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環境為何如此乾淨?真是因為當地人素質高?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不少去過日本的網友, 都會感歎這個國家乾淨的環境,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 似乎隨時都能看到如用動漫般的畫面, 很少能見到沙土和灰塵漫天的場景, 很多人將這歸結于日本人的高素質, 那麼果真是如此嗎?

其實在半個世紀前, 日本的環境也不怎麼樣, 不僅遍地垃圾, 還發生過多次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 在此之後, 該國逐步開始重視環保, 慢慢地改善了環境。 今天的日本之所以在環境方面備受讚賞, 也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人的素質只是其中之一。

在日本的各個區域, 都能經常見到藍天白雲, 這當然跟人的作用關係不大, 而是天然的氣候條件導致。 日本是個島國, 受季風的影響, 一年四季都很少有導致霧霾出現的靜穩天氣, 平均風速遠遠大於內陸區域, 灰塵也難以沉降。 不僅如此, 由於日本列島森林覆蓋率極高, 周邊沒有沙塵來源, 除非外界輸入, 也難有沙塵天氣出現。

由於日本列島資源缺乏, 所以很少有污染嚴重的採礦等產業, 並且隨著全球製造業的遷移, 多數污染較為嚴重的工廠也紛紛遷出, 轉移到了土地和人工價格更為便宜的第三世界國家, 而僅保留產值較高、污染較小的工廠, 所以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 日本的環境極快地改善。

在能源方面, 日本燒煤不多, 並且大力發展核電, 而汽車排氣也執行較高的標準, 燃油質量較高, 豐田等大品牌也極力推行混合動力, 所以雖然日本汽車保有量並不低, 但排氣污染較為有限。

日本政府指定了嚴格的法律, 對各種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懲處, 包括對家庭生活垃圾的收集處理等方面, 都有著非常細緻的規定, 投放垃圾不僅要交費, 還只能在指定日期的時間段投放指定類型的垃圾, 否則會面臨高額的罰款。

最後一點,才是日本社會無處不在的道德監督,亂扔垃圾的行為會被周邊的人看作是典型的不道德和破壞規則的行為,正因如此,也出現了一些不滿社會約束的年輕人,將亂扔垃圾當作個性的表現。

所以,當我們討論日本的環境問題時,也不能僅僅止於誇獎和羨慕,更應該辨別其中哪些是值得學習的,並結合我國的情況去實踐,才能讓我們生活的環境也變得更加優美。

最後一點,才是日本社會無處不在的道德監督,亂扔垃圾的行為會被周邊的人看作是典型的不道德和破壞規則的行為,正因如此,也出現了一些不滿社會約束的年輕人,將亂扔垃圾當作個性的表現。

所以,當我們討論日本的環境問題時,也不能僅僅止於誇獎和羨慕,更應該辨別其中哪些是值得學習的,並結合我國的情況去實踐,才能讓我們生活的環境也變得更加優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