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健康:孩子過敏怎麼辦?反復出現腹瀉、濕疹、打噴嚏、流鼻涕

隨著環境、飲食等諸多因素變化, 過敏從偶然現象變成了很常見的情況, 如今過敏寶寶越來越多。 究竟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過敏?寶寶過敏是什麼表現?又該如何防治?7月8日上午10點, 在第十七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來臨之際,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科小兒呼吸過敏專科舉辦一場兒童過敏防治為主題的公益科普講座, 為廣大家長免費普及兒童過敏性疾病的健康知識。

孩子反復出現腹瀉、濕疹、打噴嚏、流鼻涕, 這些健康小問題讓寶爸寶媽們擔心不已。 實際上, 孩子的這些癥狀很有可能是過敏造成的。

據調查, 我國0-24月齡嬰幼兒發生過敏癥狀的比例高達40.9%, 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為6.2%。 大多數時候, 寶寶都只會是輕微的過敏, 但是, 過敏嚴重起來, 也會導致生命危險!因此, 如何防治小兒過敏成為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針對家長的困惑, 在公益科普課堂現場, 小兒呼吸過敏專科劉虹副教授作了《如何防治小兒過敏》的專題講座。

劉虹副教授表示咳嗽、鼻癢、噴嚏、皮膚發紅、皮癢、哮喘、嘔吐、腹部不適等癥狀都有可能是過敏的表現, 而對於兒童而言, 0-1歲主要是牛奶過敏和濕疹, 3歲過敏癥狀主要是哮喘和慢性反復性中耳炎, 10歲以後則以過敏性鼻炎為主。 談「敏」色變的家長們往往很容易忽略生活中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過敏原,

如吸入性過敏原, 塵蟎、粉塵蟎、貓、狗、蟑螂、艾蒿、霉菌等, 以及食入性過敏原, 花生、大豆、牛奶、蝦、蟹、雞蛋等。

小兒過敏如何防治?劉虹副教授強調, 家長需要經常帶孩子參加鍛煉, 增強體質, 減少感冒發生;儘量避免孩子到花粉多的地方或剛裝修好的房子玩耍;有過敏史的孩子少吃或不吃蝦、蟹等可能致敏的海鮮類食物;減少家中植物裝飾, 盆栽植物潮濕的土壤是霉菌理想的繁殖地, 易導致孩子霉菌過敏。

據相關資料顯示, 人一生中受過敏癥影響的幾率高達40%以上, 而中國有37%以上的人群患有過敏癥, 該資料正以每年大於1%的速度增加。 但是很多家長雖然對孩子過敏有一定的認知, 但是卻容易陷入對過敏性疾病的錯誤認知中,

如過敏史小孩子的疾病, 長大自然就會好了, 只是偶爾發作, 並不算嚴重的過敏, 用藥後沒有癥狀就表示過敏治好了等等。

針對這一問題, 副主任醫師張再蘭醫生就如何進行脫敏治療進行宣教, 「與現有的對癥藥物治療不同, 脫敏療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唯一可以改變過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對因治療方法, 」張再蘭醫生向家長們解釋脫敏治療的具體操作方式, 需要先找到患者的過敏原, 然後將過敏原製成濃度不同的製劑, 給患者長期服用或注射。 通過反復的接觸, 讓患者逐漸耐受過敏原, 更重要是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從對外界無害的物質的過度反應逐步變弱, 最後達到正常水準, 改善過敏體質。

主管護師龔婷針對家長普遍關注的霧化裝置的使用及過敏源檢測展開詳細地科普,

為過敏患兒的護理支招。

講座結束後, 小兒呼吸過敏專科劉虹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張再蘭、主管護師龔婷等人現場為家長解答疑惑, 切實解決家長們對於孩子過敏性疾病的問題。 在最後的有獎問答互動環節中, 家長們踴躍提問, 醫生們用形象生動的比喻, 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家長們解答疑惑, 讓大家對過敏性疾病防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孩子的健康成長, 需要家長與醫生積極配合進行長期規范化治療。 因此,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 家長的日常護理也非常重要。 家長需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避免刺激性物質如煙草、家用噴霧劑等污染空氣,

床上物品每週清洗, 移除室內地毯, 不要飼養小動物。 在孩子癥狀控制較好的前提下, 積極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從而減少過敏的發作次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