孩子總是和大人對著幹,該怎麼辦? 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和遊戲癮? 應該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 這一切,是需要每一位父母不斷學習與思考的課題,是否正讓你迷茫而無措? 如果你也想在養育路上做更好的家長,那麼新東方即將推出的第117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課程將是你的好選擇! 這門課程由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攜手業內眾多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家庭教育專家傾情打造,師資強大、認證權威、課程設計系統科學,為你抽絲剝繭、層層揭開關於教育的所有謎團,讓你養育路上的困惑迎刃而解。 2021年9月13日至17日隆重開班,五天四夜,封閉集訓,持續為你賦能,讓你更好地把握家庭教育的精髓,從而更懂孩子、更懂愛! 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其實,很多親子問題,「果」在孩子,而「因」則在家長。 和孩子們的溝通中,大家會如何應對呢? 是以暴制暴,用打罵來鎮壓? 是放任不管,用冷漠來回避? 還是迎合討好,用寵溺來遷就? 這些都不妥。事實上,只有改進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和親子關係,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從事事控制的直升機式父母,蛻變為適時放手的嚮導式父母呢? 在這裡,新東方家庭教育將助你一臂之力! 2021年9月13日至17日,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再次攜手業內眾多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家庭教育專家隆重推出第117期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課程! 強大的師資、權威的認證、系統科學的課程設計,持續為重視家庭教育的你助一臂之力!五天四夜,封閉集訓,精彩課程只等你來,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