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阻隔70餘載的鄉愁:九旬臺灣老兵回家鄉,跪拜祖墳的場面讓人淚目

有句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這首詩讀起來讓人倍感神傷, 背後是離家多年遊子對家鄉的無限思想。

一架從臺北松山機場飛來的航班, 徐徐降落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航班上下來了兩個人, 年輕人叫張建邦, 而躺在輪椅上的老人叫張萬龍, 他已年過九旬, 兩人是父子關係。

而在另一邊的接機大廳裡, 有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不斷地翹首以望, 他叫張有, 是張萬龍的大侄子。

當張建邦推著輪椅上的張萬龍出現時, 張有表現得神情激動, 嘴角在抽搐著, 眼眶也開始泛紅, 雙方見面後, 張建邦摟著張有抱頭痛哭, 並不斷說「我帶父親來晚了」。

這一刻, 他們張家人等了超過七十年, 而張萬龍也同樣等待了七十餘載, 跨越時空的相隔, 在這一刻化作了失聲痛哭, 似乎唯有這哭聲, 才能訴盡這七十多年的思鄉之情。

張萬龍出生在河北唐山灤南縣的一個小鄉村, 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 他排行老五, 13歲便離開了家鄉。

1949年的時候, 17歲的張萬龍隨軍從上海南遷至臺灣, 並在戰爭中腿部受了傷, 此後便開始了長達七十餘年的相隔。

定居臺灣後, 因為腿部有傷殘, 他只能病退, 與其他大多數負有傷殘的人一樣, 從事架橋修路等力所能及的事。

光陰如梭, 在張萬龍42歲的時候, 他才娶了一個臺灣本地二婚的女子成家, 並生下兒子張建邦。

可即便在臺灣已成家, 但在他心中, 時刻沒有忘記遠在唐山的家鄉和親人, 因為兒子年幼需要照顧, 並且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 張萬龍不得不把這份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放在心底。

當兩岸恢復正常往來後, 張萬龍的妻子卻因生病需要他常年照顧, 並且據後來的張建邦所說, 他母親也不讓父親聯繫在唐山的親人。

妻子生病十幾年時間裡, 一直都是張萬龍在精心伺候, 直到妻子因病去世。

當解決了兒子和妻子的羈絆後, 埋藏在張萬龍心底的思鄉之情, 不僅沒有隨著歲月而消淡, 反而愈加強烈。

他一直教導兒子張建邦:「你雖然生在臺灣長在臺灣, 但你必須記得你的根在唐山。 」

張建邦回憶自己讀書的時候,學校的資料卡籍貫一欄中,父親張萬龍一直都要求兒子,必須填寫「河北唐山」四個字。

張建邦看到年老的父親越來越思鄉,他意識到自己需要為父親做些什麼。

可是就在他多方幫父親打聽在唐山的親人時,張萬龍卻因年邁患上了老年癡呆,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只是在他短暫的清晰時刻中,他嘴裡念叨的還是「唐山」二字。

經過兩岸志願者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唐山灤南縣找到了張萬龍的親屬,因為張萬龍離家時間太久,家中其餘的四個兄弟姐妹均已離世,張有是張萬龍大哥的兒子。

張有表示父親在自己7歲的時候就已病逝,自己從小就沒聽過有還有一個五叔,只是迷信的奶奶有時候在燒香的時候,嘴裡面念叨著自己還有第五個兒子。

他們一直以為是老太太年老糊塗、胡說八道,從來也沒有當回事。

為了證實張萬龍是否存在,張有找來了張家親戚,他的侄子馬福良卻肯定地表示,自己父親在世時,確實向他提及過張萬龍,說他很小的時候就已離家,之後便因歷史原因定居了臺灣,從此便斷了聯繫。

而就在此時,村裡張姓家族最年長的一位老者,他也表示存在張萬龍,兩人甚至還是兒時的玩伴,因為張萬龍耳朵從小有殘缺,所以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半個耳朵」的外號。

只是在他13歲那年,張萬龍突然消失了,從此他對張萬龍的印象也就沒了下文。

當確定遠在臺灣的張萬龍確實是張家的第五個兒子後,志願者將消息回饋回臺灣,得知這一喜訊之後,張建邦立馬收拾行李,帶上從小到大的老照片,頂了從臺北到天津的機票。

當張萬龍被告知找到他的家鄉和親人,並準備立馬帶他回家鄉的時候,他高興得合不攏嘴,笑得像一個孩子,不停地說著「高興」和「開心」。

張建邦為父親特地穿上白襯衫,打上紅色的領帶,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他們終於抵達天津,所以才有了開頭雙方擁抱哭泣的一幕。

雙方之後轉乘汽車回到灤南縣,為了這幾個小時,雙方都為此等待了七十多年。

到家之後,張萬龍因舟車勞頓顯得疲憊不堪,眾人將他抬上準備好的炕床,張有表示相信五叔肯定想念家鄉的炕床,所以提前收拾出來給五叔居住。

得知張萬龍從臺灣返回家鄉的消息後,張家親戚六七十口人擠滿了屋子,大家都在圍觀這位臺灣來客。

到了晚上,張建邦和張家其他親戚互訴衷腸。

此時此刻,張有表示,張萬龍的歸來,代表著張家人終於團聚了,尋親畫上完美的句號。

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張家人指引著張萬龍父子來祭拜祖墳,張建邦扶著老父親失聲痛哭:「奶奶,我是你孫子,我回來晚了,對不起,我沒能儘早把父親帶回來,奶奶,對不起!」

祭拜之後,張建邦用方便袋裝了一袋祖墳的土,他表示自己要把這一袋土帶回臺灣,這是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的象徵。

雖然自己生長在臺灣,但唐山是父親的家鄉,也是自己的根基,這裡有他的至親,他永遠無法忘懷,所以他帶回這一袋土會一直傳承下去,不忘自己是唐山人。

張萬龍13歲離家,在外漂泊七十餘年才回家鄉,我們能想象這些年他將家鄉放在心底的那份煎熬,這份鄉愁將他從少年折磨到耄耋之年。

時間跨度了半個多世紀,相信這超過兩萬五千個日日夜夜讓他對家鄉的思念望眼欲穿,多少次夢裡都浮現著家鄉的場景和親人的模樣。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張萬龍何止千里,母又何止擔憂,無論我們在哪裡,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看看我們出生的這一片熱土,看看家中年邁的父母。

張建邦回憶自己讀書的時候,學校的資料卡籍貫一欄中,父親張萬龍一直都要求兒子,必須填寫「河北唐山」四個字。

張建邦看到年老的父親越來越思鄉,他意識到自己需要為父親做些什麼。

可是就在他多方幫父親打聽在唐山的親人時,張萬龍卻因年邁患上了老年癡呆,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只是在他短暫的清晰時刻中,他嘴裡念叨的還是「唐山」二字。

經過兩岸志願者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唐山灤南縣找到了張萬龍的親屬,因為張萬龍離家時間太久,家中其餘的四個兄弟姐妹均已離世,張有是張萬龍大哥的兒子。

張有表示父親在自己7歲的時候就已病逝,自己從小就沒聽過有還有一個五叔,只是迷信的奶奶有時候在燒香的時候,嘴裡面念叨著自己還有第五個兒子。

他們一直以為是老太太年老糊塗、胡說八道,從來也沒有當回事。

為了證實張萬龍是否存在,張有找來了張家親戚,他的侄子馬福良卻肯定地表示,自己父親在世時,確實向他提及過張萬龍,說他很小的時候就已離家,之後便因歷史原因定居了臺灣,從此便斷了聯繫。

而就在此時,村裡張姓家族最年長的一位老者,他也表示存在張萬龍,兩人甚至還是兒時的玩伴,因為張萬龍耳朵從小有殘缺,所以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半個耳朵」的外號。

只是在他13歲那年,張萬龍突然消失了,從此他對張萬龍的印象也就沒了下文。

當確定遠在臺灣的張萬龍確實是張家的第五個兒子後,志願者將消息回饋回臺灣,得知這一喜訊之後,張建邦立馬收拾行李,帶上從小到大的老照片,頂了從臺北到天津的機票。

當張萬龍被告知找到他的家鄉和親人,並準備立馬帶他回家鄉的時候,他高興得合不攏嘴,笑得像一個孩子,不停地說著「高興」和「開心」。

張建邦為父親特地穿上白襯衫,打上紅色的領帶,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他們終於抵達天津,所以才有了開頭雙方擁抱哭泣的一幕。

雙方之後轉乘汽車回到灤南縣,為了這幾個小時,雙方都為此等待了七十多年。

到家之後,張萬龍因舟車勞頓顯得疲憊不堪,眾人將他抬上準備好的炕床,張有表示相信五叔肯定想念家鄉的炕床,所以提前收拾出來給五叔居住。

得知張萬龍從臺灣返回家鄉的消息後,張家親戚六七十口人擠滿了屋子,大家都在圍觀這位臺灣來客。

到了晚上,張建邦和張家其他親戚互訴衷腸。

此時此刻,張有表示,張萬龍的歸來,代表著張家人終於團聚了,尋親畫上完美的句號。

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張家人指引著張萬龍父子來祭拜祖墳,張建邦扶著老父親失聲痛哭:「奶奶,我是你孫子,我回來晚了,對不起,我沒能儘早把父親帶回來,奶奶,對不起!」

祭拜之後,張建邦用方便袋裝了一袋祖墳的土,他表示自己要把這一袋土帶回臺灣,這是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的象徵。

雖然自己生長在臺灣,但唐山是父親的家鄉,也是自己的根基,這裡有他的至親,他永遠無法忘懷,所以他帶回這一袋土會一直傳承下去,不忘自己是唐山人。

張萬龍13歲離家,在外漂泊七十餘年才回家鄉,我們能想象這些年他將家鄉放在心底的那份煎熬,這份鄉愁將他從少年折磨到耄耋之年。

時間跨度了半個多世紀,相信這超過兩萬五千個日日夜夜讓他對家鄉的思念望眼欲穿,多少次夢裡都浮現著家鄉的場景和親人的模樣。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張萬龍何止千里,母又何止擔憂,無論我們在哪裡,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看看我們出生的這一片熱土,看看家中年邁的父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